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

西漢。

雖然沒能成為第一個正式和天幕交流上的,但天幕提到了漢語言文學诶!

劉徹的心裏簡直不要太激動。

漢語言诶!

他大漢的語言!

管他什麽唐宋元明清,到後世,學的依舊是他的大漢的語言!

秦朝。

李斯:我恨!陛下再給我一次機會!

【下面進入類比推理部分,這裏我錯了四題。

首先第一題。

題目是,頭重:腳輕。

選項A、積少:成多

B、鞍前:馬後

C、生離:死別

D、前倨:後恭

Advertisement

下面進入我們的答題時間,讓我來看看,我的錯誤是大家都會犯的迷糊,還是單單就我一個。手動哭唧唧表情。】

不知何時起,天幕下的衆人也開始陷入了做題的魅力裏。

做對了,自豪感油然而生。

做不對,更想做下一題來挑戰自己。

他們不知道,這種心态放在現代,叫做越菜越愛玩。

唐朝。

“這題的要義是何?”

“題目怎的如此短,這該如何抓住關鍵處?”

“同窗們,太集中在題目上了,你們看,這像不像是對對子?”

宋朝。

“頭對腳,重對輕?這題可是要找同頭重腳輕一樣對仗的?”

“那不就是弟嗎?前對後,倨對恭!”

“這題簡單!聽天幕說,這個判斷推理模塊有40題,分為四個大類,也就是說,類似對對子的有十道!”

明朝。

“如此簡單的題,天幕居然做錯了?不知天幕選了哪個答案?”

“天幕看似博古通今,沒想到卻栽在這最簡單的對對子上。便是讓我去教天幕,也是使得的!”

“嗤,人無完人,再者,你莫不是忘了,天幕曾說過題目有簡單也有難的,等遇上難題你再看看,自己能不能說這個大話!”

不知為何,明朝學子們之間的态度很是不合。

有對天幕無比推崇的,也有對天幕甚是不屑的。

【這題的正确答案是D,但是我選了A。

為什麽選A呢?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不知道頭和腳居然也帶了點相反的意思。

這樣的話,頭腳是名詞,相反;重輕是形容詞,也相反。

A、B、C就被排除了。

還有一個就是我不知道“倨”是什麽意思……我以為是彎腰的意思……

畢竟一天天地喊着前倨後恭,總感覺就是點頭哈腰,對人恭恭敬敬的意思。就和前仆後繼差不多的格式。

但其實,“倨”哪裏是彎腰?恰恰相反,是伸開腿那樣子大咧咧地坐着,傲慢!非常傲慢!

那“倨”和“恭”就是反義詞了。

完美符合題目。

額外提一嘴,前倨後恭這個詞不僅僅是指态度恭敬,還強調了一個人之前很傲慢,後面變恭敬了的态度轉變。

強調人的态度前後不同,一般是用來形容一個人比較勢利。

你就腦補一個玄幻修仙小說裏岔腿坐的纨绔,被男主角打臉後,點頭哈腰谄媚地不得了的樣子。】

秦朝。

李斯一早就張開了嘴,當天幕的聲音剛剛停下,他就迫不及待地高聲大喊:“大秦有前倨後恭人嗎?”

問完之後,他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這問的什麽要人命的問題!

西漢。

劉徹在心裏放聲嘶吼:不要!不要再提修仙了!朕不修仙!誰都不要提起朕!

明朝。

被嘲諷的那個學子對天怒罵:“被無知之衆吹捧的玩意,論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你絲毫不如我。如果你真那麽有本事,現在就降下一道天雷來,劈死那些科舉舞弊之人!”

【嗯?明某人問主播,現在考編作弊的情況都怎麽處理了?

嘶——你不要講這麽敏感的東西啊!

我就記得,有個大學的考研出現洩題情況,最後重考了。

其實大型考編基本不可能會有作弊的機會,現在的監考都高科技了,一個教室裏,二三十號人在監控攝像頭下,摳個鼻屎都給你照的清清楚楚。

除非就是上面說的,洩題了。

或者是一些……嗯……這是能說的嗎?

不如咱們往前頭追溯追溯,看看歷史上的科舉舞弊吧,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李斯:……陛下!陛下!再給臣一次機會!

【唐朝就流行通關節,找人做保。所以到了武則天時期,就開始糊住名字了,宋代在此基礎上還找專人謄錄試卷,這下就連筆跡都辨認不了了。

但還是會有找□□,通過各種犄角旮旯夾帶小抄,假冒其他州、縣的籍貫……這個真的,現在也會有臨時改戶籍的現象,就看公告上要求的戶籍時間點了。[1]

基本就是截止在公告出來的前一天或者當天。

但上次我就遇到一個,公告發出來後,還有三天的時間可以找辦法改戶籍。然而!我是那個本來就在這個戶籍地的分母選手!

害!

好多地方為了保護自己省、市、區的考生,就會限制戶籍地,可我非但沒有遇到過這種好事,甚至還遇上了上面這種情況,真的心累!

咳,說回正題。

上面提及的那些還是考生自己的小打小鬧,歷史上還有三個出了名的科舉舞弊案,都發生在清朝。

說起來也奇怪,明明清朝對打擊科舉舞弊的力度是最大的,但是最慘烈的舞弊幾乎都發生在清朝。

讓我來查下準确的時間哈。

嗯……順治十四年的丁酉順天鄉試案和江南鄉試案,考官公開受賄,涉及到幾十個舉人。順治得知後,把考官都斬立決了,還抄了家,家屬親眷全部流放。[2]

後來這一批錄取的舉人都要重考一次,不僅順治親臨考場,每個舉人身後還站了兩個官兵,直接把一些沒行賄的考生,也給吓壞了。

聽說江南才子吳兆骞就因為過度害怕而交了白卷,然後撞在順治的槍口上了,直接被流放到了寧古塔。[3]

也就是黑龍江。手動doge臉~

哈哈哈哈哈哈哈!】

唐朝。

李世民:通關節?糊名字和謄錄好啊!學過來。

清朝。

順治:順天和江南是吧?還有吳兆骞,朕親臨考場而已,就怕的承受不住了?

吳兆骞本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