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來信
來信
聖上毫無緣由廢太子這件事情,在朝中引發的震動并不小,柳绾月即便是在府中養傷,也聽聞了這個消息。
那日她站在院中,仰望着萬裏無雲的天際想了很久。
原來重來一次,曾将她狠狠壓着的大山竟然這麽容易就被推倒了 。
若說全然是因為她,聖上才這麽做柳绾月是不信的。
她一直都很清楚,皇舅舅是疼愛她,但是這份疼愛,卻并不足以跟江山社稷相比。
太子乃是儲君,國之未來。
莫說明面上太子并沒有犯什麽錯,即便是犯了錯,不是什麽嚴重的過錯,都不足以走到廢太子這一步來。
可是皇舅舅就是這麽做了,柳绾月猜測,定然是她阿娘和阿爹從中出力了。
而接下來的事情,也側面的印證了她的猜測。
柳征興沖沖的将這個消息帶回來之後第二天,柳绾月就察覺到了阖府上下氣氛緊張了些。
雖然長公主和柳征二人都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從他們二人開始試探,問她願不願意換個地方生活的行為中,柳绾月還是感覺到了。
“邊關的景色其實很好,不是有詩人說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種景象是你在京城看不到的。”
但是即便如此,柳绾月也知道,阿爹阿娘不會在這個節骨眼帶着她離開的。
給了夫妻二人自己願意去的暗示之後,柳绾月開始為自己的“抱大腿”行為繼續添磚加瓦。
“木安吾兄,展信佳。
一眨眼你我兄妹已經分離半月之久了,不知阿兄近況如何,聽阿娘說,邊關比京城要冷上許多,阿兄要注意身子,莫要受了風寒。
西街有一家蝴蝶酥,祖母說那是我以前很喜歡吃的。對了忘了告訴阿兄,我家中還有一位祖母,她對我很好。蝴蝶酥确實很好吃,本想随信給阿兄送些,但是因不能存放太久只能遺憾放棄。
我在京中一切安好,阿爹阿娘還有祖母都對我很好,阿兄不用挂念。
家妹,木柳。”
信裝好之後,柳绾月打量着光禿禿的信封,仔細地思索一番之後,在自己的小庫房中翻箱倒櫃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之前讓人刻的滿月印。
給信封的正中間印上,然後又淺淺的畫了一些柳枝。
“這樣既有柳绾月,又有木柳,簡直完美,我可真聰明。”
滿意的觀賞一番之後,便喚來吟枝幫她将信送了出去。
然後她已經在構思第二封信寫什麽內容了。
……
長公主和柳征此次本就是因為述職才回來的,得聖上體恤,已經比別的外地官員留京時間長了很多。
現在都已經出了正月,二人也要動身返回邊關,這幾日都在收拾行裝。
柳绾月心中不舍,但是這并不是她不舍得就能阻止的事情。
想到前世柳征的結果,雖然那是幾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情,但是柳绾月還是不放心的,再三囑咐。
“戰場上刀劍無眼,阿爹阿娘一定要事事以安全為先……”
柳绾月叮囑了一遍又一遍,可以說是這幾日只要看到二人,她開口第一句就是性命為重,一定要注意,不要忘記家中還有老母親和幼女等着他們回來。
這般行為,倒是讓長公主和柳征二人欣慰不少,直說姑娘已經長大了。
“不過,近來事情過多,阿娘都忘了問,之前給你留下的任務,你可有好好完成了?”
長公主一向寵愛孩子但是不溺愛,柳绾月從小作威作福慣了,也就怕個長公主。
她不喜歡念書、坐不住,這些行為都被教訓過。
去歲,柳绾月因為發現別人府上有教作畫的師傅,雖然她自己對這個并不感興趣,但是秉持着別人有的我也得有的想法,愣是給自己也弄個專門教作畫的夫子。
長公主得知之後,為了防止她一時興起之後又不學了,便給她下了任務:“年底時,至少要學會不下三幅山水花鳥。”
不然以後她想要什麽東西都不會再給。
柳绾月重生之後,這件事情早就忘得一幹二淨。後面清寧郡主宴請,遇到太子……不對,現在是二皇子,當時提起這件事情她才想了起來。
回府之後找了找,果然,之前的她根本就沒有完成,別說三幅,就一幅還畫了一半。
但是!之前的柳绾月做下的事情,跟現在已經失憶的柳绾月有什麽關系呢。
“阿娘在說什麽,女兒不記得了。”
長公主一滞,這幾日,柳绾月越來越親近他們,倒是讓她一時間忘記了這件事。
但是,為了不再聽她的碎碎念,長公主還是板着臉說道:“即使不記得,曾經學過的東西總歸是你的,那麽在阿娘和你阿爹離開之前,也不說三幅,你就作一幅山水畫吧。”
一言堂定下這件事情,成功的将柳绾月拘在了書房中兩天。
置筆、收尾,書案之上,一幅青山流水躍然紙上。雖有些手生了,但是找到手感之後,還是很簡單的。
柳绾月其實畫得很好。
那是她成為太子妃的第一個七夕,即為東宮之主,自然少不了宴請。
那次她被趕鴨子上架現場作畫,只能說之前請在府中的夫子确實認真教她了,這才讓她沒能當場出醜。
可是當時她的畫技,僅僅只能說得上是能看。
雖然衆人對她多有誇贊,但是她很清楚,那都是因為她是太子妃,別人只是不想得罪她而已。
自那之後,柳绾月又請了夫子下苦功夫,學好了一手丹青。
只是學成那會,太子已經登基,而她也已經入主中宮,再也沒有人敢對她趕鴨子上架了。
那時候她還琢磨過,什麽時候舉辦一次丹青會,好好地顯擺一下。
“卻是沒想,自那之後第一次用到,是在這種情況下。”
但是她很開心呀。
柳绾月真的很讓長公主驚喜。
她其實知道,去歲一年的時間,柳绾月并沒有人真的跟着夫子學習。提起這件事情的本意只是想讓她安靜一些,卻沒想到給了自己一個驚喜。
她沒有問“這當真是你自己畫的”這種話,因為她了解自己的女兒。
“阿娘倒是未曾想過,你于丹青一途竟這般有天賦。”
長公主的話其實有些誇張,這種的有點基礎的孩子都能畫得出來,但是為人父母的,對自己的孩子總是帶着些許的濾鏡。
“那是,我感覺畫起來游刃有餘,也就是學得晚了,若是自幼便開始的話,現如今定然也是名動一方。”
柳绾月可不會謙虛,她非常得意的開始自吹自擂。
一旁湊過來看的柳征看不懂,但是不影響他覺得自己閨女就是棒。
“我兒說的沒錯,耽誤了,就是被耽誤了。”
沒好氣的瞅了柳征一眼,長公主又細細的看這幅山水圖。雖然她嘴上沒說,可眼中流露出來的笑意,卻是怎麽也止不住的。
柳征也不在意,挪幾步湊到女兒身邊,小聲的跟她嘟囔。
“你阿娘開心着呢,我兒是真的很棒。”
“那是,我天賦異禀呢,咱們家裏可沒人會這個。”
“瞎說,咱們老柳家都是大老粗,但是應家不是啊,你這是随了應家了。”
“我竟是從不知,阿娘也有一手好丹青?”
柳绾月是實打實地驚訝,前後兩輩子,她從未聽說過阿娘擅丹青。
“那倒不是,擅丹青的是我那岳丈大人……”
柳征的嘴比腦子快,岳丈大人剛一出口他就反應過來,連忙止住話,悄悄瞅了眼自己的夫人。
長公主還是那副仔細端詳的樣子,但是捏着畫卷的手卻已經有些泛白。
柳征自知失言,連忙給還想追問的柳绾月使了個眼色,二人默契的将話題扯到一邊去了。
但是柳绾月的心裏卻像是有貓抓一樣癢的不行。
她真的一直以為阿娘是個孤女,但是既然阿爹能說出岳丈,并且目測還不陌生,那說明她也是有外家的,只不過她自己不知道?
柳绾月心中的疑問,直到柳征和長公主啓程離開京城的時候,依舊沒能找到機會問一下。
只能将這些都壓在心中,然後不舍的目送夫妻二人離去。
而與此同時,遠在邊關的軍、營之中,也迎來了一封京城來的信件。
“木安?就只有一個名字,這偌大的營地,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光憑借一個名字怎麽給你找人啊。”
這也不能怪柳绾月,她當時軟磨硬泡之下,木安也只是告訴她,有事情可以往邊關的柳家軍寄信,他收到了自然會回複。
但是沒有寄信經驗的柳绾月并不知道,人口基數大的情況下,會有同名同姓的可能性。
只是送信的人也并不知道這個木安是誰,在負責接收來信的士、兵不耐煩驅趕之下,只能先行離開。
柳征一行人還沒有回來,按照之前說的,木安并不需要提前歸營,可以先行回來,在家中陪陪家人。
這也算是柳征對他答謝的一小部分。
今日木安用完晚飯,洗刷碗筷的時候,天際懸挂的明月,倒映在了一旁的水缸之中。
側目看到的時候,他不知怎麽就突然想起來,有人之前依依不舍的說:我會給你寫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