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想回家

想回家

城裏姜家,姜母正在屋子裏做飯呢,就聽得外面大喇叭喊,“老姜家的,你家幺女打電話回來了!”

除了廠子辦公室,附近最近能打電話的就是街道辦了,每次有人打電話過來,基本都是打到街道辦去,街道辦會放大喇叭,一聽就聽得到。

“老大家的看着鍋裏的菜,好了你們就先吃,我先去給呦呦回個電話。”姜母一邊吩咐一邊解下圍裙,心髒怦怦跳,總感覺會發生啥事似的。

俗話都說母女連心,聽到聽筒裏女兒的哽咽,姜母心當即被挖了一塊似的,眼眶也跟着紅了,“呦呦,乖女怎麽了?別哭了媽在呢。”

電話一邊的姜呦呦聽到這句話,眼淚當即掉的更兇了,“嗚嗚嗚,媽,我想回家,我想回去。”

可是這知青下了鄉要回來,又哪那麽容易呢!

挂斷了電話,姜母都沒心情心疼那昂貴的話費,而是滿腹憂愁地走回家。

“回來了?怎麽說,呦呦在鄉下還好吧?”姜父立即開口問了句,姜大哥三個也随着擡頭出聲附和。

姜母卻是看了看兒子身邊的兒媳和孫子孫女們,她的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老大生了兩個兒子,老二生了一個閨女,老三媳婦揣着肚子,五六個月大了,醫生說是懷了雙胎,等這兩孩子一出生,家裏就有了五個小孩。

而屋子卻只有那麽大,以前老二老三沒結婚哥倆還能擠擠,給小閨女騰出房間,婚後卻是難了,若是讓小閨女回來,該往哪騰地方呢?

可是,姜母想到電話裏閨女的哭聲,心裏實在是揪成一團,想也不想,“老姜,我想提前辦理退休把工作給呦呦。”

宛如平地一聲驚雷,大人們具是一靜,紛紛看向姜母。

至今仍沒有穩定工作的二兒媳婦更是脫口而出,“不行!”我還沒工作呢!

後半句話被二兒媳婦吞了下去,她躲着姜母突然瞪向的眼神,咽咽口水為自己描補。

“媽,我的意思是,小妹不是下鄉不久呢,這還沒一年呢,說出去都不好聽,而且咱家沒一個孩子下鄉也不行啊,以前老張家的不是能耐把自家兩孩子都留在城裏,最後還不是被逼着...那啥主動下了鄉。

Advertisement

而且你看看老三家的肚裏還揣着倆呢,小妹回來了住哪?”

更要緊是,姜母沒工作了,誰來補貼家裏?她可不信小妹會那麽大方每個月拿錢給家裏,就算拿,那肯定也是打發叫花子的三五塊。

姑嫂是天敵,姜二嫂覺得現在這樣的生活就不錯,哪怕每個月還得給下鄉小姑子補貼,那肯定也沒有小姑子在家補貼得多,姜家兩佬的心是偏的,自家男人也是,好不容易人不在跟前,自己吹了那麽久枕頭風,上個月又借自家閨女生病的事攪和了往鄉下送錢的事(雖然最後還是送了,但姜二嫂認為自己的努力還是有一些成效的,差的只是時間問題!),哪能讓小姑子又回來生事呢!

姜大嫂和進門不久的姜三嫂對姜呦呦敵意倒沒姜二嫂那麽深,不過還是那句話,姑嫂是天敵,尤其是受寵的小姑子更要忌憚,能少個人争奪資源就少一個。

只是她們也不會像姜二嫂那樣大咧咧說出來,表面還得順着姜母的話,只是委婉地講道理地表述,姜呦呦最好還是不要回城,最起碼,得在鄉下多待一兩年,到時候時間久了,也許家裏人感情就淡了呢?

當天,姜母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

但沒想夜裏,姜老三輕輕敲了姜父姜母的房,“爸媽,要不我和藍英到外面租個房吧,這樣小妹回來,家裏也有房間......”

如此,姜母倒是差點在兒子面前哭了,就是姜父,眼神也是讓人看着不是滋味。

小時候老大老二都很照顧小妹,老三卻很愛跟小妹争這争那,沒想到最後,卻只有老三先開口接小妹回來。

該說是有了小家就忘了兄妹感情,還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