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頂包下鄉
頂包下鄉
江燦燦吃飽喝足,把沒吃完剩下的半只雞又放回安全屋裏。
雞骨頭和零食包裝袋都扔進回收箱,一點痕跡都沒留。
她懶洋洋地躺在床上,聽着門外江家寶想吃燒雞的話,樂得不行。
這家夥是長了個狗鼻子吧,怎麽這麽靈!
不過按理來說,江父在郵局上班,江母在供銷社,江爺爺江奶奶退休前都是小領導,家裏完全不必過得這麽仔細。
但誰讓江母多年無子,生了三個都是閨女,自覺腰杆不硬,家裏財政大權一直是江老太太把着。
等江家寶出生,老太太喜極而泣,發誓要給大孫攢出一份像樣的老婆本,于是就一直艱苦樸素了。
江父江母按月交生活費,吃的不好也敢怒不敢言。
好在中午還可以吃食堂,食堂的飯菜都比家裏好不少哪!
吃飽喝足,江燦燦繼續幹活。
把安全屋裏的東西整理好,是個大工程。
但整理東西的過程是十分有趣的,偶爾能蹦出些她意外拿進購物車的東西。
比如最後和系統扯皮階段,她從貨架上拽出來的大扳手,她當時是想拿這個錘爆系統的狗頭嗎?
她邊往嘴裏塞了個草莓,邊遺憾地啧啧,
當時覺得想拿的都已經拿了,現在才發現早知道還是再拿些才好。
Advertisement
比如當時她想着這時候可能沒肉,但一定不缺菜吃,現在才知道,冬天這裏只有蘿蔔土豆和白菜。
早知道她就再努努力,把蔬菜區也搬空就好了。
可誰能想到安全屋還能給食物保鮮,這麽牛逼呀!
就這麽一直到第二天,江燦燦依然沒有管江家人要東西吃的意思。
她有吃有喝還有事幹,過得十分充實,何必出去看人家的臉色?
這屋子是個類似儲藏間的小屋子,原來是江盼娣和江燦燦一起住的,兩個人住很擠,轉不開身那種。
但現在江盼娣住到了廠裏宿舍,她一個人住着倒是正好。
要是不用出去上廁所的話,就更完美了。
江老太太忍不住犯嘀咕,跟提着鳥籠子遛彎回來的江老頭兒飛了個眼,朝着江燦燦屋子怒了努嘴,
“這丫頭到底怎麽回事?到現在還出來不吃飯,真要絕食餓死啊?”
江老頭兒雖然也寵孫子,但心裏是頗看不上老妻在這件事上的做派的。
想他退休前可是電業局的領導,對國家政策只有支持的立場,哪願意像別人一樣,這麽鑽政策空子?
再說了,家寶也該去農村鍛煉鍛煉了,他就是農村出身的,現在老家還有好些親戚在農村呢,怎麽他孫子就吃不得農村的苦呢?
可老妻執拗,他做不得主,只能冷哼一聲,不搭理江老太太。
江老太太白了老頭兒一眼,伸手沖聽到聲音從屋裏出來的江家寶招了招手。
好大孫立刻小跑過來,低聲跟奶奶咬耳朵。
江老頭兒看兩人這樣,就氣不打一處來,好好的男孩子,就是這麽被慣壞的!
兩人還沒商量出個結果呢,屋門被敲響了。
江老頭兒去開門,一個戴着紅袖箍的女同志站在門外。
“江叔,都在家呢?”
女同志邊說話邊探頭往屋裏看,江老頭兒剛讓開請女同志屋裏坐,聞訊已經警鈴大作的江老太太一個箭步竄了過來。
“小宋來啦?這回來家是檢查什麽工作的?”
宋美蘭已經看到鑽進屋裏的江家寶了,都一個樓住着,誰家啥情況誰不知道啊!
她也不戳破,笑吟吟地開了口,
“嬸兒,我就是來多句嘴,咱們知青下鄉報名的事兒,明兒個可就截止了。
就您家現在還沒報上去呢,回頭過期限了再報,我們可報不上了。
到時候該處罰處罰,該下崗下崗,可不會因為都是老鄰老居的就講情面。”
宋美蘭現在說這話,腰杆倍兒硬。
因為她兒子是第一個報名下鄉的,也算是給新政策開了個好頭,還受到領導表揚了呢。
自從兒子定下要下鄉之後,她幹這知青辦的活兒就更來勁了。
我自己兒子都下鄉了,你們誰還敢跟我磨叽?
多廢一句話,那就是不支持政策,該處罰該批判,她是絕不手軟!
宋美蘭把對兒子的離愁別緒都發力在工作中,使得他們街道的新政策落實情況最好。
偏偏就是這個江家,遲遲都不報名。
江老太太寵孫子是出了名的,街坊四鄰都說怕是不會這麽輕易讓孫子下鄉。
所以宋美蘭就來看看,算是下個最後通牒吧。
江老太太當然知道宋美蘭是幹什麽來的,她也正要說道這事呢。
她把宋美蘭熱情地迎進屋裏,
“小宋啊,嬸子也正想去找你呢!關于我們家下鄉的人……”
...
“什麽?讓燦燦去下鄉?”
宋美蘭一嗓子,把江老太太喊的耳朵一震。
江老太太揉着耳朵,掩下了心裏的埋怨,扯着笑說:
“政策上只說一家走一個就成,也沒說別的啊,我家家寶身體不太好,燦燦去倒是正合适。”
宋美蘭皺着眉頭,話一點不客氣地往外說:
“燦燦才十六,還是個小姑娘,你們也放心?”
這老江家真是偏心到家了,她家也有閨女,跟燦燦一般大。
他們家知道政策以後,立馬定了兒子去下鄉,誰也不放心女兒自己去鄉下。
怪不得她家紅英見燦燦幾天沒上學了,催她過來看看,果然是有事!
江老太太不樂意了,氣勢陡然升成一米八,占據了各種制高點,
”瞧你這話說的,他們去下鄉是鍛煉去了,是好事,我有啥不放心的?
這也是你一個知青辦的同志該說的話?“
宋美蘭...
她真是該啊,閑的才管老江的破事!
她立馬打起精神,沖着江老太太亮爪子,
“嬸子你這話才不對,我什麽時候說過下鄉不好了?
我的意思是,該誰去就誰去,這不是你想讓誰下鄉就讓誰下鄉的事兒!
我們知青工作,可不允許強迫別人代人下鄉,特別是燦燦還在上學!”
政策說的是沒有工作的人下鄉,當然是不包括還在上學的學生了。
老江家這種情況,怎麽看都該江家寶下鄉,怎麽可能輪到江燦燦?
江老太太硬梗梗着脖子,
“誰強迫了?是燦燦願意替她哥去下鄉,她主動去的!
你們就把名兒報上就行了,管那麽多事兒呢?”
宋美蘭狐疑地皺着眉頭,
“真的?”
她怎麽不相信呢,她家紅英明明說燦燦很願意念書的。
“這還有假?”
江老太太叉着腰,氣勢十足,像個剛打上氣的氣球。
一道聲音從小屋的門縫裏飄了出來,
“我不願意!”
嘭——
氣球洩氣了...
宋美蘭沒忍住咧嘴笑,又立馬收住,特意板起臉來,
“嬸子,這我就得好好批評批評你了!
都是新社會了,怎麽還能做出這樣強迫婦女兒童意志的事兒?
你這個思想很有問題,我們肯定是要批判的,回頭開街道居民大會的時候,你得在鄰裏鄰居面前做檢讨!“
見江老太太要說話,宋美蘭一擡手,把她要說的話都攔住,
”反正我醜話說在前頭了,明天就是最後期限,你們家要是還不報名,那就不是做檢讨的事兒了。
你們家可是雙職工家庭,可別真鬧到下崗的地步!“
宋美蘭占據了制高點,噼裏啪啦一頓輸出,把江老太太吓得屁都不敢放一個。
她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農村婦女,當然知道宋美蘭說的都是真的。
她既不想當衆作檢讨,也不想讓兒子媳婦下崗,但她更不想讓孫子下鄉啊!
宋美蘭走到門口要走,在江老太太好聲好氣的恭送下,突然轉過頭來,指着江燦燦的屋子道,
”你們不會是把孩子關進屋子裏,以此逼迫孩子下鄉吧?“
江老太太連連擺手,
”沒有沒有,是她自己要在屋裏呆着的。“
緊閉着的房門裏,又傳出虛弱的聲音來,
”阿姨,我都兩天沒吃飯了...“
江老太太...
這死丫頭咋不是個啞巴呢?
“胡搞!簡直是胡搞!你們這是犯法啊!
我看你不是想去當衆檢讨,你是想去公安局了!“
宋美蘭指着江老太太的鼻子怒斥,筒子樓本來都不隔音,招來了所有在家的鄰居們。
聽到江家人的“惡行”之後,所有人都義憤填膺,紛紛聲讨。
“老江媳婦,不是我說你,偏心也沒有這麽偏的。
那就是個丫頭,不也是你老江家的種兒嗎?你咋能狠心餓死孩子啊?”
"恁家咋能做出這樣的事兒來,好歹老江原來也是領導,還能不給娃飯吃?“
...
江老太太快被唾沫淹死了,偏偏百口莫辯。
她想說她沒有吧,偏偏這些還都是事實。
可也不是她不讓江燦燦吃飯的啊,是那死丫頭自己關屋裏,不出來吃飯,能賴到她身上嗎?
坐在屋裏,臊得臉通紅的江老頭兒,幾步奔了出來,使勁拽了江老太太一把,
”還不趕快去給孩子做飯?你想讓人戳死脊梁骨啊?“
江老頭兒的手都哆嗦了,他這輩子也沒讓人這麽說過,真是晚節不保。
”就是說,趕快給孩子做飯!還得做點好的,孩子都兩天沒吃飯了,喪良心的才拿蘿蔔幹子糊弄孩子!“
“ 我說燦燦咋那麽瘦呦,合着是不給飯吃啊!
咱們都好好看着,看看你們給孩子都吃點啥?”
江老太太被架到這份上了,本來确實是想拿點剩飯和蘿蔔幹子給江燦燦糊弄一頓的。
但這麽多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也不好頂風作案,只能硬着頭皮去挖米拿蛋,嘴裏念叨着,
“誰說的?我可是要給孩子做大米粥,煮雞蛋的,這可是我親孫女,哪個能虐待她?”
一直到江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敲門,江燦燦接過一碗濃稠的大米粥和煮雞蛋,看熱鬧的人才算罷休,依依不舍地散了。
宋美蘭看了眼縮在門縫裏,只伸手出來端飯的小姑娘,溫和地安慰,
“燦燦,多吃飯,不想幹到事情一定不要幹,有什麽困難去街道辦,叔叔阿姨們給你做主!”
屋裏的江燦燦乖乖點頭,小小聲禮貌道,
“謝謝阿姨。”
宋美蘭的心軟成一團,這麽好的小姑娘,怎們就攤上這樣的人家!
她斜睨了江老太太一眼,離開了江家。
江老太太頂着壓力把人送走,想着還是應該讓江燦燦出去,替她向鄰居們解釋兩句,要不她的名聲不就毀了嗎?
她湊到小屋門前,剛說一句,
“燦燦啊,回頭你...”
“啪”地一聲,小屋門再次狠狠關上,差點把江老太太的手指頭夾掉!
又吃了閉門羹的江老太太...
剛才那些人呢?你們過來好好瞧瞧,就她這麽橫,是我虐待她,還是她虐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