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星際航行①⑦

星際航行①⑦

1972年2月21日,在京市空間技術研究院的顧心芒,收到一個消息:

燈塔國總統首次訪華,兩國關系開始破冰。

而在總統訪華的前幾天,燈塔國的一架運輸機提前來到華國,降落在首都機場,在艙門打開後,幾個燈塔國人把一個秘密的集裝箱從飛機上卸了下來。

燈塔國人迅速打開了這個集裝箱,露出了華國人從未見過的玩意兒。

“我聽說啊,那個集裝箱裏的寶貝,叫作’活動性的衛星地面站’。當時被安放在首都機場,其天線直徑只有10米!”

遙測室裏,張秋水小聲跟其他同事嘀咕。

孫佳佳好奇道:“這燈塔國的總統訪華,帶個衛星地面站幹嘛?”

張秋水一臉“這你就不懂了吧”的樣子:“我有個親戚在機場上班,他說這集裝箱剛安置好,過幾天,燈塔國總統就來了,國防部安全軍官如影随形跟在總統身後,而他手裏,還拎了一只小巧精致的黑皮箱子。”

這時,其他同事也湊了過來:“對,我在報紙上的新聞照片裏也瞧見了!不過,這拎個行李箱,不是很正常嘛!”

張秋水笑了聲:“是啊,當時誰都沒把這黑皮箱,跟那個集裝箱裏的衛星地面站聯系上啊!但是我在機場裏的親戚說,從總統踏上華國領土的第一步起,他在這裏每時每刻的活動情況,就全都由它記錄下來,并傳輸回國內。而燈塔國人,在家裏就能馬上看見。”

“這咋能傳那麽快呢!”

“在家裏,怎麽看見?”

顧心芒筆尖在紙上點了點,開口道:“是通信衛星傳回去的,通過電視機,就能看見今天華國發生的新聞。”

“通信衛星?!”

同事們頓時驚愕地議論起來:“我也聽說過,燈塔國人家裏有一個黑箱子一樣的東西,裏面能出畫!”

顧心芒:“燈塔國人拿過來的,就是他們微型活動衛星地面站的終端。有了它,就能跟天上的通信衛星迅速傳輸數據,并投放到千家萬戶。”

她說完,辦公室裏的人都震驚了。

張秋水感慨道:“真是氣派啊。”

這時,就見易元主任從外面行色匆匆地回了來,手裏拿着一沓資料。

“主任!你聽說,那個燈塔國拿來的衛星地面站嘛!”

張秋水正準備跟領導透露最新消息,哪知易元喝了口水,點頭道:“曉得,剛得了通知,總理把他們的地面站買了下來,燈塔國總統不帶回去了。”

他話音一落,衆人道:“那是拿來咱們研究院,倒騰看看?”

易元:“現在這衛星地面站留在了京市電信管理局。本來啊,為了限制華國和蘇國在某些領域的發展,西方對我們是封鎖的。按照國際巴黎統籌委員會的規定,像衛星地面站這樣的設備,燈塔國是絕對不應該賣給我們的。”

聽到這話,大家心裏頓時憋得慌。

顧心芒卻是見怪不怪了:“這是防着我們學去了呢。”

易元:“不過現在不是兩國關系處于緩和狀态了嘛,估計是為了對我們表示誠意,或者出于某種政治|目的,反正燈塔國總統同意我們購買這臺衛星地面站了。”

張秋水跟其他同事湊到易元面前:“那咱們能去瞻仰瞻仰不,這衛星地面站,到底是個什麽寶貝?”

孫佳佳:“剛才聽心芒說,這是跟他們的通信衛星相連的,是不是也能成為咱們的研究方向啊?”

易元沉吟了下,道:“剛才我也有跟趙顯棟組長讨論過,現在我們的實驗衛星才發射成功,要走到研制’通信衛星’這一步……”

他話說到這裏,大家剛才期盼的眼神,都黯淡了些。

顧心芒站起身,道:“現在全世界都在朝着一個信息的時代發展,我們如果不把通信衛星的問題提到議程上,那太空中本應屬于華國的位置,肯定就會被別國搶占了!”

易元若不無感慨道:“是啊,買衛星,也只能是一個兩個,只能靠自己研制,那才是真正擁有。”

下班後,顧心芒還在想今天的事情,完全沒看到郁西川就站在自己面前。

她往左邊走,那身影就往左邊,她往右邊走,那身影就往右邊,堵住她。

“诶!這位同志!”

她一擡頭,忽然,眼前一亮:“你從醴泉回來啦!”

“嗯。”

他笑得露出了大白牙,有點可愛。

“那……什麽時候還要再回去?”

郁西川撓撓頭:“說不準。”

“好吧,這是你們的機密。”

郁西川雙手插兜,問道:“剛才在想什麽呢?”

顧心芒仰起頭:“這是我們的機密!”

郁西川笑了,也不再問,兩人在小區的石椅上坐着,眼下黃昏,春意綿綿,顧心芒頭枕在椅背上,眼睛裏淬着路燈的光。

“郁西川。”

“嗯?”

“你……認識京市電信管理局的人嗎?”

郁西川的目光忽然看向顧心芒的臉,沒問為什麽,只道:“什麽時候見?”

顧心芒:“越快越好。”

她知道郁西川辦事可靠,但沒想到這麽迅速。

第二天一大早,她剛走下樓,就看見郁西川等在了那裏。

顧心芒小跑過去,就聽他說:“走,去吃早飯。”

這年代的京市早餐館,跟現代一樣,量多管夠,而且這家前門大街的牛肉包,肉餡真的汁水飽滿,為了怕一口咬下去燙嘴,還得先在小盤子裏分開,喝了湯,再吃肉。

顧心芒夾起包子裏的肉餡,震驚道:“這簡直就是一顆大牛肉丸子啊!”

郁西川:“這家的門釘肉餅,你看,是不是長得跟故宮大門上的門釘一樣。”

顧心芒點了點頭:“門釘太好吃了!”

郁西川看她的模樣,又笑了。

“你最近怎麽,愈發愛笑了?”

郁西川給她倒了豆漿:“喝吧。”

正當她低頭認真品味美食時,對面的座位忽然來了個身穿中山裝的年輕男子。

顧心芒以為是拼桌的,沒理會,直到他跟郁西川從天氣聊到了近況,這才擡起頭,看向他。

“你好,我叫黃仲義,郁西川的高中同學。”

顧心芒反應過來,笑道:“你好,我是顧心芒。”

郁西川:“仲義大學畢業後,就去了電信管理局的研究辦公室。”

黃仲義扶了扶眼鏡框,在顧心芒和郁西川兩張臉來回看了圈,眯了眯眼:“我說,西川同志,幾年不見,昨晚打電話說請我吃早餐,我還真以為是回來敘舊呢!咱們之間還尚存那麽一絲同學情誼不?但凡沒點事,你都想不起我呗,我這要不是找了個還算說得出口的差事,咱們還見不上了是不?”

眼前的青年一個勁絮叨,顧心芒看了眼郁西川,就在黃仲義換氣停頓的時候,瞬間插入話題:“您好,同志,我就是想問您,你們電信管理局是不是來了臺衛星地面站?”

她話音一落,青年的眼神挪到了顧心芒面前,他有些驚訝地點了點頭:“是啊!”

接着,指尖在兩人間轉了轉:“你們,想打聽?”

顧心芒笑着搖了搖頭:“不打聽。”

“噢~”

青年喝了口豆汁,就聽顧心芒道:“我們想看。”

這清晨的第一口豆汁,差點沒咽下去。

黃仲義咳了幾口,才緩氣道:“其實這也不是什麽機密,當時這衛星地面站集裝箱停在機場的時候,我就去看過幾次,現場還有不少人圍觀呢,後來才搬到通信管理局的。”

顧心芒心想,那時間算下來,也剛好是他們從醴泉回來的時候就搬走的,沒趕上趟。

黃仲義喝了口豆汁,咋吧着嘴,像在品味,又仿佛有些惆悵。

“我當時看到那個衛星地面站啊,活生生的就沖擊在眼前,大受震撼,我感覺這玩意,就是對咱們文明古國的,又一次形象的警示,也是挑戰!”

顧心芒看了眼郁西川,聽他在耳邊小聲道:“他以前是詩社的。”

難怪,說話這麽激蕩。

“你說咱們70年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了,一晃兩三年啊,還沒造出自己的通信衛星,我都等不住了!”

顧心芒看着他喝豆汁,感覺像在喝二鍋頭,愁的。

郁西川:“那你想怎麽辦?”

聽到這個問題,黃仲義忽然湊到兩人面前,一時神秘了起來:“我想,咱們國家要想發展自己的通信衛星,就必須讓這個問題引起國家重要領導人的重視,從而把通信衛星工程納入國家的重點計劃,只有這樣,咱們祖國的通信衛星事業,才有可能起飛。”

黃仲義說罷,過道有個大姐踢了下他的椅子:“讓一讓诶!”

“不好意思啊同志!”

顧心芒環顧四周擁擠嘈雜的早餐店,不由想到,在麥當當和肯阿基還未進入華國時,也許很多偉大的暢想,都是在包子鋪裏完成孵化的。

“你們覺得,我這個想法如何?”

郁西川:“進展到哪一步了?”

黃仲義:“這不是你們這一提,我才想起來說麽,這事也是藏在心裏,還沒想到個具體法子,話說,們倆,有想法不?”

顧心芒手肘立在桌面,雙手交叉抵着下巴,沉吟道:“要上達天聽,這種事,電信管理局哪個職位,最擅長?”

黃仲義琢磨了下,忽然,隔着厚鏡片的眼睛一亮:“我們局的局長……秘書!他經常要向上級彙報!我跟他關系還不錯,這家門釘肉餅店,我還帶他來吃過!”

顧心芒指腹在桌上點了點:“秘書……就是經常寫材料的……”忽然,顧心芒手上動作一頓:“也許,可以寫一封信,向國家反映真實的情況和意見,同時建議咱們國家盡快搞通信衛星!”

黃仲義點了點頭,想道:“寫信……那,寫給哪位領導?”

顧心芒:“總理。”

她話音一落,黃仲義倒抽口冷氣,忍不住朝顧心芒伸出了大拇指。

顧心芒知道,自建國以來,許多大型科研工程,都是由總理把關,目的就是能集全國之力,彙集智慧,排除萬難,共同攻堅。而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是非常可行的,也一直沿用到了現代。

黃仲義:“那信寫好了,怎麽才能送到總理手上,讓他老人家能看見呢?”

這時,郁西川和顧心芒對視一眼,心下了然,他低聲朝老同學道:“仲義,你剛才不是說,局長秘書,你熟嗎?”

黃仲義點了點頭。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封信,随同機要文件一起走,而且挂號。”

郁西川話音一落,黃仲義眼睛瞬間瞪得像銅鈴,再次豎起了大大的拇指:“這招,高啊!”

顧心芒:“最重要的,是信裏的內容。”

黃仲義想了想,道:“這既然是封普通人的群衆信,咱們這名字不能起得太高,就叫……《關于建設我國衛星通信的建議》!怎麽樣!”

顧心芒認真點了點頭:“這名字,還真是……一點都不高大上。”

黃仲義興奮道:“是吧!”

顧心芒:“現在衛星地面站買了回來,很快就會投入使用,所以,組織一個關于通信衛星的聯合調查組。把真實數據收集起來,就能讓這封信更具有說服力!”

黃仲義:“這沒問題,我就是在電信管理局上班的!”

顧心芒:“這可能會是個長期的工作。”

黃仲義扶了扶鏡框:“只要這封信能引起國家的重視,讓人民擁有自己的衛星,我幹多少活那都是輕松的。最關鍵的,還是研發人員,負重道遠啊。”

這一頓早餐吃下來,顧心芒跟黃仲義達成了去參觀衛星地面站的“會晤”,回頭他就上報給領導,到時候讓她帶幾個朋友一起來看。

等出了早餐店,清晨的風,幹冽地吹了過來,黃仲義尋思道:“你們倆,怎麽對衛星地面站這麽感興趣?對了,西川,你還沒跟我說,你下鄉回來後,是什麽打算啊?”

郁西川拍了拍他的肩膀:“打算事成之後,再請你吃一頓門釘餡餅。”

黃仲義拐了下胳膊,道:“你這家夥,還像中學那會一樣,什麽事都不說,得,我也不問了,我趕去上班,心芒同志,下次見!”

顧心芒笑着朝他揮了揮手。

郁西川送顧心芒去研究院的路上,說道:“如果我哪天出遠門,你就打這個電話,能找到黃仲義。”

顧心芒接過紙條,擡眸看他:“謝謝。”

郁西川:“不必言謝。”

顧心芒笑了笑:“我感覺,你很快又要走了。”

這時,郁西川忽然伸出雙手,顧心芒眼眸怔怔,下一秒,就撲進了他的懷裏。

“希望,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都能在。”

他的聲音,在頭頂輕柔落下。

顧心芒撲哧笑出了聲,吸了吸鼻子:“你我都是為祖國事業而奮鬥,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都在,就好了。”

郁西川緊緊地把她抱在懷裏,這樣的力氣,仿佛要嵌入骨肉之中。

“這樣的離開,也許會伴随一生。”

顧心芒仰頭看他,笑道:“但是,我們永遠都在這條路上,結伴而行。”

1972年8月10日,京市空間研究院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在醴泉基地發射的新型火箭——“風暴一號”,宣布發射成功。

它的出現,是為華國下一步發射重型人造衛星作了重要準備。而重型衛星的上天,将标志着華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跨上更高的臺階。

基于這個成果,衛星研發組迅速開會,對現在正處于研制中的衛星開始修改方案,并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膽的嘗試——

趙顯棟:“現在,我們有了能将更重的衛星送上天的火箭了,所以,接下來的衛星發射任務,是’一箭三星’。”

他話音一落,整個會議室都忍不住驚訝地讨論起來:

“火箭一次發射,要帶三顆衛星上天,這個技術,目前只有蘇國和燈塔國掌握!它對星箭協調問題、衛星跟蹤測控問題,以及星、箭、發射場,地面站四大系統之間的協調問題,要求都非常高!”

“而且我們之前試過星箭分離不完全,導致衛星險些發射失敗,這次還是一箭三星,風險極大。”

“咱們開始研制’實踐2號’的時候,還都沒考慮過,要給它帶上兩個小兄弟啊!”

會議室裏一時熱火朝天地越說越激烈,趙顯棟讓大家都讨論得差不多了,才開口:“難!才要去做!現在不做,以後,也得要做!不早點做,難道等着別的國家把太空的地盤都占了?還是等他們把衛星賣給咱們?”

趙顯棟一番話下來,會議室都安靜了。

誰都知道,一箭三星的意義,只要研制成功,就代表着一個國家航天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更是為接下來發射通信衛星奠定基礎。

趙顯棟:“現在,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有了,就看星箭分離的技術研發了。這個研發小組我會增派人手,務必盡快拿出多顆衛星的分離技術。”

散會後,張秋水和顧心芒她們往回走,小聲嘀咕道:“我聽說,現在要買燈塔國的通信衛星,條件非常苛刻,不僅買衛星,還得買他們的火箭,由他們發射,你們猜,得多少錢?”

顧心芒低頭看書,說了句:“光是一個轉發器,一年租金100萬美金,如果只租一個,一天就要3730美元。”

她話音一落,衆人倒抽一口冷氣。

張秋水:“這麽貴!咱們國家一年的稅收,跟它比起來,才多少啊!他們燈塔國,光一個衛星轉發器,就要100萬美金!”

孫佳佳糾正道:“是租一年!不是給你的!”

顧心芒在書上劃筆記,這些數據,她也是聽通信管理局的黃仲義說的:“是啊,這麽貴,所以咱們要是能搞出通信衛星,不僅給咱們國家省錢,還能出口,賺小錢錢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