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
不過她失望的情緒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她孩子的爹根本就沒打消搬出去住的想法,只是換了個方式來達成目上的罷了
那個方式她至今想起來還是心有餘悸,因為他竟拿皇上當槍使,真是不要命了!
借她連動了兩次胎氣,第二次還差點流産,封承啓開口向皇上請辭回家看護孕妻,結果自然被皇上訓斥了一頓,繼續留任皇上派給他的工作中,只是從此他卻“力”有餘而“心”不足,辦事不僅沒效率還常犯錯,整個就是心不在焉的把皇上氣得不行,可偏有許多事又非他不可,皇上無奈,為了讓他能徹底放心于工作上,只得将誠王爺宣進宮商議,讓他們夫妻倆從誠王府搬出來,移居別院
皇上都發話了,王爺公公和王妃婆婆再不願,還是讓他們夫妻倆從誠王府裏搬了出來,也結束了她侯門一入深似海的生活,從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少了周遭那些無形的壓力,她瘦弱單薄的身子迅速豐腴起來,肚子也愈來愈大,終于在三個月後的某日清晨,孩子踢了踢她的肚子,說他要出生了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個頭好壯壯的小子,長相與他爹可謂一個模子刻出來,深得他皇帝伯公的喜愛
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也是個小子,長相一半像爹,一半像娘,而且還都專挑好的部分像,就是個小美娃,長大後肯定也很妖孽
他們的第三個孩子還是個小子,夫妻倆為此都已有些怨念,怎麽生不到女娃呢?男娃太皮了,因為老大和老二已經快把他們的娘累死了,讓他們的爹不舍,決定下胎還是生個女兒好,不料竟然又是個皮小子
至于孩子的長相嘛,嗯,這回是像爺爺,所以孩子他爹雖對老三又是個小子有怨,也不敢輕忽了老三,因為面對“父親”有壓力啊
他們的第四個孩子——秦羅敷發誓,她真沒想過要生這麽多個孩子,但古代避孕要喝苦藥,她實在不想喝,孩子他爹便體貼的一肩扛起,然後經常忘記,于是就有老四前來報到了
“恭喜夫人,賀喜夫人,是位小鮑子呢”
聽到穩婆的恭賀聲時,秦羅敷都要哭了,怎麽又是兒子?!
“想要個女兒有那麽難嗎?”她事後哭喪着臉問夫君
“沒關系,咱們再繼續努力”夫君答道
“……”
人生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秦羅敷感覺自己魂穿到這個世界好像還是不久前的事,對于在秀清鎮與爹娘、小叔、弟弟們一起生活她還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的就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一樣,不料她成親遠嫁到京城生活都超過二十年了
這一年,大慶王朝慶元四十一年,皇帝駕崩,太子即位
早在幾年前皇上身子開始因病痛而日漸衰弱後,朝中第一相封承啓封大人便放出想辭宮的想法,還幾次上折子請願,但卻都被皇上給退了回來皇上明白表示希望封承啓能一直待在朝中,就像輔佐皇上一樣輔佐下任新皇,為大慶國締造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這事封承啓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因為這不是他所能決定的,得看新皇怎麽決定但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個道理,那便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新皇肚量再大,也不可能容得邊有個功高震主的權臣,即便這個權臣毫無私心的為皇族與先皇效力了一輩子也一樣
丙然,新皇登基後,最先批準的人事奏折就是準了封大人的辭呈,讓封相國能如願以償的攜其夫人走遍大慶國的山山水水,過上無拘無束、閑雲野鶴的生活,用以感謝封相國這數十年來為國為民所做的一切與辛苦
這話說的很好聽,但同樣大家都心知肚明,新皇這是猜忌、忌憚了這位手握重權,在朝中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名相,不能除之而後快,也得先奪了他手上的權力才行
新皇滿心認為封承啓是不可能真心想辭官,這麽做絕對是另有圖謀,是為了以退為進,畢竟沒有人不愛權力在握的感覺,因此他做了種種推測與布局來防患未然,不料封承啓當真在辭官後短短五天的時間,就将家中一切交代給了長子長媳,然後帶着夫人輕車簡從的離京而去
新皇并沒有因此就放心,依舊密切注意着他們的動向
他們夫妻倆先去了簡州康縣秀清鎮,聽說那是相國夫人秦氏的家鄉,他們在那裏居住了半年多的時間後又再度出發,一樣輕車簡從,離開秦家後一路向南而去,邊走邊游玩,離京城愈來愈遠
即便如此,新皇依舊沒有放下戒心,就這麽派人随後跟監他們夫妻倆
一年、兩年過去了,大慶王朝中的權貴們已漸漸習慣沒了封相國的掣肘,皇上也很滿意朝政不再是一言堂,尤其這個一言者還不是他這位天子
三年、五年過去了,封承啓夫妻倆早已由往南轉而向東行,每天游山玩水,過着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讓皇上每回看完關于他們夫妻倆近況的密折都不禁感到羨慕了起來近來的朝事讓他有些疲累,封承啓辭官後他屬意的左右兩相總是意見相左,每天都吵得不可開交,偏偏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又各自有一群支持的群臣,實在是讓他頭疼不已
十年過去了,在第十一年的時候,封承啓終于帶着妻子回京,卻是為了奔喪
誠王爺病逝,其兄世子封承先繼承王府一切,成為新任誠王爺
百日後,封承啓夫妻倆再度離京而去,皇上在松了一口氣之餘,又有些掙紮與不舍,內心感受五味雜陳如今的他已能明白先皇在世時,為何會如此倚重這個相國堂弟,只因為千軍易得,一将難求
又過八年,誠王府裏的老王妃過世,這對夫妻倆再度回京奔喪
這回皇上出宮去了趟誠王府,見了這個近二十年不見的堂弟,發現近二十年的歲月幾乎沒在封承啓身上留下痕跡,他依舊精神奕奕的,身形挺拔,如墨青絲不見一絲白發,不像自己早已兩鬓霜白,垂垂老矣
“這次回來就別走了吧”皇上開口說
“嗯,不走了”封承啓點頭道
“既然留下來了,要不到上書房來幫朕教教皇子皇孫?”皇上說,不帶一絲命令,反倒帶着詢問的語氣
既不是命令,自然有選擇的權力封承啓搖了搖頭,道:“微臣打算在母妃百日之後帶妻子回秀清鎮定居,岳父岳母的年紀也大了,想多陪陪兩老,侍奉在兩老身邊”
皇上瞬間再無話可說,堂弟這話他又怎會聽不明白呢?過去二十年來,為了他這個皇上的猜忌,堂弟只能帶着妻子遠離京城,把兒孫全留在京城裏做為人質以釋疑,連想侍奉老父老母,多陪陪來日無多的他們都無法如願如今父母都已離世,他只能将孝心全數付與娘家尚在人世的岳父岳母身上了
“那就這樣吧”皇上同意的點頭,也算是對他的抱歉了
這回封承啓再離京,不只帶着妻子,還将四個兒子中的老三與老四兩家人都一并帶走,一群人遷居簡州康縣的秀清鎮,與其岳家秦氏族人毗鄰而居老大與老二因任職于朝堂,只能繼續留在京城之中,對不能随侍父母身側盡孝感到相當自責
封承啓與秦羅敷對此卻一點也不在意,事實上夫妻倆早已習慣兩個人自由自在、閑雲野鶴的生活,有晚輩随侍才叫麻煩,偏偏幾個兒子、媳婦、孫兒、孫女的,一個個都堅持要跟着他們,他們又不能拒絕兒孫們的孝順,只好随便他們了
反正對他們夫妻倆影響不大,他們依舊能自由自在的生活,爬山踏青,采桑種樹,釀酒缫絲,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秦氏父母是對有福的夫妻,一生因兒女而多福多壽,子孫滿堂,富貴榮顯在女兒與女婿攜家人搬到秀清鎮定居後,又每天笑呵呵的活了好幾年,直到八十餘歲高齡之後才相繼辭世,一生圓滿
封承啓和秦羅敷這對夫妻與其相比亦不遑多讓,一生幸福圓滿
那一年秦羅敷老太夫人八十五歲,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老太夫人躺在床上,看着坐在她床邊、緊握着她的手的老伴,很是舍不得,心想着,倘若她也學武,也和老伴一樣天天早起練拳的話,那她是不是就可以多活幾年,再多陪老伴幾年?
從十八歲結緣,十九歲成親嫁給他之後,他始終謹守對她的承諾,一生一世一雙人,白頭偕老不分離,可是如今她卻要先棄他而去,這讓她覺得對他很是歉疚與不舍
“老頭子,對不起,不能再陪你了”她虛弱的對他說,眼眶裏有淚
“不會,咱們待會兒一起走,你還會陪我很久很久的”封承啓看着她,輕聲的搖頭道
她扯唇微笑,淚水卻從眼眶中滑落了下來,她是真的很不舍很不舍啊,無奈人生總有盡頭時
緩緩地,她閉上了眼睛,感覺自己好似飄浮了起來,卻仍有意識,聽見他的聲音忽遠忽近的說着——
“你們的娘走了,爹也要走了,你們自個兒保重”
她不明白他這席話是什麽意思,接着卻聽見孩子們驚慌的大叫着“爹”、“爺爺”、“太爺爺”的聲音
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她并不知道,想睜開眼睛卻動彈不得,只知道孩子們的聲音依舊忽遠忽近、飄飄浮啊的,讓她分不清真假
“羅敷”老頭子的聲音突然變得清晰了起來,近在耳邊
她轉頭看去,這才發現自已竟然能動了,眼睛也能睜開視物
她便看見了老伴——不,不能再叫“老伴”,因為他的模樣一點也不老,就和他們剛相識時一樣年輕,是年輕時的封承啓,但又有些不太一樣,因為他凝望她的眼神是那麽的熟悉,溫柔而睿智,祥和而深情,就在她剛剛閉眼前還看見
“來”他對她微笑的伸出手
她不知不覺的将手伸出去交給他,卻突然發現自個兒的手也變得細致而年輕
“這是怎麽一回事?”她喃喃自語的問道,伸出另一只手撫模自己的臉頰,只模到細致柔女敕感,皺紋松弛粗糙全部消失不見了
“我說過你還會陪我很久很久的”他握緊她的手,溫柔而深情的對着她微笑道“走吧”
“去哪兒?”她問他
“天庭”他說,“繼續當我的妻子,永遠永遠”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