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做法事
顧氏今天的心情格外抑郁,一上船就直接進了船艙。
林琪瞧了不時看着周圍,還不死心的柳嬷嬷,抿了下嘴。
王來柱和一衆林家護衛也都跟了上來,林琪淡淡的吩咐開船。
船輕輕搖晃一下,緩緩離開阜頭,柳嬷嬷看着逐漸遠離的大宅,無意識的嘆了口氣。
此時,蘇氏才剛接到劉嫂子報來的信,聽說蘇氏母女已經坐船離開,她氣得一把摔了手裏的茶盞。
“我把她安排在跟前,就是讓她報信的,連這點事都做不好,還要她有什麽用?”
尤嬷嬷把腳收在裙下,碎瓷渣滓濺到裙擺上,勾出道道細絲。
綠珠掃着兩人陰沉的眉眼,悄沒聲的低下頭,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
蘇氏摔了個茶盞還不解氣,又抄了帶着竹紋的墨釉茶壺就要往地上擲,尤嬷嬷見那茶壺是顧博文最喜歡的,趕忙勸道:“太太且別急,廬州離這裏不遠,只要人緊着點,還能趕在明天午時到方山。”
蘇氏胳膊都已舉了一半,聞言放下道:“嬷嬷可是有辦法把她留到那時?”
尤嬷嬷道:“若是在城裏自然沒有辦法,可崇真觀是要過隸的,咱們只要……”她湊到蘇氏耳邊低語幾句,蘇氏臉上露出喜色。
“那還不快去讓馮大去辦,另外再讓趙德發派個信任的去廬州,務必要快,若是誤了事,我拿他是問。”
尤嬷嬷道了聲是,裙擺翻飛的出了門。
蘇氏輕撚手指,眼睛微眯的看着半空,臉上露出古怪的笑意。
外院,趙德發接到口信,生怕耽擱蘇氏的事,特地叫了自己的大小子趙栓柱去。
因着尤嬷嬷囑咐要隐秘,趙栓柱不敢動用府裏的大船,一路疾奔去了街市,花高價雇最快的船,一路趕往廬州。
船行水面,蕩起道道漣漪,待到水面漂浮的薄霧随着溫度的升高逐漸消散時,丹霞望了眼外面,道:“該過隸了,我出去看看,免得出什麽岔子。”
林琪點頭,很快船微微一頓,再行時明顯慢了下來。
丹霞借着這功夫,把待會兒要帶的東西查驗一遍,林琪等過了淺灘,起身去找顧氏。
過了隸,再行兩三裏就是方山,她們此行的崇真觀就坐落在這座山上。
船緩緩靠上阜頭,早有知客帶着兩個小道士在此恭候,見到顧氏和林琪下來,知客先打了個稽首,道了聲“無量壽福。”
王大叔早前過來送東西時跟這位知客打過交道,知客朝王大叔微微點了個頭,道了聲“道場已經準備完畢,居士請随我移步。”
顧氏和林琪神情肅穆的稽首回禮,跟着道士一步步踏着石階來到半山腰的崇真觀裏。
觀主雲陽子頭戴蓮花館,身穿暗雲紋的正式法衣,大袖飄飄的立在正殿門口,身後手持浮塵的兩個道士裝扮與他大同小異,只是袖口略少幾朵雲紋,想來地位略微低些。
雲陽子頭微微揚着,神色十分清冷,知客才把兩人帶到跟前,他神情淡淡的道了聲號,就甩甩袖子去了一旁的偏殿,連聽兩人名諱的耐心都沒有。
身後兩道士顯然十分習慣他的做派,同樣一稽首,跟了上去。
顧氏微微蹙眉,不是因為對自己态度不好,而是擔心待會兒開壇時幾人也是這般,那豈不是怠慢了林父的法事。
知客臉皮微微抽了下,暗道觀主任性,好歹也是花了幾百貫錢,送了好些煉丹材料的信衆,就不能态度好點,面上也該過得去才是。
“觀主昨晚掐算好吉時,這時正時開壇做法的吉時,觀主是怕耽擱了,略有怠慢請二位不要介意,”知客賠笑解釋。
顧氏抿了下嘴,沒有說話。
林琪朝知客淺的不能再淺的笑了下,道:“能得觀主親自主持已是我們榮幸,且觀主也是為了齋醮事宜,我們怎會怪罪。”
知客沒想到林琪竟然這般通情達理,極為感激。
林琪笑了笑,心道,她說的都是發自肺腑之言。
雲陽子可是被請進宮裏,被當今官家稱為大師的高人,林琪不過是占了先機,在他還沒名動整個大胤朝之前,與他産生一點交集。
知客稽首帶着兩人走到挂着白绫帳幔的廳堂中央,指點兩人跪在手持芴板的三人之後。
才剛站定,鐘罄之聲大起,早早立在兩側的道士們唱念起來,雲陽子微喝一聲,手持法器,朝端坐上方的三頭八臂的鬥母元君叩拜,顧氏和林琪随着一同叩拜。
待到起身,雲陽子手持雕成三層塔形狀的檀香木片,虔誠的點燃,供奉到案前,返回蒲團後,他念念有詞,林琪和顧氏随着他的動作不斷叩拜。
過了大半個時辰,雲陽子拉長了調子,長長的吟了聲,鐘罄重重的敲了幾下,唱念之聲驟然停止。
偌大的殿內一下子極其安靜,顧氏起身,丹霞上前,把手捧的香匣打開。
顧氏從裏面拿出一枚同樣三層塔形狀的合香點燃,放在案前,随後便是林琪。
桌案上,三道煙氣袅袅升騰,一縷略帶清甜之意的荷香和沁人心脾的冷香逐漸充盈着大殿。
雲陽子鼻子微動,緩緩睜開眼,目光極快的搜尋一圈,最後落在兩注指節大小,一看就是精心制作而成的合香上。
那是剛才這對母女敬獻的。
雲陽子眼睛晶亮,這味道只在鼻尖一過,就讓他心神舒暢,心情開朗。
因為常年煉丹的關系,他時常三五個月悶在屋裏不出來,長時間的獨處讓他特別的孤僻,性子也跟着古怪起來。
他自己也知道這毛病,可他就是控制不住,偏偏每次發作過後又都後悔。
雲陽子又抽了下鼻子,起身後,難得和顏悅色的道:“居士心意虔誠,所想所願必能成真。”
顧氏眼睛瞬間盈滿淚水,她張了張嘴,喉嚨好似被堵住,半天也沒發出一絲聲音,只有晶瑩的淚珠順着臉頰,好似散落的珠串,簌簌落下。
林琪眼圈發紅的稽首。
自從提前經歷的幾年的時光之後,林琪就對世上有許多無法言說的神奇十分篤信,比如面前的這尊慈祥雍容的元君,林琪就希望他真的能保佑太婆、阿爹和哥哥得大自在,可以逍遙于天際。
看到林琪特別感悟的樣子,雲陽子理着袖袍,道:“貧道已禀明元君,令夫必升大梵宮,求得大自在,居士還要放寬胸懷,莫要傷懷太過,傷了己身。”
顧氏以帕子掩着嘴,努力壓抑哭聲。
林琪朝雲陽子感激的點了下頭,“多謝道長寬慰。”
雲陽子點了下頭,拂着袖擺,雲淡風輕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