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

葉珂想了想,有人送錢來,怎麽能不接呢,誰要跟錢過不去啊!

于是她就吩咐管事道:“那就準備最好的傷藥,既然是這些官宦子弟要用的,當然要最好的。”

最好的,那就代表藥材都要用最貴的,這傷藥的價錢自然便宜不到哪裏去。

管事應下,又問道:“主子,傷藥是直接上架,還是按照以往那樣,先給各家送一丸試用?”

葉珂想到那些官宦子弟如今趴着起不來,多少是因為四阿哥和弘晖的緣故,于是笑眯眯道:“不用,直接上架就行。”

“對了,另外再讓人準備雪容膏,配套一起上架就行。”

這種叫雪容膏的膏藥,能夠淡化傷痕。

連很重的傷疤都能淡化,更別提是小傷了。

當然了,這種膏藥裏面最主要的藥材是天山雪蓮,價錢貴得要命。

不過這些官宦子弟應該很需要,葉珂原本還打算找個時候再宣傳一下上架,如今都不用了。

有這些官宦子弟用過的話,都不必派人去宣傳,訂單肯定跟雪花一樣飄來。

管事回去後就把這兩樣打包售賣,放在錦盒裏面,用的還是上等的瓷瓶。

來買傷藥的仆從一看,問過後得知是最上等的傷藥,另外還配套去除疤痕的雪容膏,二話不說就買下。

這人一買,其他人一看也跟着買下了。

等他們帶回去,讓自家少爺用過,确實傷好得更快,于是藥鋪的生意比往日還好。

Advertisement

來往的馬車比之前更多,官宦人家幾乎是一人買上十盒八盒的。

九阿哥雖說在宮裏,消息卻十分靈通,得知後就出宮跑到雍親王府來,滿臉好奇。

“四嫂就是不一樣,其他藥鋪都緊着上傷藥,藥效雖說一般,卻也有用,價錢并沒有那麽貴。”

葉珂笑笑,明白九阿哥對這些宦官子弟看不上眼,不明白她怎麽還上那麽好的傷藥,讓這些人很快好起來。

“九弟該知道,官宦人家的子弟最近都在苦讀吧?”

九阿哥點頭答道:“是,聽聞他們就差懸梁刺股了,真是少見極了。他們以前在家裏,連書估計都沒翻多少。”

葉珂就緩緩說道:“九弟想想,要傷恢複得慢了,他們得養傷,豈不是沒那麽快能開始苦讀了?”

九阿哥眨眨眼,附和道:“确實,他們也能說傷還沒好,拖着不起來開始讀書了。”

但是他們拖着不讀書,回頭明年的考核又沒過,不還要繼續被揍嗎?

甚至還可能因此讓他們的家族失去推舉的權力,他們是不急,但是他們的長輩只怕要急死了,哪裏會讓這些年輕子弟輕輕松松躺在床榻上養傷?

之前皇帝的意思是考核後,不合格的人如果被推舉就不給通過。

後來他卻改了主意,只要家族當中有人沒有通過考核,那麽整個家族都要失去推舉的權力。

這就讓不少家族火燒眉毛了,畢竟他們以前也不是一直放縱這些子弟到處胡來。

主要他們擔心家裏優秀的孩子太多,他們互相之間就會争鬥起來。

加上家族的資源有限,只能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索性他們會培養出色的繼承人,剩下的那些就放養了,甚至想要養廢,那麽他們就沒有能耐來跟繼承人争鬥。

哪裏知道皇帝如今居然要考核家族裏面所有的年輕子弟,這就讓不少家族抓狂了。

他們從小放養,別說讀書,騎射就馬馬虎虎能過得去。

也就識字,四書五經很可能都沒讀全。

這時候去考核,簡直要了他們的命,家族的人卻不得不沖進把他們培養起來。

他們要一直躺着養傷,這怎麽可能?

家族那些長輩估計恨不得逼着他們從早到晚讀書,拼命把學問塞進這些子弟的腦子裏頭!

九阿哥琢磨了一下葉珂的話,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他們傷好得快,就要被家裏逼着開始讀書了。要他們躲懶了,或者讀得太慢,只怕要受罰。”

“要是傷得太慢,懲罰後還得養傷,那就占了讀書的時間,那些長輩就要猶豫要不要動手。如今有了這上好的傷藥,甚至還能去疤,這不是怎麽揍都行了?”

葉珂笑眯眯道:“九弟聰慧,果然一點就通。”

九阿哥也笑了起來:“四嫂這确實是個好主意,弟弟都迫不及待看那些官宦子弟被逼着讀書的樣子,一定很有趣。”

葉珂心下好笑,九阿哥想看的不是那些人讀書的樣子,而是他們讀書不好被揍的樣子吧?

說真的,她也挺想看,應該很有趣。

九阿哥又道:“不愧是四嫂,這樣一來,讓多少官宦人家要感謝四嫂,給了他們那麽好的傷藥,不必擔心耽誤事了。另外四嫂還能賺了個盆滿缽滿,實在是互利互惠。”

又能賺錢又能讓對方更慘一點,九阿哥差點想拍手叫好了!

他摸着下巴,心想葉珂這是近朱者赤還是近墨者黑?

她跟着四阿哥久了,這手段真是又黑又妙!

葉珂還抛出個相當好的提議來:“這錢就我一個人賺是賺不完的,九弟有興趣加入嗎?畢竟傷藥上得越多越快,才不會耽誤時機。”

想想到明年考核還有幾個月的時間,這些官宦子弟估計要挨揍好幾遍了。

傷藥肯定不夠用,她的工坊再努力生産也不夠,自然要找個合夥人。

有什麽比財大氣粗的九阿哥更适合當合夥人呢,他聰明還會掙錢,絕不會想錯過這麽好的掙錢機會!

果然九阿哥連連點頭道:“多謝四嫂的邀請,讓弟弟加入這麽個掙錢的營生,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我這就吩咐下去,很快就把傷藥給四嫂源源不斷送上。”

他不但有錢,人脈還廣,很快就找到制做傷藥的工坊,提供材料讓他們盡快加工。

九阿哥大手一揮,把京城和周邊的藥材都包圓了,直接送去工坊。

大規模買入藥材,愣是讓價錢壓了下去,成本也低了。

葉珂心想不愧是九阿哥,找他合作果然是最适合的。

這傷藥上架的速度更快,庫存也滿滿當當。

缺藥是不能缺的,葉珂還貼心提供送貨服務,直接送到府上去。

這就讓不少人家下單子非常爽快,還讓隔一段時間就送,顯然傷藥消耗得非常快。

葉珂都能想象得出,那些官宦子弟在家裏被揍得哭爹喊娘的,擦完藥好得快,連偷懶的借口都沒有,只能繼續爬起來繼續讀書,然後再被揍。

好一個循環,她心裏默默同情了這些人一秒。

如此一來,那些大臣也能關起門來盡情揍孩子了。

不過也因為他們被約束在家裏讀書,京城的治安頓時好了不少。

順天府想着考核之前幾個月,京城都能如此安寧,都巴不得皇帝每年多考核幾次,讓他們也能稍微松口氣。

之前這些府邸胡亂請的先生,有些就是糊弄人的。

半個月還能糊弄過去,時間一長就露餡了。

愣是讓順天府忙碌了起來,到處幫着抓這些騙子送入大牢,險些牢獄都快要放不下人了。

這騙子趕走後,不少人家只好到處請新的先生。

甚至還有人問到四阿哥這邊,想明年請羅榮過去。

明年弘歷和弘晝就要進宮加入尚書房了,那麽府裏就沒別的小阿哥,羅榮這個先生也能光榮退下。

于是就有人把主意打到他身上,想把羅榮請到府裏教導家裏的孩子。

能教導過雍親王府上好幾個小阿哥,又教得如此出色,确實讓人心動,巴不得把人請回去供着。

葉珂得知後還問過四阿哥:“爺,明年弘歷和弘晝進宮後,羅榮先生确實沒有孩子教了,是讓他繼續留在府裏,還是看他想去哪個人家繼續教別家的孩子?”

四阿哥答道:“我問過羅榮的意思,他想要繼續留下來。不是作為先生,而是作為門人。”

他雖然喜歡親力親為,不過很多折子和文書需要有人幫着整理。

羅榮在府裏一年多,四阿哥看在眼裏,明白他是個忠心又謹慎的人,留着幫他處理這些文書上的事也合适。

葉珂點頭道:“羅榮先生能留下,給爺幫忙就太好了。”

畢竟羅榮在府裏一年多,雖說府裏沒什麽秘密,但是去別的人家,要跟其他人提起,總歸讓葉珂有些不自在。

四阿哥看出她的顧慮,笑着道:“放心,哪怕羅榮想離開,也不會去別人家繼續當先生。”

“要是他之前在普通人家當先生就算了,在咱們家的話,再去哪裏都不合适。”

要去身份低一點的,那雍親王家裏小阿哥的先生居然給地位更低的人做西席,确實不妥當。

去身份高一點或者差不多的人家,那其實沒多少選擇。

也就只能去其他皇親國戚家裏,如今有孩子正好在讀書年齡的也不多。

羅榮還不如留下當個門人,幫着四阿哥打理文書的話,就能在雍親王府繼續留很久了,不必擔心以後的生活。

而且在府裏确實安逸,主子都是好相處的人,出手也大方,府裏還沒什麽勾心鬥角,羅榮在這裏過得很好,壓根不想離開。

羅榮再三拒絕,很多人只以為四阿哥不放他離開,漸漸就放棄了,沒再寫信來讓他去府上教書,讓羅榮清淨了不少。

葉珂見狀,倒是想了個好主意。

除了傷藥的買賣,葉珂跟九阿哥建議道:“想想很多人家到處找新先生,合适的其實并不多。”

九阿哥一聽就疑惑道:“四嫂是打算做這個介紹人先生的買賣嗎?說真的,這個很麻煩。”

雖然也是個不錯的營生,介紹人能收一筆錢。

但是考核人選,卻也不容易。

對方要人品好學問好,一個不留意,要對方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介紹人就得背鍋了。

介紹這事吃力不讨好,賺的還不多,九阿哥就不怎麽想沾手。

不過如果葉珂喜歡,九阿哥也不是不能出手幫忙,卻還是先勸阻一番。

葉珂聽着就笑道:“九弟放心,我沒打算給人介紹先生,這種事容易出麻煩,還不如做一套題冊。”

九阿哥起了興趣:“四嫂,是打算讓人出考核的題目,再裝訂成冊售賣嗎?”

四阿哥在旁邊聽後點頭道:“确實是個不錯的主意,就是題冊裏的題目,很容易讓人誤會。”

要誤會葉珂這是打算漏題,或者題冊裏面正好後來有考核選上的題目,這就有點說不清了。

畢竟出題人很可能還是他們這些阿哥,彼此之間關系也不錯,經常見面,葉珂要知道一部分題目也不意外。

那家裏有子弟要考核的,肯定不會多說什麽。

但是家裏沒有需要考核的人,只怕會對葉珂提出質疑,甚至還會往她身上潑髒水了。

葉珂就說道:“我有這個想法,是源于弘晖跟我說,尚書房的太傅大人讓他們這些小阿哥每人出題目,然後集中起來,叫他們做這些題目。”

這就是太傅不出題,讓學生來出題,每人出一道,然後整合在一起成為試卷。

小阿哥肯定不會出太簡單的題目,更不可能出自己不會的,而是出有深度但是他們又自個琢磨過的。

四阿哥一聽就明白了:“你是打算把小阿哥們出的題目整合起來,做一本題冊?”

葉珂笑着點頭:“是的,畢竟官宦子弟如今考核的題目都是基礎,如今尚書房的小阿哥出的題目正合适。”

既不會超出四書五經的範圍,又不會太簡單,更不會太難了,為難那些官宦子弟。

畢竟康熙如今只是想考核,并不是真的讓這些子弟都不合格。

要沒有一個家族能全部通過考核的話,推舉制度就等于是名存實亡了。

康熙并不想廢掉這個制度,讓八旗子弟在朝堂上的人數減少太多,所以必然會想讓他們通過,卻又不願意看他們太容易通過。

“小阿哥的題目都是他們深思熟慮過的,加上小阿哥跟考核毫無瓜葛,出的題目要是對上了,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

畢竟尚書房的小阿哥跟朝臣都沒關系,要說他們可能跟母族的家族有聯系,也不可能接觸到考核的題目。

所以考核的時候要題目一樣,那只能說是巧合,絕不會有人指責這些小阿哥故意漏題了。

但是考核需要實踐,只學習不刷題的話,每次遇到新的題目就可能找不到方向。

有小阿哥這些題目在,讓官宦子弟也能有個方向去實踐和練習,是再适合不過了。

九阿哥驚嘆道:“四嫂這主意極好,裝訂成冊的話,肯定會有很多人家願意出大錢買下來。”

“唯一的問題是,小阿哥們會願意嗎?”

葉珂笑吟吟道:“我問過弘晖,他很樂意。畢竟自己琢磨的題目,有朝一日竟然能考核別人,還能裝訂成冊,證明他們的題目想得有多好,自然沒有不願意的。”

四阿哥颔首道:“此事我跟皇阿瑪說一聲,他覺得沒問題的話就能請太傅把題目送過來了。”

他找皇帝一說,康熙有些意外,卻又笑道:“這又是葉珂的主意吧?也就她會想得到。”

康熙沒有異議,還笑呵呵道:“确實之前考核,不少人成績一塌糊塗,連小阿哥都比不上了,讓他們做小阿哥出的題目也綽綽有餘。”

他看了四阿哥一眼,感覺葉珂這氣死人不償命的手段跟四阿哥簡直一模一樣。

果然是夫妻,都想到一塊去了嗎?

康熙摸着下巴,想到那題冊一出來,那些官宦子弟估計是又氣又怒,卻也只能捏着鼻子買了。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點了點,又說道:“只有小阿哥出的題目也太少了一點,雖說簡單,卻也不夠。正好讓在京城的大臣也出一出,每人出那麽一兩題,再集中在一起。”

要只有幾個小阿哥出的題目,哪怕好幾次加起來也不多,薄薄的冊子沒幾頁實在太少了。

康熙也明白葉珂的顧慮,估計他們自個出的話,以後要考核的題目撞上相似的,就不好解釋了。

他這索性讓整個京城的臣子來出,各家都出那麽一兩題,混合在一起,誰都出了,題目的數量就多了起來。

要碰上相似的題目,他們又不是考核的出題人,自然誰都牽扯不上。

四阿哥一聽也明白皇帝的用意,笑着道:“皇阿瑪體恤這些官宦子弟,還願意讓朝中大臣幫忙,大人們必定很樂意。”

康熙看着他笑了,自己這才起了個頭,四阿哥就明白了,跟聰明的兒子說話确實很省事:“李德全這就派人去告知,七天後把題目送上來。”

李德全應下,很快就去告知京城的大臣,讓他們出題了。

品級從高到低去通知,每個大臣都要出。

大臣們面面相觑,原本還以為康熙這是要考驗他們,後來想到各家子弟的考核。

總不會皇帝覺得一個人出題不保險,于是就讓他們一起來吧?

如此一來,他們當中的題目誰能選上,那自家子弟是事先知道答案的,機會就要多一點!

于是大臣們比任何時候都積極,反複查閱後才定下題目來。

這題目自然不能太簡單,要直接放水的話,皇帝看了會不高興,覺得他們不用心。

但是太難的話,那不是為難自家子弟嗎!

所以得有點難,又不能太難,把大臣們愁壞了。

葉珂得知皇帝居然讓京城的大臣出題,還有些意外。

不過她轉念一想就明白,如果就那麽幾個人出題,以後考核題目出了什麽問題,估計就成了千夫所指。

如今所有京官都要出題,那就不一樣了。

所有人都上船了,船只要出什麽問題,那誰都有責任,就不能只攻擊那麽幾個人了。

畢竟一兩個人犯錯必然要受罰,言論對他們也不友好,但是大部分人都錯了,那就是法不責衆了。

康熙直接把京官都拖下水,他們各家可能有子弟要參加考核,可能并沒有,所以出的題目相對也公平一些。

只是做成題冊而已,又能給那些官宦子弟多練習,還能讓葉珂做成題冊賣錢,不也挺好的嗎?

葉珂很快就收到所有的題目,印刷的工坊也準備好了,立刻就能開始印刷。

這時候活字印刷已經達到巅峰,基本上每個字都能找到活字,所以印刷起來非常快速和方便。

不過幾天功夫,第一批題冊已經出來了。

九阿哥已經找到不少願意上架題冊的數據,而且會把題冊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有九阿哥這個幫手在,給葉珂省了不少功夫,題冊很快就順利上架了。

至于宣傳方面,葉珂壓根什麽都沒做。

畢竟京城這些家族比誰都要關心子弟讀書之事,經常去書局搜羅适合的書冊。

題冊又在最顯眼的地方,上架不過三天,第一批題冊就已經賣完了。

幸好第二批題冊已經印好,另外第三批也開始了。

這題冊賣得飛快,有時候當天早晨上架,入夜時候就已經賣了個精光。

印刷的工坊增加了不少,源源不絕送去書局。

而且題冊的數目還很多,分批上架,一套三本,一共十套。

也因為京官足夠多,他們每人出一兩題,這數量就相當可觀了。

京官之前出題了,得知書局出了題冊,家裏沒有子弟要參加考核的,也會買上一些給孩子們用。

畢竟出了這些官宦子弟差不多交白卷的事,也給其他家族起了警惕。

以後是再也不能養廢孩子了,得從小就抓緊起來。

不然這考核一直持續下去,他們總不能臨時抱佛腳,根本抱不住。

于是除了有子弟要參加考核的人家,其他人也開始買題冊,甚至買完還寄去給外地有孩子的親屬。

一來二去的,這題冊賣得更快了。

葉珂看着賬本,忍不住跟四阿哥說道:“多得皇上幫忙,這題冊才如此順利,賺的銀錢也不少,是不是該給皇上分一半?”

四阿哥笑道:“只給皇阿瑪嗎?”

葉珂想了想道:“小阿哥也幫着出題了,該給他們分一部分。九弟更是幫了不少忙,怎麽都要送個兩成。”

她盤算了一下,這麽算下來,自己就沒留下多少了。

四阿哥笑笑道:“也行,那我就跟皇阿瑪直接說了。”

葉珂點頭,反正她如今并不缺錢,題冊這事她掙不掙錢無所謂,讓那些官宦子弟沉浮在題海裏快要被淹死,才是她想要的。

多讀書總歸沒錯,讓這些官宦子弟每天從早到晚刷題,就沒時間胡思亂想了。

他們出去到處胡鬧,除了可能品性原本就差之外,也可能是因為平日閑得要命。

如今讓這些纨绔子弟在家多讀書,陶冶一下性情也不錯!

加上這時候考核讀書的情況,大多就是背書。

要記性好的,背書快,那很快就能糊弄過去。

有題冊就不一樣了,會背一部分書沒什麽,這些題目包括了四書五經各方面的基礎知識。

他們要沒有全部背熟,壓根就做不出來。

做不出來的後果是什麽,當然是挨揍了!

葉珂感覺自己相當好心,還給他們出了題冊,這樣溫故知新,之後考核的成績肯定能提高不少!

等他們做幾個月題冊,全部背得滾瓜爛熟的時候,忽然發現考核出的題目根本不是從裏面抽取。

而是讓八阿哥親自來出題,他們估計要氣得吐血。

這事葉珂也是從四阿哥那邊得知,在考核前一個月,三阿哥就跟皇帝提起讓八阿哥出題之事。

畢竟八阿哥如今閑賦在家,學問确實好,又過目不忘,出題是再适合不過了。

皇帝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八阿哥回來後這是第二次被召進宮,別提多激動了。

他還以為經過這麽長的時間,皇阿瑪肯定原諒自己,想要重新重用。

得知自己要為八旗子弟出新一輪考核的題目,八阿哥更是心花怒放。

他聽見後心裏就已經開始盤算了起來,這考核對每個家族有多重要,那是衆所周知了。

要是自己出題後,稍微透露一點出去,各大家族對自己肯定感恩戴德,這關系就能重新聯系起來。

八阿哥之前被阿靈阿坑了一把,關系網被拆得七零八落,自然想要重新補起來。

那些考核的家族大多都不是一般人,那他這張關系網只會比之前更厲害。

于是八阿哥高高興興答應下來,被告知要在宮裏住下出題,他也沒多想,只以為住個幾天就能回去。

然後八阿哥這一住就沒能出去過,漸漸才發現不對勁來。

這是外宮,大臣有時候商議太晚會住下的地方。

基本上是空置居多,這時候周圍居然一圈都是侍衛,伺候的人只送到門口,卻不能跟他說話。

八阿哥感覺這哪裏是留下出題,簡直跟軟禁沒什麽兩樣。

侍從之前解釋過,是為了讓他專心出題。

八阿哥這時候才明白,哪裏是讓他專心,這是怕自己把題目洩露出去!

就連伺候的宮人都不能接觸,免得他送消息出去。

八阿哥能怎麽辦,心裏不是不失望,卻覺得只要在考核之前幾天出去的話,總歸有辦法跟其他人聯系上,關系網的事也不是問題。

于是他努力出題,皇阿瑪的意思是出兩份題目,然後到時候讓皇阿瑪選擇其中之一。

題目不能太難,卻也不能太簡單,要涉及四書五經的基礎。

八阿哥花了大半個月,終于把題目出完了,放在錦盒裏面,擺在門外,就有宮人送去給皇阿瑪過目。

等他覺得沒問題點頭後,自己估計就能出宮了。

但是八阿哥等啊等,等了兩天感覺不對了,找侍從問,對方隔着老遠,還有兩個侍衛在,生怕他們接觸一樣。

他一臉疑惑道:“我還不能出宮嗎?”

侍從遠遠答道:“是,這是皇上的意思。”

八阿哥旁敲側擊問了幾句,這才知道在考核結束之後,他還要留下來閱卷!

這簡直猶如晴天霹靂砸在他頭上,八阿哥郁悶得要吐血。

他還以為出題後能提前跟這些家族打好關系,誰知道自己壓根就不能出宮,還聯系個什麽?

八阿哥皺着眉頭,想到閱卷的話,看到名字,他還是能稍微放水的吧?

到時候給這些家族的子弟通過了,他們欠了人情總要還,那時候八阿哥就能提出要求來了。

思及此,八阿哥感覺自己又可以了!

侍衛原本擔心八阿哥一個人呆在宮殿裏,一直不讓出去會鬧騰,誰知道只問了幾句就安安靜靜了下來。

他去給皇帝禀報的時候,康熙一聽就笑笑道:“他不鬧騰就行,吃的用的都送進去,另外有別的要求也可以。”

吃用需要什麽,康熙都能滿足八阿哥,只要他老實呆着就行。

他低頭看着八阿哥送來的兩份考核卷子,就跟自己想的一樣,裏面有那麽一兩題是題冊當中的。

估計八阿哥看過題冊,記住了這麽一兩題,然後悄無聲息放進去。

如果康熙不是也看過的話,估計就不會察覺得到。

恐怕八阿哥覺得康熙應該沒空看題冊裏面那麽多的題目,所以不會知曉。

康熙心裏嘆氣,這個兒子的小心思真是太多了,依舊沒死心的樣子。

他拾起朱筆勾了題目,湊成一張卷子,把題冊裏面的題目都剔除了出去。

“來人,按照這個重新印刷。”

宮裏也有印刷工坊,雖然不大,不過印刷試卷是綽綽有餘了。

第二輪的考核讓各家尤為重視,他們準備了好幾個月,就等着今天了。

監考官是太傅陳廷敬,他在上首看着底下的八旗子弟,一個比一個憔悴消瘦。

看來這幾個月,他們有用功苦讀了。

因為人數衆多,所以是在離宮門最近的廣場上擺了木桌和墊子,讓這些八旗子弟進行考核。

考卷發下去後,這些八旗子弟看了一遍,很多人臉上都露出失望的表情來。

陳廷敬一看就明白,他們估計以為考核上面的題目會有題冊裏面的,哪裏想到一題都沒有。

他已經知道皇帝把八阿哥出的考核題目看了一遍,把題冊裏面的題目完全剔除掉了。

看來八阿哥有意放題冊的題目進去,叫這些八旗子弟能夠順利通過,可惜被皇帝看穿了。

考核是兩個時辰,到點後把試卷收了上來。

八阿哥也見侍衛領着幾位翰林過來,說是幫忙閱卷的。

他連忙跟幾位老翰林打招呼,又請他們落座,依舊是原本那樣彬彬有禮的樣子。

老翰林行禮後坐下,侍衛就擡着放了試卷的箱子上來。

打開後,把卷子分給幾人。

八阿哥迫不及待打開,卻發現試卷的名字都用白紙糊上了。

這就跟科舉的時候一樣,糊上名字,考官就無法知道對方究竟是誰。

見狀,八阿哥不由一怔,畢竟他只能通過名字來辨別人。

那些八旗子弟那麽多,而且大多是不長進之人,就沒有文章流傳出去。

八阿哥再是過目不忘,但是沒看過的字跡怎麽認得出來?

他拿着試卷開始發愁,難道皇阿瑪一開始就看出自己的想法,才會千防萬防了?

還是在皇阿瑪面前推薦他的三阿哥早就發現這一點,事先讓皇阿瑪堤防了?

八阿哥一開始就覺得奇怪,他跟三阿哥可以說是毫無交情,怎麽就突然推薦自己來當考核的出題人。

這出題人的身份不一般,畢竟對各家來說,如今這考核極為重要。

原來是等在這裏,讓八阿哥真是無計可施。

周圍幾個翰林正等着八阿哥把試卷的答案寫下來給他們一起閱卷,卻見八阿哥沉思起來不動了。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只好催促道:“八阿哥,不知道這考卷的答案……”

八阿哥連忙回過神來笑道:“好,我這就寫。”

他翻開卷子,準備寫下答案,發現這些題目都被打亂了。

仔細一看,那些八阿哥小心塞進去的,題冊裏面的題目都被全部剔除了出去。

他皺了下眉頭,這是巧合,還是皇阿瑪早就猜出自己會把題冊的題目放進去,故意全部剔除幹淨了?

不管如何,八阿哥如今所有路都給防住了,只好老老實實寫下答案,讓小吏幫着謄抄幾份,交給老翰林幫着閱卷了。

七天後,閱卷結束,八阿哥被放出宮去。

他走路都感覺頭重腳輕,沒想到閱卷那麽累。

很多試卷還寫得一塌糊塗,那些人讀書好幾個月了,居然還沒記住多少嗎?

哪怕八阿哥想給他們放水,都不知道哪裏能放。

但凡他們寫得稍微沾邊,八阿哥都能算過了。

偏偏他們寫得狗屁不通,讓這些文章過了,八阿哥自己都受不了。

最後他索性按照老翰林定下的标準來改,依舊有很多不通過。

八阿哥眯了眯眼,這次考核之後,皇阿瑪真的讓沒通過的人所在的家族失去推舉的資格嗎?

他上馬車後,侍從就要帶自己回去八貝勒府,被八阿哥叫道:“先不回去,去城門看看。”

這次考核出成績,康熙依舊讓人把參與考核的名單貼在城門上。

成績一目了然,有人比之前進步了許多,有人還在原地,毫無長進。

八阿哥只知道部分成績,因為批閱後所有成績是小吏彙總後貼到這裏來的。

他看了看布告上的名字,記下了幾個沒通過考核的大家族,就吩咐馬夫回府去了。

經過了幾個月,考核依舊有不少人不通過,這就讓康熙十分不滿。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就有大臣提出考核的時間還是太緊湊了,下一次考核要是在明年或者後年的話會好一些。

不過被皇帝否決了:“暫定半年,半年之後再次考核。要這次考核依舊不能全部通過,那麽家族推舉的事就此作罷。”

他是準備兌現諾言了,半年後這些家族依舊有人不通過,那麽家族裏面推舉的資格就會取消掉。

當然,有取消的,多出來的名額就能給別人了。

康熙這是打了一棍,也給人一點甜頭:“要是家中子弟考核成績都十分優秀的話,多出來的推舉名額也能落在他們的頭上。”

這就讓很多沒有推舉資格的家族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要是讓家中子弟努力一點,他們考核的成績好一些,就能得到夢寐以求的推舉資格!

一時之間,原本大部分反對的大臣,立刻開始有部分開始贊成皇帝的話。

葉珂得知後,心想康熙這一招分化夠厲害的。

畢竟大家族都有推舉的資格,幾乎是壟斷了這個推舉人選。

如今大家族裏面有人的考核不通過,推舉資格就被剝奪,小一點的家族就有機會了。

一旦家中子弟擁有推舉,以後仕途必然順暢得多,誰能不心動呢!

之前小一點的家族必然要依附大家族,所以絕不敢反對,于是朝堂上全是統一勸阻皇帝的聲音。

如今好了,康熙來這麽一手,讓小一點的家族蠢蠢欲動,自然不會全盤反對。

葉珂之前還覺得皇帝并不想取消推舉,又想懲戒那些八旗子弟,讓他們上進起來。

如今看來,這才是皇帝最終的目的。

讓推舉資格并不是集中在幾個大家族手中,身邊的人才也并非只有這幾個大家族出身,削弱了他們對朝堂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這也讓大家族有了危機感,約束着子弟讓他們上進起來,不然就要被別人取代了。

如此,何愁不能選拔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