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無聲
無聲
周二回辦公室後,同Lisa做了一番了解,周景随即進入繁忙狀态。
休了一天的年假,後臺積攢了很多待處理的郵件,還要過濾一遍昨晚夜班的郵件,及時追蹤夜班同事的郵件回複情況。她挑出有問題的郵件,一一根據內容回複,又将手頭先前跟進的case拉了一份表格,能走掉的則走掉,不能走掉的則催相關審核部門幫忙簽署。
忙到十點左右,終于有時間喘口氣,周景将電腦顯示屏下壓一半,順手拿過一旁的水杯,準備到茶水間泡杯玫瑰花茶。
她轉身的時候,沈澄也同時起身。
昨晚的事還歷歷在目,周景後退一小步,頓了一下,随即點了點頭算作招呼,正要走開。
沈澄擡了擡手中的銅綠色杯子,問了句:“接水?”
臨時被喚住,周圍同事的鍵盤聲,或高或低,頻率或快或慢,此起彼伏。她不願做人群中的醒目者,即刻點點頭道:“要過去泡杯花茶。”
“一起?”不料沈澄發出邀請。
說來這還是他來公司這麽久頭一回同她發出邀請,如果不算上回下班約飯的話。
周景濾掉花茶的第一遍,點下熱水鍵,等到開水漫過馬克杯的八分線,這才關掉,拿着杯子走到窗戶旁。
沈澄一邊喝着水,一邊全神貫注盯着眼前的一盆綠色植物發呆。
是一盆郁郁蔥蔥的落葉生根,現今邊緣缺處已經長出了許多小植物,甚至有些長了根落到了盆土上。這是一種不需要主人怎麽費心費神即能好活的植物。
周景喜歡多肉植物,奈何她養了幾盆都養不活,看着一盆盆生機蓬勃的多肉植物遭至她的無情殺手,她也不多為難自己,反倒寄情于好養活的落地生根。
她喜歡肥厚而青綠的葉子,見到它們心情格外愉悅。雖然落地生根的葉子不比多肉植物,考慮後者的生命延續,周景選擇了俯就。
思及此,她輕輕說道:“它很好養活。”
Advertisement
沈澄沒回頭,仍是看着一株活力旺盛的落地生根,半是好笑道:“之前同事養過幾顆,養了一個月,最後和泥作伴去了。”
他也會注意這等生活裏的小物,周景笑了笑;“忘記澆水了吧。Lisa讓我幫她移過幾株,因為沒及時澆水幹枯了。”
沈澄移開目光,看她。周景與他對視半晌,茶水間各個team的人進進出出,他們這樣倒有些出奇。
她轉移目光,輕輕地問:“你要不要養一盆,我那邊有幾盆小的。”
“好,”他幹脆地回,“過會回去拿。”
他突然的同意回應,周景不是很自然。她看了看窗外,覺得還是差了些,又輕輕抿了口花茶。甜而澀的花茶入口,侵占了她所有的味覺。
她又說:“你的辦公桌空了些,可以種幾盆綠植。”
偌大的辦公室裏,最常見的綠植是富貴竹和綠蘿,這兩種水養最好養活。
沈澄似有所悟,他點點頭,“下次我到花卉市場看看,挑一些買回來。”
“嗯,”周景說,“挑些好養活的。”
話題逐漸打開,沈澄旋即又問:“你有沒有什麽介紹的花卉市場?”
下班休閑時間逛花店是周景的日常生活習慣之一,這項愛好經由周燃經年累月培養而形成。他說,鮮花與植物尤外使人心情愉悅,讓周景有空去周邊的花店以及花卉市場看看,買與不買在其次,欣賞觀看是主要。
後來周景無意翻看梅·薩藤的《獨居日記》一書時,湊巧看到一句:“沒有花,我不能生存。”
霎那間文字感直面撲來,熱烈與果斷的情緒在她心間細致交集,她備受動容。百無聊賴下随手翻的一本書這會倒是津津有味細讀,只見後文又提到:“生命力強的植物總給人一種安慰。”
她捧着馬克杯,有意無意地說:“遠一點的話,沙坡尾那邊有幾家;近的話是SM城市廣場那邊。不過這兩家比較遠……”周景停頓了幾秒,斟酌了話語,才說,“我經常去的是這兩家,正好可以在周邊逛逛。”
沈澄定定地看她,隔了會,拿出手機就要記。
周景見狀立馬說:“還是本人過去看才知道情況,以上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你有時間嗎?”沈澄幹脆收起手機,慢聲道,“周邊我還不熟。”
周景就讀的臨城大學從南門出去,接連博物館一帶,附近還有一條美食街。整體風格走古舊風,許是為了襯托這點,周邊開了不少花店。大學戀愛期間,每回沈澄過來臨城找她,周景總是要帶他去附近的花店逛逛。
他知道她的喜好,也知道傍晚時間逛花店是她的習慣。
周景摸了摸馬克杯柄,咽了口花茶,這次入喉微澀又有點甜。
“這周可能不行。”周景說,“下周吧,下周你看哪天下班時間方便,我跟你過去。”
*
下午下了班,周景早些時間在微信上問了尹瑤晚飯的安排,對方回複水果蔬菜沙拉。
家裏沒有新鮮的水果蔬菜,沙拉也在前幾天吃完。周景直道開去火車站旁的羅賓森廣場,在負一樓的商場,拿了尹瑤常吃的一款沙拉牌子,又買了酸奶、培根、土司、雞蛋。
買完單,她将東西放進後備箱,轉而通過地下通道,來到對面。經過世貿商城後面的小道,準備去金榜公園後邊的菜市場買蔬菜和水果。
也是工作獨居了一段時間之後,周景才明白平時買菜買水果最好是去菜市場,而這菜市場也是有講究的。
上了年頭的小區附近的菜市場,通常是最佳選擇。
買賣講究的是回頭客。這些攤販經過附近常駐居民的淘汰,逐漸形成定型,新鮮度與可食性有了較好的保證。
辦公室成家的同事們在此之上又教了她一個訣竅,想買到新鮮又好吃的果蔬肉類,她說你就專門注意平時買菜的大爺大媽們,個個眼神毒辣,經驗到位,跟在她們後面準沒錯,價格也較為合理。
她在經常光臨的水果和蔬菜攤分別買了水果和蔬菜,後又到隔壁肉攤挑了一塊腱子肉,準備明天做肉根湯給尹瑤當午餐。腱子肉稱好,掃碼付錢的時候,身旁響起了一道熟悉的嗓音。
“老板,半斤豬肝,一斤五花肉。”
夕陽餘晖,天色将沉未沉,周邊不少下班歸家買菜的人。
周景付好錢,不經意轉頭掠過去,這一下她不由得産生一個念頭——
真是巧了。
“買菜?”來人倒沒什麽驚訝,沈澄掃了眼她手上的菜袋子,熟稔地問。
“嗯,”他住在金榜公園對面的小區,來這邊買菜也算正常選擇。周景笑了笑:“這邊順路些。”
周景買的腱子肉不需要切,腱子肉整塊放下去和枸杞一起炖較能保持肉的原汁原味;反倒是沈澄讓老板幫他切一半豬肝,一半留着不動包好即可。
畢竟都是熟悉的人,周景走也不是,想罷還是留下等他。又見他手上空空,問:“待會是不是還要買西紅柿和蔥?”
沈澄回:“嗯,晚上打算炒豬肝,五花肉留着明天炒豆幹。”
上班後時時需要對着電腦屏幕,吃豬肝養眼。想了一想,周景說:“附近有攤農夫的菜攤,待會我帶你過去。”
她說完,沈澄像是沒反應過來,愣住了。
周景對此倒是不以為奇:“你以後經常來這邊買菜?這邊有幾攤的菜賣得比較地道。”
這時賣肉的大叔看了周景幾眼,笑了下,說:“小夥子,豬肝、五花肉。”
沈澄接過,說了句:“謝謝。”
周景這時對着大叔說,“上回在你家買的豬心很新鮮。”
大叔被誇得樂呵:“剛才你早說,我給你倆便宜些。”
周景回:“下回我還給您買。”
“下回記得提醒我,我給你們打個折。”
周景就勢說好。
*
買完西紅柿和蔥,兩人往世貿商城的方向走,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話。突然走着走着,周景停了下來,沈澄也跟着停步。
列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攤麻辣燙,天色逐漸昏暗,麻辣燙跟前聚集了不少人。
周景側側頭,說:“下回你可以來試試這攤麻辣燙,味道還可以。”
沈澄看了眼攤子的情況,須臾,問:“你經常來?”
她以前不喜歡這些路邊攤,說這些不衛生不幹淨。只是沈澄萬萬沒想到,這麽些年過去了,她也開始融入了生活的俗世氣息裏。
“以前同事帶我來吃過一次,後來覺得味道不錯,正好住處離這裏也近,想起了就過來一次。”周景嘆了口氣,很是可惜的口吻,笑道,“最近不能吃,不然買些回去。”
她最近飲食需要維持輕淡,尹瑤也不再吃些亂七八糟的食品,跟她過起了“清湯挂面”的日子。
“身體好了再來,”沈澄說,“看樣子,這攤也開了很久,它就在這裏。”
周景挑眉:“開幾十年了,前面的大排檔都換了幾家了,它還在這裏。”
沈澄說:“真好。”
和周景不同,大學時候周景去找沈澄時,他會帶她去廣城的大街小巷尋覓美食。他說一座城市的美食大多都藏在城市的邊邊角角,一些旮旯角落裏,不以為意地與周邊的環境時日共存。這些不起眼甚至有些簡陋的小攤店面更多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舊時氣息。
想到這,周景說:“也是這兩年我才明白你以前的話。”
沈澄安靜地等待她的下文。
周景籲了口氣:“美好的食物總在不起眼的位置。”
沈澄笑了,眉眼疏朗,眼神澄靜。不同于之前的淡淡止于禮貌的神情,或者點到即止的靜默無言。
周六那天是個拐點,這兩天兩人的相約或者相遇,他都開朗了許多。不再讓周景作為一個同事間的無所措者。
他突然說:“謝謝。”
謝什麽呢?周景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她按照她的明白來回他:“謝謝你。”
兩兩相視,而又默契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