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議政
落座之後,陳慧靜靜地聽着他們在那裏交談,陳家軍中的人多半都是武将出身,而她爹有意打壓于她,她身邊的一些頗有能耐的幕僚全沒有被排進來,如今這政事多半還是靠着這些降臣。
前朝對讀書人很是敬重,敬重是好事,但是太敬重了助長了一種浮誇的風氣,說話彎彎繞繞,沒有半個時辰說不清楚一件事情,前面幾個的彙報陳家老爹和他的幕僚團還能搞個大概。現在這個已經說了許久,引經據典,先賢聖人不知道拉出來了多少,然後陳慧聽到這裏,只得呵呵一聲。在說戶部的銀錢。論說銀兩的事情,那麽就應該是數據說事兒,但是說來說去,全是文绉绉的虛話,沒有一個切實的數據,什麽千千萬萬啊!絲毫不差啊!到底是多少錢?到毫還是到厘?說話一點都沒有到點子上。
對于聽懂的陳慧來說,是想甩他一臉子,對于聽得懵懵懂懂,迷迷茫茫的陳榮越來說,卻是不敢貿然對一個飽讀詩書,滿口聖人言的讀書人提出質疑,如果提錯了是不是顯得自己很傻?他聽完之後轉頭看向李承恩,李承恩撫摸着他的山羊胡子,淡淡地微微颔首,陳榮越定了定說:“依卿家所奏!”
“臣。。。。。。。”那個戶部尚書,跪下要謝恩,膝蓋還沒落到地上就聽見陳慧打斷的聲音。
“等一下!”陳慧打斷了眼前此人的領旨,喚他道:“萬大人!”
“殿下!”
“我剛才聽了這麽許久,其一,你說道戶部人手不夠,目前無人可用對嗎?”
“是,戶部。。。。。。”他又要繼續剛才的話題,一旦開口,就會沒玩沒了,陳慧已經預見到了,她不想聽他講廢話,所以直截了當地道:“你只需要回答對或者不對即可。”
“其二,國庫已經空了是嗎?”
“是!”
“其三,長江夏日決堤泛濫了,需要赈災對嗎?”
“是!”
“那麽我問你,京城之中戶部一共有多少個不同的部署?每個部署有多少人?你最了解的是哪一塊,他們中的某一個崗位每日作息如何?”陳慧問道。
“戶部一共有八個部署,捐納、現銀。。。。。。”部署沒有回答錯誤,但是到了人員設置的時候,規定設置人員上還是有錯了,到了人員的分工上更是不清了,到了日常工作量上錯地就更多了,幾次他要岔開說聖人講,都被陳慧糾了回來,答到後面就不敢往下作答了。
陳慧笑了笑說道:“萬大人,聖人之言,所說的道理,是大的方向。但是戶部是管了一國的土地、銀錢出息,需要的細致到一分一厘的。我手上拿的是你的折子,折子寫了很多,但是真正的寫你需要多少人,多少錢,為什麽要?用在那裏,打算怎麽用,你都沒寫,都不過是泛泛而談。這樣的一份折子你寫了多久?”
“殿下。。。。。。”這位萬大人一下子不知道怎麽回答陳慧。
Advertisement
陳慧拿着折子說道:“至少兩個時辰!這一份花了兩個時辰完成的折子說了什麽?什麽都沒說清楚。如果戶部的行文都是這個風格,就是給你再多的人也沒用。因為他們都沒幹正事兒。國庫空虛,所以你提出要增加稅賦,而你說的增加稅付的地方剛好是決堤泛濫,需要赈災的地方。你說你到底想做什麽?難道你要從災區抽稅收銀子?”陳慧越說,臉越寒,這個據說是前朝最後第二次科考的榜眼,自诩文章通達的萬尚書,已經不敢在說一句話。
陳慧看他不說話跟他說道:“三日為限,将你之前所述之重點,重新拟定一個折子上來。”這一次這位萬大人當真領了旨意。陳榮越看着陳慧發號司令,內心說不出的怪異,雖然這些年基本上只要女兒在的地方,很少輪得到他拿主意。
“還有其他事情嗎?”陳榮越問道,雖然他不知道該提什麽議題,但是他想要扳回一點點的話語權。經過了戶部的這一個考問,沒有人再次回禀了,都想着回去怎麽修改一下折子,明天或者過幾天在回禀。
“那今日就這樣了!”陳榮越心裏寬了一下,總算可以放松了。
“且慢!剛才過的是今日的新的事項。對于之前的事情我們需要重新過一下!”陳慧出言阻止。她轉頭問正在記錄的翰林道:“昨日的事情,一件一件講來聽聽!”聽到這個,昨天回禀事情的官員頭上冒氣了汗,都怕自己的事情被過問道。
那翰林修撰擡着他粉白的書生臉,驚恐地看着她說:“殿下,昨日不是微臣當值,微臣不知!”
“如果之前的決意沒有跟蹤,如何能得知之前的決議已經被執行?如何能得知這些問題有沒有被解決?把今日的記錄拿來給我!”陳慧語速已經開始加快,給人很強的壓迫感,陳榮越暗罵了一聲家鄉話,壓下自己內心的煩躁,只能看着女兒接過翰林手裏的記錄,希望這個貨能夠記錄地全一點,整潔一點,不要讓她找出很多的問題。
那個修撰将手中的紫遞過去,上面之乎者也寫了很多,記錄紛繁,然而基本上沒什麽用。
陳慧在那裏看,熟悉她的人等着她把這份記錄扔在那個修撰的臉上,不過看上去陳慧臉色沒有變,她遞回去了之後道:“滿紙廢話,我看該讓金先生好好教教你怎麽記錄會議,怎麽跟蹤會議決意執行。父皇!您看呢?”
陳榮越接過了文書,他本是個武人,如今女兒說是滿紙廢話,他也不知道怎麽算是不廢話,跟着點頭吧!不過他心裏還是輕松了一下。剛才陳慧針對戶部尚書的言論,陳榮越以為她會直接換了這個尚書,但是她沒有,只是需要塞一個人進翰林,而且并不是要求學士的位份,而這位金先生确實也算是一個大儒,還是陳慧親自訪來的,從威望上來講,遠遠高于李承恩。
陳榮越沒有理由也不敢拒絕,他知道今天陳慧态度這麽恭順,已經是到達了她的極限,要是連這個要求都不答應,她立刻翻臉也不是不可能的。人後他能拿着父親的架子,但是人前,互相留點面子會比較好。所以他立馬就答複道:“金先生學識淵博,能請得動他進翰林,自然是好事一件了!”
在陳慧眼裏卻是另外一個看法,其一她知道她爹對戶部這個錢袋子看得跟眼珠子似得,然而實際上目前來說那是個空殼子,放誰上去都不讨好,當然想讨好不是沒辦法。總歸要用自家的金山銀山去填才行,她可不願意。其二,翰林院歷朝歷代都是個清貴的所在,閣老多出自翰林。和李承恩這個會做幾首風花雪月的歪詩就當自己是滿腹經綸的不同,金先生卻是陳慧想要這江山之後,仔細尋訪的幾個為開國儲備的文官人選。對于金先生屈居于李承恩之下,這壓根不算是事情,畢竟之前陳慧給李承恩面子讓他乞骸骨,但是人家看起來對于骸骨并不重視,那麽結果只能是他那把老骨頭埋葬在這繁花似錦的京城之地了。
等到這件事情結束,再問有沒有其他事情的時候,所有人都立馬搖頭,說沒事兒了。
“衆位,怎麽就沒事兒了?擇日登基大典這事準備得如何了?”陳慧又提及此事。這話一提陳榮越心裏舒坦了,剛才被陳慧安插翰林這件事情也就真算不得事兒了。能登基就是他可以順利地坐上龍位了。
禮部代理尚書擦了擦額頭的汗,過來回複,他擔心也會跟戶部的那位一樣被怼地想鑽地洞,然而并沒有。因為陳慧确實不懂這些古禮,這些她還真沒時間去研究。無非就是聽着問一下時間,多少時間?準備什麽?有多少道禮儀。細細商量下來,不下兩個月,最後定下來讓欽天監看個黃道吉日,就這麽辦了。禮部這位在擔心中順利地過了關,喘了一口氣。
不知道是不是李承恩看見登基這個事情就那麽愉快地給決定了,所以他覺得另外一件事情也可以拿出來提一提道:“陛下登基乃是天下之幸,萬民之福。為了我大楚朝能夠千秋萬代,儲君之位,也不可虛懸。”
陳慧看向李承恩,淺淺地笑着,看似溫柔卻是嘴角含着一絲嘲諷與詭異,這種笑容最是讓人不可琢磨。平日裏她不在的時候,李承恩每次蹦跶,也就蹦跶了。但是今天他蹦跶了之後被陳慧這麽看着,心裏有些虛也有些涼,涼地有些難受。
陳慧問李承恩道:“老李打算請立誰?”
按理說這個問題很簡單,陳榮越只有小胖墩陳智一個兒子,回答說立陳智是天經地義的。但是被陳慧這麽一問,他張了張口又閉上了,之後又張口,才勉強說出:“自然是大皇子殿下。”
“古禮自來就有以嫡臨君位之說,父皇正值壯年,怎麽就該立一個庶子作為太子?這是什麽道理?”陳慧挑了挑眉問他。
李承恩抖動了胡子,對着陳慧言道:“陛下年界天命,膝下只得殿下與大皇子二人。殿下以為陛下還會有嫡子嗎?”這話暗指陳慧父母之間不合,兩人難以再有子嗣。這也是實情,就算是陳慧爹娘和睦,那苗夫人的身體不好,這麽多年都沒有孩子,這個時候還想有孩子,也是癡人說夢。
陳慧手指叩擊着桌子,問道:“你就這麽着急上火地要立一個稚子,一個庶子為太子?”
“老臣是為了江山社稷的傳承,為了大楚朝的萬萬年基業!”李承恩的這個說辭,聽上去這個忠心當真是日月可鑒。
“如果現在不立太子會如何?江山社稷就沒有了?萬萬年基業就沒有了?”陳慧冷笑着問。
李承恩脫口而出道:“萬一。。。。。。。”萬一之後不敢再說下去,再說下去就是詛咒當今了。
陳慧“呵呵!”一聲之後道:“不是還有我嗎?”這話說得淡定、自信又那麽張狂。當然到底是什麽情緒,端的看是誰在看,誰在想了。
李承恩張口欲言,又閉上了嘴,終究不再說話。
至此陳榮越太陽穴有些突突地跳,腦子有些發脹,一拍桌子說道:“今日就到此為止吧!凡是議的事情都下去辦去!”
陳慧離開之時,李承恩絲毫沒有走的樣子。看來是要跟自家阿爹推心置腹了。大局日漸清晰,老爹開始和自己越發離心和李承恩卻是越走越近。陳慧踏出殿門,日光越發灼熱,對着太陽看去刺目地很啊!陳慧微微搖頭,有些事情,內心有些恍然而暗自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