第22章 親哥要科舉22

親哥要科舉22

五年後。

“世康,世康,中午不要睡覺了,趕緊再鹵一些肉,不然下午不夠賣。”曹氏拉住想要離開竈房的曹小弟,大聲說道。想當年,家裏多不容易,為了供兒子念書,食不果腹的,想找個生計都找不到。如今一天能掙幾兩銀子,小兒子還不上心。

因為做買賣,經常要與人打交道的緣故,曹氏現在爽快也利落,嗓門也大。瞧着一身壯碩的身材,真真是今時不同往日了。

“阿娘,不是有你和阿爹嗎?”曹小弟有些不滿,他早上起得很早的,中午就睡那麽一會會,阿娘還不允許。

“你爹要去城外的蓄水池看魚,要晚食時才回來。阿婆年紀大了,這中午的事情不能辛苦她勞累。”曹氏說道。

曹小弟無法,卻又想偷懶一會兒:“我就睡一刻鐘,一刻鐘後,你過來叫我。”

曹氏無奈地搖搖頭,她還要去看顧孫子孫女。

是的,昔日的韓香為祝世蘘生了一對兒女,懷兒子的時候,忍不住嘴悄悄地貪吃,孩子在肚子裏長得太大,生産的時候大出血,沒能保住命。祝世蘘也沒有再娶,曹氏催他,他就說不宜分心,待考上舉人再說。

這是什麽話?曹氏現在見識多了,知道舉人不是那麽好考的,也擔心兒子,若是白發蒼蒼了還考不上舉人,那就不再娶親了?何況,兒子已經下場過一次了,名落孫山。

曹氏心裏急也沒有辦法。

曹小弟和樂娘有樣學養,一個做買賣賺錢不想婚嫁,一看就是沒有開竅的;樂娘說女子太苦,一不小心生個娃就把自己給弄沒了。

曹氏明白當日韓香生産大出血把樂娘吓住了,可哪一個女人不是從這鬼門關裏過來的?說不嫁就不嫁,連相看都不願意,可愁死她這個當娘的了。

好在韓香留下的一對兒女,現在孫女雪娘四歲,孫子翎郎三歲,是她難得的安慰。

晚間吃飯時,曹小弟抱怨道,“阿娘,咱家該買兩個丫鬟婆子,不然和都快累死我了。”

曹氏沒好氣,“你也該娶媳婦了,娶了媳婦不就有了幫手了嗎?”

曹小弟諾諾地說:“二姐說了,娶媳婦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做苦力活兒的。我都這樣累了,可不想我娶的媳婦也這樣累。人家會說我沒本事的!”

“就你有本事讓媳婦不受累,累着你阿娘,是吧?”曹氏說道。

“是該找幾個人了,我每日去蓄水池那邊,也忙不過來。”祝父說道。

“兒子的鹵料粉的配方不能讓別人知道,這……”

“買斷,簽個死锲就成。上次祝世蘘說他的同窗家中就是這麽做的,這樣就不擔心下人出去亂說話了。”祝父說道。

“那……我再看看吧!”當家人發話了,曹氏猶豫地說道,她帶兩個孫子,還要做家務,也是忙不過來了。

“也不知道依娘在家怎麽樣了?”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在來大興城之前,曹氏夫妻将女兒女婿一家叫到家裏,問他們是否願意搬到清水村。家裏的蓄水池裏可養魚和河蚌,有井,還有良田挂在祝世蘘名下免稅的良田二十畝,都需要人照顧。

依娘兩夫妻自是喜不自勝,他們在家就只得一間屋子,另外原本有一間,但因做豆腐磨坊和自己弟弟換了房子。依娘到娘家又是寬大,又是家什齊全,真是讓人欣喜若狂。

立馬就答應下來。

“前些日子世康回去的時候,說現在他長姐又給他生了一個侄兒。他姐夫請了鄰裏相熟的婦人幫忙照看,還說依娘每日能吃五個雞蛋,三日就能吃上一只雞。可見這日子過得是不錯的。”祝父說道,“依娘讓世康帶話,隔壁村有人賣地,還可再買十畝。”

“那好,咱們多買一些地,銀錢放在手裏也生不了銀錢。這依娘那裏,咱們改日就給打一對銀手镯,銀項圈給外孫拿去。再買上一些雞蛋和母雞回去。”曹氏笑逐顏開,“算了,咱還是到鎮上去買,又不容易打壞,還便宜一些。”

及時日子好了,曹氏也從來不缺少精打細算。

過了幾日,骊山書院旬休,曹小弟一早就趕着牛車在門口等候。

青松遒勁,翠柏茂盛,真不愧為是百年書院。

祝世蘘和晏景和一起坐着曹小弟駕駛的牛車回家。

是的,晏景和考上了秀才,且得祝世蘘吉言,以“小三元”身份進入了骊山書院。今年是鄉試年,兩人相約,這次一起下場考舉。眼下只有三月時間了。

雖然生活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但祝世蘘仍舊如青竹清隽,倒是晏景和,越發的高大健壯了。

兒子難得回來,曹氏并不拿家事煩惱他,只曹小弟高興地說:“大哥,等你考上舉人了,也該給再娶個嫂子了,你看阿娘成天抱怨,家裏沒有做事的人。”

晏景和湊過來說道:“哪裏能讓主人成天做事的,買幾個丫鬟婆子就行。”

曹氏為難地說道:“我沒有買過人,不知道怎麽看。”

晏景和略略思考,說道:“這事交給我就行,明日給你帶人來看。”

曹氏笑道:“哪裏能勞煩你。”

晏景和笑笑。

翌日,中午不到,晏景和果然帶了幾個丫鬟婆子。

曹氏看去,兩個丫鬟十五六歲,長得秀秀氣氣,眼裏沒有媚态;兩個婆子比自己大一點,長得粗壯結實,一看就是有力氣的。

其中一個會帶孩子,曹氏讓孫兒過來,婆子将孫兒哄得好,不哭不鬧的,孫兒玩耍時,婆子就在一旁随時注意着。

孫女就交給其中一個細心的丫鬟帶着,陪她玩耍。

另外一個婆子和丫鬟看着竈房,再做一些漿洗打掃的事情。幾日下來,一家人都覺得輕松無比。

祝樂不要丫鬟,她自己每日做着文鏽,單獨要來丫鬟也無用。只是提了一嘴給大哥找一個書童,就見晏景和盯着她,目光晦暗不明。

祝樂吐吐舌,邊溜邊道:“晏大哥,我大哥的書童你看着辦吧!”

晏景和和祝世蘘商量,“書童不用,家裏再準備一個車夫就行。”

*

曹氏原本在清水村,有些受不了祝阿奶三天五天地過來,催問兒女的婚事。到了大興城倒是清淨了,但卻是要自己親自催促了,不過瞧那兄弟姊妹漫不經心的模樣,就知道他們壓根兒模樣聽進去。

曹氏嘆了口氣,陳阿婆見女兒這樣,“你也不要太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現在這樣子,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不要嘆氣太多,把福氣給嘆沒了。”

“喜錢準備好了沒有?”陳阿婆不放心地問:“可別待會兒報錄的人來了,還沒有準備好。”

雖說上次沒中,但保不定這次就中了呢?陳阿婆對孫子有着盲目的自信。

“準備好了。”曹氏說道,忍不住心底又期盼起來,這又過了三年了,兒子這次不定就可以了呢?

“阿娘,你準備兩份。晏大哥萬一也中了呢?”祝樂在一旁說道。

“你晏大哥的那份昨日就給我了,你倒是操心。”曹氏說道。

報錄的人未到,車夫趕着牛車回來了,“夫人,大喜,大喜,祝相公和魯相公都中了。”

曹氏聞言喜不自禁,忙問:“我兒回來沒有?”

“兩位公子再過一刻便回,讓我先回來讓夫人你先準備準備。”車夫說道。

一家人趕緊回房收拾好自己,祝樂也收拾了鏽棚。

不到一刻鐘,祝世蘘和晏景和坐着驢車回來了,祝樂在這裏幾年,知道街上是有驢車可以叫的,類似于後世的出租車。

“阿娘——”來不及多說。

院子外面已經響起了鑼聲,報錄的騎着兩匹馬已到:“哪位是祝老爺,快請出來,恭喜高中了!”

又有其中一人朗聲道:“捷報貴府老爺祝世蘘高中大興城鄉試第七十二名名。”并将捷報交給祝世蘘

晏景和簇擁着有些高興又害羞的祝世蘘上前,門口已經鄰居過來詢問,丫頭婆子急忙奉茶遞水,安頓好報錄人。

頃刻間,二報三報的人皆已經到了,加上看熱鬧的鄰人,院子裏擠滿了人,恭喜賀喜之聲不覺。祝父也已經被車夫找回來,滿臉笑容地應酬。

廚娘趕緊去廚房拿出早備好的雞鴨魚肉做飯食。

少頃,院子外又響起了鑼聲,衆鄰人不解疑惑之時,先前的報錄人說道:“貴府可是有兩位公子參加鄉試?”祝父連連點頭答應。

果然,又是一批報錄的人騎着三匹馬到了:“晏景和魯老爺可是在此?快請出來,恭喜高中了!”

晏景和出來,其中一人朗聲道:“捷報貴府老爺晏景和高中大興城鄉試第九名亞元。”

鄰人倒是奇了,這鄰居家可真是了不得,連中兩位舉人老爺!

祝父将喜錢袋給了報錄的人,報錄人掂了掂,滿意地告辭而去,也不留下吃飯了。

幾日熱鬧,其間更有當地鄉紳富貴來賀,有送丫鬟仆人,有送田産店房銀錢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