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談病情

曹嬷嬷察覺她情緒不對,夾了筷子蒸得火候剛好的鲥魚,道:“這是黃嬷嬷親手做的,您嘗嘗,可還合口?”

顧老夫人看了眼黃嬷嬷,夾起雪白的魚肉送入口中,半晌點了下頭,道:“鮮美爽口,裏面加了什麽?”

黃嬷嬷躬身道:“甜葉菊味似饴糖,老奴把葉子泡水,用來洗魚,又在上鍋蒸前在魚身上覆了幾片,讓甜味滲透到魚肉裏,入口回甘。”

顧老夫人挑了下眉,吃了塊蓋在上面用來入味的雞蕈。

雞蕈被改刀成了菱形塊,咀嚼時軟彈筋道,脈絡剛斷便會溢出清香湯汁,其中還夾雜着絲絲甜意,比她從前吃得不知鮮了多少。

咽下雞蕈,顧老夫人指了遠些飄着紅綠相間的羹湯,道:“盛一碗過來。”

曹嬷嬷趕忙端着白瓷薄胎小碗盛了大半碗,黃嬷嬷道:“這是三鮮素羹,除了鮸魚幹、蝦仁、幹貝之外,小的還在加了嫩筍和莴苣,糯米同樣用甜葉菊水浸過,吃起來更加鮮甜。”

顧老夫人小小抿了口,想是味道不錯,就着清炒的茭白,爽脆的黃瓜,很快一碗羹湯就見了底。

曹嬷嬷見她難得吃這麽順口,忙要再添。

黃嬷嬷攔下她道:“老夫人最好少食多餐,竈上還炖着一蠱鴨肉粥,待到用茶點時,可用它來代替。”

顧老夫人微微皺眉,“怎麽,就連茶也喝不得嗎?”

黃嬷嬷笑道:“不是不能喝,只是要少喝。”

顧老夫人執掌內宅幾十年,從沒有人敢這樣要求她這也不能,那也不許,就連吃個飯也不讓人吃飽,喝個茶葉要受限,顧老夫人忍了又忍,還是想要發火。

曹嬷嬷就是老夫人肚子的蛔蟲,早在她皺眉時就察覺不對,當下接過話道:“既然這樣,以後少喝些便是。”

顧老夫人斜眼看她,表情不虞。

曹嬷嬷朝旁邊示意了下。

顧老夫人順着看過去,就見林琪癟着小嘴,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黢黑的眼睛帶着點點水光,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顧老夫人心裏一軟,摸了摸她的腦袋,道:“外婆知道你的孝心,會照着嬷嬷的話去做。”

林琪用力點了點頭,似乎不這麽用力就不能表達她的信任。

顧老夫人忍不住笑了,夾了塊棗泥小卷,放在林琪跟前,“你這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就算守齋,也要注意一些,別虧了身子。瞧你。幾天不見都瘦了。”

林琪眨巴了下眼,她的雙下巴都要出來了,就這樣還瘦了?

再說她才剛吃了小碗棋子羹,這會兒已經快要飽了,盯着足有她拳頭大的小卷片刻,她默默的夾了起來。

吃過飯,顧老夫人應黃嬷嬷要求,牽着林琪去院子裏走了一刻鐘,回來後就聽門口的小丫鬟來報,莊頭來送時鮮瓜果,想要過來請安。

顧老夫人沉吟片刻,讓人進來。

進來回話的是三十左右歲的媳婦,梳着個圓髻,八成新的短襦長裙漿洗的十分幹淨,模樣也很是和善。

媳婦來到跟前,老實的跪在地上,特別實誠的磕了個頭。

林琪聽到那聲悶悶的響聲,都替她疼了一下。

顧老夫人讓人把她扶起來,問了幾句莊稼上的事情,管事的媳婦半躬着身,将田莊上哪塊莊稼怎樣的情形,一一回禀的十分清楚。

顧老夫人想來對她很是放心,問了幾句,就讓素馨送了人出門。

林琪注意到素馨剛才進了趟次間,想來是去拿打賞的荷包去了。

顧老夫人看到林琪的目光,問她:“聽了這半天,你可有什麽想法?”

林琪眨眨眼,她又不懂稼穑,能有什麽想法。

“這位娘子品行想來不錯,老實本分,心裏很有成算。”

林琪只說了她對那位管事媳婦的第一印象。

顧老夫人點頭,沒有多說,問她可要小憩一會兒。

林琪點點頭。

顧老夫人這一上午都沒閑着,這會兒也乏了,就讓黃嬷嬷服侍她去碧紗櫥休息。

碧紗櫥裏十分寬闊,柔軟的藤床也十分舒服,薄薄的錦被帶着清雅的玉蘭花香,慢慢浮動在這一小片靜谧的空間。

林琪抱着被子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滾了好久,始終無法安睡,好容易才迷糊過去,沒一會兒又醒了。

如此反複幾次,林琪不耐煩再睡,索性起身去了院子。

午後的陽光分外燦爛,林琪坐在盛開着紫藤花的花架下,仰着頭,透過縫隙看着碧藍如洗的天空,微微出神。

黃嬷嬷端了盞金橘水和用來搭配的蜜冬瓜魚兒過來。

林琪抿了塊入口化渣的蜜冬瓜,低聲道:“祖母的病可要緊?”

黃嬷嬷道:“老夫人年紀大了,又不經常活動,心血有些不通暢,平常看着還好,可只要有劇烈的情緒波動,只怕就會經受不住。”

林琪半阖着眼,沉吟不語。

那時外婆離世的十分突然,莫非期間府裏發生了什麽事情?

林琪蹙着眉,細細想好了一陣,卻沒有一點印象。

她不禁很是自責,那時的她只顧沉迷自己的情緒裏,對身邊人太過忽略,導致她現在想要做些什麽,都沒有頭緒。

黃嬷嬷又道:“我寫了幾張食譜單子給曹嬷嬷,想來只要精心調理着,應該沒有大的問題。”

林琪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

未正一刻,顧老夫人起身,林琪又随着她學了大半個時辰,此時竈上的鴨肉粥已經炖的滾爛,淡淡的香氣從小廚房一直蔓延到了屋裏。

林琪嗅覺極靈,抽了抽鼻子,擡起頭看門口。

顧老夫人中午就只吃了六成飽,現在也餓了,便讓人把粥拿來。

林琪陪着她也喝了一小碗素粥,又喝了消食熟水,重新桌前,依照顧老夫人教授的法門,一行行演算。

顧老夫人攤開經書,伴随着清脆的算盤聲,慢慢的撚着念珠。

不知不覺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丫鬟進來回禀,幾位下學的少爺過來請安了。

顧老夫人看了眼屋角的蓮花漏,見時辰差不多了,便讓人收了賬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