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

彈幕:別問,問就是總有新發現。

彈幕:一知半解最可怕了,主播你既然要考編,态度就需要嚴謹一點!

【是是是!我知道啦!

唐某人問,吹之一曲猶未了是哪位詩人寫的?

這是上上題的了吧,唐某人你這網絡不行啊,延遲這麽多!

讓我來看下,上上題的AB項我都說了,CD沒說是吧,看來我還不是一名合格的端水大師。

C項是元代楊維桢的《鳴筝曲》,D項是唐代岑參的《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

然後我們看下一……】

何夏夏“題”字還沒講出來,紅色框框的彈幕就又跳了出來。

唐某人:主播不講講楊維桢和岑參的知識點嗎?

【嗯……楊維桢和岑參的知識點嗎?

我道歉!楊維桢是真不熟,平時也沒怎麽見過,應該不考他這個人。

岑參我相對熟一點,但是我剛學論語的時候,曾經把曾參和他混一起過,所以一度記不住他是唐代的。

岑參有一首詩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裏面有個常考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裏的梨花不是梨花,是雪花,用的是比喻。

話說,我感覺和岑參當朋友應該挺不錯的,因為他寫的詩,好多都是送誰誰誰,比如武判官,比如顏真卿,很容易名留後世啊!

Advertisement

哈哈哈,說起顏真卿,知名書法家,創“顏體”,是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祖上顏之推寫過一本《顏氏家訓》,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家庭教育着作。】

楊維桢:謝謝唐某人,我也算是名留後世了!

唐某人岑參:……天幕你說起別人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

顏真卿撫掌而笑:确實!天幕說的有理!

顏之推:看來都有好好遵循家訓。

【下一題。書法傳承兩千多年來,湧現不少“父子書法家”,下列生活年代按照從早到晚排列正确在的是()

①王羲之、王獻之

②趙孟頫、趙雍

③文徵明、文彭

④鐘繇、鐘會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這題我簡直要爆炸!】

北宋。

宋徽宗趙佶看着自己的字,又看看天幕:“竟無大宋的父子書法家?定是皇兒們不勤于練習!”

他轉身就宣召:“将所有皇子都叫來,朕要親自考較他們的筆法。”

太子趙桓和皇子趙構等人,全都被提溜了過來,彼此大眼瞪着小眼。

東晉。

王羲之詫異地看了眼才剛剛會爬的小兒子。

清朝。

乾隆有所沉悶的心情,在聽到天幕提及王羲之之時,被安慰到了不少,尤其是當他看着眼前這幅還沒收起來的《快雪時晴帖》時,心情更是熨帖了不少。

“朕與天幕,眼光有諸多相似之處!”

他拿起一枚印章,目光四處游移着,忽然眼前一亮:“此處不錯。”

【小時候不練字,在外瘋玩快樂了,長大後一手小學生字體,還不知道書法的相關知識。

這四組裏面,二王我知道,東晉的。

趙孟頫,咱們省的名人,必須熟悉,元朝那時候的,而且他還是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哦!

說起來挺玄乎的,北宋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但是第二個皇帝是趙光義。

而南宋,第一個皇帝是趙光義的後代趙構,但是第二個皇帝又成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

算不算是一種因果?】

北宋。

趙光美這下憋不住了,他直接就大笑了起來:“有些東西,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搶也沒用啊!”

趙匡胤也微微心定,到底是他的子孫,最後還是将皇位奪回來了!

只是,趙匡胤心中生疑:為何要由北宋改南宋?難不成是遷都了?

【都已經說到這兒了,少不得要複習下靖康之恥的知識點。

發生的時間是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地點是在東京,被金軍攻破後,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一幹嫔妃、皇子皇女、朝臣等。

北宋就此滅亡。

不得不說宋徽宗不愧是搞藝術的,果然是有那麽點敏銳性在身上的,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亡國之君,就讓位給了太子宋欽宗。】

趙匡胤咬的壓根都發酸發疼了:“皇帝被俘……北宋滅亡?明知金軍來勢洶洶,恐難以抵擋之時,他最先做的不是守住國門、拼死抗敵,而是禪位?”

趙匡胤差點就把自己給說笑了。

哪有這樣當皇帝的?

【哦對了,這裏插一句,宋徽宗趙佶其實還是個知名書法家,他的瘦金體很有名的。

但趙佶要是能把搞藝術的熱情,放到當皇帝上面,而不是放任奸臣當道,說不定北宋還有些氣數的。

不過這裏也是有點玄乎在的。

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後,為了結束五代十國的亂象,從南往北打,他最後打敗的就是南唐李煜!結果趙佶他爹,竟然是李煜的超級粉絲,興許就是在這位爹的潛移默化之下,趙佶成了第二個李煜。】

“哈!”不等趙匡胤說點什麽,趙光義先自個兒笑了起來,笑的那叫一個難看,就差沒直接哭出來了。

前有南唐後主李煜,善書畫、音律。

後有徽宗趙佶,善書。

共同點是都亡國了。

趙匡胤很不喜歡這個說法,已出兵進攻北漢,卻無功而返的他甩了下衣袖:“無稽之談,朕打敗的最後一個怎會是南唐。”

【講個笑話。但凡徽欽二帝繼承一點老祖宗趙光義的行動力,戰場上騎頭驢都能給跑掉,他倆也不至于被俘。

剩下的人也就不用逃到臨安,宋高宗趙構也就不會登基,岳飛興許不會死。

更重要的,是被俘的皇室不用行屈辱至極的“牽羊禮”,不會有那樣多的女性遭受金人的蹂|躏,從而導致南宋時期對女性的瘋狂壓迫。

纏足和貞節牌坊就是那個時候愈演愈烈的!】

“牽羊禮”三字一出,趙匡胤只覺得腦門一陣抽搐,險些站不穩。

更暈的莫過于趙光義,畢竟都是自己實打實的血脈。

一直噤若寒蟬不敢出聲的朝臣們,此時突然炸開了鍋,但凡是有點血性的男兒,都難以接受自己向金人行“牽羊禮”。

更別提,行“牽羊禮”的還是一國之君!

這是将整個國家的尊嚴,都放在地上踐踏了啊!

彈幕:尤其是程朱理學!罵罵咧咧.gif

彈幕:重文輕武才是根源!不知變通!

【抱歉抱歉,一個沒忍住就吐槽了起來。

好了好了,大家都不要罵了。

咱們來看C選項吧。文徵明,唐伯虎的好朋友,那就是明朝的。

唯獨D!鐘繇和鐘會,我是半點都沒聽說過!當然了,查過資料之後,我現在是知道了,三國時期的。

而且前面所講的蔡文姬,她也是位書法家,鐘繇就是她的弟子,衛夫人又是鐘繇的弟子,王羲之又是衛夫人的弟子!

鐘繇和王羲之還并稱“鐘王”。

我要是當初關注蔡文姬的時候,順帶着關注下她的弟子,這道題肯定就不會做錯了呀。

選C!】

東漢。

再一次聽到蔡文姬的名字,君臣百姓都開始躁動了。

現在已經是第三次天幕了,能被天幕反複提起之人并不多,足見天幕對她才學的肯定。

可一想到這樣一個才女,今後會被匈奴擄走,日日思漢卻不得歸,他們就感到難受無比。

“天下大吉,就更要保護好每一個漢人!”

忽然有人振臂高呼。

不一會兒,高呼聲就此起彼伏了起來,他們的心中,此時燃燒起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下面這一題,我覺得有點,怪。

題目是,下列典故或成語與任務對應不正确的是()

A、破釜沉舟:項羽、劉邦

B、讓棗推梨:孔融、王泰

C、東窗事發:秦桧、王氏

D、圖窮匕見:荊軻、嬴政

這題乍一看,你覺得哪個選項有問題?】

秦朝。

項羽盯着破釜沉舟四個字。

觀其意,乃打破飯鍋,鑿沉船。如此行事,怕打破的是自己的飯鍋,那怕不是已經被逼到了絕路之上。

可若是打破敵人的飯鍋,鑿沉敵人的船,那就是大勝!

可究竟破釜沉舟的是他呢?還是劉邦?

東漢。

孔融正急匆匆地走在去尋蔡邕的路上,對于天幕提到自己,他沒有一絲一毫的高興,反而因為此前天幕所說蔡邕之事,而感到焦慮不已。

南宋。

剛陪着皇帝陛下聽完那點子事,秦桧應付地腦仁子生疼,正想退到一旁歇息歇息,不成想,天幕居然在這個時候,提到了他的名字。

這可不妙哇。

秦桧擡頭,瞧着趙構一掃愁容,開始滿面笑容地盯着他。

“陛下,王氏應當是臣的發妻。”秦桧想也不想地彎腰,深深一拜,“只是這東窗和事發,臣難以理解。”

“聽着就好,天幕馬上就會說的。在此之前,秦卿,你有沒有什麽要對朕說的嗎?”過來人趙構決定先給秦桧一個機會。

但秦桧很頭鐵:“臣忠于陛下,忠于大宋,問心無愧。”

秦國。

嬴政聽到了自己的名字,以及,圖窮匕見。

天幕說這個是典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