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蒙毅攏袖起身, “廷尉不做丞相委實屈才。”

“……蒙上卿快別說這種話!”

李斯吓了一跳,“丞相乃百官之首,非有才有德之人不得擔任, 王丞相德才兼備, 官拜丞相之位實至名歸,我怎敢與王丞相争丞相之位?”

看看趙高與胡亥的下場, 他如今還活着已是陛下寬容大度。

更別提陛下不僅留了他性命, 還讓他官居廷尉, 甚至與他結為兒女親家, 似這樣不計前嫌的隆恩重用,縱觀歷史再也尋不到第二個,他雖野心勃勃, 對權勢極其熱衷,但他也是人, 也知恩, 也知曉他的君主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千古一帝, 面對這樣的君主,他除卻肝腦塗地外,再不會想其他。

“廷尉錯了,我并非譏諷廷尉, 而是真切覺得廷尉只為廷尉着實屈才。”

蒙毅看了又看李斯,“若以九州天下論,廷尉之大才堪配丞相, 廷尉唯有更進一步, 做事方不會再束手束腳。”

他是趙高受刑的執行人, 更是将胡亥公子送到李斯府上的見證者,對于這兩個人的刑法, 他很容易猜到原因,更容易知道陛下為何沒殺李斯,而是将胡亥趙高送到他府上——殺雞儆猴,恩威并施。

李斯有大才,殺之可惜。

且李斯雖有罪,但并非趙高胡亥那種不可饒恕的罪,在大秦崩塌之際,他或許也曾盡力施救過,只是奈何遇到了趙高胡亥這樣的昏君佞臣,不僅沒有救了秦,自己也不曾落得好下場。

這種有才無德之人,收拾收拾還能用。

所以陛下留了李斯性命,讓這位投機者對陛下忠心耿耿,再無投機取巧之意。

蒙毅道,“王丞相已老,丞相之位遲早會空出來。”

“廷尉若有心,這丞相之位必是廷尉的囊中之物。”

“不了不了。”

Advertisement

李斯連連擺手,“我能在廷尉之職終老,已是陛下念在往日情分了,至于其他,我實在無心奢求。”

“今日與蒙上卿說這些話,并非試探蒙上卿對我之意,更非借蒙上卿之心試探陛下之心。”

蒙毅并非譏諷試探自己,李斯便也跟着說了實話,“扪心自問,我之前的确豔羨陛下偏愛蒙上卿,可如今,我對蒙上卿卻再無嫉恨之心,因為我知道,陛下對我同樣偏寵。”

想到這件事,李斯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所做之事,若換成旁人,必會落個與趙高一樣的下場。”

“但陛下沒有殺我,僅讓我看趙高受刑,讓我知曉我原本的下場,而後對我恩寵不斷,深信不疑,我但凡有半點良心,便該對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我沉浮官場數十年,肝髒皆黑,機關算盡,但幸得仍有幾分良心在,尚未被權勢所泯滅。”

李斯輕輕一嘆,“這些許良心,足以讓我對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蒙毅眉頭微動,“廷尉能這般想,是天下之福。”

“蒙上卿又在打趣兒我。”

李斯搖頭輕笑,“但蒙上卿的這種打趣兒,我很喜歡,蒙上卿鮮少誇人,能得蒙上卿一句誇贊,勝得黃金百兩。”

他并非土生土長的老秦人,哪怕如今官居廷尉高位,也很難融入關中圈子,與蒙氏兄弟乃至王贲的關系算不得好,不過是見了面會說三兩句話的點頭之交。

這曾經是他最為恐懼的事情,他是外來人,陛下縱然重用他,但也不會将他引為心腹,有些事情蒙氏兄弟或者王贲能做能說,但他不能,他在陛下那裏沒有自幼一同長大的情分,行差踏錯對于蒙氏兄弟與王贲來講不痛不癢,但對于他卻是滅頂之災。

最明顯的例子是王贲裝病,對陛下使小性子。

他若敢效仿王贲,蒙毅下一刻便會提劍上門,給他兩個選擇——要麽上朝,要麽上路。

他沒有任性的資本。

他的身居高位只是昙花一現。

他只能不擇手段向上爬,爬到自己的地位足夠高,足夠讓關中武将們正視他的存在,他才會稍稍有了安全感,他終于不再是被人随手便能捏死的蝼蟻,他也可以如同陛下身旁的關中武将們一般,俯視百官黔首。

但自從經歷了胡亥趙高受刑的事情之後,他的這種念頭徹底打消。

——陛下對關中武将是少時玩伴,長大後的肱骨重臣,可對于他,陛下同樣寵信,他也是大秦王朝不可缺少的棟梁。

趙高胡亥的下場已說明一切。

他不必嫉妒蒙氏兄弟與王贲,他在陛下心裏的位置同樣重要。

想明白這件事,很多事情便沒有必要再去糾結,所以當蒙毅對他的态度稍有和緩後,他立刻便能順着蒙毅給他的臺階登上天。

——陛下以極刑處置趙高胡亥,但卻對他輕拿輕放,陛下的态度讓蒙毅極為不滿,此事之後,對他頗為冷淡,直至今日,才終于與他關系破冰。

李斯道,“陪葬區幹系重大,莫說是我,只怕蒙上卿心裏彼時也在嘀咕此事。”

“只是蒙上卿并未說出來,而我說出來罷了。”

蒙毅眉頭微動,“不錯,我的确心有疑慮。”

只是沒李斯那麽明晃晃,前腳剛從另一位公主的世界離開,後腳便惦記那個世界的所有東西。

“這便是了。”

李斯笑了起來,“我來得晚,不知陛下為何突然要巡視陪葬區,只知陛下前幾日見了一位怪老頭,那位怪老頭離開之後,陛下便馬不停蹄趕往陪葬區,若我所料不錯,那位老者當是與鬼谷子齊名的黃石公。”

“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若輕易将其放走,必是我大秦之失。”

李斯微拱手,“敢問蒙上卿,此時可有黃石公的消息?”

蒙毅颔首,“有。”

“廷尉心細如發,當知我與黃石公的恩怨。”

蒙毅瞧了一眼李斯,難得對這位廷尉的缺德性子有了期待,“所以去請黃石公的事情,只能拜托廷尉了。”

“好說。”

李斯曲拳輕咳,攤牌不裝,“不瞞蒙上卿,我一直在暗中觀察陛下從九州各地召來的黔首,留意他們的舉動與性情,在我暗中觀察他們的時候,我得知有一人跟我做着同樣的事,那人雖謹慎,但還是被我順藤摸瓜查出端倪,再聯系陛下見完黃石公便直奔陪葬區,此時我已能斷定那人的身份。”

“黃石公?”

蒙毅道。

“不錯,就是他。”

李斯眸中精光微閃,“此人對陛下召集的黔首頗感興趣,尤其是那位名叫韓信的少年,最得他的青眼,冒着被我察覺的風險也要與韓信接觸。”

蒙毅眼皮微擡。

這個少年他留意過,底下的人送來文書時,他是第一個看的。

韓信家境貧寒,但卻好吃懶做不事生産,整日裏在別人家蹭吃蹭喝,名聲很是不好。

對于這種人他沒什麽好感,但此人乃是公主再三交代一定要找到的人,必有值得被找的理由,于是在看完韓信的文書之後,他便讓人去試探韓信才情,自己親自去盯着,想看看這位大才到底是哪方面的才華。

然後結果讓他大失所望。

治國治國不行,頭腦頭腦為零,隔得老遠他都能感受到韓信上峰的怒氣沖天的憤慨。

但他不想這麽早放棄。

——若此人果然是個庸才,又怎會被公主這般看重?

定是他沒有發覺此人的石破天驚的才能。

治國理政不行,安撫民生也不行,騎馬射箭勉強能看,那就試試排兵布陣,萬一這位馬術一般的少年是位不用上戰場便能決定戰場生死成敗的絕世将星呢?

這一次,少年終于沒有再讓他失望。

哪怕他對排兵布陣的了解遠遠不如自己的兄長與王贲,但出身将門世家的他耳濡目染之下對這些事情也頗有研究,試探少年一番後,他清楚知道少年領兵作戰的能力遠遠在他之上,甚至不亞于他的兄長乃至上将軍王贲。

大秦又得将星。

他把這件事彙報給陛下,陛下頗感欣慰,封韓信為郎将,着韓信于上林苑領兵。

——遠征匈奴要錢,懷柔百越要錢,建造能漂洋過海的大船更要錢,所以哪怕打通了絲綢之路這種黃金之路,眼下的國庫也并不富足,無錢打不起仗,再厲害的将星也只能先在上林苑練兵。

蒙毅心領神會,“黃石公看上了韓信的領兵之才?”

“韓信之才怎能不讓人眼饞?”

李斯笑道,“以黃石公對韓信的看重,只要我們捏住了韓信,便能捏住黃石公。”

蒙毅道,“甚好,此事便拜托廷尉了。”

——對于一個師承儒家卻是堅定的法家人來講,折騰人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好說。”

李斯道,“但此事需蒙上卿配合一二。”

蒙毅俯身,側耳傾聽。

李斯壓低聲音,竊竊私語。

蒙毅肅然起敬。

——果然是被儒家人教出來的法家人,做事就是講究!

“阿嚏!”

黃石公重重打了個噴嚏。

清瘦少年瞧了瞧黃石公,“上林苑比尋常地方陰涼些,不适合你這種上了年齡的老翁長時間居住,你還是不要再來找我了。”

“并非天氣原因,而是人的原因。”

黃石公,“老夫此時打噴嚏,必是有人在算計老夫。”

“下次吃酒時配個菜。”

老者打完噴嚏又是生龍活虎,韓信收回視線,“您一個沒名沒姓的老頭,誰會算計你?”

“……老夫的名字說出來吓死你!”

“那就不要說,別把我吓死了。”

“哎,你這人——”

“我這人說話不中聽,聽不慣的話不要來找我。”

“……”

劉季那小子是怎麽忍到天下一統之後才殺人洩憤的?!

還是子房好啊。

讓撿鞋撿鞋,讓幹嘛幹嘛的,哪跟這人似的,一身的反骨生怕別人瞧不見。

黃石公無比懷念張子房。

“你難道不想學排兵布陣?”

黃石公追上韓信,“以你的天賦,若再學了老夫的兵書,不出十年,便會成為大秦最強之将。”

“到那時,莫說蒙毅王離了,就連蒙恬王贲屠睢都要在你之下。”

韓信頭也不回向前走,前面是馬廄,養着汗血寶馬下的崽兒,對他的吸引力遠比神神叨叨的老者大得多,“你不是相術師麽?”

“怎麽又改教兵法了?”

黃石公被噎得一窒。

——他當初為什麽要在韓信面前故弄玄虛!

韓信來到馬廄。

他日日精心喂養着這群馬,小馬崽終于從最初的站不穩腳跟到現在的膘肥體壯,讓人看了便高興。

為将者哪有不愛馬的?

雖然他現在還只是一個郎将,馬術連十歲的王離都比不了,但他堅信未來的他定是能力挽狂瀾的擎天之将,青史留名萬世傳頌,是在千年歷史長河中最熠熠生輝的将星。

他不需要任何人教授他兵法。

他對這些事情天生敏銳,他需要的是機會,一個一戰成名的機會。

韓信牽出一匹馬。

翻身上馬,奔馳校場。

“喲,韓信,你也在呢?”

有衛士前來選馬,見韓信在試馬,便與韓信寒暄幾句,“正好,快來幫我選匹溫順的小馬。”

自韓信來了上林苑,這人便頗為照顧韓信,韓信對他印象還不錯,聽到他的招呼便停下馬,“你的相馬術遠在我之上,還需要我替你選?”

“嗐,這不是相馬術不相馬術的事情。”

衛士道,“陛下今日得了閑,親自教公主騎馬,給公主挑的馬不僅要溫順,更要漂亮,可這漂亮的範圍大了去了,我瞧着漂亮,公主瞧着卻不漂亮,那我的差事便辦砸了。”

“你比我懂女孩子的心,你來幫我選匹漂亮的。”

衛士笑眯眯,“若能讨公主歡心,你這月的夥食我給你包了。”

這是一個不錯的差事,韓信來了興致,很快挑出幾匹适合女孩子騎的漂亮小馬,“這匹,這匹,和這匹。”

“行,就這幾匹。”

衛士伸手拍了拍韓信肩膀,“走,咱們一塊去複命。”

“你來了這麽久,還沒見過公主吧?我帶你去見見!”

黃石公眼皮狂跳。

好的,他知道他剛才為什麽打噴嚏了。

——韓信這種拿腦子補打仗天賦的人,被人賣了還會給人數錢,一旦拿捏了韓信,他這顆惜才愛才的心可不就跟着被拿捏了麽?

李斯這厮着實雞賊!

李斯向蒙毅使了個眼色。

蒙毅會意,拱手向嬴政道,“陛下,韓信前來送馬。”

章邯眼皮微動。

劉季摸了摸下巴。

——韓信這厮可不是愛出風頭的人,這個時候怎突然給公主送馬了?

劉季瞧瞧蒙毅,再瞧瞧笑得春風和善的李斯,瞬間斷定一件事——韓信被人算計了。

可蒙毅與李斯有這麽大的膽子嗎?

敢拿公主的安危去算計韓信?一個雖有打仗天賦但此時籍籍無名的韓信?

沒由來的,劉季想起有事沒事愛找韓信說話的澆水老頭了。

老頭是個暴脾氣,每當發現他又瞧呂雉時,總能迎面給他一盆水,将他澆得透心涼,他還沒從落湯雞的情況中反應過來,老頭的破口大罵已經在耳邊,比他流氓比他無恥比他罵人更難聽,主打一個氣死人不償命。

嘴巴這麽毒,還能活到這麽大年齡,此人不是有大才,就是大有來歷招惹不起,他忍,不套麻袋揍老頭。

——蒙毅李斯要算計的人不會是這個該死的糟老頭吧!

劉季眼前一亮。

如果是這樣,那可太好了!

“韓信?”

這個名字有些耳熟,鶴華想起來了,“蒙上卿,是那個我跟阿父說過的韓信嗎?”

“是。”

蒙毅點頭,“公主要見嗎?”

“要!”

鶴華十分期待,“他有哪方面的天賦?跟雉姐姐還有蕭何他們一樣嗎?”

蒙毅笑着搖頭,“不一樣。”

“此人在兵法上頗有造詣,遠在我之上。”

蒙毅離自己遠,擡腳踹也踹不到自己,王離輕嗤一聲,“你又不是領兵在外的将軍,在你之上有什麽值得炫耀的?”

“等哪日你大兄回來了,叫他與你大兄過兩招,他若能贏了你大兄,那才叫厲害。”

“少将軍,您這話便有些孩子氣了。”

李斯笑道,“大秦猛将如雲,可蒙将軍卻只有一位,他若連蒙将軍都贏了,那豈不是大秦第一将?”

嬴政懶懶擡眉。

“大秦第一将?他想得美!”

王離嗤笑,“與蒙将軍齊名的還有我阿父,我阿父之下有屠睢,咱們大秦什麽都缺,唯獨不缺武将,這大秦第一将的名頭,他下輩子也別想拿到。”

李斯啞然失笑,“少将軍又孩子氣了。”

“蒙将軍也好,上将軍也罷,甚至屠國尉也無妨,這些将軍們長韓信太多,等韓信初露頭角的時候,他們已經卸甲榮養,根本無從比較。”

“故而這大秦第一将,也可說是韓信這個時代的稱號,他的時代,他為——”

“他為大秦将軍而非大秦第一将。”

王離冷冷打斷李斯的話,“李廷尉,你真當關中子弟後繼無人麽?”

作為關中子弟,他最讨厭李斯這種外來者。

拿了九卿的位置還不夠,現在竟想染指将軍位,甚至明目張膽貶低關中将領擡高無名小輩。

簡直可笑!

蒙毅難得與王離統一戰線,斜了一眼李斯,“李廷尉,你失言了。”

“蒙上卿,并非我失言,而是韓信委實是絕世将才,不在少将軍之下。”

李斯道。

“不在我之下?”

王離雙手環胸,“你叫他過來,我倒想看看,他哪點能勝得了我。”

李斯立刻吩咐衛士,“少将軍有命,快去叫韓信。”

嬴政懶懶挑眉,眸色變得玩味起來。

鶴華突然有種不好預感。

她自幼被阿父養在身邊,耳濡目染下,對朝政也有一些了解,知道朝中現在分為幾派,以王贲蒙氏兄弟為首的關中武将,以王琯為首的關中內臣,另外一種是李斯這種投奔大秦的外來戶。

同為關中人,武将與內臣們雖政見不和,一個喜戰一個厭戰,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總會達成一致,而作為第三方的李斯這種外來戶,當然看不慣關中人的一手遮天,尋到機會便會在朝政裏安插自己的人,期待有朝一日能與關中人分庭抗衡。

內臣倒還好說,王琯年歲已長,李斯正當壯年,此消彼長下,遲早有一日會把王琯的位置瓜分幹淨。

但武将就不一樣了,那是一顆人頭一顆人頭殺出來的戰功,不是你三兩句話或者辦三兩件漂亮事便能抵消的,在王琯榮養後內臣幾乎一李斯馬首是瞻的情況下,武将們仍是鐵桶一塊,李斯根本插不進手。

今日李斯終于尋到了可塑之才,有望在武将們的位置上撕下一塊來?所以才敢這般挑釁王離,讓王離當衆與韓信當衆鬥一鬥兵法?

——王離雖不及其父其祖父,可也是年輕一代武将裏的佼佼者,若能勝了王離,那麽關中子弟皆是韓信的手下敗将。

鶴華伸手拉了下王離衣袖,“王離,別沖動。”

“我知道。”

王離瞪了一眼輕捋胡須勝券在握的李斯,壓低聲音與鶴華耳語,“那個韓信我見過,無論是騎射還是馬術,都遠在我之下,他不可能嬴我。”

章邯适時開口,“少将軍,排兵布陣并非個人勇武,個人的一騎當千決定不了整場戰局的勝負。”

“章邯說得對。”

鶴華不懂打仗,但她歷史學得比王離好,“你看姜太公,他還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翁呢,不一樣戰無不勝?”

“韓信那小子也配跟姜太公比?”

王離伸手拍了拍鶴華手背,“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但我若不出頭,關中子弟還有誰能出頭?”

“關中子弟皆虎狼,何時連應戰都不敢?”

王離随手扯了外衫,裏面是錦衣祥雲紋的箭袖戎衣,“縱然韓信是當世太公,我也要鬥他一鬥。”

“可是韓信是奇怪女人再三交代的人啊。”

理是這個理,可鶴華越想越覺得這件事不簡單。

她擡頭瞧瞧阿父,不明白阿父為什麽不阻止這件事,王離若是敗在名不經傳的韓信手裏,阿父也是丢臉的。

可阿父不僅不阻止,甚至還有一種頗感興致的意思在裏面。

——阿父也希望王離與韓信比一比?借此看一下韓信的能力?

可是王離輸了會好丢人的。

想了想,鶴華拉着王離壓低聲音道,“你與他比三樣,一為騎術,二為箭術,三為兵法。”

“兵法麽,沙盤演練便好了,不必動刀動槍的,見了血多吓人呀。”

“對,不見血。”

王離點頭,“你膽子小,吓到你就不好了。”

“至于沙盤,我那有現成的。”

鶴華對章邯使了個眼色,“去,把我的玉石瑪瑙沙盤拿過來。”

“?”

沙盤還有玉石瑪瑙的?

少将軍一頭霧水。

章邯應諾而去。

“阿父,既然是将軍之争,不如比這三樣,騎術箭術和兵法,如何?”

鶴華笑眯眯對嬴政撒嬌。

嬴政眼皮微擡,“可。”

韓信送馬而來。

然而尚未走進院,便被一臉喜色的親衛攔下,“韓信,你的出頭之日來了!”

“李廷尉為你争取了與王家少将軍當衆比試的機會,你若能贏少将軍,以後必能平步青雲,扶搖而上!”

韓信險些一口氣上不來。

不是,他只是不善交際,但不至于看上去這麽蠢笨如豬吧?

——當衆勝了王翦之孫王贲之子,他以後還要不要在鹹陽城待了?

韓信一言難盡,“我是刨了李廷尉家的祖墳嗎?”

“他為什麽這麽害我?”

“咳,少年人血氣方剛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說話分寸。”

李斯從親衛身後走出,“韓信,本官是看重你,才舉薦你與少将軍比試。”

“……”

好的,他連廷尉李斯一并得罪了。

“你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麽被少将軍報複,要麽被我報複。”

李斯抄着手,笑得一臉法家人的和善,“韓信,你選哪一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