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傅文钰的計劃, 最終被通過了。

而且還是唐員外親口答應的,他覺得這個計劃非常好。

于是事不宜遲,一個類似代人寫信的攤子就支在了開元書坊的門口,塗黑了臉并戴了一頂帽子、多穿了幾件衣服好讓自己變‘胖’, 打扮得跟平時不一樣的傅文钰拿着筆在桌子前方坐着, 而張二則站在攤子旁邊扯着嗓子吆喝。

“代人寫話本了——”

“諸位客官!”

張二激情澎湃地喊道:“陳縣王婆的事聽說了嗎?”

“陳縣王婆聽了我們《神眼傳奇》這篇話本之後,發現家裏壓鹹菜的大石頭居然是一塊玉石, 于是送去玉石鋪子賣了五百兩。”

“還有之前唐員外之所以能找回親兒子, 也是因為看了我們的話本。客官們,我們話本上寫的事情都成真了,寫下人換了主家的孩子, 就真的有人發現孩子被換了,寫撿到的石頭裏面有玉, 還就真的發現了玉。”

“這是什麽?”

張二激動道:“這都是話本的功勞啊!”

“今天有許多客官來打聽傅先生,而現在寫這兩篇話本的傅先生就在這裏,誰若是想像王婆那樣發財,或者像唐員外那樣找回自己的親人,那就可以請我們的傅先生幫忙寫一篇話本,沒準幾年後就真的成真了呢。”

“那時你就是下一個王婆!”

“當然不管願望能不能實現, 錢都是不能退的。錢貨兩訖童叟無欺,一百文便能寫一句話, 一兩銀子寫個故事,而三十兩到五百兩, 則給你寫一篇量身定做的話本!”

他話音剛落, 圍過來看熱鬧的人群裏便有人開口:“那什麽王婆的事, 是真的嗎?”

不等張二回答,便有人興奮開口, “是真的!”

Advertisement

“這事就發生在陳縣,今天消息已經在柳州城傳開了,好多陳縣來的人都回去了呢。我還看見了我家隔壁的老張,拿着一個大鐵錘說要去陳縣撿石頭。”

“若是我們也能撿到一塊,那就發財了!”

“那你怎麽不去陳縣啊?”

“害,這不是只發現了一塊嘛,還是那王婆在路邊撿到的,或許是哪一年路過的玉石商人落下的也不一定,要是多發現幾塊我就去了。”

“有道理,還是兄臺你想得通透啊。”

“哪裏哪裏。”

圍觀的百姓們議論紛紛,有羨慕王婆的,也有讨論傅文钰的。

“就是這人寫了換子話本和撿石頭話本?”

“就是他,你沒見那夥計都說了嘛。”

“那夥計還說如果想要寫話本,可以請那傅先生執筆呢,但一百文也太貴了些,更別說後頭的一兩、三十兩、甚至是五百兩了。”

“我若是有五百兩銀子,用來買田買地有什麽不好,為什麽要用來請人寫話本?”

“可五百兩,可以讓傅先生在話本裏寫你賺了一萬兩啊!”

“但若是虧了呢?”

“這……”

過了一會兒,終于有個人湊過來好奇詢問,“你就是寫了換子話本的那個傅文钰?”

塗黑了臉,并多穿了幾件衣服裝胖的傅文钰仗着沒人認識自己,點頭:“對,我就是寫了《真假少爺》和《神眼傳奇》的傅文钰。”

那人驚訝,“還真是你啊,聽說因為這事,人家唐員外給你送了好多東西,還送了一塊地呢,是不是真的啊?”

傅文钰:“……對。”

那人眼前一亮,“那你家裏都有什麽人?住在哪兒?成親沒有啊?”

傅文钰警惕,身子後靠:“你問這個做什麽?”

那人哈哈笑:“我看你一表人才,我有個侄女今年十五……”

傅文钰:“……?”

臉塗黑成這樣,還“一表人才”?

好不容易把人糊弄走,終于來了一個願意出銀子了的。

他在傅文钰對面坐了下來,啪地把一塊碎銀按在桌上,問道:“你寫的東西真的會成真嗎?”

“那你寫我,不對,是寫我兒子考中狀元,再娶個公主!”

傅文钰拿着筆,哭笑不得:“……不一定會成真,若是能成真,也不會只收一百文了。”也不知道說他什麽好了,這人還知道不能指望自己,得讓兒子考。

誰知這位客人也不介意,擺擺手道:“沒事,兩個兒子考不上就孫子,孫子考不上還有第二個孫子第三個孫子呢。這樣吧,你就寫三十年後我家出了一位狀元!就三十年,三十年我還是等得起的,再遠我怕是很難看到了。”

“一百文就能娶個公主,這筆買賣能做!”

這話說得,傅文钰更下不了筆了。

他誠懇地道:“你确定要寫娶公主嗎?這事就跟許願一樣,要寫上姓甚名誰,然後印在柳州小報上的,寫你兒子娶個好女子可以,但公主是否太過冒犯了些。”

他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定下的條件還不夠細致,有必要再加一些。比如娶公主、嫁皇帝、和知州大人做親家這種還是免了吧。

聽到他的勸說後,那位客人從善如流地改了,“行,那就讓我兒子考中狀元,再娶個大家閨秀,對了我叫做連鵬。”

于是傅文钰提筆寫道:柳州城內連鵬,祈願其子孫讀書上進,三十年後高中狀元,迎娶名門閨秀。

看着那一行墨字,客人心滿意足地走了,“我五日後再來拿小報,哈哈哈那份小報我要多買兩張,留作傳家寶。将來也給那些臭小子瞧瞧 ,不努力讀書,影響我做狀元祖宗,那我就打斷他們的腿!”

傅文钰:“……你高興就好。”

張二在旁邊收錢,見位置上沒人了,頓時高興道:“下一位!”

下一位客人目的明确。

“我叫李四,也是柳州城的人,今天要出發去陳縣撿玉石,你寫我撿到一塊大玉石,比王婆那塊還要大!”

于是傅文钰提筆:柳州城內李四,于陳縣撿到一塊大玉石。

再下一位要發財。

“我叫王五郎,不是你們柳州的人,是隔壁江州的。我要發大財,你給我寫我下個月就發大財!”

傅文钰再次提醒自己寫的不一定準,不準也不會退錢,對方還是點頭要寫,還說自己不差錢,于是傅文钰提筆寫下:“江州王五郎下月發大財。”

再再下一位。

……

不知是第幾位,正當傅文钰感嘆柳州城的百姓還是挺有錢的,一百文花得眼也不眨一下的時候,一個面容愁苦的婦人坐了下來。

“我,我要找我的女兒。”

傅文钰表情一凜,認真地問道:“詳細說說?”

那位婦人眼眶微紅,“我有一個女兒,她叫做大妞。八年前的元宵節,我帶她出來看花燈,但是不小心松開了她的手。她,她就不見了。”

“他們說你能幫忙找人。”

“是,是不是真的?”

“哦對了,我有錢,我有錢的,是一百文對吧?”她有些焦急地從懷裏掏出一個針腳細密的舊錢袋,數了一百個新舊不一的銅板出來。

傅文钰點頭,“對,只需要一百文。”

“雖然不保證能找到,但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不單單是柳州,或許還有隔壁的江州、安州等地的人。所以你女兒走失的時候多大,現在又多大了?當時穿了什麽樣的衣服?臉上或者身上有沒有比較明顯的印記,比如黑痣、紅痣等等?”

“還有你家住在哪裏?”

“家裏有幾口人,他們分別叫什麽?”

他按照自己在現代時聽說過的,一些走失或者被拐兒童常見能記住的情況,一項一項地詳細詢問。沒準那個叫做大妞的女孩子,能記住其中一些呢。

婦人仔細回想,“大妞今年應該十二了。”

“那年元宵,她穿了一身紅衣裳。是我婆婆扯了布給她做的新衣,她很喜歡,穿了就不舍得脫下。大妞的臉上,就鼻子這兒,”她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就是這兒,大妞這兒也有一顆黑痣,跟我一模一樣。”

“人家都說一看就知道是親母女!”

“對了,我叫做劉翠蓮,她爹叫做趙牛,家裏還有……”

她一邊說,傅文钰一邊寫。

等她把話說完,傅文钰已經寫了整整一頁紙了。

婦人見狀頓時有些遲疑,“這,這是不是太多了些?”因為是聽到消息後匆匆趕過來的,這麽多句話,她帶的錢怕是不夠啊。

傅文钰随口敷衍,“哦沒事,這也是一句話,只需要一百文。”

“而且若是不寫清楚的話,萬一找不到怎麽辦?沒準這麽多年過去,你女兒只記得其中的一兩個呢?多寫一點,即便如今的她不記得家住在哪兒了,也不記得父母姓名,但或許還記得家裏有幾口人,記得自己的紅衣裳。”

婦人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千恩萬謝地走了。

……

一整個下午過完,一共有二十八人來寫了願望。

求財的居多,其他寥寥無幾。

這當然并不是因為對‘話本成真’感興趣的人不多,事實上到了最後人傳人,在書坊門口圍觀的人群是裏三層外三層,多達上百人。但和傅文钰之前預計的那樣,大部分人都處于觀望的狀态,實際上舍得掏出這筆錢的人并不多。

換句話說,只有像那找女兒的婦人那樣心情急切,什麽方法都願意嘗試。或者求財的那些不在乎花小錢的一撮人,才會坐下來讓他寫。

但好處還是有的。

那些人給的錢就不說了,主要是百姓們的想法在逐漸改變。最起碼到了最後,已經很少有人認為他的話本必定會成真了。

計劃進展順利。

傅文钰相信再這樣下去,人們對‘傅先生’的印象,會從‘那個寫了兩本會成真話本’的人,轉變到‘話本寫得很好看’的人。

若真的到了那一天,那他就成功了。

書坊關門之後,傅文钰把一疊紙遞給了張掌櫃,“張叔,這些就勞煩你安排一下,印在最近這次的柳州小報上吧。”

“對了,這一份印五次。”

他把那位婦人的單獨拿了出來,解釋道:“這是一個尋人的,我寫了她的特征,還有她家裏有幾口人,住在哪裏,走失的時候又穿了什麽衣服等等。”

“如果她還記得,那看到後應該會想起來。在柳州小報上多印幾次,那她也多幾次的機會能夠看見。至于多餘的錢,就從我的酬勞裏出。”傅文钰想了想,做出了一個決定,“以後如果還有這樣的,也都印五次,不對,印六次吧,六六大順,多餘的錢我出。”

在柳州小報上印文字,除了話本之外是要給錢的。

傅文钰雖然和他們關系親近,但也不能例外。反正這種事情應該不會很多,以他現在的收入是能夠承擔的。

就當做是做好事了。

張掌櫃沒有拒絕,“行,我讓他們安排。”

“說起柳州小報,哈哈文钰啊,托你的福,他們也算是起死回生了。當初他們幾個書生想學着京城那邊的人做什麽小報,結果卻處處碰壁。後來還是得到了東家的支持,以及幾位貴人的幫扶才做了起來。”

“但以前愛看的人不多,也就勉強糊口吧。”

“現在可好了,話本一印,喜歡看的人翻了好幾倍。甚至有人為了讓自己的話本或者文章印在上面,還會往他們手裏塞銀子呢。我上回過去送東西,就聽他們讨論地方不夠了,要不要一次印兩張紙,也好多印幾本話本。”

當然,有人酸溜溜地說傅文钰一連兩本話本都印在了柳州小報上,下回得讓他騰一騰位置給其他人這種話,他就沒必要說出來了。

而傅文钰則想着,一次兩張紙,豈不是可以多印三本甚至四本?

那是一件好事啊。

畢竟他是作者的同時,也是一個讀者。

自從有錢之後,傅文钰看到好看的話本也是沒有猶豫的,現在家裏已經擺了不少。多印幾篇話本,那他淘到好話本的概率會更高。可惜的是三柳先生最近大半年都沒動筆了,不然他寫的話本也很對自己的胃口。

話說三柳先生是誰啊?

傅文钰沒忍住開口詢問。

但張掌櫃猶豫了一下,搖頭道:“他也是我的一個老友了,當初寫話本,還是我親自上門邀請的,但他的條件是不告訴外人。”

“等以後有機會,我再介紹你們認識。”

傅文钰遺憾,“這樣啊……”

“那張叔,你該催催三柳先生寫新話本了,他都大半年沒動筆了吧。我看他之前基本上是一年寫三本,很勤快的。”

張掌櫃嘆息,“我也想啊,但他幾個月前出門去了,還沒回來呢。”

聞言傅文钰也嘆了口氣。

喜歡的作者不能一天完結一本文,寫完一本之後居然還要休息幾個月,這大概就是作為讀者的煩惱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