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家
分家
等到天黑,月亮已到中天,沈瑩和陳雁兒都睡過一覺了,大柳樹下才出現一行人影。
陳雁兒還在睡覺,沈瑩拍不醒她,自己跑去開院門迎接。
今夜的月光照得荒蕪的田埂如同白晝,打頭的是宋太爺,殿後的是宋獵戶。
一行人均肩上背着,手裏提着,身後用樹枝竹條紮成的拖筏上也拖了滿滿的獵物。
七歲的小石頭走得雄赳赳,背着小弓箭,和謝五叔同拉一個大拖筏。筏子上用籃筐放着二十幾只竹筒水,放得密密麻麻不留一點空隙,竹筒多數都是新劈的,宋太爺還編了蓋子,拿藤條纏得緊緊的,沒有撒一點兒出來。
大家臉上都紅撲撲汗涔涔的,目光亢奮,都流露出了喜氣。
宋大郞和宋獵戶拖着幾百斤處理過的蟒蛇肉沒有回家,而是徑直去了村裏的祠堂。這是頭先,沈瑩和宋太爺商議好的。
沈瑩等着村裏熱鬧起來,但在這之前她姥姥和大姑已經撲過來,摟着她哭道:“丫頭啊,我可憐的梨花啊,你這是遭了多大的罪呀,你吓到沒有?感謝老天有眼,感謝老神仙呀!都是姥姥(大姑)沒用啊!”
沈瑩特不好意思,連連說:“姥姥,大姑,我沒事兒啊,你們瞧,我不是好好的嗎?我還給大家找到了這麽多好吃的,喝的呢。”
說到最後她自己鼻子也酸了,眼淚啪嗒掉下來。
真宛如見了親人一般,委屈一股腦兒洩了洪。
沈瑩想:我想回去,這鬼地方我不想呆啊,什麽空間,什麽金手指,我都不想要,我只想回我的現代,做我普通的上班族小白領,我再也不怕同事兩面三刀了,也不怕領導讓我加班了。
她哭的是自己,姥姥大姑她們哭的是後怕。
姥姥想:我的梨花兒要真死了,以後下了黃泉,我怎麽跟二兒交待!
大姑想:梨花兒要真去了,二弟妹只怕也活不了了,四個孩子更難了,謝劉氏就該千刀萬剮。
Advertisement
一時間姥姥哭,大姑哭,沈瑩也哭,被陳嫂子拍醒的陳雁兒和她娘也哭,陳雁兒甚至比沈瑩哭得還要大聲,還要難過。
小石頭見她們哭也忍不住,抹着眼淚哭得鼻涕都出來了。
宋小北眼晴也紅紅的,揉了揉不敢打擾他們,拎起幾只竹筒去燒熱水。
謝五叔早已跪到謝梨姥姥大崔氏的前頭,磕頭說:“都是謝家的錯!”
大崔氏一手把沈瑩拽得死緊,一手去拉他,哭着說:“好孩子,別這樣,姥姥知道不關你的事。茶花賣去做丫鬟的事,還要多虧你周旋,我這做姥姥的,是啥也不知道,啥也沒幫上忙。怪只怪我啊從來是個沒本事的,連幾個孩子都沒護住。”
謝大姑撫着大崔氏的背,哭得更厲害了。
她想:我們都是沒本事的,才都讓謝劉氏給拿捏住了!
沈瑩真受不了這接二連三的“真情大告白”的現場,不是說古代人都情感內斂呢?
即使不會勸人,也只得強勸:“你們別這樣,姥姥,大姑,我很好,我沒事,我遇到了老神仙呢。
五叔,您也起來吧,別讓姥姥為難。小北在燒水,宋太爺和姑爹在搬獵物,咱們快去幫他們吧。該分的趕緊分了,一會兒村裏人都該起來了。”
“陳家的,你和雁兒、梨花來社房,給大夥弄個面片湯。崔家妹子和謝家的你們來幫老頭子把東西分好。長蟲就不要你們弄了,我和栓子、滿樹來。”宋太爺适時發話了。
“喛喛!”
大家趕緊答應。她們都是利索人,收了淚立刻按分工忙碌起來。
沈瑩仔細地打量了衆人幾眼,大崔氏老了卻也可見年輕時的秀麗,只是瘦得厲害。謝大姑相貌也不錯了,謝家人本就都生得五官端正,只是操勞過甚比實際年齡要大。
倒是陳嫂子看人一笑,說話也一笑,跟陳雁兒一樣是個大圓臉,看不出寡婦的愁苦,想是一家人和睦,日子再難過也能挨。
這一行人的身手真不錯了,除了二十八只小型的黑麂、松雞、野兔、狍子,還弄回來一袋子大蛇,三只狼。
除了小石頭被一只狼趕得爬樹磕碰到膝蓋,劃拉一條大口子,其他人都沒受什麽大傷。
陳嫂子也心大,竟然同意宋家的提議,讓小石頭做誘餌引狼過來。
“別想岔了,今兒宋家人都在,才特意練石頭的膽兒,這還是我娘親自求宋大伯的。你知道的,我家也沒個男人,全家都指望小石頭了。”陳雁兒邊手腳利落的剝兔子皮,邊對沈瑩悄悄的笑說。
沈瑩抿嘴笑點頭。
“種不成地了,只得學打獵。”陳嫂子聽到閨女說話,湊過來笑道。又說:“梨花,嬸子領你今兒的情了。我們雁兒有你這麽好的伴,嬸子我就是死也放心了。”
災年,都不得不想到死,死後孩子怎麽辦,老人怎麽辦,不敢死,卻知道總有一天不得不先死。
沈瑩安慰陳嫂子:“嬸子別想那麽多,先過好眼前吧。”
“對啊,娘,你說什麽喪氣話?現在我們有水了,有肉了,死什麽死!”陳雁兒瞪着陳嫂子。
“我就是見梨花沒事高興,随口說說。娘當然不死,娘死了,誰給你們去上山打水打獵?”陳嫂子的眼圈紅了。今天和宋家人一起上山,獵得東西最少的是她和小石頭,連崔姥姥都比她厲害。
雖然崔姥姥是高地村的,高地村本來就在山上,沒有水田,村裏人人會打獵,但她不得不想接下來桃花村全村人知道黑水潭能打獵之後,她家還能分到多少。
人啊,就是這樣,剛吃飽飯又開始想明天了。
沈瑩知道陳嫂子擔心什麽,她什麽也沒有說,說出來是空許諾,做到再說。
等面片湯煮好,大家都停手喝湯吃面,裏面放了中午吃剩下的兔子湯,這樣的年月能吃上這麽一頓算很奢侈了。
衆人風卷殘雲,邊吃邊商量後面的事兒。
宋太老爺說:“還是得搭棚子就住在潭子邊,這一來一回的取水,體力根本不夠折騰,也不方便。時間一久,上柳村和下柳樹的人也會看出行跡。”
衆人不說話,望向沈瑩。
沈瑩也不說話,望向謝五叔。
謝五叔既然在這兒,便是謝家的直屬長輩,按理該他代表謝梨拿主意。
雖然沈瑩更想立即跟崔姥姥和謝大姑去高地村,把崔姥姥推出來,可她也知道不能扔下謝梨的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娘親。
謝五叔卻看沈瑩,問:“梨花,老神仙怎麽說?有沒有說,什麽時候下雨?”
一屋子的人都盯着沈瑩。
他們也不是都信鬼神,只是這年月,山快窮,水快盡,沒得辦法。
梨花說遇到了神仙,解了黑水潭的禁忌,潭水和獵物現在都是實實在在落到他們手裏的,他們也便認定了。
只要消息散開,黑水潭光他們桃花村保得住嗎?
不能不想長遠一點。
他們桃花村的邊上,上有上柳村,下有下柳村,都是一個壩子上的。
三個村之間關系處得并不好,接連幾年都為搶水的事打架,現在是沒得水搶了。
上柳村靠近鎮上,最富裕,現今村子裏還住着他們的秀才、童生、財主。
下柳樹靠瓊縣的邊界,最窮,窮則橫,天還沒幹旱的時候夏天就經常為放水的事,欺到他們桃花村的頭上來。
衆人大大小小都等着沈瑩的回話,被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晴望着,沈瑩不再猶豫:“老神仙說,這仨四個月肯定都沒有雨,再往後面他就不知道了。”
“真不下雨?!”陳雁兒倒抽一口涼氣。
衆人倒是都還穩得住。
神仙給了水又給獵物,還能怎麽樣?神仙估計也有自己做神仙的難處呢。
只有宋老太爺懷疑地望着沈瑩,擔心小丫頭扯起謊來沒邊兒。
沈瑩又說:“但是神仙說,五月初五地龍會翻身。”
謝五叔擺擺手,“我們李縣地龍經常翻身,隔三差五就會翻,這不算事兒。”
沈瑩知道大黑山脈就在地震帶上,經常有小地震波動是很正常的,李縣的村民也習慣了小地震,反正從來沒傷過人和畜生。
“這一回,連大黑山和黑水潭都會被翻起來!”沈瑩放出重量炸彈。
衆人都煞白了臉。
宋老太爺道:“丫頭,這可是大事,你可不能瞎編。”
“老太爺,如果大家不信,大可瞧瞧明晚村裏發生的事兒。這也是老神仙告訴我的,你們驗證驗證,看老神仙有沒有騙人。”沈瑩說。
“明晚有什麽事?”宋老太爺狐疑地問。
“等村正、朱地主、劉族長、陳奶奶長輩們人都齊了,我再告訴太爺。”
瞧梨花的意思,是只告訴村裏能作得了主的人。衆人自然沒意見,人多口雜,反正明晚就知道什麽事兒了。
這件事既然跟桃花村有關,崔姥姥他們就不好再待着。
她帶着謝大姑和謝姑爺告了辭,背着分到的十二只黑麂、松雞、野兔、狍子先回了高地村。因為沒要狼和蛇,他們便多分了兩只小型獵物。宋老太爺是按門戶分的,而不是人頭,明顯照顧了老弱婦孺和梨花他們家。
沈瑩讓崔姥姥他們明天早上再去黑水潭,到時候她也去。
崔姥姥原不想去,沈瑩卻說:“黑水潭多虧了姥姥才能解了禁,老神仙是報姥姥的恩,您一定要去,大姑和姑爺也去。我娘也會去的,姐姐弟弟妹妹們都去。”
她說的煞有其事,大夥連崔姥姥在內卻都是一頭霧水。但沒有時間問了,宋大郞回來了,而且崔姥姥也是真的想見自己的女兒和外甥們。
崔姥姥她們前腳剛走,宋大郞便進來了,向衆人點了點頭。
“村正去請張家二叔公了,我大伯去請了劉族長。梨花,我通知你娘了。”他看向陳嫂子,“請嬸子去請陳奶奶。”又看向衆人,“我們走吧,梨花走前面。”
陳嫂子點頭,連分到的獵物也沒拿便跑了出去。
沈瑩知道,該輪到她上場表演了。
她走到高老太爺和謝五叔面前,給他們一人行了一個大禮,道:“請太爺和五叔幫我,我想趁今晚分長蟲肉,把我們二房從謝家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