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刀煞
刀煞
柴溪背着一個小包裹,獨自一人向着鎮子去了。
今日正巧是四方村鎮農戶趕集的日子,相比之前柴溪匆匆而過那次人多了許多。柴溪一路上還沒到地兒,便見着不少人帶着各式各樣的東西過來。有着提着框裝着雞鴨,有的提着自家地裏種的瓜果蔬菜,看上去熱鬧極了。
不過可能之前才出過人命官司的原因,他們最近實在不像碰到執法大隊,萬一當初的事情暴露那整個村子都完了。再加上王李兩村隐藏的風水寶地占據了所有的氣運,其餘地方自然是窮山惡水,也沒有什麽特産。最重要的是這些人也懶惰,對趕集并不上心。
柴溪前十五年,一直困在鳳凰口這彈丸之地,也只見過王李兩村的人。因此四下一瞧,她一個熟人都沒看到。這倒是讓她省了點事兒。大庭廣衆之下,她也不懼那些人。量他們也不敢把她怎麽了。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兒,能少點波折自然是最好的。
跟着人流進了鎮子,這些趕集的人有穿的好些的,也有破破爛爛,衣不蔽體的,柴溪的衣服雖然補丁多了點,過時了點,但好歹幹幹淨淨的,因此并不起眼,除了旁邊的大嬸順口跟她搭了句話以外,沒有別的事情發生。
走了幾步,眼前的景象變化,引得柴溪微微一愣。
柴溪之前并未進來,只在外面看了一圈,因為離得遠,僅僅看到一些稍微高點的,二層的水泥建築,譬如鎮醫院,派出所等等,因此在她的想象之中,這無論如何,應該是之前媽媽口中比較現代化的鎮子吧?總不至于像王李兩村一般,只是自己蓋的磚瓦房。
與那些大都市肯定不能比,但要是跟下面那些村子比,這裏肯定就是天堂了。
可是柴溪沒有想到,除了鎮入口處,有比較明顯的現代化痕跡,往裏面看去畫風頓時一變。
前方是一條長長的石板路,路中還鋪着一些碎石,路大概只有兩丈寬,便是四五個人并排着走也足夠,但是車子想要通行,也不能說不行,但是未免就有些擁擠了。因此此時路上,并沒有看到汽車。反倒是停着兩輛三輪車。
道路兩邊則是純木制的一層矮房,正面是可拆卸的門板,上面布滿了風霜留下來的痕跡,看上去真的很有年頭了。還貼着一些gg單,大部分都被撕掉了,只留下一些殘跡。此時因為趕集的關系,這些鋪子大部分都開着門,賣着一些與建築畫風完全不同的東西。
有賣着小零食與日用品的副食店,賣着自家釀造的糧食酒的酒家,賣着油鹽醬醋的調味店,賣自家調制的醬料的醬鋪,以及兩家賣井水豆花的飯館。這些還算是比較正常的,柴溪甚至看到了一家寵物店,也不知道開在這裏會不會有生意。
在現代與古樸交接的地方,有一塊斑駁的牌匾,上面的字已然有些脫落,不過後人似乎又在原本的基礎上進行過描補,因此有些地方字跡稍稍新一些,足以辨認出上面寫的什麽了。上面寫着“游仙鎮”三個挺秀的大字。
柴溪旁邊站着那個之前與她搭話的大娘,此時她正挑着一筐的新鮮蔬菜,另一個框裏面裝了半框的新鮮生姜,看到柴溪愣在這裏,十分自來熟的走進,笑呵呵的說:“小丫頭是第一次來這裏吧?”
默默點了點頭,柴溪說:“這裏不是大石鎮嗎?”
Advertisement
柴溪雖然沒有來過這裏,但是她從原主的記憶中,卻是知道這間鎮子,在她的父親以及其他村中人口中的名字的,正是大石鎮。離這裏不遠,大概半日距離的地方,還有一座小石鎮相呼應,這些記憶顯然不會是假的。
大娘似乎已經回答過很多次這個問題了,她随意的說:“游仙鎮是那些文化人取得名字,當初很多年以前,不是有一塊大石頭從天上落下來了嗎?現在還在呢,就在這條路的盡頭,然後有人就說,那一定是仙人從天上下來了,就去找,也沒找着,後來就取了這麽個名字。”
這些東西都是陳年老黃歷了,大部分該知道的都知道,耳朵恐怕都聽出繭子了,此時大娘見柴溪聽得津津有味,也被激發出了演講欲,繼續滔滔不絕的說:“大石鎮多好記,一個大石頭。什麽游仙鎮,聽着忒拗口,點兒都不方便,後來我們都管它叫大石鎮了。”
“若是外人來的話,一時半會弄不清楚。丫頭,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外地來的?”大娘問。
鎮子雖然偏僻,但是因為有古建築再加上好聽的名字的關系,以前曾經也被上面拟定為發展旅游的地方,只是因為這裏的民衆太不争氣,最後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但是因此也有了一點名氣,偶爾會有些游客來這裏游玩。
其實也沒有什麽好玩的,不過從街頭走到街尾,再去看看那一塊在原地呆了很多年的石頭罷了。基本上十個來這裏的游客,有八.九個都不滿意,這個小鎮看上去古色古香,實際上并不能滿足他們的尋古夢。
柴溪沒有回答,不着痕跡的轉移開了。她想着帶着準備換錢的那幾塊寶石原石,行走在外,若是一點錢都沒有,實在是不方便。她也不求什麽高價,只要能脫手,換點基本用度就行了,便問起了此事,這裏有沒有收東西的首飾鋪子?
大娘本來也是随口一問,柴溪不回答她也不在意,聽到柴溪的話,她想了想,說:“首飾鋪子沒有,要是打點什麽東西,一般都是直接找熟悉的手藝人。丫頭,你是要買什麽,打什麽,還是賣什麽?”
柴溪就說家中急用,需要轉點東西。
大娘就說:“那還是去寄賣店吧,喏,就在你背後那個醫院的背後,有一個寄賣店,要是急用錢,可以把東西抵了,不過恐怕要折點本錢。”
柴溪瞧了一眼方位,記住之後,便謝過大娘。
大娘十分熱心,表示不在意。又聊了兩句,她便扛着扁擔往長街裏面去了,對柴溪說:“已經耽擱了,我得去趕集了,你忙完了要是有興趣,就往裏面走,裏面有兩條路,向左就是集市,右邊是觀音菩薩廟。”
柴溪再次謝過。
大娘小步快跑着走了。
柴溪掃了一圈,覺得還是換錢為重,便轉身向着大娘指的方位走去了。
鎮醫院一共有二層,背後還有個住院部,條件雖然簡陋,但是在這個鎮子上,已經算是最好的建築之一了。從醫院正門經過的時候,柴溪無意中一掃,發現上面陰氣之重,都已經凝聚成煞了,而且是極為嚴重的刀煞。
仿佛一把無形的巨刃橫在門口,凡是從正門進入之人,需得先受一刀,才能夠被救治。本來來醫院的病人,身體就極為虛弱,再挨上這麽一刀,便是不死也要去半條命,如此一來,或許本來救的活的人,這麽一下子也撈不回來了。
醫院之中帶有煞氣本來是常事,而且醫院五行屬金,極銳極利,對于五行忌金之人,自然不宜多加靠近,但是正常情況下,醫院風水就算不好,但是也算不上多麽多麽的壞,算不上兇地,煞氣絕不可能到這個地步。
但是現在只看了一眼,柴溪也無法判斷這樣的煞氣,究竟是巧合還是人為。
可是醫院這種地方,屬于公共的設施,如果是人為,又為什麽會對醫院動手腳呢?冤有頭債有主,限制整個醫院,可比報複某一個人難度大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期間傷害的無辜之人,因果可是都要記在出手人頭上的。
不過柴溪看了看自己這幅樣子,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了,當年她師父在風水界也是赫赫威名,若是報出來,無人敢慢待她。但現在想來她若是直接找上去,對醫院說你們這裏煞氣太重,會對進出其中,甚至呆在其中的人造成傷害,對方一定當她是瘋子,說不定揮揮掃把就把她趕出去了。
可是要她坐視不理,這做起來倒是簡單,但又不符合柴溪受到的教導。
如此猶豫了一下,柴溪沒有進醫院,而是在附近繞着這一塊充斥着煞氣的地方轉了一圈,尋找形成刀煞的源頭,以及看一看,在不驚動醫院那些負責人的情況下,她能不能直接把任務解決了,這樣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倒不是做好事兒不留名,而是之前背負了那麽多因果,怎麽也該贖點罪了。
不過柴溪轉了兩圈,以法器感悟煞氣的流動,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巧合,這煞氣産生的原因,似乎正巧便和那位大娘之前和她說的,那間寄賣行有關。如果仔細去感受,便可以發現,那煞氣一點點從寄賣行流到醫院這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