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 32 章

楊曉蘭聽得這話先是大吃一驚,又一股怒氣升起,“離婚!?你說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了相好的?”

柳書聰皺着眉頭,“夠了,哪有什麽相好的,你還不明白嗎,是我不想和你過了,一次你就把我十年工資能存的錢全虧完了,再過下去,我一輩子賺的錢也不知道能不能夠你虧的。”

楊曉蘭有些心虛,“我也不過是運氣不好,下一次我不會了。”

“運氣不好?到現在你還沒明白你錯在哪裏。人能賺的錢是自己能力內的,你把一切全指望運氣,不對了是運氣不好,對了是你能力高,哪有這麽好的事?之前我千叮咛萬囑咐,千萬不要去賣君子蘭,你聽了嗎?”

楊曉蘭弱弱反駁,“我也是為了我們這個家!”

“這麽一大筆的買入,你連和我商量下也不商量,就自己去買了。楊曉蘭,這時候你有拿我當家人看嗎?既然這樣,那還是分開的好。你去憑你運氣賺大錢,我過我自己踏實的生活。”

楊曉蘭雙手抓着柳書聰的衣服,“求求你,不要離婚了,不然紅銳他們兩個怎麽辦?”

說到兩個孩子,柳書聰更生氣,“孩子,你和孩子怎麽說的,本來他并不是那種很刻薄的孩子,結果姐姐來時,他就說了那麽難聽的話,再讓你教下去,孩子就廢了。見到姐姐家買了大房子,你就商量着讓孩子去住,這時候你忘了當時姐姐來時你是什麽行為了,見小利而忘義,貪大利而妄顧危險,我們不是一路人。

“見到君子蘭賺錢,你就想去讓姐姐送你,世上所有的好處你都要拿在手裏,一點點兒卻不願付出,楊曉蘭,我原來怎麽沒看出你是這樣的人呢?所以,我們離婚吧。如果你還有一點夫妻的情分,也不要鬧得不可開交,我們好聚好散。”

柳書聰一向是個堅定的人,說到了這裏,楊曉蘭知道兩人的離婚不可挽回了,她的淚禁不住流了下來。

好好的日子,她怎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呢?

楊曉蘭在懊悔,羅慶軍卻是非常高興,他自由了,他可以不用再在外流浪,可以自由地回家了,再也不用擔心受怕哪天被人看了出來去舉報他。

他沖謝大勇鞠了一躬,“兄弟,謝謝你收留了我。“

謝大勇也為他高興,“這麽說來,我也得感謝你,幫我理順了磚廠。對了,喜上加喜,我借你的錢也該還了。“

“你這麽快就賺夠了錢?“即使羅慶軍自己就是個能賺錢的,可那是在好幾年中積累的,哪像羅大勇,這麽快就賺夠了幾萬元。

Advertisement

“運氣,我前段去常春賣了一點兒君子蘭花。“在外人面前謝大勇不好說,對于同樣能賺大錢的羅慶軍,他也不禁流露了些自得。

“好家夥!兄弟你的賺錢直感真沒得說。“羅慶軍說到這裏,忽然有了個主意,”現在我也可以自由回去了,我們合夥做個生意怎麽樣?“

羅紅嗔他,“你剛恢複自由,還敢做生意?也不怕再給你訂個投機倒把罪?“

“我相信不會,我們歷史上,政策從來不會這樣反複的,所以我們的好日子來了。大勇,你說怎麽樣?“

怎麽樣,當然得問自己女兒啊。不過表面上,謝大勇卻說:“老哥你的本事我覺得沒問題,現在唯一可顧慮的就是會不會有反複,慎重起見,我們再考慮考慮。“

“我是因為一聽到好消息有些忘形了,确實需要再好好考慮下。“

因為時間已經不早,晚上吃過飯,謝嘉寧主動請謝大勇陪她去外面散步,路上,她直接說:“爸,我覺得和羅伯伯一起做生意不錯,你們都是很有能力及魄力的人,相信能成功的。“

謝大勇哈哈笑了,“寧寧,你要知道,你這句話是我最大的推力。“

第二天吃了早飯,謝大勇就去找了羅慶軍,“老哥,我想了下,如果選個合夥人,我就選你,我們一起努力幹番事業吧。”

32章下

兩人商量了半天到底要做什麽,最後決定賣蹲便器,羅慶軍是這樣說的:“現在城市裏房子根本不夠住,我覺得以後肯定會建大量房子的,這樣就用得上蹲便器,我們只要能占一小部分市場,就足夠我們吃用了。”

一邊的謝嘉寧覺得,這不愧是九大王之一啊,眼光絕對是一流的。

因為文州那邊的政策更松動,所以他們廠子就決定建在文州,而海市,則設立一個經銷處。

談好了大事,又有了自由的喜訊,謝大勇及羅慶軍都高興得喝醉了。

第二天早上,羅慶軍夫妻先走,仍然是由謝小勇送走的。

而謝大勇,則勸說父母随他們遷到海市。

謝老爺子兩口子都不太想遷,覺得那裏人生地不熟的,并且,他們去了家裏的田不就浪費了嘛,還要給他們買着吃,太花錢了。

謝嘉寧扯着謝婆婆的胳膊,“奶奶,爺爺,你們去嘛,我爸爸要去文州和羅伯伯一起開廠,我媽媽還要忙着教學生,忙起來,我們連口熱飯都吃不上。”

這自然是假話,因為柳外婆也在照顧他們。不過謝嘉寧這麽說,倒是讓兩位老人有些心動,他們去不會白白被兒子一家養活,他們是去幫忙的。

看到這種情況,謝嘉寧趁熱打鐵,“你們不知道,我爸爸可厲害了,這一次光賣君子蘭就賺了這麽多的錢。”她用手比劃成一個大圓,光吃用我們根本就不怕,所以你們去嘛。”

兩個老人有些不敢相信,覺得寧寧雖然聰明,畢竟是個孩子,看到一些錢就覺得有許多了。

謝大勇當然要替女兒作後盾,“這半年多,比我在磚廠賺得多多了,我現在知道,論起賺錢,幹什麽都比農活強,所以才想着和羅哥一起開廠。”

兩位老人被說動,家裏的地就留給謝小勇,他們搬到海市去。

知道這個消息,謝支書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開始是奇怪,是驚訝,但放在謝家人頭上,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幾人回到海市的家,大家喜悅不已不提,回去的時候發現柳外婆不在了,謝嘉寧問起來才知道柳書聰要離婚了,兩個孩子留在柳家,柳外婆要回去照顧孫子孫女了。

本着勸和不勸離的念頭,柳書慧還勸了柳書聰,可見弟弟堅持,她也不再說什麽,畢竟這是弟弟的生活。

讓謝嘉寧都有些驚訝地是柳書聰過來,想要跟辭了工作,去幫着謝大勇他們跑腿。

柳書慧有些猶豫,自己家是沾了寧寧的光,做什麽都能賺錢,這是寧寧旺自己家,就像抽獎時寧寧給自己家抽了一臺電視機,可胡三坡讓寧寧抽,就什麽也沒抽出來。

可弟弟跟着,不知道怎麽樣,“書聰啊,像我們家,我的工作不動作為後路。你現在只有自己一個人養家,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要知道做生意,總是有賠有賺,雖然我們原來是賺了,但能不能持續,持續多久,也是個未知數。”

“姐,正是因為只有我自己養家了,壓力大,我才想着出來搏一搏,不然欠了那麽多債,什麽時候才能還清啊。我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好,水漲船高,我們只要勤快些,不想着賺快錢,總能有一席之地的。”

“借姐的還算什麽欠啊。”

“正是因為是姐的,我才不能厚着臉皮欠,我原來就說照顧姐。”

“那好吧,你姐夫生意上的事,除了賣花,我參與的少,他現在去了文州,等他回來我問問他需要不需要人。你現在千萬先不要直接辭了工作啊。”

說好了這件事,柳書聰走了。

對于這個便宜舅舅,謝嘉寧印象還是很好的,并且敢于打破大鍋飯,走出舒适區去奮鬥的人,總會讓人高看一眼。

既然他都說到這種地步,謝嘉寧倒是想到一個賺錢的辦法。

後世的楊百萬靠什麽成為得到第一桶金的,買賣國庫券啊。

聽到這個消息,柳書慧把她拉到懷裏,忍不住道:“寧寧,我原來沒想到過,還是突然想到,你透露這個會不會對你有妨礙?”

不知道養母想到了什麽,難道覺得是天機不可洩露?謝嘉寧搖搖頭,“我知道的只是一個機會,并不能一下子就讓大家賺錢。真正賺錢,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不然像紅稅媽媽那樣,無視風險,只想着賺大錢,那也是不行的。”

“對你沒妨礙就好,如果你覺得不對勁,就什麽也不要說。”

養母真的很不錯,這也是她願意去付出的原因之一啊。

現在有她透露的機會,有着養父母辛勤的努力,這個家會越來越好的。

希望她能早日長大,不然雖然養父母對她很好,幾乎言聽計從,但作為一個小孩,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啊。

其實愉快的生活總是很快,好像一眨眼的功夫,時間到了1993年,謝嘉寧13歲,從兒童進化成少女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