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挑人選

尤嬷嬷這話無疑肯定了當初的承諾,柳嬷嬷心裏一喜,她捏捏沉沉的荷包,暗忖着自贖己身,再買個小點的鋪子,以後什麽都不用幹,只靠收租就能過活,日子不要太逍遙了。

尤嬷嬷見她喜形于色,暗自撇了下嘴,且讓她樂一樂吧。

柳嬷嬷趕忙屈膝行禮,連表忠心。

尤嬷嬷想了想,又加一句,“姑太太跟大房那邊怎麽樣?”

柳嬷嬷想了想道:“姑太太平時就喜歡在屋子裏坐着,姑娘倒是跟五娘子關系不錯,兩人常常湊到一塊說話。”

尤嬷嬷聞言皺了下眉,如果芝蘭院跟端玉苑關系很近,陳氏就是看在女兒的面子上,也會對她們娘倆多加照顧,這對她們可不是好事。

當下尤嬷嬷連想都沒想,便道:“姑太太為人純善,對人總是想着好的那面,可人都是有私心,就是親人也是一樣,大夫人掌家多年,又豈是吃素的,你沒事多提點這些,莫要讓姑太太信錯了人。”

柳嬷嬷只轉了個念頭,就明白尤嬷嬷的意思,趕忙應下。

蘇氏很厭惡她這種谄媚阿谀的嘴臉,卻又不能表露,便揮手讓她退了下去。

等到尤嬷嬷回來,她冷着臉道:“這婆子太過貪財,等東西到手,就讓她永遠閉嘴。”

尤嬷嬷道了聲是,擡眼見桌上的飯菜已經冷了,便讓人撤下去,換桌新的來。

蘇氏卻沒有了胃口,只讓綠珠去大廚房要碗軟羊面就好。

尤嬷嬷扶着蘇氏去了東邊次間的臨窗涼榻上坐下,低聲道:“姑太太性子大咧,身邊伺候的那兩個雖然盡心,可到底經驗不足,”她順手倒了碗茉莉花蜜水,放在蘇氏跟前道:“小跨院卻不同,雖說兩個小丫頭還不濟事,可黃嬷嬷是林家老夫人跟前調教過的,論心計手段,只憑柳嬷嬷和白梅只怕不成。”

蘇氏喝了口不冷不熱的蜜水,同樣低聲道:“那依你看,怎麽辦?”

尤嬷嬷道:“我聽說老夫人有心給姑太太另尋個人嫁了,如果能把這事促成,芝蘭院那邊必定亂上一陣,黃嬷嬷雖然精明,可畢竟只有一個人,只要找準機會,她倆總有一個能進庫房看上一看,”她道:“便是看不得太細,起碼也能心裏有數。我瞧着大夫人今天的做派,不像要跟咱們正面對上,老夫人雖然護着,可也總有打盹的時候,只要咱們小心些,那邊兒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來?”

蘇氏想了想,點頭道:“也好,就這麽辦吧。”

Advertisement

尤嬷嬷又道:“姑太太喜歡姑爺那樣的人才,要想讓她點頭,還得照着那樣的找。”

蘇氏便道:“我給大哥去封信,每年從太學出來的人不知多少,江南這邊過去的也有許多,大哥想來能認識一些。”

尤嬷嬷走到一旁的桌案前,捏着墨條研磨,在蘇氏提筆時,提醒道:“姑太太不看重家世,只看人才,別忘了提醒大舅老爺,莫要選錯了人。”

蘇氏聽懂了她的反話,嘴角一翹,輕笑一聲道:“這個自然。”

蘇氏捏着兔毫湖筆在紙上洋洋灑灑的些了兩頁,才收了筆。

待到墨跡幹涸,她封上信封時,有些感嘆,“只可惜了顧慧那一屋子嫁妝,也不知最後便宜了誰。”

尤嬷嬷笑道:“能得大舅老爺介紹的人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姑太太人才那般好,可比樓子裏的美人強上千倍百倍。得了那樣的美嬌娥,又豈能再求別的?”

蘇氏腦中頓時出現顧氏落魄的不得了的樣子,忍不住掩嘴笑了起來。

“那等我們薇姐兒以後有了出息,可要好好感謝她姑姑的一番厚意。”

尤嬷嬷笑着接過信,附和道:“可不是。”

蘇氏生了好半晌的氣頓時煙消雲散,想了想又可惜的咂了下嘴,“顧慧娘的那點東西都是些華而不實的物件,只能留着送人,若要真的實惠,還得是琪姐兒手裏的那些,聽說林家在福州號稱林半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尤嬷嬷小心把信放好,聞弦知雅意的湊趣道:“太太要想知道,等以後派人一家一家去對就是了,反正都是自家的産業,總要核對清楚才好。”

蘇氏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卻又口是心非的道:“淨胡說,那可是林老夫人送給孫女兒的嫁妝,我哪好去管。”

尤嬷嬷便道:“出嫁從夫,姑太太出了嫁,就是別家的媳婦,夫家的事都且忙不過來,林小娘子雖然是她女兒,可畢竟是外姓,這些産業,姑太太怎好伸手?太太就不同了,你可是她的親舅母,幫襯年幼的外甥女理所應當,若是不幫,才叫人挑理呢?”

尤嬷嬷這話說得以為理所當然,卻不想人家畢竟和顧氏是親母女,便是不方便伸手,也大可以委托其他人,要知道林琪的舅母可不止她一個,就算要人幫忙,也還有常年主持府裏大半中饋的陳氏,就是一直經營顧家商鋪的顧博寧夫婦也要強上她許多。

蘇氏想着顧氏母女進府時,搬了足有兩個時辰的箱籠,美得咯咯笑了好一會兒,才道:“是我着像了,還是嬷嬷明理。”

尤嬷嬷含着笑意,道:“太太是心善,不忍心年幼的侄女被人蒙騙,小的是您跟前的,怎會不知。不過實話實說而已,哪裏稱得上明理二字。”

蘇氏呵呵笑道:“到了那時,還要麻煩嬷嬷幫襯才是。”

尤嬷嬷躬了下身,道了聲這是自然。

蘇氏這才心情愉快的打發她出去送信。

尤嬷嬷輕車熟路的出了內院,先去外院聽差的茶房,見沒有人,她踟蹰片刻,轉到靠近下人居住的裙房邊上的一偏廈。

半丈不到的小屋裏,馮大正和跟幾個漢子圍成圈,鬥促織,兩個拇指大小的蛐蛐頭頂着頭鬥得正歡,馮大滿臉漲紅,緊張的盯着其中一只,鼻翼閃動,兩眼泛紅。

尤嬷嬷過來叫他時,他只來得及瞄一眼,沒等尤嬷嬷說話,就被旁邊人緊張的叫喊聲吸引了注意力,繼續擠着旁邊人的肩膀上,盯着巴掌大的缽盂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