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黑魚立杆五文河

崇祯九年六月下旬的膠東,由于小冰河的影響,空氣中已經夾帶絲絲寒意,預示着一場寒霜将再次降臨大地。

一行約莫幾百人的隊伍走在荒地中,當頭打着的幾杆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這是王争帶着的文登營第六哨新兵。

這些新兵的腰間基本都挂着兩到三個血淋淋的腦殼,由于剛剛取得大勝,新兵們都見了血,仿佛剛剛進行一場蛻變,扛着長槍走在路上都顯得虎虎生風。

冬日是殘酷的,各地都有無數的老弱災民,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不知又要有多少人将要在今年的長冬中被凍死、餓死。

想到這裏,王争一陣搖頭。

時局不靖,盡管已經在五文河獲得大勝,但是王争卻并不能放松步伐,随着奴酋皇太極稱帝,阿濟格率十萬餘清兵叩關,境況将會變得更加艱難起來。

走在最前面的王争攥緊手裏的那口鋼刀,有些話只能自己悶着,并不能與黃陽他們明說。

印象中,那場徹天動地的松錦大戰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就要開始了,這是一場決定明清雙方命運的關鍵戰争,時間緊迫,已經容不得自己有絲毫的懈怠!

與在水寨中相比,王争的隊列中好像少了不少人,江大與被救下的那三百來個百姓并沒有在隊列中一同前來。

臨行的前幾日,王争經常找江大交心,一談就是小半日的光景。

以王争這幾日對江大的了解來看,無疑他是值得信任的,但想來想去,王争覺得江大這種性子并不适合在軍中作為基層将官。

江大沉默寡言,貌醜卻心善,在他的心中,除了對王争的忠心便是道上的義氣最為重要,讓他帶兵,無疑是場災難。

優秀的領袖最明顯的特征便是知人善用,無論什麽樣的人都能在他手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如漢高祖劉邦。

相比朱元璋的親力親為,劉邦則是個另類,他并無張良經天緯地之才,沒有韓信統兵作戰之能,唯一擅長的便是用人之道。

按照這時候朝廷的規矩,被有任何背景的王争,此次作戰所得幾乎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留存,都将被貪功的上級瓜分,官官相護之下,王争拿他們根本沒辦法。

最多有個擢升的功勞,但這顯然滿足不了王争。

Advertisement

任了誰,都不想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方拱手送人,不過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盡管規矩在自己頭上壓着,王争依舊在想方法解決。

俺這時候的規矩來看,明面上自己要是想留着是不可能的,那王争只有在暗地裏下下功夫。

沒錯,王争想到了從水匪那邊投誠過來的江大,他并沒在新兵戶籍中入冊。

思來想去,王争最後決定把江大留在五文河水寨,明面上作為新的五文河水匪頭領,暗地裏卻是為王争占據住五文河這一塊寶地。

江大聽到這個消息自然很高興,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在他看來,王争要他在外立杆子,并且将辛苦打下的五文河交給自己管理,那是極大的信任,心下對王争感激異常。

盡管江大面上并沒什麽變化,但王争依舊能從他微微抖動的手上看出,江大心中還是很激動的。

既然江大要立杆,那就需要王争的協助,那些投降的水匪自然不能再用,都被王争在出發的前一天砍了腦殼,準備去領軍功。

三百餘名百姓被水匪抓來多年,家中早都沒了什麽親人,甚至連各自的村莊還存在與否都不知曉。

如今外頭兵荒馬亂的倒不如這五文河安穩,有吃有住還安全,水匪幾乎都被王争驅趕走。

這些百姓商議了小半天,最後也沒幾個離開的,幾乎都願意留下來追随江大,立杆五文河。

這樣一來,加上王争為江大留下的糧草銀兩等物資,江大帶着幾百人占據水寨,直接成了五文河內最大的一股杆子。

這時候的水匪立杆都不會用真名,例如浪裏白條、河龍王、浪裏蛟等人,即便是農民軍中也幾乎都用名號行事,例如闖王、射榻天、八大王等一些較大的農民軍。

這些在外挂着腦袋賣命的窮兇極惡之徒幾乎在各處都有得罪人,起初這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家人的法子,到了現在則成了道上另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在王争率文登營新兵走後,不少人都聽聞,又有一位水匪在五文河重新立杆,喚作黑魚,但是這位黑魚卻與河龍王、浪裏蛟兩兄弟不同,從不殘害百姓。

漸漸的,五文河水寨收留流民在的事情流傳開來,黑魚這個名號也逐漸響亮起來,流民與水匪有不少都前來歸附,這些都是後話。

王争走在路上時心中思索的都是到了寧海洲如何去做,畢竟那浪裏白條并不似河龍王一般講究道上義氣,在王争心裏,河龍王那樣的水匪反倒好對付。

浪裏白條卻不同,他的性質已經和農民軍有些類似,知道脅裹百姓作為炮灰攻城免得精幹水匪傷亡,這就說明他有野心。

暫避監軍道許成文的鋒芒,待官兵驕橫時設局破之,這也說明浪裏白條詭計多端,這種人做了匪首才最麻煩的。

握緊鋼刀,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王争也要帶着義井莊的老少爺們去闖一闖,這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五文河到寧海洲外圍只有不到三十裏地,王争一行人從早晨出發,慢騰騰的下午也走到了寧海洲外圍的小樹林中。

出了小樹林,看見西門大開的城門,王争心中“咯噔”一下,難道寧海州城已經被水匪攻破了不成?

帶着新兵們踩過門前散亂的旗幟,一眼見到州城內蕭瑟的街道,沒什麽猶豫,王争帶着人直奔知州衙門而去,若是官兵還在抵抗,那裏無疑是最後的希望。

剛剛轉過街角,二十幾個百姓尖叫着跑來,其中有男有女,後面跟着如狼似虎的水匪。

這些百姓見到前方衣襖整齊的文登營新兵好似抓住了最後一根求生的稻草,又驚又喜的跑到文登營新兵身後。

待這些百姓全部通過,王争“噌”的一把抽出鋼刀,大步當先走出。

“諸位将士,随我殺匪立功!”

文登營新兵們齊刷刷的挺起雪亮的槍尖,踏着稍顯整齊的步伐,堵住窄小的街道,等待已經殺紅眼的水匪沖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