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和親人選
靜園書房裏,景亦安看着紙上的消息,神情莫測。
過了一會兒喊道:“楚信,具體情況是怎樣?”
楚信看了看景亦安不悅的表情,頓了頓說道:“昨天陳國太子陪流霜郡主去蕭府拜訪了淩雲姑娘,不過在會客過程中,陳國太子幾乎沒有說幾句話,這過程中也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可是離開蕭府後,他直接進宮去找陛下要求蕭姑娘和親陳國。在陳國太子離開皇宮沒多久,趙國大皇子也進宮提出要蕭姑娘和親。”
景亦安道:“陳國一開始是沒有和親計劃的,突然要淩雲和親一定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原因。那趙國為什麽要淩雲和親查出來了沒有?”
楚信道:“這是永瑞郡主和元歆公主兩人促成的。趙國大皇子和元歆公主是同胞兄妹,感情不錯,他不希望元歆公主和親,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所以只好帶着她來了,元歆公主之所以願意和親是因為她早前就喜歡三皇子,希望嫁給他,可是來了之後才發現三皇子已經定親,永瑞郡主知道了這件事,便和元歆公主達成交易,元歆公主想辦法讓趙國大皇子答應要蕭姑娘和親,永瑞郡主想辦法讓元歆公主能夠嫁給三皇子。一開始趙國大皇子不願意答應和親人選是蕭姑娘,不過後來在元歆公主的勸說和懇求之下答應了。”
“她們是怎麽勸說的?”
“她們說大家都知道蕭姑娘身體不好,若是和親,一年半載內,生病過世了也說得過去,到時再要求派公主和親也是一樣的,兩國關系也不受影響,沒什麽不好。”
景亦安聽了楚信的話,握緊的拳頭聽到咯咯作響的聲音,楚信想這回公子是真的生氣了,他們居然合起夥來算計公子喜歡的姑娘,真是嫌日子過的太舒服了。
過了好一會兒景亦安才平靜下來,寫了一封信交給楚信讓他送出去。
此時的文昌帝內心也是崩潰的,也不知道兩國使臣是吃錯了什麽藥,居然都要蕭淩雲去和親,他實在不明白這兩國到底是什麽意思,現在他需要找個可靠的人來給他分析一下情況。
大約一個時辰左右之後,文昌帝坐在禦書房裏,有點愁眉不展,丞相
孫寧坐在下首,看到文昌帝郁悶的表情問道:“不知陛下召臣來有何事?”
文昌帝道:“丞相知道兩國要求的和親人選是誰嗎?”
孫丞相道:“臣不知,請陛下明示。”
文昌帝緩緩道:“戶部尚書之女蕭淩雲。”
孫丞相震驚道:“陳國之前沒有和親計劃,怎麽突然改變了想法?”
Advertisement
文昌帝道:“朕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現在的關鍵問題他們都要蕭淩雲,可是蕭淩雲只有一個。”
孫丞相問道:“可是那蕭淩雲有特殊之處?”
文昌帝道:“那姑娘朕見過兩次,才學相貌都不錯,聰明伶俐,善于經商,小小年紀就已巨富,但是身體不好。”
孫丞相道:“看來蕭姑娘卻有過人之處,兩國求娶的理由也算成立,不過,既然兩國都要,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只好兩國都不答應,也算是兩邊都不得罪。”
文昌帝道:“可這樣也算是兩邊都得罪了。”
孫丞相道:“即便是這樣,那也不能讓她和親,其一戶部尚書如今是大夏倚重的臣子,他素來喜愛長女,若是讓蕭淩雲和親,陛下用起他來也總是有所顧慮。其二和親還是要公主或者宗室女更讓人放心。其三兩國要求蕭姑娘和親的目的我們不清楚,難保不是為了她的巨額財富以及賺錢的能力,要是讓別國皇室得到巨額財富,對大夏不利。”
文昌帝道:“那依丞相之見該怎麽辦才好?”
孫丞相道:“蕭姑娘若是早已經有了未婚夫,兩國也就不能強求她去和親了。”
文昌帝道:“你是說讓朕找個合适的人做蕭淩雲的未婚夫?”
孫丞相道:“找個願意為陛下分憂的人選,同時又不懼怕兩國壓力的大臣,就說蕭家已經與其定親,只是沒有公開而已。”
文昌帝道:“不懼怕兩國壓力,如此說來景大将軍府是最合适的。”
孫丞相道:“既然陛下覺得此法可行,臣回去之後想辦法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通知景大将軍和蕭大人,然後讓景公子進宮來求陛下賜婚。”
“賜婚?為何要賜婚?”
孫丞相道:“當然是景公子對未婚妻一往情深,得知她被要求和親,非常不滿,所以通過請求賜婚宣誓主權,景将軍府位高權重,陛下不得不答應賜婚。”
文昌帝了然的點點頭,做着戲做全套,這樣一來兩國對于不能讓蕭淩雲和親之事也怪不到自己頭上。
當天下午,淩雲在淩雲閣修剪花草,清霜急匆匆的跑過來,“姑娘,趕緊準備一下,大廳裏等着你接賜婚聖旨。”
賜婚聖旨?淩雲的第一想法是:慘了,沒事瞎操心的皇帝亂點鴛鴦譜了。
沒多久,蕭府的人都集合在了正廳裏,傳旨公公看到人都到齊了,拿出聖旨,衆人跪下,傳旨公公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三色為矞,鴻禧雲集。鎮威大将軍景皓之子景亦安,節操素勵,才經明行修,忠正廉隅,近弱冠而無妻室。蕭氏長女淩雲,诰封懿德,行端儀雅,禮教克娴,蓋蕭氏詩書傳家,執釵亦鐘靈毓秀有詠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閨。潭祉迎祥,二人良緣天作,今下旨賜婚,民本以國興關乎家旺,望汝二人同心同德,敬盡予國,勿負朕意,欽此。”
傳旨公公念完把聖旨遞給淩雲,衆人齊聲道:“謝陛下隆恩。”
之後傳旨公公對蕭岳道:“恭喜蕭大人覓得佳婿。”
蕭岳道:“多謝公公美意。”
方總管适時遞上打賞的紅包,傳旨公公拿着瞟了一眼滿眼笑意,裏面是五百兩銀票,也算的上大方了。
傳旨公公道:“奴家事情已經辦妥就先告辭了。”
蕭岳道:“公公辛苦,管家送送公公。”
傳旨公公離開後,蕭岳道:“今日大喜,所有下人賞三月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