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封神世界~~~
封神世界~~~
第7章
“前幾日我見到娲皇宮中傳出招妖幡,為了怕那道士發現蹤跡便沒有去,可我今日在他身邊看到了從前和我同住軒轅墳的小妖,身上還帶着娲皇宮的氣息,也不知道他們是尊了女娲娘娘什麽命令。”
白狐急的直轉圈,用她修煉上千年的智慧來分析着現在的局勢,可最終發現,在她修為不如那道士的時候,說的再多也是枉然。
說到底還是自己拳頭不夠硬,白狐把目光投向已經梳洗裝扮好的白芷身上,央求道:“好姐姐,你這回可一定要再救我一回。”
“好說。”白芷對着銅鏡晃了晃耳垂上墜着的粉琉璃耳墜,“你去讓人宣大國師來見我。”
白芷來朝歌沒有帶着貼身丫鬟穗兒,而是讓白狐假扮成侍女跟着的。
白狐見她胸有成竹,算是暫時把心放進肚子裏,也不怪她沒出息,實在是那道士上次給她用的符咒太霸道了,就連一點兒法術都使不出來,那種身不由己的感覺很不美妙。
申公豹此次來朝歌,為的就是封神之事,他和姜尚同門師兄弟,不管是努力還是自身修為,都比姜尚強百倍,何以在師尊面前讓姜尚占盡了風頭不說,就連封神之事都不讓他插手。
提前打聽到女娲娘娘因帝辛在女娲廟題詩而不滿,準備招妖去壞了殷商基業,早一步掌控了許多精怪,只等娲皇宮挂出招妖幡,便讓那些精怪前去。
只可惜他最看好的白狐逃離了他的掌控,只剩下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還算是能看,故而将她們帶到了朝歌。
“臣申公豹見過蘇妃娘娘。”
申公豹來到殿內,第一眼就看到一旁站着的白狐,看來屏風後那位便是救了白狐的人了。
“大國師不必多禮。”
柔和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如潺潺涓流,只是申公豹聽得到那聲音中藏着的冰冷,好似涓流下還藏着冰碴一般,倒也是有趣。
見白芷揮手,白狐退到門外,但耳朵卻時刻注意着裏頭的動向,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申公豹施了結界,她竟然什麽都沒有聽到。
這次白狐猜錯了,申公豹沒有設結界,而是看着緩緩從屏風後走出來的女子失了神。
一身錦衣華服,卻不顯沉重,反而趁着她愈發光彩照人,眉眼含笑,未施粉黛便已是天人之姿。
不,她比天上那些仙娥還要美麗,從前在昆侖山修煉,也是時常能夠見到來往仙娥,面前女子鐘靈毓秀,氣質通透,是那些仙娥所不及的。
“大國師看着我失了神,大王可是會不高興的。”
女子行至面前,幽幽開口說道,申公豹輕笑,他可是聽聞了這幾日大王對這位蘇妃的寵愛,還聽說了前任大國師的谶言。
之前只以為是那位學藝不精,胡亂占蔔的,現在看來,面前這位一颦一笑,一舉一動皆是誘.惑,只要她想,她就有禍亂朝綱的能力。
失了白狐,來了位比白狐更有妖嬈魅惑的,當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帝辛在朝堂之上處死了許下谶言的大國師,偏偏那大國師的谶言還是關乎殷商基業,這種事情就是想瞞也瞞不住的。
消息傳到岐山之後,姬昌為此蔔了一挂,卦象顯示為大兇,竟與前大國師所說相差無幾。
伯邑考和姬發正好在身邊,他們都知道父親蔔卦從未出錯過,如此說來白芷當真會禍亂朝綱,覆滅殷商嗎?
“父親,可有解救之法?”伯邑考問道。
姬發也連忙看過去,但姬昌卻只是搖搖頭,或許有解決之法,只是他尚未參透。
沒過幾日,又有命令傳到岐山。
大王要為蘇妃修建宮殿,命岐山送兩千壯丁去朝歌聽差遣。
賦稅,徭役,壓在百姓頭上的兩座大山。
之前還只是賦稅增長,當地長官努努力還可以護的百姓溫飽,可徭役,卻是怎麽樣都躲不過的了。
*
“還是大王疼我,招了這麽多人,等摘星樓建好了,我便可以與大王朝夕相處,不被任何人打擾。”
站在城樓之上,帝辛摟着白芷的肩膀,看着不遠處上萬百姓正在建造的摘星樓,不由開始期待白芷口中那一日的到來。
“孤已經着人去搜尋天下珍寶,待摘星樓建好,便可放入其中讓你賞玩。”
相處這幾日,帝辛也琢磨出來了,尋常之物白芷不喜歡,越是珍貴她越是看不上,她就喜歡那些新奇之物,還得是不易的。
他之前讓人送去的那些金銀珠寶全都讓她給賞人了,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
“大王不要忘了讓他們小心些,按照我畫的去建,錯了一點兒我便找大王問罪。”
女子手指戳着帝辛的臉頰,四周宮人見了連忙垂頭。
如若是旁人這麽做,無異于騎老虎背上拔毛,可蘇妃這麽做了大王卻絲毫沒有生氣,還握起手在手背上落下一吻。
申公豹見此情景眸光微沉,嘴角揚起一抹弧度,走上前去,“大王,上萬個壯丁同時建造,想來只要數月便可完工。”
帝辛聽到這話很是滿意,卻聽到白芷嗤了一聲,嬌聲道:“快有什麽用,得和那畫中的一模一樣才行,還有建造方法,都得按畫上的來,只要建的好,慢些倒也無妨。”
“對,必須同那畫上的一樣。”帝辛牽着白芷的手摩挲着,柔軟滑嫩的讓他愛不釋手。
他心尖兒上的人,住的必須是最好的,慢些也無妨,反正他們往後有着大把的時間。
申公豹領命退下,臨走之前深深看了眼兩個人握在一起的手,腦海中不由浮現出那日在殿內,白芷走到他面前,手指輕點着他的前胸,和一陣陣酥麻傳進心底的,是她一字一句說出他這麽多年從未對人說過的不甘。
她還同他說,封神之事既然無法更改,不如讓封神失去意義。
神明靠着百姓的供奉而活,沒有了供奉沒有了祭拜,神明便不再是神明,而百姓若是富足,還會有多少人去叩拜神明以求得庇護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