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

【各位寶子,晚上好啊!】

晚上六點半,何夏夏剛吃完晚飯,洗漱完,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直播間。

在将後臺的打賞取出後,她今天特意在下班的路上,去花店買了一束紫色玫瑰,放在書桌上,給單調的直播畫面增添一點美感。

她還專門将自己做日常計劃的小白板搬到了書桌上,用醒目的紅色白板筆寫了幾個大字入鏡。

——考編錯題複盤,非權威,如有錯誤請友好糾正互動!

各朝。

再次看到天幕,已經是過去了五天。

不少人都松了口氣,搬出早就準備好的筆墨紙硯,虔心地聽了起來。

而一些把天幕當作神仙神跡的人,更是虔誠地面向天幕三拜九叩,向天幕禀明自己的誠心實意,請神仙保佑,不要厭棄他們。

因為就在五天前,天幕消失之前,可夏的語氣很差,似是和一些他們看不見的人起了争執。

他們原本以為那句“有緣再見”會很快,不想等了一天又一天,等到所有人都以為天幕不會再出現了。

秦朝。

此次時間點頗妙,正好是嬴政同衆大臣在殿上議事之時。

剎那間,殿中寂靜一片。

上一次的天幕過後,徐福、趙高全都下了廷尉獄,還有那僅僅提到了姓名的蕭何,也正在被尋查。一旦找到,恐也是要下廷尉獄的命。

Advertisement

“都怕了?”嬴政嗤笑了一聲站起身來,率衆大臣往外走去,“忠于大秦,何懼之有?”

衆大臣忙低下頭,争先恐後地稱是。

漢朝。

早已從董仲舒處,得知可與天幕感應對話的劉徹,心情異常亢奮地吩咐衆人:“誰若與天幕感應上,朕重賞!”

“陛下英明!”大臣們不管信不信天人感應那一套,嘴上都應得賊溜。

唐朝。

接連被勸谏了好幾天,不要沉迷丹藥的李世民,對天幕的出現是又愛又恨。

愛天幕能幫大唐預知禍福,趨利避害,不再重蹈覆轍。

恨天幕說話太過随心所欲,沒個條理,冷不丁地就提起些令人難堪的事情,還連個預示都沒有。

“此次若是能講些于大唐民生有益之事,便好了。”

李世民心裏:別再盯着朕講了!

何夏夏不知道屏幕那頭的大部分人,根本沒注意到她的小白板,兀自覺得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就翻開試卷,靜下心來,正式進入了正題。

【昨天的模考,我常識判斷20題,對了8道,抛開時政題,咱們快速把剩下的四道錯題給複盤一下哈。

首先是翻頁太快,不小心漏掉的第8題。

關于“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說法,這在社會知覺中屬于()

A、暈輪效應

B、首因效應

C、近因效應

D、刻板效應

這題我選了B,理由很簡單,嘴上無毛年紀小,一眼看上去就不牢靠,不就是第一印象造成的嗎?所以是首因效應吧!

但是不對,答案是A,暈輪效應。】

秦朝。

扶蘇、陰嫚等公子公主們此時已聚到了一塊,自打趙高以禍國殃民的宦官被點出後,他們都開始對身邊的宦官仔細審視起來。

胡亥因為身邊失了信賴之人,整日裏又擔心父王會對他有所懷疑,是以心緒不定,姍姍來遲。

有人便開始打趣:“瞧,這不就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嗎?”

胡亥又氣又惱,雖然強自壓下了情緒,但因為年紀小,臉上的表情和陰鸷的眼神還是将他的想法都暴露無遺。

【先來看一下這四個效應都是什麽意思吧。

A項,暈輪效應就是看待一個人的時候,以偏概全了。[1]

比方我長得顯小,出去辦事的時候總被人覺得做不了主,這個時候我找一個看起來比較沉穩靠譜的人一起,和他一起出去辦事,別人看着他就會覺得可以做主。

B項,首因效應就是我對別人先入為主了。[2]

比方惡人先告狀,雖然我是加害者,但是我搶在受害者前面說話,歪曲事實,然後別人會更傾向于相信我。

C項,近因效應就是時間上距離我們最近的事情,我們的印象最深刻。[3]

就比方說我昨天的直播,我開頭和你們嘻嘻哈哈講了一大堆你們都忘了,就記得最後我生氣了。

最後D項,刻板效應就是用對一個群體的映像,來斷定在這個群體中的個人。[4]

這個就很簡單了,地域歧視,A地的人說B地的人全都自視甚高,趾高氣昂,老子天下第一。B地的人說A地的人全都大老粗。】

秦朝。

嬴政若有所思,這個刻板效應,豈不是與大秦現如今的情況類似?

雖說是一統了六國,但七國之間顯然有着不同的地域歧視,誰也瞧不上誰。若是這個歧視一直存在,那正如天幕此前說的,六國出身的秦吏并不一定心甘情願為秦吏,因為要他們去誦讀、張貼與六國原本律法有很大程度不同的秦律,這是互悖的。

若是法不能下到最底下,那還算什麽法。

其他亦然。

【啊有一條彈幕。

有人問竹馬打不過天降,是不是就是近因效應?

嘿,巧了不是,這個我之前查過資料,它不是近因,它有個專門的解釋,叫韋斯特啥啥來着。名字有點難記,我重新給你查下。

叫韋斯特馬克效應!

咱們要是聊這個,那我可就不困了嗷!別看小說裏給你寫的多麽纏|綿悱恻的,單以我個人親身經歷來看,我對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男孩子,都生不出想談戀愛的心,完全就沒有那方面的吸引力!

專業點的解釋就是兩個小時候一起長大的小孩,在成年之後不會對對方産生男女方面的吸引。

尤其是有血緣關系的,因為有親緣監測機制在,所以更加不會。講到這裏,我能發散一下不?[5]

就比如歷史上超有名的張嫣,漢惠帝劉盈的皇後,但兩人是舅舅和外甥女的關系,差了八歲還是九歲。

張嫣有一個花神的轶事典故,說的是她長的很美,就連劉邦都說,她長大後會比戚夫人還美。而張嫣雖然是皇後,但直到她仙逝還是處子之身,于是百姓就尊她為花神。[6]

轶事嗷!不知真假,有可能是因為張嫣一生無子嗣,所以才有了這麽個轶事。】

漢朝。

劉邦完全坐不住了,天幕上說的事情,可以說既在他的意料之內,又在他的意料之外。

看來,他最終還是屬意劉盈繼位了,但想必他那個好皇後擔憂劉盈把控不住朝政,所以竟然想将魯元的女兒嫁給劉盈。

“皇後,你好得很吶。”劉邦背着手,搖頭嘆氣。

【再往後一點,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就是他的表妹,館陶之女。史書裏的記錄就是劉徹一開始很寵陳皇後,但陳皇後她不孕不育,重金求子無用之後,劉徹對她的寵愛也開始衰退。[7]後面就喜歡上了衛子夫。

青梅打不過天降?

我私以為,除卻君權啥的因素,這裏還可能涉及到兩個東西。

一個就是上面說的,韋斯特馬克效應。

還有一個就是專有名詞,遺傳性性吸引。意思就是遺傳因子相似相同的人之間會存在一種天生的吸引力。[8]

所以一開始很寵,後面又不寵了。】

劉徹:……

陳皇後:呀天幕,什麽重金求子,你怎麽什麽都說啊!

劉邦:能不能別光逮着我們老劉家說了?

【不過,陳皇後不孕不育,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畢竟他們兩個是嫡親的表兄妹啊!血緣關系多近啊!

甚至可以說,還好沒孩子,三代以內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是有很大概率畸形的!】

陳皇後頭暈目眩:竟是如此!

還有其他推崇“表哥娶表妹”、大家親上加親的各位古人,也都紛紛慘白了臉:怎、怎會如此!不是同姓不婚,就可以了嗎!

有些本就因為孩子夭折、多指、癡傻而痛苦不已的夫妻,此時陷入了更深更大的痛苦和打擊中。

但也有人,從中得到了解脫。

【所以咱記住兩個事,首先,竹馬打不過天降不是近因效應,其次,你這麽去記也不是不行。

這道題我糾結在A和B,因為我覺得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是對一個人年紀輕所以不靠譜的第一印象。

但其實我進了一個誤區。

真正的首因效應,應該是我對某個人的第一映像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所以從那以後,對他做的每件事都認為不牢靠。

而光這句話本身,嘴上無毛是我對“他年紀小”的一種認知,辦事不牢是我基于年紀小這個認知,而對他辦事能力的一種以偏概全。

所以應該是暈輪效應,而非首因效應。

我這樣講,大家能整明白不?反正我自己是明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