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回來歇了兩日,林氏開始接手家中的一切內務,等将這些日子的一應大小事理出個頭緒來,已到了臘月二十日,林氏先讓人給榮國公府遞了拜帖,有黛玉先在賈母那裏說下的話,賈家很快就有了回話,林氏就帶着早備好的禮,帶着林然去了榮國公府。

臨近年下,榮國公府既要準備過年,又忙着籌建省親別院之事,林氏一路走着,只見府中下人懼是一派忙碌,等到了賈母院裏,各自見過,又将見面禮一一送過,小輩們又要拜謝,少不得耽擱許多功夫。

林氏笑着賠禮道:“年底諸事皆忙,打擾老夫人了,還請您見諒。”

賈母笑道:“哪裏,你是玉兒的姑姑,何時來見她都是應該的。況且,忙都是她們的,我這個老太太可閑着呢,正愁沒人同我說話,姑太太來的正是時候!”

林氏笑道:“我和黛玉同行這許久,乍然分別了倒有些不自在,只是我們家才搬到京裏來,許多事都沒調停好,又趕上年下,這才耽擱了許多日子,好容易抽空來看看她。”

黛玉聞言亦笑道:“姑姑那裏一大家子人,自然是忙,下次您讓人來說一聲,我過去看姑姑就是了,您是長輩,哪能讓您跑來跑去的。”

賈母眼底極快的閃過一絲不悅,面上卻仍舊笑着:“玉兒說的是,她成日家也不過是和姐妹們玩笑罷了,姑太太既忙,只叫她過去就是,左右也是閑來無事。”

林然聽了這話,悄悄的向黛玉勾了勾手指頭,黛玉捏了捏她的小臉,問道:“然姐兒,想姐姐了嗎?”

林然使勁點頭:“想!”

賈母低頭看着這個黛玉的堂妹,林然樣貌不如黛玉,卻自有一番靈動可愛,很讨老人家喜歡,賈母再不喜歡半路裏冒出來的黛玉的姑姑和堂弟妹,見了這個小姑娘,也難免心生慈愛之意:“然姐兒想你姐姐,不如在這裏陪你姐姐住些日子?”

林然眨眨眼,稚聲道:“謝謝老夫人,可我還得陪着姑姑呢,沒我陪着,姑姑夜裏要做噩夢的,等姑父回來了,我再來陪姐姐玩。”

這番童言童語引得滿屋子人都笑起來,林氏輕擰着林然的腮邊肉,笑道:“這孩子……”

衆人慢慢止住笑,廳裏的氣氛漸漸活潑起來,一時有丫鬟來問老太太在何處擺飯,賈母笑着請林氏一行往小花廳去用飯,黛玉陪在林氏身邊,悄悄的跟她說了賈家的規矩。

一時寂然飯畢,衆人再次回來落座飲茶。

黛玉領着林然和賈家的姑娘們和薛寶釵在一旁玩笑着,大人們則是客套着說些閑話。

Advertisement

坐了一陣子,林氏便起身告辭,賈母自然是要留,又是一番虛禮,林氏便帶着林然出門去了,黛玉不舍,跟着送到了垂花門處。

林然一手牽着林氏,一手牽着黛玉,道:“過了年,我再和姑姑來看姐姐,姐姐也到我們家裏去住些日子可好?我還想讓姐姐教我呢!”

黛玉自然沒有不答應的,林氏笑道:“好了,咱們如今都在京裏住,你想見你姐姐不過是走幾步路罷了,這幅樣子倒像是要出遠門似的,別惹你姐姐傷心,啊。”

林然乖乖道:“好。姐姐別傷心,我一定常來看姐姐。”

黛玉笑着點頭:“我也會常去看然姐兒的。”

……

晚上,姜珏去給姜老太太請安,正好林氏在那裏陪着老太太說話。

姜珏躬身道:“太太好,聽林然說,您今日出門去了。”

林氏道:“我今日去看你表妹了。”

姜珏順口道:“表妹?哪個?”

林氏:“……”

姜老太太扶額笑道:“哪個?姓林的那個,你還有哪個表妹在京城?”

“啊。”姜珏這才反應過來,林氏說的是黛玉。

姜珏也覺得不大好意思,便問道:“表妹可好?”

林氏笑道:“一切都好,賈府的老太太疼林姑娘勝過疼自己的親孫女呢!年前事忙,待過了年,我再請林姑娘來過府小住。”

姜珏點點頭,并不大在意。

林姑娘到姜家小住,也不過是陪着林氏和林然,或許老太太喜歡,還能陪着老太太玩一玩,姜珏一個外男,與她是沒有交集的。

姜珏自認為,這一生他和黛玉的交集僅止于那一晚和林如海守靈時的那兩句話罷了。

此後便再沒有了。

林氏又說起別的來:“聖上恩德,準許後宮妃嫔回家省親,他們家正忙着蓋省親別院,上下人等都停不住腳,她一個閨閣女兒,也插不上什麽手,到咱們家裏多住些日子也是無礙的,就怕她外祖母不舍得。”

姜老太太笑道:“阿然自回來後,一日幾次的說她姐姐這也好那也好,我早想見見了,只是人家官宦千金,又是國公夫人的外孫女,不好無禮的。”

林氏忙笑道:“她不是那等輕狂人,母親見了就知道了,林姑娘再知禮不過的。”

姜老太太點頭,又向姜珏道:“我同你太太在這裏說話,你去別處頑吧。”

姜珏知道這是老太太有意同林氏再說說林姑娘,他在這裏不方便,便知趣的退下了。

“世家大族教養的女兒自然比咱們這等小門小戶的強,阿然跟着林姑娘也能學些大家子的規矩。”姜老太太笑道,“林家本是書香仕宦之家,在咱們家裏到底是委屈阿然了。”說着,姜老太太拍拍林氏的手,“你也是,阿清,這些年嫁到我們家裏來,也委屈你了。”

林氏忙道不敢,又說道:“我父親和兄長的後事全賴家裏操持,更別提這些年懷哥兒和然姐兒,哪樣不是……”

姜老太太搖頭,道:“你父親當年幫過咱們家老太爺,這都是應該的。”

話說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可能記着恩情的能有幾家,林氏年少時曾定下過一門親事,對方也是耕讀之家的男兒,可卻因為林氏敗落,說退婚就退婚了,更因此妨礙了林氏的名聲,否則她也不會到十八歲才嫁給姜家做續弦。

姜家門第雖不如林家,勝在家中老太爺老太太老爺都是知禮記恩的人,就因為林氏的父親當年的舉手之勞,這些年對林氏也好,林懷林然也罷,都是從不虧待,盡心盡力的照顧扶持。

林氏和姜老爺雖沒有男女之情,不過是搭夥過日子的情分,林氏這個當家主母的本分盡到了,姜老爺也十分尊重這個正妻,雖有小妾在,可卻沒有敢挑釁主母的。誰家沒有個小妾姨娘,林氏已然知足了。

再說長輩,姜老太爺和姜老太太都是再和煦不過的公公婆婆,林氏自嫁到姜家來,從來沒有被為難過。

姜家如今雖只是皇商之家,根基淺薄,可姜珏如今已有舉人功名,後頭的孩子們也都在讀書,飛黃騰達,日後也未可知啊!

林家那邊還有個林懷在,日後他登科入朝,撐起林家門楣,林氏在姜家只會更順心。

這樣想着,林氏心道,哪裏有委屈,如今已然很好了。

“咱們一家人,哪裏就說這個了。”林氏笑道,“改日林姑娘來玩,不如也叫琳姐兒一塊兒來玩,她比林姑娘大上一歲,想必更有話說呢!”

姜琳是衛姨娘的女兒,今年十一歲,是姜老爺唯一的女兒,性子跟她娘一樣,最是張揚不過了,不過她也就是個窩裏橫,只敢在姜老爺和衛姨娘跟前任性耍脾氣,在旁人跟前是萬萬不敢的。姜老爺難免寵愛些這唯一的女兒,但也不會容許她在嫡母和祖父祖母跟前撒潑。

姜老太太哼道:“你是好心,只怕人家疑心咱們要害她呢!”

姜老太太這話自然不是無的放矢,姜琳是衛姨娘的第一個孩子,她生第二個孩子姜瑾時,恰逢姚氏難産去世三個月,全家上下對衛姨娘和姜瑾是一視同仁,她自己卻不知怎麽多起心來,總怕旁人因此怨怪她與姜瑾。

姜瑾有一次在姜老太太這裏玩,回去就發了熱,小孩子生病本是常事,姜瑾那次病的也不重,吃了兩貼藥就好了,衛姨娘卻話裏話外幾次暗示老太太瞧不慣姜瑾,後來便不肯讓姜瑾到老太太那裏去了。

姜老爺為此訓過她幾次,但衛姨娘死活不聽,哪次姜瑾病了她都要疑神疑鬼,不敢明目張膽的怪老太爺老太太,就數次借故在姜老爺跟前說姜珏的不是。這也是姜珏不愛同他的庶弟們相處的原因所在,雖然姜老爺不是糊塗人,不會聽信衛姨娘的鬼話,不過姜珏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就盡量躲着他們。林懷當年也是自己黏上來的,加之林氏不是衛姨娘那般愛多心更愛惹是生非的人,否則姜珏也不會同林懷走的近。

林氏一笑,道:“孩子們的事咱們也說不準,左右讓她們見一見,若是性子合了,自然願意在一起頑。”

姜老太太叮囑道:“讓跟着阿然的嬷嬷丫鬟看着些,別讓姜琳沖撞了林姑娘。”

“是,母親放心。”林氏答應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