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室內泳池并不是用來游泳的,是用來做水療幫助球員恢複體力的。水并不深,但水溫很低。
摔倒的瞬間門,菲恩反手鉗住了羅伊斯的手腕,兩個人在水下同時睜開眼,在泳池波光粼粼的映照下,菲恩那雙碧藍眼眸顯得更加幽暗深邃,完全濕透的金發顏色也比平時更深一些,貼在額頭和臉頰上——羅伊斯覺得他可能生氣了。
菲恩手腕一使勁兒,将羅伊斯拉到自己跟前,再帶着他在水裏轉了個身,手上一使勁兒,把人往後一推,摁在了池壁上。
“……”
羅伊斯抹了把臉上的水,沖他笑得很甜:“放輕松,只是開個玩笑。”
“……”
“反正你也要下水,對吧……”
“……”
博阿滕和基米希兩個人走過來,一左一右,蹲在羅伊斯身後的池邊,事不關己的看熱鬧,還火上澆油。
博阿滕伸手在水面上點了兩下:“今天的水溫挺低的吧。”
他看一眼牆上的LED顯示屏,“我去,水溫只有17度。”
基米希啧啧兩聲:“自己下去,和被人拖下去可是兩碼事。”
“小菲生氣了,馬爾科,你完了……”
“……”
菲恩仍握着羅伊斯的手腕,拇指在他內側的血管處來回摩挲兩下,羅伊斯半眯着眼睛看他過來,兩個人迅速交換一個眼神。
後面,博阿滕和基米希還在交流水溫的事情:“太冷了,今天這個實在太冷了。”
“下嗎?”
“下吧。”
“不下了吧。”
“……”
他倆還沒商量出個結果,忽然,菲恩和羅伊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一個抓住基米希的腳踝,一個拉住博阿滕的手臂,被偷襲的兩個人還來不及掙紮,“噗通”“嘩啦”齊刷刷掉進了泳池裏。
“啊啊啊啊啊啊!!!”
一聲凄厲的尖叫響徹整個泳池,外面路過的波多爾斯基和施魏因施泰格,甚至沒有多看一眼就判斷出:“這肯定是約書亞(基米希)。”
“他可太喜歡叫了,任何情況都要嚎一嗓子。”
“除了他,沒人這麽叫。”
“……”
博阿滕和基米希在泳池裏撲騰了好一陣,總算從水裏探出頭來,就只看到羅伊斯單手往池邊一撐,整個人就跳上了岸,拿上毛巾,回頭朝他們調皮的眨了眨眼:“我的水療時間門到了,你們慢慢享受吧。”
說完,他就愉快的轉身走向另一邊的熱水池。
在他身後,博阿滕和基米希兩個人眼裏都快能噴出火來。
跑了一個,後面還有一個。
兩個人同時回過頭來,菲恩已經浸泡在水中,開始緩慢而勻速的來回跑動。
菲恩感受到他倆的視線,從水裏站起來。濕透的訓練服貼在身上,勾勒出緊繃的肌肉線條。
他沖着兩位隊友挑了挑眉:“有事?”
“……”
博阿滕往後退了一步,抖了抖臉上的水:“沒事。”
基米希一把扯掉身上的訓練服,豪氣的扔到池邊,整個人泡進水裏的時候,還是凍得上下牙直打顫:“好冷!”
冷水浸泡的時間門根據球員的體重不同,有所增減,但總的來說不會太長。
然後球員需要交替浸泡38-44度左右的熱水池,這對于加速肌肉組織恢複、緩解疲勞非常有效。
國家隊大本營通常設在酒店內,條件比起各大俱樂部自己的訓練基地要差一些。在皇馬就有專業的水療中心,光是水池就有好幾個,還有蒸汽房動感單車、特制的漂浮衣,用于滿足球員各種水上訓練的需求。
水療結束之後,從游泳池出來,菲恩和羅伊斯路過理療室,裏面有隊友正在接受按摩,電視裏正在直播最後一場四分之一決賽英格蘭對陣比利時。
裏面忽然傳來一聲“goal”,應該是有人進球了,羅伊斯拉着菲恩進去看了一眼,進球的是比利時的7號德布勞內。
他不但能傳球為隊友制造機會,還能自己在禁區外來一腳世界波。這個球進得實在精彩,看得理療室裏幾個人都叫了起來,尤其是許爾勒,他們曾經在切爾西做過隊友,一起被穆裏尼奧抛棄,後來又在沃爾夫斯堡做過一段時間門隊友,互相之間門也有一定了解。
“他的傳球很棒,抓機會的能力也很強。”
羅伊斯和菲恩對望一眼,雖然他們倆沒和德布勞內做過隊友,但都和德布勞內有過交手,領教過這位比利時中場的個人能力。
兩個人從理療室出來,一起上樓回到房間門,羅伊斯一進屋就打開電視,繼續看比利時和英格蘭的比賽。
菲恩去冰箱裏拿了兩瓶水,一瓶抛給羅伊斯,自己坐到沙發另一邊。
羅伊斯問道:“你覺得英格蘭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有,”菲恩面無表情的盯着電視,“不多。”
這次他倆難得看法一致——不出意外的話,比利時将成為他們在半決賽的對手。
比利時場上隊員幾乎都在英超踢球,雙方大部分人在俱樂部都是隊友,彼此非常了解。
但從場上表現看起來,比利時整體要比英格蘭踢得更加流暢,球員個人能力也更強于英格蘭。
除了德布勞內,庫爾圖瓦、阿紮爾,維爾馬倫的表現也非常搶眼。
尤其是阿紮爾在左路的內切,把英格蘭的右後衛打爆了,根本攔不住他。
羅伊斯笑道:“我已經開始為我們的右路感到擔憂了。”
菲恩挑了挑眉:“你在質疑約書亞的能力?”
基米希是德國隊的右後衛,如果他們在四強與比利時遭遇,那麽基米希将會直接和阿紮爾對話。
羅伊斯聳肩:“你在挑撥隊友之間門的矛盾。”
“有嗎?”
“有。”
這時候,轉播鏡頭給了阿紮爾一個特寫,菲恩盯着電視:“他的盤帶能力确實很強,內切射門也很有威脅。”
羅伊斯又嘆了口氣,不無擔憂的說道:“咱們還傷了一名主力後腰。”
菲恩的神情依舊冷淡:“無所謂。”
比賽第82分鐘,德布勞內中場拿球送出直塞,阿紮爾突入禁區直面門将,打球門近角得手。
比利時最終以2比0的比分戰勝英格蘭,成為本屆歐洲杯最後一支進入四強的球隊。
這場比賽看起來,比利時贏英格蘭,比起昨天德國贏西班牙可輕松多了。
按照比利時現在這個陣容,一看就是奔着冠軍去的。
羅伊斯沖着菲恩聳了聳肩:“咱們下一個對手還真是比利時。”
“管他是誰,”菲恩站起來往房間門裏走,“都一樣。”
在菲恩的字典裏就沒有“退縮”二字,管他是誰,只要遇到,幹就完事了。
他們想要奪冠,就必須打敗路上遭遇的每一個對手,一場都不能輸。
四分之一決賽之前,媒體大肆渲染德國隊在正賽中從來沒有戰勝國西班牙。
但昨天,他們還是淘汰了西班牙挺近四強。
英格蘭也好,比利時也罷,菲恩-萊因哈特從不挑對手,誰來都幹碎。
“無所謂”“都一樣”“管他是誰”要是別人說這種話,大概也就是單純的鼓舞士氣。
但是這話從菲恩嘴裏說出來,就莫名的讓人安心和有底氣。
接下來,全隊開始備戰半決賽。因為赫迪拉受傷,隊內只剩下22個人,但這并不能阻擋他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全隊每天的訓練依舊,上午和下午兩節課,有時候在訓練場,有時候在健身房。
隊員們倒也沒有顯得特別緊張,訓練場上的氛圍依舊輕松。
這天下午,最後一項訓練任務是分組對抗。穆斯塔菲的傳球和菲恩沒想到一塊兒去,兩個人各幹各的。
其實是菲恩已經向前跑動,但穆斯塔菲的傳球沒有給到足夠的提前量,球傳到了菲恩的身後,菲恩再倒回來拿球,球卻已經被赫韋德斯端走了。
最後這個丢球,導致他們這一組最終沒能形成射門,他們這一組,以一球只差,輸給了另一組。
另一組的小夥伴,愉快的擁抱、慶祝、合影……他們這一組只能垂頭喪氣的在一旁看着。
穆斯塔菲是一名中後衛,在德國隊年輕一代球員中他的實力算一般,但運氣很不錯。
兩年前,羅伊斯在熱身賽受傷,最後時刻退出國家隊,頂替他的正好就是穆斯塔菲。
菲恩沉吟一聲,看起來像是要說點兒什麽,但最終什麽也沒說,轉身準備離開。
“小菲!”這時候,勒夫叫住了他,“你是不是有話想說。”
“……”
菲恩站在原地,沒有說話。
勒夫走到他跟前:“最後那個球,你有什麽想法?”
菲恩在他面前站得筆直:“沒有提前量,我不可能站在原地等傳球。”
勒夫又轉過頭去看向穆斯塔菲:“你聽到了嗎?”
穆斯塔菲也有自己的理由:“我當時被埃姆雷幹擾了一下,只想快速出球,沒有留意。”
勒夫看着他:“這不是借口,你在拿球的瞬間門就該考慮好自己出球的路線。”
穆斯塔菲立刻回到:“明白!”
勒夫又轉過頭來看向菲恩:“之前就跟你說過,無論是比賽還是訓練,一旦有任何問題,及時與隊友溝通,開口說話對你來說有這麽難嗎?”
其實沒有這麽難,經過幾場比賽下來,菲恩在場上和隊友的交流慢慢也多了起來。
不過,那也僅僅只限于平時在場上跟他配合比較多的幾個人。大多數時候,他習慣了沉默寡言。
菲恩站在原地,态度十分端正的回答道:“明白!”
勒夫再看他一眼:“再有下次,我就讓你飯前在所有人面前演講。”
“不如讓他唱首歌吧。”
基米希在一旁看熱鬧,成功的把戰火引到了自己身上,勒夫回過頭來看着他:“還有你,你是後衛,首先做好防守,別總想着上去進攻。”
基米希縮了縮脖子,小聲嘀咕:“我是邊後衛,邊後衛哪有不進攻的道理?”
勒夫瞪他一眼:“首先站好你的位置,不然你可防不住阿紮爾。”
基米希縮了縮脖子:“知道了。”
對抗訓練結束之後,前鋒組和三位門将進行射門訓練。
菲恩站在球門前,前鋒教練給他做球,讓他在跑動中完成射門,特爾施特根在球門前進行撲救。
菲恩每一次射門都用上了十足的力道,整個訓練場都能聽到“砰”的一聲,被他的射門吸引注意。
皮球飛向球門的速度很快,看起來就像電影特效一般,特爾施特根接了他幾個球之後,退到一旁,換萊諾來接。
訓練結束之後,兩名門将甩甩手腕,表示菲恩實在太猛了,他們需要找隊醫看看。
晚上,菲恩和羅伊斯去理療室做了按摩,回房間門的路上經過娛樂室,兩個人從門前走過,羅伊斯忽然一把拉住菲恩又倒了回來。
菲恩皺着眉看他:“又怎麽了?”
羅伊斯指了指裏面的乒乓球臺:“會嗎?”
菲恩皺起眉頭:“不會。”
羅伊斯拉着他走進娛樂室:“那正好。”
“???”
菲恩都說了不會,也不知道他這個“正好”是好在哪裏。
羅伊斯從旁邊取來球拍和乒乓球,先給菲恩展示了一下他的颠球技術,球拍的正反面來回切換,球倒是颠得很穩。
菲恩就站在一旁,看着他,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羅伊斯說道:“我可是專業的。”
菲恩挑眉:“有多專業?”
羅伊斯笑道:“那也沒有很專業,但我上學的時候,和多特蒙德的專業隊打過錦标賽。”
“切~”
菲恩不耐煩的冷哼一聲,準備往外走。羅伊斯卻攔在他的跟前:“來來來,打兩局。”
菲恩毫不客氣的拒絕他:“不打。”
羅伊斯哪肯放過他,強行把另一個乒乓球拍塞他手裏:“快快,讓我虐你兩把。”
菲恩:“……”
原來他剛才說“正好”是這個意思。
菲恩說:“你真要跟我打?”
羅伊斯把他推向乒乓球桌的一頭:“沒錯,就要跟你打,來吧。”
菲恩說:“你确定?”
羅伊斯說:“讓你看看我的厲害。”
這時候,娛樂室外走進來兩個人,是穆勒和胡梅爾斯。
“喲,”穆勒看到他倆站在球桌旁邊,就莫名興奮,“你們倆也在打球?”
羅伊斯笑道:“随便玩玩。”
穆勒一撸袖子:“正好,來切磋兩把。”
胡梅爾斯又跑過去找來兩副乒乓球拍:“咱們剛好四個人,不如雙打怎麽樣?”
穆勒從他手裏接過球拍:“來吧來吧,雙打就雙打。”
“馬爾科,”胡梅爾斯看向羅伊斯,“咱倆一組?”
穆勒站在乒乓球桌的另一邊,朝菲恩招了招手:“來吧,兄弟,配合默契一點,把他們打趴下。”
胡梅爾斯很不服氣:“那就讓我們看看誰把誰打趴下。”
羅伊斯看一眼菲恩,對穆勒笑道:“你确定要和小菲一組?他剛才說他不會打乒乓球。”
“不會???”穆勒看着菲恩,幾乎沒有任何掙紮的改變了主意。立刻把胡梅爾斯拽了回來:“要不,我還是勉為其難,跟你一組吧。”
胡梅爾斯震驚的看着他:“剛才不是說要把我打趴下?”
穆勒從善如流的改口道:“把他倆打趴下。”
胡梅爾斯嫌棄的看他一眼:“我才勉為其難好吧。”
于是,他倆就自覺地站在一起,組成一個隊。
另一邊,羅伊斯拿起乒乓球拍,撸起袖子準備開幹:“你自由發揮。”
菲恩忽然拽了他一把,強行讓兩個人交換了一個位置。
羅伊斯低頭一看,自己是左撇子,菲恩把他推到了右邊,而菲恩自己是右手握拍,站在了左邊。他倆一左一右,站在球桌兩側。
外面時不時有隊友和工作人員路過,看到他們四個要進行雙打,都好奇的進來圍觀,不一會兒,娛樂室裏就站了好幾個人。
在他們對面,穆勒和胡梅爾斯兩個人商量過後,穆勒站在了球桌前面,胡梅爾斯站在了後面,兩個人采用了一前一後的站位。
羅伊斯率先發球,速度非常快,穆勒勉強勉強接下了他的發球,剛把球送到另一邊,眨眼間門菲恩又把球打了回來,胡梅爾斯剛上前一步,還沒來得及揮動球拍,球就從他眼前飛了過去,落在地上。
“Wow!!!”旁邊的圍觀群衆迸發出一陣歡呼,薩內跑到另一邊幫他們計分,“1比0!”
羅伊斯朝菲恩伸出手去,後者擡起手,敷衍的跟他擊掌。
接下來幾個球就不難看出,他們這兩個組合在打法上有着明顯的區別。
菲恩和羅伊斯不愧是兩個鋒線球員的組合,玩兒乒乓球也都屬于快攻打法,兩個人一左一右平行站位,擊球又快又狠,以攻代守,不給對面任何喘息機會。
而另一邊,胡梅爾斯和穆勒兩個人一前一後,看起來是穆勒負責進攻,胡梅爾斯負責防守。
實際上在對面兩個人的快攻之下,他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開始了各種滑稽的表演。
穆勒每次揮拍的動作看起來氣勢很足,然而每一次揮下去,要麽沒碰到球,要麽不知道把球打去了哪裏。
兩個人甚至在交替上前擊球的過程中,時常撞在一起,摔得人仰馬翻。
穆勒一個非常誇張的接球動作,球沒接到,自己跪在了地板上。
胡梅爾斯慌亂之中向前跨一步,也不管什麽交替接球的雙打規則,一門心思準備接住這個球,奈何沒留意腳下,這一步上去,他和穆勒兩個人結結實實的撞在一起。
他倆這邊毫無默契可言,全程都在花式表演如何拖隊友後腿。
另一邊兩個人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一左一右,一上一下配合非常默契。
“哇噢!!!”
每次菲恩和羅伊斯接球的時候,旁邊就會響起一陣歡呼和掌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而每次輪到穆勒和胡梅爾斯接球,娛樂室裏就是一片誇張的笑聲。
到後來,穆勒幹脆擺爛,接不到球就原地躺平,胡梅爾斯在他後面蹦來蹦去,累得滿頭大汗,也接不到球。
菲恩最後一次發球,他把球抛起來,球拍往前一推,利用手腕的力量擊球,白色小球飛快掠過球網上方,在另一邊球桌上輕輕磕一下,帶着旋轉從穆勒和胡梅爾斯之間門飛了出去。
薩內站起來宣布:“11比0,小菲和馬爾科勝出!!!”
“蕪湖!!!”羅伊斯舉起雙手,一步跨到菲恩跟前,不由分說,和他來了個激情擁抱。
另一邊,穆勒放下球拍,繞過桌子跑到他們跟前,指着菲恩誇張的質問羅伊斯:“你管這叫不會???”
羅伊斯轉過頭來,在菲恩胸膛上拍兩下,沖着穆勒大笑:“是他自己說不會。”
菲恩放下球拍:“确實不太會。”
穆勒瞪他:“這叫不太會?”
胡梅爾斯也走過來:“是說跟專業的比起來不太會嗎?”
菲恩一點也不給隊友面子:“是你倆打得太爛。”
穆勒用手肘撞了撞胡梅爾斯:“聽到沒有,說你呢,打得太爛。”
胡梅爾斯可不背這個鍋:“說你好吧。”
“……”
于是,第二天,菲恩和羅伊斯完虐穆勒和胡梅爾斯這件事情,就在全隊傳開了。晚上,娛樂室的乒乓球臺成為全隊的新寵,大家紛紛向菲恩和羅伊斯發起挑戰。沒有哪個組合能戰勝他倆。
大家一看,雙打根本贏不了他倆,于是開始想辦法從內部瓦解敵人。
既然他們倆雙打這麽厲害,不如拆開來,一對一,看看兩個人究竟誰更厲害。
對此,菲恩和羅伊斯的态度非常一致——只虐別人,絕不互相傷害。
7月6日上午,全隊提前兩天飛往倫敦備戰,7月8日晚上,他們将在溫布利球場,和比利時進行半決賽。
在這場比賽的前一天,同樣是溫布利球場,另一場半決賽正在上演——意大利對陣丹麥。
兩隊在常規時間門戰成0比0,比賽拖入加時賽。
意大利在加時賽階段打入制勝球,最後1比0擊敗丹麥,率先進入本屆歐洲杯的決賽。
這場比賽過後,許多媒體、評論員和球迷也進行了大量讨論:
“意大利運氣不錯,丹麥是這幾支隊伍當中,實力最弱的一支,被他們撿漏了。”
“能進入半決賽,沒有弱者,丹麥這個半區,不也有一些傳統強隊,只不過他們在八分之一決賽就已經被淘汰罷了。”
“丹麥能走到半決賽,也是具備一定實力的。”
“意大利也沒能在常規比賽時間門戰勝他們,加時賽的進球,也是因為丹麥的防線自己出了問題。”
“可見,這一支意大利也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麽強。”
“明天晚上,德國與比利時的半決賽才是真正的決賽提前上演。”
“說實話,他們誰贏,誰就應該是最終的冠軍了吧。”
“意大利也沒有這麽弱吧,不管是德國還是比利時,半決賽對他們來說都将是一場硬仗。”
“這兩支隊伍在半決賽相遇,無論誰贏都不會輕松。”
“這對于意大利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我還是更看好比利時,他們的陣容更加強大,德布勞內、阿紮爾、庫爾圖瓦……無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都夠讓德國隊難受的。”
“萊因哈特和德布勞內可是有過正面交手的,就在今年歐冠半決賽,這才不到三個月,不會這麽快就有人忘了吧。”
“俱樂部和國家隊可不一樣,曼城輸給了皇馬,比利時可不一定會輸給德國。”
“況且德國隊後防線上還損失了赫迪拉這個重要的6號位,施魏因施泰格現在狀态下滑嚴重,在防守端的作用也沒那麽明顯。”
“德國隊這個後防線很難扛住阿紮爾和盧卡庫的沖擊。”
“那比利時的防守就能扛住萊因哈特和羅伊斯的沖擊嗎?”
“……”
兩隊的實力差距并不大,所以在網上也掀起了非常多的讨論,除了比利時和德國本國的球迷之外,一些其他國家的中立球迷對兩隊的支持率算是五五開。
雖然最終勝負如何不得而知,但媒體和球迷有一點卻是公認的——兩隊的較量最終如何,取決于德布勞內和萊因哈特的發揮。
他倆誰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誰就能最終帶領各自國家隊走進決賽。
雖然英格蘭已經被淘汰,但倫敦整座城市的足球氛圍卻一點也不少,大街上随處可見各種與歐洲杯相關的元素,從比利時和德國遠道而來的球迷,早早的來到球場外的廣場。
比賽還未開打,他們先負責将氛圍烘托起來。
畢竟已經到了半決賽,勒夫和他的整個教練組對于這場比賽也相當重視,每天都是各種技戰術會議,筆記本上畫着各種各樣的戰術分析圖,周圍密密麻麻寫滿了注釋。
教練組比球員的壓力更大,直到坐上開往溫布利球場的大巴,勒夫仍舊開着筆記本電腦,在和他的兩名助理教練讨論着戰術。
大巴上很安靜,隊員們都沒有說話,各自帶着耳機,望着窗外,做大賽前的最後準備。
雖然德國隊隊內也有一些在英超踢球的球員,不過跟比利時這種整支球隊的主力幾乎都在英超效力的球隊沒法相提并論。
對于阿紮爾、庫爾圖瓦和盧卡庫,這幾位效力于切爾西的球員,以及陣中幾名效力于托特納姆熱刺的球員來說,倫敦根本就是他們的主場,他們在這裏受到的關注自然也更多。
不過,菲恩走下大巴的時候,仍然獲得了打量英國媒體和球迷的關注,尤其是一些女記者和女性球迷。
小夥子長得實在太帥了,196厘米的大高個,寬肩細腰大長腿,還有一頭耀眼的鉑金色頭發,以及深邃的碧藍眼眸。
他從大巴上走下來,所有鏡頭就一直跟随着他的身影,記者和球迷們瘋狂喊着他的名字,希望他能回過頭來,讓大家能拍一張正面照:
“如果他能來英超踢球就好了。”
“不管他去哪個隊,以後我就是哪個隊的球迷。”
“那我就買球隊的季票,只要是他的比賽,不管是主場還是客場,我每一場都去現場支持他。”
“你這樣的身材和技術,真的不來世界第一聯賽歷練一下嗎?”
“比起西甲,英超才是最适合你的聯賽吧。”
“……”
在英國大小媒體和球迷的讨論中,就算菲恩半年時間門連續拿下西甲、歐冠和歐洲杯,都不能說明他在當今足壇的地位,而需要來英超證明一番。
當然,現在的菲恩正在更衣室內進行最後的賽前準備,他即将要面對的,是一支擁有衆多球星,正在崛起成為歐洲乃至世界頂尖的球隊。
無論是歐洲杯還是世界杯,他們具備了問鼎世界之巅的實力,差的也僅僅是用冠軍證明自己。
歐洲杯開始到現在,德國隊交手過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許多強隊,雖然有過波折,但也都順利過關。
而他們即将面對的對手,比之前碰到的任何一支隊伍都要強大。
今天,德國電視一臺依舊邀請魯伊特作為解說嘉賓,到達現場評論席,為德國觀衆解說這場比賽。
首先他介紹了一下雙方的情況:“德國隊此前三次獲得歐洲杯冠軍,比利時0次。”
“在兩隊歷史交鋒中,德國隊取得20勝4平6負的戰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隊在進幾次交手中都沒有戰勝比利時。”
“雙方正在場內進行賽前熱身,我們來看一下今天兩隊在陣容上有什麽變化。”
“比利時這邊,陣容還算完整,除了他們的中後衛孔帕尼因為傷病,沒有入選這次歐洲杯大名單之外,他們陣中幾乎沒有傷病情況。”
“而德國隊這邊,上一場在面對西班牙的比賽中,主力後腰赫迪拉受傷,今天由施魏因施泰格取代他的位置,這讓我們不得不有些許擔憂,不知道勒夫還有沒有其他的準備。”
在賽前熱身的時候,球員們按照助理教練的安排,依舊是進行了大量的折返跑和傳接球練習,菲恩和羅伊斯再次站在門前,進行多次射門練習。
看臺上,兩隊球迷已經入場,能夠容納九萬人的溫布利球場,一眼望過去,每一面看臺,每一個角落都飄揚着黑紅黃三色旗,區別只在于德國國旗是橫着的,比利時國旗是豎着的。
不過,兩支隊伍的球衣顏色也不一樣,德國隊身穿白色主場球衣,而比利時身穿紅色主場球衣。
賽前熱身結束之後,場地上還将進行一小段歌舞表演,雙方隊員各自回到更衣室內,進行最後的備戰。
緊張的氛圍漸漸蔓延在整個更衣室內,每個人心裏都清楚球隊現在面臨的困境,一個強大的對手,一個并不完整的陣容。
許爾勒在更衣室裏走來走去,他顯得很焦急,也很無奈。
他十分渴望能夠站在場上證明自己,但勒夫只在每場比賽最後時刻将他換上場,他并沒有得到更多機會。
為了團隊,他只能選擇服從。
每個人都想上場,每個人都想首發,大家都渴望在賽場上證明自己,但最終能夠站在場上的只有十一個人。
每個人都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扮演好自己的決賽,替補隊員也要時刻準備着,随時待命。
“安德烈!”助理教練索爾格拍了拍許爾勒的肩膀,“你別總是晃來晃去,坐一會兒吧。”
許爾勒點了點頭,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和往常一樣,大家仍舊互相鼓勵着,提醒一些重要事項,只是氛圍不再像以往那麽輕松,反而顯得愈發緊張。
“一定要注意德布勞內的傳球,他很活躍,會給我們的防線制造許多麻煩。”
“還要注意阿紮爾的內切。”
“他們倆可比最前面的盧卡庫麻煩多了。”
“大家不要急,一定要穩住節奏。”
“這是我們最難過的一關,只要過了這一關,咱們距離冠軍就只剩下一步之遙。”
“好了,大家安靜一些,聽我說兩句。”說話的是勒夫,作為主教練,在最後時刻他必須再囑咐自己的隊員幾句:
“約書亞,”他首先點了基米希的名字,“今天你的壓力會非常大,非常非常大。你要盡可能的站好位置,卡住阿紮爾的路線,不要讓他輕易內切。”
基米希點了點頭,這話勒夫已經強調過許多次了,幾乎每天一遍,他聽都聽膩了。
“巴斯蒂安,”勒夫又喊到施魏因施泰格的名字,“你得盡量幫助約書亞,多留意我們的右路,這将會是比利時最主要的進攻點。”
作為隊長,施魏因施泰格向所有隊員做出表率,教練布置的戰術,無論如何,他将盡全力在賽場上執行到底。
“小菲,”勒夫最終将目光落到菲恩的身上,“今天,每個人身上的任務都很重,而你将會是最辛苦的那個。”
“……”
菲恩就站在勒夫對面,沒說話,目光堅毅的看着他。
勒夫接着說道:“我們需要你做的很多,撕扯對方的防線,多多回防,這需要大量跑動,對你的體能将是極大地考驗。”
“我們必須做好比分落後,甚至将比賽拖入加時賽的準備。”
“這将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比賽,教練組、技術組、醫療組、領隊、所有工作人員……我們所有人都站在你們的身後。”
“把它當做最後一場比賽去踢,但這并不意味着結束,幾天之後,還是這裏,我們還有一場比賽要踢。”
他的目光掃過所有隊員:“明白了嗎?”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