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這本來是德國隊的一次進攻機會,但菲恩在接赫迪拉傳球之前,拉莫斯就已經做出預判,貼在了他的身前。
赫迪拉這個球直接傳到了菲恩腳底下,他也沒有能起速跑起來的空間,再加上另一邊皮克趕過來,再配合拉莫斯兩個,把菲恩向前的路線堵死了。
不難看出,他們在賽前也做過打量研究,尤其是針對菲恩的研究。
菲恩只能将球分給另一邊的穆勒,而這個時候,阿爾巴又從旁邊沖出來,一腳把球斷走了。
西班牙發起進攻,德國隊迅速回防。
球經過幾次傳遞到伊涅斯塔的腳下,小白擡頭看一眼莫拉塔的位置,立即送出一腳精準的直塞,一個節奏變化,再加一腳妙傳,直接把德國隊的防線打穿了。
莫拉塔拿球之後直奔禁區,諾伊爾果斷出擊,搶在莫拉塔射門之前,将球沒收。
“諾伊爾,這個處理相當果斷,也很冷靜,幫助德國隊化解了這次危機。”
“伊涅斯塔的傳球,還是很有威脅。”
“德國隊必須小心了!”
德國隊自己也被西班牙人的這次進攻驚出一聲冷汗,諾伊爾球抱在懷裏,仍然心有餘悸,站起來就沖着胡梅爾斯和博阿滕這兩名中衛喊道:“注意力擊中,站位堅決一點,這個球是可以造越位成功的。”
但胡梅爾斯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回頭看向赫迪拉,認為這個球赫迪拉應該防住伊涅斯塔,不應該讓他這麽輕而易舉就把球傳出來了。
赫迪拉攤了攤手,傳球的又不是什麽不配擁有姓名的小球員,那可是伊涅斯塔,他要傳球,是想攔就能攔得住的嗎?
場上比賽還在繼續,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剛才的問題在哪兒,點到為止即可,接下來注意協防就好,不必深究到底是誰的疏忽,這沒有意義。
他們都是職業球員,在場上只有一個目标——贏球。
上場之前,勒夫也不斷地在強調團隊和整體。
這段時間,前場幾名球員不斷的交換位置。穆勒頂到了前面,菲恩來到他的身後,頻繁回中路拿球。
比賽第17分鐘,德國隊的進攻,基米希助攻上來,傳球給羅伊斯,羅伊斯拿球之後,自己在肋部區域帶球推進。
菲恩在另一側穿插跑動,一方面吸引防守隊員的注意,一方面幫他扯開空當。
皮克一看菲恩跑開,也立刻跟了上去。羅伊斯在布斯克茨上搶的同時,把球傳給德拉克斯勒,德拉克斯勒又傳給穆勒,穆勒再傳回來,德拉克斯勒跟進一腳打門,德赫亞早有準備,将球沒收。
德國隊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一次射門,就這樣被西班牙化解。
這一幕看得羅伊斯直皺眉頭,穆勒在攤手,表示自己前面有阿爾巴封堵,沒辦法完成射門。
往回跑的時候,菲恩直截了當的質問德拉克斯勒:“為什麽要傳那一下。”
他指的是傳給穆勒那一下,在他看來這個配合很多餘,拖慢了進攻節奏,讓德赫亞有充足的時間做準備。
如果德拉克斯勒直接打門,效果會更好。
德拉克斯勒解釋說,因為拉莫斯當時的站位不錯,他想通過傳球拉扯一下,但拉莫斯經驗老道,站在原地根本就沒動。
菲恩說:“下次直接打。”
德拉克斯勒比他還要年長一歲,但他那個說話的神态和不容反駁的語氣,總讓小德有種“他說得對”的感覺,不由自主會把他說的每一個字放在心裏。
菲恩性格使然,不愛說話,事實上剛到國家隊的時候,在訓練賽上他都是個啞巴,全靠意念和隊友交流。
隊友并不是時常都能和他腦電波一致,大多數時候都和他想不到一塊兒去。
是勒夫不斷地要求他開口和隊友交流,經過四場比賽,他現在也能在場上和隊友簡單說上幾句。
但這個範圍也很有限,通常只局限于羅伊斯、穆勒和克羅斯三個人之間,剛才也是因為那個球,他覺得德拉克斯勒的處理不夠好,才開了金口。
場上比賽繼續,西班牙依舊占據着55%的控球時間,德國隊只有45%,這還是歐洲杯開賽以來,第一次,德國隊的控球時間少于對方,而且還少了十個百分點。
但這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畢竟是西班牙,要是打其他隊伍,控球時間說不定直奔70%去了,比如上一場對克羅地亞,他們就有超過68的控球率。
比賽第20分鐘,大衛-席爾瓦禁區右側打門,被諾伊爾撲出,法布雷加斯跟進補射,再被諾伊爾用腳擋出。
“哇哦!!!又是諾伊爾連續兩次漂亮撲救,确保德國隊球門不失。”
回過頭來,德國隊也回敬了西班牙一次精彩的進攻。
赫迪拉帶球推進到前場,傳給羅伊斯,羅伊斯自己帶球到禁區,在布斯克茨準備上搶之際,回傳給禁區外的菲恩。
菲恩起腳打門,搓了個十分具有隐蔽性的弧度,球速看起來不快,飛向球門的時候似乎還打高了,眼看着快要飛出橫梁,卻在關鍵時刻下墜,向球門內落去。
德赫亞飛身,單手把球托出橫梁。
“萊因哈特射門……”魯伊特一聲“goal”都到了嗓子眼,愣是沒喊出來,關鍵時候換成了一聲嘆息,“德赫亞,注意力真是集中。”
這球沒進,菲恩輕輕地搖了搖頭,轉身往回走的時候,有人在他肩膀上輕拍兩下。
菲恩轉過頭,穆勒朝他調皮的眨了眨眼,還豎起了大拇指:“再接再厲!”
三分鐘之後,羅伊斯接基米希傳球,自己內切走肋部,來到禁區外圍,起腳打門,球稍稍偏出了立柱。
比賽第30分鐘,布斯克茨在中路拿球,交給法布雷加斯,後者推進到前場,橫向傳給伊涅斯塔。伊涅斯塔禁區前沿自己來了一腳遠射。
這球打得沒什麽力道,一點也不夠堅決,被諾伊爾輕而易舉的沒收了。
比賽第32分鐘,法布雷加斯也在禁區右側來了一腳射門,不過高出了門框範圍。
這一時間段,西班牙加強了進攻,三位中場有機會就向前場輸送傳球,偶爾也自己來上一腳。
德國隊這邊,很難從西班牙腳下斷球,即便拿到球權,在多次傳遞中,也很容易傳丢,一段時間內,組織不起更好的機會,只能被動防守。
比賽第36分鐘,莫拉塔門前搶點,諾伊爾高高躍起将球摘下。
比賽第40分鐘,又是伊涅斯塔的直塞球,找到鋒線上的莫拉塔,莫拉塔快速沖向前場,一腳射門将球打進。
這個球羅伊爾都沒有做出撲救,眼看着他把球打進。因為邊裁已經舉旗了,莫拉塔越位在先,進球無效。
看臺上,西班牙剛舉起手來,準備歡呼,進球就被吹掉了。
反倒是德國隊這邊,松了一大口氣。
比賽第42分鐘,伊涅斯塔傳球到禁區,博阿滕搶在莫拉塔之前,将球破壞出底線。
西班牙獲得一次角球機會。
伊涅斯塔抱着球跑向角旗區,德國隊幾名大個子球員全都來到了禁區內。
菲恩也回到了進球內,別人都在盯防幾名前鋒,只有他,直奔拉莫斯而去。
他和拉莫斯是隊友,非常清楚拉莫斯在這種點位求搶點中的作用。
伊涅斯塔自然也很清楚,所以,西班牙這次角球,要重點盯防的一定是拉莫斯、皮克這兩個搶頭球非常厲害的中衛。
菲恩一直緊貼着拉莫斯,跟着他的路線移動,絕不肯放松半步。
兩個人都在門前,拉莫斯在想盡辦法擺脫菲恩,無論他如何前後左右移動,菲恩都緊緊地貼着他。
伊涅斯塔的角球開出,菲恩和拉莫斯兩個人看準時機同時起跳,兩個人都有些互相影響,沒能搶到這個球。
于是,後點的博阿滕率先碰到了球,将其頂出底線,西班牙連續獲得角球機會。
這一次,伊涅斯塔又從另一側主罰角球,菲恩跟着拉莫斯來到後點,但伊涅斯塔的球開向前點。
這時候,皮克高高躍起,頂到了皮球,頭球攻門!
“球被諾伊爾撲了出來!”魯伊特在直播間高喊,“但是球還沒有出禁區,門前一片混亂,莫拉塔跟進再射,球進了。”
“這一次諾伊爾鞭長莫及。”
“西班牙1比0領先。”
“……”
上半場第43分鐘,西班牙率先取得進球。
進球之後,莫拉塔沖向西班牙球迷聚集的看臺,開啓瘋狂慶祝模式。他的隊友們,一擁而上,将他圍在中間。
德國隊這邊,球員們都從彼此臉上看到了無奈。
從比賽一開始,他們似乎就陷入了被動,雖然也有幾次不錯的進攻,但大多數時候,比賽都在跟着對方的節奏走。
上半場比賽傷停補時2分鐘,在西班牙隊不停來回倒腳的過程中,很快就被拖了過去。
裁判吹響上半場比賽結束的哨音,雙方
稍事休息,等待下半場比賽。
這還是本次歐洲杯開賽以來,德國隊第一次帶着0比1的比分回到更衣室。
雖然有被對手先進球,但他們還沒有在上半場結束的時候落後過。
西班牙是一支很擅長領先之後保持優勢的球隊,因為他們善于控球,會通過不斷地控球來消耗比賽時間,以及消耗對手的耐性。
對手拿不到球,就無法完成組織進攻,随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從而失去對比賽的掌控。
而對于西班牙來說,就算他們不再取得進球,将現在的領先優勢保持下去,他們就能贏得這場比賽的勝利,從而進入半決賽。
壓力來到了德國隊這邊,從現在開始,他們的對手不再是西班牙,而是時間。
中場休息的時候,媒體就開始迫不及待的吹捧西班牙的傳控足球:
“盡管是通過定位球的機會破門,但西班牙在上半場仍然在德國隊門前創造了多次機會。”
“如果三名前鋒能夠把握住,那麽比分不會只是1比0。”
“整個上半場,德國隊表現最好的就是諾伊爾。”
“之前有人說皇馬為了萊因哈特放棄了莫拉塔。”
“現在看來,這個選擇有待商榷。”
“莫拉塔是西班牙人,他應該比德國人更适應西班牙球隊。”
對于這樣的說法,德國球迷,甚至一些皇馬球迷表示不同意:“請問莫拉塔上半場有什麽突出貢獻嗎?”
“門前補射進了一個球,這球雖然是他進的,但是有什麽難度嗎?誰恰巧出現在那個位置,補一腳,這球都能進。”
“所以,萊因哈特進球了嗎?”
“之前不是吹什麽德國隊大中鋒,已經打進五球,不都是小組賽和弱隊身上刷出來的。”
“真正到了比賽關鍵時刻,遇到強隊就不會了呗。”
“比賽不是還有下半場,急什麽?”
“……”
全隊回到更衣室裏,仍在讨論剛才那個丢球。
但這确實沒什麽可讨論的,有的時候事情就是如此巧合。
拉莫斯被菲恩盯死在後點,皮克跳起來正好頂到這個球,諾伊爾撲出之後球落到了莫拉塔腳下,于是,球進了。
“忘掉那個丢球,咱們還有下半場,現在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将比分扳回來。”
“是的,咱們不是沒有機會。”
“下半場,大家都精神起來,咱們得加強進攻。”
“沒錯,加強進攻,這很難,但我們必須得這麽做。”
菲恩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羅伊斯靠過來,用手肘碰了碰他:“你怎麽看?”
菲恩只說了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