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
葉珂想到南瓜喜熱,在京城或者周邊一年只能種一次,但是在南方溫暖的地方,一年就能種兩次了。
南瓜的産量也還不錯,不過得看土地的情況。
差一點的土地和肥沃的土地,種出來的産量截然不同。
葉珂記得現代的時候,南瓜的産量一畝大概在三千斤,不過如今的田地肯定是達不到這個數,哪怕一千斤就足夠讓人驚豔了。
多得在各地設了藥鋪的緣故,她也能搜集不少當地的消息。
尋找南瓜也就非常順利,在找到南瓜的同時,葉珂其實更想找到紅薯。
算算時間,紅薯如今暫時是在福建出現,卻也未必。
畢竟是從東南亞被商人帶回來,要通關的話很可能會經過廣州的海關。
葉珂已經讓廣州那邊藥鋪的管事多番留意,就不知道她讓人留意的消息會不會讓四阿哥知道了。
但是東西還沒找到,她也不好說紅薯是個好東西,畢竟自己怎麽知道的呢!
葉珂只能讓藥鋪管事留意一下跟南瓜一樣的好作物,看看能不能送過來,也能嘗嘗鮮。
因為南瓜在京城這邊大受歡迎,很多地方種了,酒樓也開始出現南瓜的菜式。
葉珂也才得知四阿哥底下居然有一家酒樓,不過沒怎麽用,進項不多,勉強打個平衡。
就跟雞肋一樣存在的酒樓,估計因為四阿哥經常出外,也沒什麽心思打理,只要不虧本就繼續經營着。
葉珂索性在酒樓的菜單上添了南瓜,又讓酒樓的小二把南瓜的功效跟客人說說。
Advertisement
比如南瓜能夠潤肺、益氣、化痰和消炎止痛,對脾胃虛弱的人尤為有效。
她還特地問過鄧大夫,得到肯定,這才決定在酒樓推廣。
南瓜做的菜式不但好吃,對身體也好,價格并不是特別貴。
既能做菜,又能做湯做粥,還能做點心,一個南瓜就能做多種菜式,酒樓的客人漸漸就多了起來。
葉珂讓廚房試着做了南瓜派,看着還不錯,吃着甜甜的,又十分松軟,比南瓜餅要更好吃一點。
她打算把這個加入新菜單裏面,又讓廚房多做花樣,要是味道不錯的話就會添進菜單,另外給他們一份獎賞。
廚房的人十分積極嘗試,做出了一道南瓜蠱。
南瓜中間挖空了,把南瓜肉切塊後和肉一起蒸。
南瓜邊緣再雕刻一下,有着漂亮的形狀,裏面吃着有菜有肉,清淡又不油膩。
葉珂吃着十分不錯,就給了這個做出南瓜蠱的廚子獎了一筆錢。
今兒她讓廚房做了這個南瓜蠱做午飯,跟四阿哥剛用完飯,外頭春嬷嬷就說廣州那邊送信和東西來了。
葉珂一怔,難道找到了嗎?
四阿哥就問道:“送的什麽,讓人送過來。”
春嬷嬷的面色卻有點為難道:“主子,這東西帶着泥,拿上來實在有些不雅。”
葉珂心裏想着肯定是了,催促道:“先拿上來給我看看,信呢?”
春嬷嬷先把信箋送上,然後出去吩咐人把東西擡進來。
四阿哥也有些好奇是什麽,就見小厮擡着一個大籠箱,裏面确實是帶着泥的根莖,不由皺眉。
見他皺眉的樣子,葉珂就解釋道:“路途遙遠,這東西帶着泥巴運送才不容易壞。”
她已經粗略看完信箋,明白廣州那邊的管事确實幫忙找到了紅薯。
這東西從海關是不可能進來的,是從底下收上來。
因為之前葉珂想要有趣作物做菜,才找到了南瓜,給了那人很多的賞賜。
于是南方不少想巴結的人就到處尋覓,然後找到了這個。
得知藥鋪是葉珂開的,自然就送到管事面前。
管事不敢做主,就先讓人千裏迢迢送過來。
葉珂過去拿起一塊看了看,想掰開卻掰不動。
四阿哥就接過來道:“我來就好。”
他兩手輕松用力就掰開成兩半,葉珂看着是黃心的,并非紅心,就不知道味道如何。
她跟四阿哥解釋道:“爺,這東西聽聞跟南瓜一樣,在南邊有人種着,不過種的人不多。”
“只是這東西好種,說是在沙地上都能種活,卻不知道真假。管事聽說後讓人送了這些來,聽說味道也是甜甜的,就是得嘗嘗才知道了。”
四阿哥點頭道:“那就先讓人試試,煮上一點,剩下的送去莊子上種一種。能種在沙地上,這倒是個好東西了。”
畢竟災荒才過,以後天災不會少,缺的不是土地,而是糧食。
但是天災的時候,人口急劇減少,種地的人少了,很多田地就要荒廢。
田地荒廢後得養一養,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的肥力才能回來,實在太費時間。
如果在沙地上能種,貧瘠的荒地就更能種了。
哪怕産量少一點,只要能種就好,多少能讓災荒的地方,田地能夠慢慢恢複起來。
葉珂回想了一下紅薯種植的方法,傳統的方式是直接把紅薯埋在地裏,等長苗後挖出來分開定植。
這樣做是防止紅薯苗都長在一塊地方,吸收的營養不夠,很可能只存活一根苗,這就太浪費了。
挖出來分開的話,紅薯苗也能有足夠的空間和營養。
不過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育苗,卻要浪費大量的紅薯。
紅薯是食物,就這麽種下去,災荒地方還缺糧的人看着就可惜,還要耗費不少。
最适合的辦法,就是用紅薯藤來育苗。
把前一年種植的紅薯藤留下,選出最強壯的藤蔓,剪成一段段,然後埋進厚厚的沙子裏面,讓它強制休眠。
等春天的時候再取出來種下,藤蔓的活力就不會減少太多而不能發芽了。
可惜運送過來的時候,紅薯還好,紅薯藤按照她的吩咐送來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還有活性,只能試一試了。
葉珂給四阿哥一說,他點頭道:“那就用紅薯和藤蔓都試試,種上一茬,收獲後看看産量如何。”
看看紅薯種下育苗,跟藤蔓育苗,哪邊出苗能更多。
四阿哥交代特地開辟一塊田地專門試着種紅薯,讓人留心觀察和記錄下來,回頭也能更清楚這種作物的特性如何。
每隔一段時間,莊子上會有人送紅薯的消息過來。
四阿哥對葉珂笑道:“這種作物要能種起來,産量不錯,還能任何地方種上,你就是大功一件了。”
“皇阿瑪在宮中反複試種了水稻,将近十年,水稻不斷改良後如今十分穩定。前年在熱河那邊試種,去年在天津試種,今年據說在江南那邊派人種一種。”
這事葉珂知道,康熙剛登基的時候在豐澤園的稻田裏發現一株水稻鶴立雞群,比其他都要早熟兩個月。
于是他就把這株水稻收藏起來,後來在豐澤園反複篩選良種,如今有了這種能比其他早熟的水稻,還命名為禦稻種。
“可惜在江南時候種的第一茬,底下人不夠盡心,種植的時間晚了。皇阿瑪原本讓李家人接手,如今換成了曹家,想必第二茬能成功了。”
事不過三,要是這種新水稻在江南種植失敗了兩次,第三次就更沒有信心。
所以這第二次必須種出來,還要大成功才是。
足見康熙對曹家的信任,才會把這個大任務交給他們。
“要是皇阿瑪得知有了新作物做糧食,一定很高興。”
四阿哥對紅薯的種植很上心,索性帶着葉珂去莊子上住一段時間。
弘晖對紅薯也很感興趣,一并跟着去。
他每天從莊子去皇宮上課,下課後就會去田地裏看看。
種下的紅薯确實很快發芽了,紅薯藤也是。
不過紅薯藤的活性一般,有些沒有發芽,反而是在田地裏腐爛了,可以作為肥料。
發芽後挖出來再分開重新種下,這紅薯還分了好幾個地方種的,肥沃的土地和貧瘠一些的土地都種了一部分。
出苗率有所不同,差別卻不是特別大,證明紅薯在貧瘠土地上種是可以的。
一個月左右,地下就開始結薯,四個月就能收獲。
在溫暖一些的平原地方,一年種兩次是可以的。
更暖和的比如南方的地方,一年種三次都行。
伺候田地的老農對紅薯很上心,每天早晚都會去看看,恨不得能立刻種出來,看看産量如何。
弘晖看着心癢,四阿哥就劃拉了一小塊田地給他,跟着種了紅薯,數量卻不多。
出苗後,他也是一個個挖開,然後分開種下,弄得渾身都是泥巴,卻特別滿足。
弘晖還說道:“可惜紅薯種植暫時不能對外說,不然能帶弘昇過來一起種了,看誰種的紅薯更多更好。”
葉珂聽着笑了,看來弘晖跟弘昇的關系很不錯,種紅薯的事都想着他。
“今年得種出來看看,明年就能讓弘昇一塊過來種了。到時候這塊田地劃拉開,你們兩個分開來種一種。”
弘晖笑着應下:“額娘,這個好,明年我帶弘昇過來。”
然後他又道:“不過我算是捷足先登了,紅薯先種了一次,明年再種就熟練了,跟弘昇比試的話,算是勝之不武了?”
葉珂好笑道:“那要不再帶上弘曙過來種,他們兩個生手比試,弘晖手把手教導他們,這不就公平了?”
弘晖點頭道:“這個好,不過我也得種一塊地,到時候這裏分成三塊就行。”
紅薯種植比葉珂想象中要順利得多,一個月後挖開地下看了看,确實已經開始結薯了。
結的薯不大,數量卻不少,再等三個月後紅薯的數量就會多了起來,讓人十分期待。
還沒等紅薯成熟,江南那邊就傳來好消息。
曹家這次種的新水稻大獲成功,原本在京城要種五個月才成熟的新水稻,在江南只需要兩個月多點就可以了,減少了一半的時間。
如此一來,江南一年能種兩季,産量就能多五成,這個成果相當驚人,也是大成功了。
康熙龍心大悅,大手一揮重賞了曹家。
為此也有人提出異議,覺得曹家是不是虛報了水稻成熟的時間和産量。
畢竟這讓人太不可思議,明明五個月才種成的水稻足夠厲害了,已經提早了兩個月,如今竟然還能再縮短兩個月?
曹家會不會為了報喜,才謊報了成績呢?
這事曹家可能預計到了,早有準備,報喜的時候還送上了厚厚的記錄。
上面都是新水稻種植的時間,畝地數量,種植的位置。
就連種植位置的平面圖都畫出來了,還标注了地方。
所以種植的位置是絕不能造假的,尤其是畝地的田數,在官府登記在冊。
種了多少畝地這是實打實的,至于産量的話,也是請了當地的父母官和長老一起見證。
從田地收割到稱重,每一環都有人盯着,都不是曹家人,證人的數目也不少,怎麽都不可能弄虛作假了。
葉珂心想曹家的地位已經如日中天了,根本沒必要作假。
不過未免有人大做文章,曹家這位當家相當謹慎,居然從頭到尾都有人記錄,收獲的時候還有不少證人在。
這些證人都是當地有名有姓,有名聲在外之人。
他們為了自己的名聲,絕不會幫着曹家作假的。
如此就讓所有的異議平息了下來,曹家這功勞是實打實的了。
康熙趁熱打鐵,準備把新水稻繼續往南推進。
在新水稻推進的同時,第一茬種下的紅薯終于結果了。
四阿哥帶着葉珂過去,打算親手拔出第一茬的紅薯來。
他選了一株看着就健壯的,扒開後底下結的紅薯确實多,足足有兩個拳頭大,數了數有八個。
葉珂也選了一株扒拉,比四阿哥的要小一點,也有六個。
弘晖特意挑了一株看着相當瘦弱的,扒開後也有三個紅薯。
四阿哥看着弘晖,露出贊許的神色來:“不錯,連最瘦弱的植株都能結果,這紅薯确實不錯。”
他們又去貧瘠點的田地拔出了幾株紅薯,結的果子要小一點,數量也少一些,卻沒有完全不結果的情況。
強壯和瘦弱的植株都拔起來看過,數量有差別,煮過後紅薯的味道沒什麽不同。
四阿哥之前已經讓蘇培盛帶人試過了,知道紅薯沒毒,不過吃多了會有些不雅。
只是飽腹感相當強,作為主食十分不錯。
紅薯既然種出來了,四阿哥就把這幾個月的記錄一并帶進宮給皇帝過目了。
康熙見四阿哥進來,不由笑道:“老四你又躲懶,跑到莊子上住了好幾個月,這是種出來了?”
四阿哥之前跟康熙禀報過,說葉珂從南邊收到一個有趣的作物,想試着能不能在京城種植。
不然好幾個月他帶着葉珂住在莊子上,偷摸着種東西,不說康熙其實也能知道。
只是具體種的什麽就不清楚了,四阿哥一向坦蕩,就說能種出來的話一定送進宮來給康熙看看。
如今四阿哥顯然是真種出來了,臉上帶着淺笑道:“皇阿瑪,兒臣擔心這東西在南邊能種,到北邊就不好種了,于是先在莊子上種了一茬。”
他把記錄呈上,仔細說了紅薯種植不需要多肥沃的田地,産量相當不錯,蟲害也不厲害,就算在貧瘠的田地也能結果。
就是數量可能會少一些,結的紅薯味道卻絲毫沒有變化,吃一個就能飽了。
四阿哥還帶了幾個紅薯進來,康熙拿在手裏把玩,看不出這個根莖到底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不過他看了記錄,要真如四阿哥所說,這東西在災荒的地方種下就十分适合。
尤其一些田地貧瘠的地方也能種,就能開拓更多的田地了。
康熙讓人送幾個紅薯去禦膳房煮了,做法很簡單,就是蒸熟了,或者丢進火裏煨熟。
等太監試過毒後,康熙就和四阿哥分吃了紅薯。
這時候的紅薯甜度并不如後世改良過的,卻還是帶着一點點很淡的甜味,吃下半個後明顯感覺肚子有點飽。
這東西好種,到時候價格不貴,确實能做新糧食。
四阿哥又道:“葉珂還試着讓廚房做了紅薯粥,還有紅薯餅等等,味道也挺好。”
這東西簡單做能吃,做成菜和主食也可以。
康熙點頭道:“看來南邊有不少好東西要慢慢挖掘了。”
四阿哥附和道:“正好葉珂的藥鋪在廣州那邊有分店,讓人說是有什麽有趣的作物就送去鋪面,管事就會送到京城來。”
當然是管事先篩選過了,要是京城有的東西,就沒必要千裏迢迢送過來了。
康熙颔首道:“用老四家的名義去收點有趣東西,這主意不錯。”
要他或者四阿哥大張旗鼓收東西,那就不大合适了。
四阿哥笑着點頭道:“是,葉珂是讓管事說她經營了一家酒樓,想有點新鮮東西做菜。”
這就不會有人想要巴結葉珂或者四阿哥,送來不是作物的東西,比如珠寶金銀什麽的。
管事可能都拒絕了,但是被別人見了,或者禦史知道後,只怕還說四阿哥別有用心了。
如今只是為了給酒樓添上有趣的菜式,想要新鮮作物而已,倒也不過分紮眼。
康熙微微一笑道:“老四素來周全,這事就如此辦吧。”
他有點期待,回頭葉珂又能收到什麽有趣的作物呢?
葉珂還以為要等很久才能收到其他的新作物了,沒想到很快就有人獻上。
她看着竹筐裏的東西,不由納悶,這不是玉米嗎?
這東西其實不算新鮮了,在前朝的時候四川等地已經開始種。
因為是從國外傳過來的,也叫玉麥,當地還會叫苞蘆和包谷。
葉珂就問春嬷嬷道:“你見過這東西嗎?”
春嬷嬷搖頭道:“奴婢沒見過,主子,這作物也是跟紅薯一樣能蒸着吃?”
葉珂點頭道:“是,也能剝開做菜吃。”
她問了院子裏伺候的人,只有一個從南邊過來的丫鬟知道這是玉麥,家裏曾種過,吃着有點甜,也是好東西。
葉珂知道玉米在乾隆和嘉慶的時候各地種植才開始推廣,暫時看來都在西北種的居多。
她拿去給四阿哥看,四阿哥倒是知道這個玉米。
“西北總督曾送到京城來給皇阿瑪,我是見過的。當地說是種了不少,也是個容易種的作物。”
不過如今的玉米還沒改良過,所以玉米粒沒那麽飽滿,坑坑窪窪還帶點瘦弱,看着就不怎麽好吃,也難怪不怎麽容易推廣出去了。
估計當地人也就煮着吃,最多加點鹽巴,口感不是特別好。
葉珂讓廚房用玉米粒炒菜,也可以做炒飯,玉米碾碎之後也能做玉米餅等等,确實能給酒樓添上新菜單。
玉米還能清熱解毒、健脾養胃,也是個宣傳的好方向。
她原本也就想讓酒樓的進項多一點,不至于總是半死不活,雖然不虧卻也不賺錢的樣子。
哪裏知道添了南瓜這道菜後,又加了紅薯,如今再添了玉米的菜式。
而且葉珂讓小二宣傳的都是這些菜吃着美味,對身體也好。
久而久之,這酒樓在外的名聲極好,都說是藥膳,是難得的方子。
因為四福晉大方,所以才在酒樓裏分享出來,讓衆人也能嘗嘗。
原本就是個普通的酒樓,愣是變成有名的藥膳酒樓了。
不過也是個獨特的方向,畢竟讓酒樓多了獨一份的競争力。
這菜式簡單,一看就會,不過誰都不敢偷去用。
要被四阿哥知道後,那就不得了。
尤其南瓜如今種植還比較多,紅薯就少了,算是限量菜。
如今又多了玉米,這個在京城和周邊根本沒有。
哪怕菜式看着簡單,也得有材料才是。
所以想吃的話,就只能到酒樓來吃了。
葉珂看着酒樓送來的賬單,發現最近愣是賺了不少錢,比之前翻了好幾倍。
四阿哥看到後就笑了:“你開的鋪面一個比一個掙錢,以前外頭都說九弟能點石成金,如今這名聲都得讓給你了。”
葉珂聽得好笑道:“這話我可不敢當,只是不知不覺就如此了。”
“不過客人就是為了嘗鮮去的,菜式就那麽幾樣,吃幾天就吃了個遍,也就不會再去了。”
所以酒樓要做的,就是讓更多新客人來。
這個倒是不錯,畢竟京城很多商人來往,還有趕考的書生,反正來的新人不少,酒樓總歸不斷有新客人進去。
四阿哥笑了:“你可能不知道,外頭都傳着,說這藥膳吃一兩天不行,得連續吃才有效。”
葉珂緩緩擡起頭來,滿臉疑惑道:“這是誰的謠傳?連續吃的話,多久才有效了?”
四阿哥比劃了一個數字:“說是連續吃一個月才行,很多人家不差這點錢,就連着吃了。酒樓如今是門庭若市,座位都不夠用了。”
聞言,葉珂這才明白酒樓的管事怎麽每次來都提出想買下隔壁的鋪面,不然客人怕是要坐不下。
她還想着酒樓剛有好轉,就開始擴張會不會太快了。
如今看來,不是太快,而是太慢了。
葉珂無奈道:“看來這流言是給酒樓帶來更多的買賣,得盡快買下隔壁的鋪面。”
“不,還是左右兩邊的鋪面都買下來。”
四阿哥伸手示意,蘇培盛呈上一個錦盒。
葉珂打開來看,發現就是酒樓左右兩邊的鋪面契約,居然已經買下來了嗎?
哪裏知道四阿哥說道:“這兩邊的鋪面原本就是我的,做的其他營生。可惜經營不善,索性就關門,空着了。”
葉珂無語了,這麽好位置的鋪面居然空着,實在太浪費了。
不過四阿哥也無心打理,開着還虧錢,還不如關門了。
葉珂嘆道:“那空着是有點可惜,鋪面要平日都收拾着,就能直接開門了。”
四阿哥點頭道:“放心,平日也沒完全空着,還有人經常打掃,稍微修繕一番就是。”
他之前沒時間經營鋪面,交給底下人來辦。
沒賺錢就關門了,反正都是自己的鋪面,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派人收拾一番,擺上桌椅,隔開了包廂,又跟酒樓連着的地方開了個門,就能讓客人過去用餐了。
葉珂想着兩邊鋪面一起開,酒樓的壓力就要減少很多。
只是廚房的壓力就大了,原本一家酒樓的客人,如今等于是多了兩家。
所以酒樓的客人多了,廚房的廚師也得多招了一些,廚房也得擴大,索性把後邊的鋪面也買了下來。
這投入是越來越多,不過賺的也快,轉眼就回本了。
另外廣州又送來了一個新鮮東西,聽聞是荷蘭的洋商送來的。
估計他們聽聞葉珂喜歡新鮮作物,于是千裏迢迢送來。
葉珂看後不由歡喜,這不是土豆嗎?
真是一次性集齊了好幾種新鮮作物,土豆也是在貧瘠土地适合種植的作物了。
這荷蘭商人能千裏迢迢送這個來,必然有所求。
他上門來求見面,四阿哥想了想就允了,帶着葉珂一起在後花園見了這位荷蘭洋商。
第一次進雍親王府,這位洋商表現得很拘謹。
行禮後坐下,喝過了熱茶,洋商才提出自己的要求來,就是買地。
而且不是在京郊這裏買地,而是在南邊,希望能夠得到允許。
如今田地買賣需要戶籍,洋商雖然能偷摸着買地,卻只能買很小的田地,而且地契也不能寫自己的名字,只能挂在別人名下。
這樣一來,要是對方哪天翻臉,洋商的錢就打水漂了,田地也沒了。
葉珂心想這洋商會開口,必然要買很大一塊地。
卻沒料到他居然想買千畝地,葉珂不由問道:“你買這麽大的田地想種什麽?”
荷蘭洋商倒沒有隐瞞,答道:“回貴人的話,在下想種煙草。”
他雖然會說漢話,但是口音有些奇怪,葉珂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煙草?”
這時候各地已經開始種煙草了嗎?
四阿哥跟葉珂解釋道:“前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種煙草了,後來禁煙,但是成效不大。如今在福建等地種的比較多,其他地方要少一些。”
洋商連連點頭道:“是這樣的,在下想在福建圈一塊地來種煙草,然後再用船只運回去。”
四阿哥沒有答應,直接拒絕道:“如果是種的別的還好,千畝地種煙草的話,我不能允許。”
荷蘭洋商還想争取一下,哪怕少一點,五百畝也行。
不過四阿哥還是斷然拒絕了,洋商又提出一事來:“可以把買賣換的錢,五五分。”
這是打算煙草賣掉後,給四阿哥分五成利。
四阿哥不需要出買地的錢,也不需要讓人去種煙草,就能直接拿走五成利。
足見煙草買賣的價錢有多高,哪怕去掉成本,手裏不足五成利潤,洋商依舊能賺個盆滿缽滿,所以才敢給四阿哥讓利這麽多。
不過四阿哥還是拒絕了,也不樂意再跟洋商讨價還價,直接讓蘇培盛把人送了出去。
等人一走,四阿哥才跟葉珂說道:“這種買賣沒必要做,哪怕是掙錢的營生。”
葉珂深以為然:“而且洋商說是要運送回去,誰知道會不會就地做買賣呢!”
雖說一直禁煙,但是私底下依舊有人偷摸着做,屢禁不止。
如今福建的煙草買賣逐漸盛行,看來洋商都坐不住了,千裏迢迢跑過來獻上土豆,就想要在煙草上分一杯羹。
四阿哥蹙眉道:“看來福建的煙草種植比我想像中還要嚴重得多。”
因為離京城太遠,福建又不是海關重地,所以被人鑽了空子,開始大肆種植起煙草來。
四阿哥進宮跟皇帝禀報了此事,皇帝就派人去各地查探種植煙草之事。
要煙草種植占據了良田,就必須嚴懲才是。
福建和廣東是最嚴重的地方,因為那邊地多人少,良田也不多。
土地不夠肥沃,哪怕種也種不出什麽來。
但是換成煙草的話,産出的哪怕不多,因為價值高,所以反而更劃算。
當地父母官有些為了能多收稅,自然樂意有人圈地種煙草,甚至超過了朝廷規定的比例。
這就算了,康熙發現除了最南邊,平原各地種植煙草的數目也極多。
平原良田肥沃,煙草的産量更是驚人。
占據了良田,糧食種的就少了。
甚至在江南和山東各地都有零星種植煙草,讓康熙知道後大為光火。
江南這魚米之鄉,糧食種植最合适的地方,煙草卻占了糧食種的良田,簡直可惡!
這就算了,山東剛經歷了天災,正百廢待興,需要多種植糧食的時候,居然有人借着災難開始偷摸着種煙草發財!
康熙直接讓人拔除了這些煙草,又勒令占據良田的人要重罰,這才稍微杜絕了種植煙草的猖狂之勢。
不過有供應就是有需求在,不管怎麽禁止,只要有煙民,就會需要煙草,也會有人铤而走險偷摸着繼續種煙草。
煙草原本是藥用,用來止疼,但是用久了有依賴性,所以後來的人才很難戒斷。
其實藥材當中,元胡也是最有用的止疼藥草,就是不能長期服用。
不過要是用元胡替代煙草的話,也勉強可以。
葉珂就想了個辦法道:“爺,不如讓人在藥鋪裏宣傳一二,說這煙草的危害,然後讓人用元胡做藥丸,好用來止疼,取代煙草。”
四阿哥聽着點頭道:“用元胡确實勉強可以止疼,就是這煙草的危害,官府在各地其實也對百姓說了不少。”
官府讓差役在城門貼了布告,又讓人大聲喊着讀了好幾遍,可惜能聽進去的人不多。
一來種煙草的都是為了利益連命都可能不要的忙命之徒或者商人,官府怎麽宣傳也不可能聽得進去。
二來是為了錢財,種植這些煙草賣出去的價錢更高,讓百姓能過更好的日子,自然願意偷摸着種了。
畢竟種一般的作物,産量哪怕一樣,價錢就要少上幾倍了。
葉珂笑眯眯,湊到四阿哥耳邊嘀咕了幾句道:“爺,要是這樣說呢,會有人能聽進去嗎?”
四阿哥聽後忍不住笑了起來:“是個好主意,值得一試。”
他先是寫了折子,然後送進宮去給皇阿瑪。
康熙看過後哈哈大笑,大手一揮就準了。
四阿哥這才派人去各地藥鋪宣傳,有皇阿瑪的口谕,也能調動當地官府幫着宣傳一二了。
城門口跟平日一樣有人貼了新的布告,說的還是不能種植煙草的事。
不少百姓聽得耳朵都快長繭子了,但是感覺這次似乎有點不一樣。
官府換了個大嗓門的人,并不是官差,而是藥鋪裏老大夫,看着面色紅潤,中氣十足在吼。
老遠的百姓都能聽見,見換了個老大夫,他們面面相觑,聽得就要認真一點。
畢竟官差說的,跟大夫說那可不一樣。
加上這老大夫還是四福晉名下藥鋪的,藥鋪賣的藥丸十分得用,救了不知道多少急病的孩子,百姓自然更信服一些。
然後他們就聽老大夫吼道:“這煙草啊用不得,用過後會影響子嗣,要不孕不育……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話讓周圍人聽得一愣一愣的,用了煙草居然還要不孕不育了?
又聽老大夫繼續道:“孩子在腹中,要母體用了煙草,孩子輕則孱弱,重則要胎死腹中。”
“這等讓人無後之事,誰種了煙草,實在是讓人斷子斷孫,着實造孽啊!”
這說的,誰家種了煙草,就是斷了別人的香火,誰敢種啊!
哪家人用了煙草後生不出來,豈不是去找種煙草的人麻煩?
誰讓他們種這種害人的東西!
以前能賺錢就算了,如今種煙草居然還要損陰德,一時之間有些人的目光開始躲閃了起來,琢磨着是不是把偷種的煙草給拔掉。
當地官府接到四阿哥的傳信,說讓藥鋪的大夫親自宣揚煙草的壞處,他們只需要幫忙出差役維護一下,自然樂意。
畢竟他們宣揚了好久,但是百姓基本上聽進去的沒多少,簡直浪費時間。
如今有四阿哥讓藥鋪的老大夫去說一說,當地官府更是落了個輕松。
就是沒想到,藥鋪的大夫簡直語出驚人!
各地藥鋪都跟上了,在城門口大聲嚷嚷,沒多久都傳到京城來了。
京城有些富貴人家也用煙草,聽了這傳言都不敢繼續用了。
九阿哥得知後忍不住上門來找四阿哥:“四哥怎麽想到這個法子,簡直妙極!”
四阿哥笑道:“不是我想的,是你四嫂想的法子。”
九阿哥摸着脖子後面,感覺涼飕飕的:“四哥,四嫂這法子真是絕了!”
他之前出去跟商人們談事,有些也會拿出煙草來,還大談煙草的好處,讓喜歡新鮮事物的九阿哥有些心動了。
如今被葉珂派人這麽一宣傳,九阿哥的心是一動不敢動了。
九阿哥如今還沒孩子呢,用了煙草還得了?
他眨眨眼道:“四哥,這用了煙草無後之事是真的假的?”
不會為了讓人不用煙草,特地忽悠人的話吧?
葉珂正讓人送茶來,聽見九阿哥的話就笑着道:“九弟試一試,就知道真假了。”
九阿哥吓得連忙起身道:“四嫂,弟弟不敢,真不敢,看來是真的了?”
葉珂笑笑,用了煙草的人身體漸漸虛弱,因為有了依賴,精力大不如前,胃口也是。
吃不下,人自然更弱了,別說生孩子,命都很快沒了。
但是如果直接宣傳說用煙草會沒命,一般人卻不怎麽相信。
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死了那些都是倒黴鬼,自己怎麽可能倒黴呢!
所以死的肯定不會是自己,帶着僥幸心裏,說會死的話,壓根就不會相信。
索性葉珂就換了個法子,如今要延綿家族,最重視的就是子嗣。
于是子嗣壓根不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是一個家庭和一個家族的事了。
他們管不住自己,多的是家族的人去管着,讓他們戒掉這個煙草。
畢竟沒有子嗣,牽扯的不止是夫妻感情,香火後代,更多的是他們的財産和地位有沒得到延續。
沒有子嗣,他們要死了,財産就會回到家族或者被其他親戚瓜分掉。
哪怕家族風氣好,會過繼子嗣到他們的名下,卻到底不是自己血脈的孩子了。
這就直接堵住了那些想嘗試煙草的人,誰都不敢輕舉妄動,不然真沒子嗣,簡直後患無窮。
另外宣傳那些種煙草的人損陰德,壞了別人的子嗣緣,誰敢擔當這種罪責呢!
而且也怕斷了別人香火的同時,他們家不但倒黴,也可能要跟着斷了。
畢竟老大夫說種煙草的人聞的多了,不如直接用的人吸入的厲害,卻還是對身體有害的。
于是把種煙草的人也堵死了,用的人不敢用了,種的人不敢種了,供需關系徹底破裂。
如此一來,就能徹底解決煙草屢禁不止之事。
九阿哥心裏贊嘆,葉珂這一招簡直是絕殺,不過也問道:“四嫂,要是有人質疑大夫的話,覺得用煙草并沒有那麽嚴重的後果,那該如何是好?”
葉珂看着他問道:“九弟會怎麽辦?”
九阿哥想了想道:“我會請幾個大夫給一些用煙草久了的人把脈,将脈案公布出去。”
他們的身體越是糟糕,就越是能代表這些煙草的壞處了。
葉珂卻搖頭道:“要對方說這些人原本身體底子就不好,并非用了煙草之後才如此呢?”
九阿哥皺眉,這還真有可能,還無法辯駁。
畢竟用煙草之前,對方的身體如何,根本無從問起。
總不能讓對方和身邊人回憶他們以前的身體情況,人的記憶是會覆蓋的,基本上更記得是如今的事,可能會懷疑自己原本身體就不好。
葉珂笑吟吟道:“這時候自證無用,那就只能用另外一個法子。對方覺得煙草用了沒問題,那就請他們去一個院子裏面住一段時間。每天用,然後有專門的人送飯,不然他們出外吃別的東西。”
“如果他們答應的話,我還敬他們是一條漢子了。”
九阿哥笑着接話道:“要他們不答應,那就是心裏有鬼,早就知道煙草有害了。”
這比起自證,确實要有用得多。
他們要拒絕,周圍人又不是瞎子,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心虛才不敢用煙草,自然對煙草害人更是深信不疑!
九阿哥:好奇心什麽的啪叽一下碎了,不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