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當周林生得知自己是皇帝時,是懵逼的。

“什麽?我爹跟我娘駕車遠游了?我哥他們跑得更早更快?”

這劇情,是不是有點眼熟了?

上個世界不就是這樣的嗎?

然後他做了好多年總裁:(

周林生:“我記得他們不是對皇位很有想法的嗎?”

為什麽全跑了?

拿旨的太監:“陛下,這皇城裏只剩下您了。”

就是說,不願意繼位都不行。

周林生沉默了,為什麽事情會變成這樣的?明明他是來鹹魚養老的,總是陰差陽錯的要幹大事?

這不合理。

他的哥哥們怎麽消息這麽靈通,卷鋪蓋跑路了?

明明……這個世界他也有努力了,可惡!

不過,這個世界不是還有宗族嗎?

周林生眼前一亮,他可以讓位給他們,然後繼續做他的閑王。

Advertisement

太監打破了他最後一絲期望:“陛下,宗族裏的人早早的遠游了。”

也就是說,皇城裏沒有其他周姓孩子了,适合繼位的全跑了。

周林生顫抖着嘴唇:“這不合理。”

為什麽沒人願意做皇帝,做皇帝不好嗎?

太監:“還望陛下早日即位。”

周林生:“……容我考慮考慮。”

太監:“先帝已經為陛下準備好了一切,只等陛下了。”

朝中大臣很快接受了他們換了新帝的事實,然後開始哭訴,讓周林生即位。

“陛下,這朝堂不能一日無君那!”

“陛下在不即位奏折要成山了!朝中大事耽擱不得啊!”

“陛下!早日做主啊!”

最終,周林生還是登基了,盡管他嘗試了一次跑路,最後失敗了。

這些大臣居然很懂他的心思,知道他要跑路,連夜守着他。

大臣:先帝任性,還好留下了一個皇帝,其他人都跑了,這個不能再跑了。

雖然陛下不太願意登基,但是沒關系,沒人會不喜歡做皇帝的,陛下一定是沒體會到當皇帝的好,等陛下登基了就知道了!

他們是如此信誓旦旦。

然而,後來發現,陛下是真的不喜歡當皇帝,跑路從未間斷,大臣們麻了,他們的日常就變成了——陛下在哪,什麽,又跑了,沒事,我們去找,找到陛下了。

如此循環往複。

陛下回來就好,沒事,他還是皇帝就行。

大臣早就煉成銅皮鐵骨,風雨不侵。

屢次被抓的周林生:……你們,不當人啊。

什麽叫他還願意回來就行,他不願意啊!

他含了一包淚,坐在了禦書房,批改着。

嗚嗚嗚,奏折好多啊,事情好多啊!

為什麽橘子熟了要上報五回?

——一次就夠了,适可而止。

為什麽某家男子娶親也要上報?

——這事不重要。

為什麽你能這麽有毅力的一直寫陛下早安,陛下午安,陛下晚安,陛下臣想您,很想您,特別想您,上朝時想,放假時想。

——好了,知道了,不要再寫了,我已經知道你的忠心了。

當皇帝真的有很多繁瑣的奏折要看,特別是大臣們還愛賣弄文筆,寫得文绉绉的,雖然用詞很華麗,但是事情就是那麽點事情。

越是批改奏折,周林生越是堅定了再一次跑路的決心。

這日子沒法過了!

于某日,宮人喊:“陛下不見了——”

史官已經跟在陛下身後了,一支筆,一本書,一邊跑路一邊記載。

當這位陛下的史官,得身子骨好,不然經不起多次輾轉。

史官也習慣了陛下動不動就跑路的行為。

關于陛下的記載越來越多:

某年月,陛下離宮,數日,未歸。

歸來時,帶回辣椒、棉花、玻璃方等物,造福于民。

某年月,陛下離宮,二十日,平定錦州貪官。

某年月,陛下離宮,六十日,推廣水泥一物,至此大路平平,再無坎坷。

某年月,陛下離宮,十日,黎國犯,陛下路遇一才子,其人說服黎天子,歸降周。

某年月,陛下離宮,遇一老樞,誇贊陛下數語。

某年月,離國犯,不日,降。

陛下離宮,數日。

某年月,開海禁,開民智。

陛下離宮,十五日。

某年月,天下一統,萬世開太平。

百姓多誇贊,陛下功績,無人不服。

某年月,陛下與臣于城樓極目遠眺,所過之處,皆為繁華與幸福,民無憂傷,可吃飽,可穿暖,可識字,可富足,再無煩憂。

史書所載,陛下無不實現。

史官執筆,回憶着于陛下相處的點點滴滴,慢慢的在回憶錄裏寫:

陛下是特別之人,吾從未見過,可,也是這樣特別的陛下開創了盛世,從未見過的盛世,吾有生之年從未想過的日子,百姓都能過上,朝中上下對陛下無不信服,哪怕陛下總愛跟吾等玩一些游戲,卻無人質疑陛下。

越是回想,越是覺得陛下是個有趣之人,史官不禁笑出聲。

他的孫子跑來好奇的問:“爺爺爺爺,在寫什麽?”

史官停筆:“在寫陛下。”

小孩子不解:“爺爺為何要寫陛下?”

已經閑賦在家史官露出和藹的笑:“因為啊……”

夕陽西下,年邁的老人,慢悠悠的訴說着。

陛下年輕時和臣子們的事跡……

一代又一代,經久不衰。

他們不會忘記這樣一個人。

青史應當留名。

我覺得應該從別人的角度寫一寫男主,所以最後的部分是從史官的角度寫的,在別人眼裏,男主也是個不普通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