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魯伊特不無擔憂的說道:“我們遇到麻煩了,不難看出,北愛爾蘭對德國隊做過大量研究。”

“可我們對他們的研究,似乎并不充分。”

弱隊要研究強隊很容易,強隊本身,每年就有許多比賽,他們的隊員也來自五大聯賽的頂級豪門,比賽更多。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上百場比賽錄像進行研究。

球隊的基本戰術,慣用打法,最常用的進攻方式和路線……只要教練水平在線,都能研究得透透的。

研究透徹是一回事,能夠制定出限制對方的戰術是另一回事,球員在場上執行戰術又是一回事。

反過來,強隊想要研究弱隊,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麽可研究的,戰術單一,技術一般,比賽場次還少,大多以防守反擊為主,也沒什麽成體系的打法。

所以強隊對陣弱隊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但今天這場歐洲杯小組賽,北愛爾蘭是真的在德國隊身上下功夫了。

和三個強隊分在死亡組,不逼自己一把,踢完三場比賽,就得回家了。

說不定還能像丹麥和希臘那樣,創造童話。

“哇噢!!!”魯伊特忽然一聲驚叫,“危險啊這個球。”

“北愛爾蘭差點破門了!!!”

場上,德國隊德國隊在後場控制球權,諾伊爾傳球給赫迪拉,北愛爾蘭依舊兇狠上搶,他沒有向前傳球的機會,只能分個左邊的克羅斯。

而克羅斯拿球之後,又被沖過來的北愛爾蘭隊員纏上了。他沒有路線傳球,只能回傳給諾伊爾,這一傳,就傳出大事了。

好在北愛爾蘭雖然拼搶兇悍,但個人技術還是差了點。接球的隊員停球停大了,球被諾伊爾沒收。

這近二十分鐘的比賽踢下來,德國隊在後場忙忙碌碌,菲恩在前面無事可做,因為他拿不到球,即便是德國隊打進攻的時候,球也傳不到他的腳下。

既然球傳不到他的腳下,他就只能從鋒線回撤到己方半場。

他回扯,對方防守隊員就跟着他往上壓。菲恩走到哪裏,他們貼到哪裏。

所以,就算菲恩回撤回來拿球,效果也不好,因為拿到球他身旁就全是穿綠衣服的北愛爾蘭球員,跑不起來,也沒有很好的傳球路線。

魯伊特說道:“萊因哈特,我們年輕的中鋒,今天的比賽,他似乎在場上隐形了,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鏡頭前。”

菲恩都很少拿球,怎麽可能頻繁出現在轉播鏡頭裏。

他拿不到球,也并不是因為隊友不給他傳球,而是沒有機會給他傳球。

德國隊的進攻主要就是靠打兩個邊路,以及禁區前兩側的肋部區域。所以需要格策和羅伊斯在這兩個區域給出高質量直塞球,頂在最前面的菲恩才有發揮的機會。

然而,事實上,格策和羅伊斯兩個人也踢得很難受。

北愛爾蘭很強調肋部區域的保護。他們寧願讓德國隊下底,也決不在肋部區域讓德國給出直塞球。

他們今天排出個4-5-1的陣型,在中場投入重兵,只為鎖死羅伊斯的策動。

比賽第26分鐘,克羅斯在中圈傳球找菲恩。菲恩在圓弧頂上背身拿球。

這是個半高球,菲恩要做一個類似高擡腿的動作去把球卸下來。

而正在此時,北愛爾蘭中後衛麥考利猛地從他身後沖過來,撲在他腳底下,想要用頭去頂這個球。

但菲恩已經搶在他之前,把球傳給了羅伊斯。所以,菲恩傳球之後一收腳,鞋釘差點怼他臉上。

演播室裏的魯伊特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一聲驚呼:“我的天,這也太拼了吧。”

“他們是在用英式橄榄球的風格踢足球。”

比賽第34分鐘,德國隊在左路的進攻,克羅斯斜傳邊路找到格策,格策自己往前帶球。

克羅斯傳球的時候,菲恩也在往禁區內跑。就在他剛剛踏入禁區的這一刻,兩名防守隊員還沒來得及跟過來。菲恩一直在邊跑邊舉手,向格策要球。

可是,當格策的球傳過來的時候,防守隊員也趕到了,直接封堵了他的傳球路線,一腳解圍,菲恩連球都沒碰到。

“哎呀!!!”魯伊特語氣中滿是惋惜,“這麽好的機會,浪費了……”

菲恩轉過頭去看向格策,格策在邊路,跟他隔了段距離,兩個人交流只能靠眼神,對方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也很無奈。

菲恩回過頭來,羅伊斯剛好跑到他的身旁,目光始終盯着對方幾名中場球員移動:“開場就這麽刺激,搞得我手忙腳亂。我一拿球,兩三個人就圍了上來。”

北愛爾蘭确實戰術素養高,執行力強,打出了一支弱隊不為強敵的沖勁兒,相比之下,比德國隊更有激情。前場幾次小配合就能撕破德國隊的防線。

要不是他們那位單前鋒個人技術差了些,德國隊現在至少1球落後了。

菲恩沉吟一聲,說道:“想辦法。”

其實他想說的是“得想想辦法”,說出來的話省略了兩個字,配上他一貫冷淡的語氣,聽起來好像在給羅伊斯下達命令。

羅伊斯心注意力都在比賽上,并沒有注意他說了什麽。

中圈附近,有北愛爾蘭球員倒在地上,等待隊醫進場查看。菲恩和羅伊斯才能抓緊時間交流兩句。

羅伊斯的目光一直在看對方防守隊員,擡手在他拉住了菲恩的小臂,然後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雖然額頭上都是細密的汗珠,但不影響他笑起來自信且好看。

“就他們這麽來來回回的頻繁跑動,消耗體能不說,總有失位的時候。邊路不行,咱們就試試中路。”

“還有那個麥考利,他很喜歡上搶。”

羅伊斯轉過頭來,沖菲恩挑了挑眉:“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他的思路很清晰,菲恩也覺得有道理:“就這樣。”

那邊北愛爾蘭的隊員已經站了起來,比賽馬上恢複。兩個人迅速跑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比賽第38分鐘,北愛爾蘭繼續在德國隊後場進行高位逼搶,再配合無球跑動後插上,制造射門機會。

過了開場那一陣,德國隊中後場也漸漸冷靜下來,穩住節奏。

幾次傳倒梳理之後,克羅斯看準時機,送出傳球交給羅伊斯。

這時候,正是羅伊斯剛才所說的,幾個中場球員高位逼搶太厲害,沒能回到自己原本的站位,身後一大片區域以及他們的後防線全都暴露出來。

羅伊斯帶球來到禁區前沿,菲恩跑向禁區左側,那位名叫麥考利的中後衛果然很上頭,看到羅伊斯帶球上來,就毫不猶豫的上搶。

羅伊斯早有準備,把球往旁邊一扣,麥考利沒有碰到球,但是卻絆了他一下。

羅伊斯踉跄兩步,擡頭看到菲恩的位置,送出一腳直塞。

而這個時候,因為中後衛麥考利上搶,右邊後衛過去幫他補位,菲恩那邊就拉出了空當。無人防守的情況下,他拿球之後,直接打球門近角。

“好機會,萊因哈特,射門!!!被門将撲了出來……”

這個球北愛爾蘭門将的反應實在迅速,一個側撲,單手将球撲出了底線。

德國隊獲得一次角球機會。

菲恩暗自嘆了口氣,有點可惜,但也沒什麽可惜的。

他轉過身來,正好看到後面羅伊斯也轉過身去。對方餘光掃到他,又回過頭來,沖他揚了揚下巴。

雖然這個球沒進,但是證明他們剛才的思路是正确的,只要找對了方法,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不過上半場比賽很快就結束了,雙方比分0比0,先回到更衣室,稍作調整,下半場再戰。

這半場比賽,看得德國球迷那叫一個煎熬。世界排名第四的球隊,被一支世界排名不知道多少位的球隊開場壓着打,這像話嗎?

剛剛踢了半場,評論員和球迷就迫不及待給勒夫開會:

“堅持打傳控,一直在後場倒腳,幾次失誤都險些丢球,克羅斯還給人家送了個單刀。”

“堅持用羅伊斯,結果除了最後那個傳球,前面他有什麽作為嗎?”

“堅持用萊因哈特首發,打了45分鐘比賽,一大半時間看不到人影,要不是最後來了腳射門,我都不知道場上還有他這個人。”

“他和格策毫無默契可言,一再錯失良機。”

“還有穆勒,他真的上場了嗎?”

“看看人家北愛爾蘭,再看看你們,下半場還是這個狀态,就能解鎖第一場失利了。”

“……”

球迷們着急,替勒夫出謀劃策:“把萊因哈特換下去吧,不如讓戈麥斯上來。”

“俱樂部和國家隊是兩回事,還得再練練配合。”

球迷們在論壇和社交平臺鬧得再厲害,也影響不了球員,因為此時此刻,沒人有時間看手機。

菲恩在國家隊身穿9號球衣,從以前總是坐在更衣室角落的位置,到現在坐在正中間。

他左邊是克羅斯,右邊是波多爾斯基,因為波多爾斯基今天替補,沒有上場,所以也沒坐下來,菲恩右邊就是克羅斯。

三個人湊一塊,還在讨論剛才那個思路。要想打出效果,就得多交流細節。

菲恩坐在他們倆中間,卻沒怎麽開口,但其實都是克羅斯和羅伊斯在說。

勒夫從外面走進來,一眼就看到他們三個。

他徑直走到菲恩身旁:“說說上半場那次傳球。”

聽到主教練的聲音三個人一起擡起頭來,勒夫看着菲恩,在向他提問。

于是,克羅斯和羅伊斯各自坐回自己的位置,忙別的去了。

菲恩皺眉,反問了一句:“哪個?”

“馬裏奧(格策)那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