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先成婚的還是雍王府名副其實的長女二格格,在敲鑼打鼓、分外熱鬧的聲響中,宋格格含着淚将二女兒送出府,目送她出嫁。

人群熙熙攘攘,今日是二格格成婚的好日子,李沐将對二格格有生養之恩的宋氏和李氏帶到宴會上,讓她們做一回宴會的主人,自己則是在招待完客人後,聽安嬷嬷說四爺到了前院,便離場去找四爺。

她到前院時,前院一片安靜,蘇培盛欲言又止望着福晉,李沐不理會他的猶豫,直接推開書房的門,走進去裏面,說實話,裏面擺設簡單極了,一排的書、屏風、植株、書桌和上面擺設的文房四寶,還有一床用來休息的地兒。

四爺正在窗邊看書,心情甚是平靜。

“爺?”四爺這是在做什麽?李沐眉頭輕蹙,不解的看向他。

“福晉,你來了。”胤禛神色平淡,唯有一雙眸子似是有笑意溢出。

“呼,妾身還以為爺有什麽事呢,二格格一出嫁就回了前院,原來只是在這裏看書。”李沐神色輕松,她還以為四爺在嫁女之後暗自傷神,畢竟二格格也是打小看到大的女兒,是四爺頭一個養住的孩子,意義非同一般。

“是有些難過,但見到福晉就不怎麽難過了,”被人關心的感覺很是不錯,胤禛心裏突然想起之前弘晖弘昀他們讨論的話,笑道:“福晉要是給爺再添一個子嗣,爺就不難過了。”

李沐哪裏不知四爺是在跟自己開玩笑,挑了挑眉,“那可不行,爺近來忙,要是孩子生下來後天天嚷着要見爺如何?”四爺在開玩笑,她也在開玩笑,反正她自覺有弘晖和弘昀已經夠了。

她上前拍了拍爺,爽朗的打算抽出一本書陪他一起看,不料想四爺怔在原地,似是在猶豫一些事,李沐好奇,“爺,您在想什麽?”

四爺還真挺認真回答道:“要是孩子非得見爺,爺還是能隔三岔五回來一趟的。”

李沐眉頭一跳,四爺居然真的考慮再要一個孩子的事了,她真的只是在開玩笑,“那弘晖要娶妻生子了,妾身這會兒要孩子,到時候弘晖的孩子比他弟弟還要大怎麽辦?”

她才不想讓自己孩子經歷小輩比自己大的事情,皇阿瑪那幾個小兒子有的比弘晖還小,弘晖每每稱呼他們時,都得在叔叔面前加一個小字,她聽了都只能可憐的摸摸弘晖弘昀的腦袋。

胤禛更認真回答了,“那爺跟福晉就在弘晖娶妻前再生一個孩子吧。”

……所以說四爺是非常認真的了,李沐覺得自己手上的書是放下不是,不放下也不是,最終無奈道:“那好吧。”她先答應四爺吧,反正孩子一事也不是說來就來的,靠的還是緣分,她跟四爺這麽多年都只有兩個孩子。

Advertisement

這麽一想,李沐心情突然輕松了,又像好兄弟那樣拍了拍他的肩膀,“爺,今晚您早些歇息,妾身回去給弘晖相看福晉了。”

她這叫先下手為強,孩子又不是想要就要的,沒瞧見八弟妹現在一個孩子都沒有嗎,她覺得這還挺正常的。

只是可憐了八弟妹這些年的求神拜佛,多年來八弟沒有子嗣,為了在奪嫡時有一争之力,早在皇上廢了太子時,就讓後院妾室有孕了,現在生下來的庶長子已經四歲上下了,她其實想來,覺得八弟妹這些年頂着公公婆婆的壓力,頂着九阿哥十阿哥對自己八哥遲遲沒有子嗣的不滿,也挺不容易的,而且到最後結果也不盡人意,未來的事是說不準的。

所以她只打算要弘晖弘昀兩個孩子就行了,現在事情已成定局,她怕多出一個變動,會影響自己對後院的掌控,奪嫡之時,她并不覺得其他人不會對雍王府沒有下手的心思,而即便弘晖的福晉嫁過來,兒媳婦是新婦,對後院把控未必很快上手。

只是當李沐費盡心思給弘晖選福晉的時候,四爺也跟沒差事幹了似的,整日往正院走動,若不是蘇培盛将折子搬到正院來,李沐還真以為他過上度假的好日子了。

這同房的次數也大大提升,李沐是不煩這種事,但她還挺不滿自己整日腰酸背痛,罪魁禍首還在自己跟前的,而且她還不能說一句不,要不就是不想要孩子了,四爺可看重口頭承諾了。

好在沒過多久,四爺就被康熙帝叫到身邊吩咐事兒了,李沐得以放松一會兒,還心情挺好的将選出來的兒媳婦擺到四爺面前,四爺看了一眼,“尚書席爾達的女兒董鄂氏,端莊賢淑,确實不錯。”在他料想範圍內。

“爺,那孩子就不用想了吧。”李沐眉頭舒展,笑容頗為張揚,胤禛定定看了她好一會,在她笑容差點僵持不住時,突然笑了,“福晉,你就沒發覺你最近月事沒來,也更為嗜睡了?”

他搖了搖頭,不知該說福晉反應遲鈍,還是好笑福晉以為贏了他的模樣,他心情愉悅道:“蘇培盛,讓府醫過來一趟吧,爺須得讓福晉瞧瞧爺的能耐了。”

李沐眼皮子一跳,心裏有些忐忑不安,也懷疑四爺說的話是否成真了,在府醫匆匆過來時,乖乖将手腕伸出去,府醫診脈好一會兒,突然笑道:“奴才恭喜爺恭喜福晉了……”

後面的話,李沐沒有聽,也聽不進去,她在得知自己懷孕後,先是一喜,随後頗為幽怨的看着四爺,“爺,那後院該怎麽辦,妾身有孕了,精力就大不如前了。”

四爺神色有種讓人信任的篤定,“有孩子就是件大喜事了,無論是兒是女爺都期待,至于後院,放心,爺還不至于護不住你和孩子,後院就交給爺了。”

李沐看着他,點了點頭,“那好吧,都聽爺的。”

她靠在四爺懷裏,腦子裏還在胡思亂想,好在弘晖的福晉還沒娶進門,身邊的兩個格格也還沒有懷上孩子。

不然她就覺得丢臉丢大了,不過說來也奇怪,她現在的年紀還挺年輕的吧,容貌這些年已經張開了,有祥瑞之氣在,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可她怎麽有種要當瑪嬷的滄桑感了,果然,等生下孩子後,多多與孩子接觸,暫且遠離孫兒輩吧。

她默默、默默的給自己定下此類規矩。

四爺行動力十足,在定下弘晖的嫡福晉後就向皇阿瑪請旨。

聖上更幹脆,沒過一個時辰便拟旨出來了——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之四子之嫡長子愛新覺羅弘晖人品貴重,行孝有嘉,文武并重。今有尚書席爾達之女董鄂氏,滿洲鑲紅旗人氏,恭謹端敏,秀毓名門,二人良緣天作,故今朕下旨欽定其為雍親王大阿哥之嫡福晉,擇吉日大婚,欽哉。”

弘晖的婚事就算定下來了。

李沐一邊養胎一邊等着弘晖嫡福晉進門,在這期間,四爺幾乎日日都過來看福晉,後院的事也得到妥善安排,李沐懷這胎還是挺輕松的,唯一有些許在意的就是兒媳婦董鄂氏了。

老實說,李沐對兒媳婦是何人、何等性情完全沒有興趣,只要夫妻倆能一心一意,同心協力過好日子就行了,所以她遲遲沒有給弘晖賜下格格,最終還是四爺以為她忘了,便自發給弘晖賜下一個姓白佳氏,一個姓錢的格格。

她這麽做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一是怕弘晖過早行了房事傷了身子,二是覺得反正嫡福晉也要進門了,何必非得給弘晖安排上格格呢,只是還是奈何不了這個時代的規矩。

在康熙五十三年時,李沐生下一個阿哥,四爺大喜,賜名為弘時。

弘時作為雍親王府最小的子嗣,自出生前後,可謂是受盡了阿瑪和兩個兄弟的喜愛,畢竟作為四爺最小的嫡子,前面兩個兄長已經長成了,幼子總是最受寵的。

而在此時,董鄂氏終于進門,進門後揣着一腔忐忑的心情,前去正院給阿瑪額娘請安。

她家族在得知這門婚事時,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誰不知道雍親王是争奪皇位炙手可熱的人物啊,其子弘晖更是嫡長子的出身,将來就算雍親王沒有成功即位,弘晖阿哥也是妥妥的世子爺,将來是要繼承雍親王的爵位的。

要是雍親王成功繼承皇位了,那不就更讓人高興了,畢竟弘晖阿哥出身貴重,只能是新帝的太子爺,那她就是未來的太子妃了。

因此董鄂氏能成為弘晖阿哥的嫡福晉,心裏是暗自高興的,也為自家家族勢大、自己阿瑪能耐,能夠得上雍親王門檻高興,只是她也打聽過四福晉,雍親王所有的阿哥都是由福晉所出,十多年獨得雍親王偏寵,可見手段非同一般。

她有這樣一個厲害的婆婆,心裏既高興也害怕,高興當然是覺得四福晉這樣厲害,弘晖阿哥的地位得到保障了,害怕的是擔心自己不能達到四福晉的要求,古來婆婆大多是難伺候的,她就怕四福晉給她穿小鞋。

只是董鄂氏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跟弘晖阿哥來到正院後的頭一件事,就是看見額娘在樂呵呵的逗着三弟玩,而阿瑪更是放縱的看着這一幕,她有些傻眼,怎麽這氣氛看起來還挺寬松的,一點沒有她想象中嚴肅寂寥。

李沐瞧見兒子跟兒媳婦過來了,直接招呼道:“你們還不過來,愣在原地作甚?”

董鄂氏被鬧得臉微紅,點了點頭,身旁的爺突然牽起她的手,她頓了一下,臉更紅了,“爺。”

弘晖非常自然帶着董鄂氏上前,“兒子給阿瑪額娘請安。”

“兒媳給阿瑪額娘請安,阿瑪額娘,就讓兒媳給你們敬茶吧。”董鄂氏是大家閨秀,就算這會兒臉紅得像燈籠一樣,也能盡力克制住,氣息平穩的給阿瑪額娘請安敬茶。

李沐笑眯眯接過茶水,四爺對大兒媳這番表現覺得還算差強人意,就沒說什麽。

“以後你們就好好過日子,夫妻之間有不合的地方,就好好溝通,若非發生大事,我是不打算理會你們小兩口的事的,日子是你們過的,不是為額娘過的。”

她這會兒的認知還在自己要養小兒子上,壓根對當婆婆插手兒子兒媳小家的事沒啥興趣。

“是。”董鄂氏松了一口氣,看來額娘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樣是個不好惹的。

在敬茶過後,到底不能老是打擾阿瑪額娘,董鄂氏只得跟着自家爺回去了。

在回去的時候,董鄂氏無意間見到額娘坐到阿瑪膝上,攬着阿瑪脖頸的畫面,而三弟還在小床上咿咿呀呀的,頓時羞紅了臉,原來民間傳言并非毫無道理,阿瑪額娘是真的感情好,這些年下來阿瑪的孩子幾乎都是額娘所出的,這其中的意味,都可以讓她回味好一陣子了。

而且,她在這時才恍然發現,額娘長的是真心好看,對上阿瑪時的眸子尤為靈動惑人,她方才光顧着低頭了,就沒好好看過一眼額娘,難怪額娘這些年能一直寵愛不斷,或許她可以向額娘請教一下這方面的養護法子。

董鄂氏摸了摸自己臉,有些遺憾自己只是生得端莊,在容貌方面遠不如額娘,只是轉念她又想着自己為爺嫡福晉,若是長得太過好看,怕是不能被阿瑪額娘看中了,娶妻娶賢而非重于容貌,心裏的遺憾便壓下來了。

對她和家族而言,能成為弘晖阿哥的嫡福晉,已經是祖墳冒青煙的喜事了。

而且弘晖阿哥長得俊俏,完全繼承了阿瑪額娘的容貌,性子又體貼入微,房裏人僅僅只有兩個,這樣的夫君,她豈會不滿意,不過現在對她來說,最要緊的事是早點懷上爺的嫡長子。

不然後院格格要是抓住機會搶在她面前生下長子,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想起爺跟二姐姐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情形,董鄂氏心一凜,同為福晉,她怎麽可能猜測不出這背後的故事,這格格生下來的二姐姐還排行在爺前面呢,若不是那格格生下來的只是二姐姐,爺早就成了次子。

饒是平靜、看似沒有後院格格争寵的雍親王府也會發生這種事,她還真的不能不防爺後院那些格格了。

李沐跟四爺在屋子裏鬧了一會兒,便目送四爺到前院處理事兒了。

這些年朝廷變化還挺大的,八爺黨屢次被皇阿瑪斥責,最嚴重的一次是将八爺黨的一半勢力都給端了,在那之後,三阿哥似是怕了,動作沒有以往那樣張揚了,也好似退出奪嫡之争了。

當初三阿哥只在背地裏有所動作,就代表他性子确實是不敢謀大事的,也怕大事降臨後自己無法承擔,畢竟他也見識到奪嫡失敗後的畫面,大阿哥、廢太子皆被囚禁起來,一生不得自由,這對一個皇子阿哥來說何等屈辱。

這奪嫡之勢進入火熱化了,因此李沐并不在意四爺幾天才能抽出一點時間過來看她和弘時,忙得連軸轉時,四爺能想起她們母子倆算是不錯了。

李沐将小弘時抱到自己跟前,捏了捏孩子的臉,手感真好!

小弘時咿咿呀呀的叫着,揮着小手,仿佛十分不滿額娘的舉動,李沐笑得更高興了,“誰叫你現在還小,小孩兒,就等着被額娘欺負吧。”

她找到撫養弘昀時的樂趣了,弘昀長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好捏,膽子也小,一遇到一點事就撲到額娘懷裏,現在弘時膽子盡管比弘昀幼時大一點點,但本質上還是一個軟弱可欺的小孩子罷了。

安嬷嬷看不過眼了,“格格,您老是欺負三阿哥作甚。”

“嬷嬷,這你就不懂了,在小孩子小時不好好欺負,難不成等大的時候再欺負,到時候他們就娶媳婦了,哪會任由我親近。”再說了,阿哥大了也不好跟額娘親近啊。

李沐義正詞嚴道。

安嬷嬷在狡辯方面從來說不過自家福晉,只得認輸,不過她也想出別的法子來救三阿哥了,“福晉,您之前不是讓宋格格和李格格回去斟酌三格格的未來夫婿嗎,剛才宋格格将名冊遞過來了,您該看看了。”

“這麽快?知道了。”李沐點點頭,将弘時放在小床上,将安嬷嬷遞來的名冊展開,上面有宋氏等人考量過的女婿人選,這些年,不光是弘晖定親娶妻,三格格的婚事也要決定了,而且再過兩年就輪到弘昀的婚事了。

這時間還真是湊得緊,好在弘時這才剛學會坐,離成家立業時還有十多年時間,到時候不用她着急,自有董鄂氏等兒媳負責。

李沐仔細看過圈起來的名字,為富察富昌,是宮裏的三等侍衛,滿洲鑲黃旗人氏,曾祖父米思翰曾一度為戶部尚書,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祖父馬斯喀正是米思翰長子,換而言之,這富察富昌出自将門世家的長子嫡孫這一脈,只是現在勢頭遠不如堂叔那幾脈發展的好,但作為三格格未來夫君卻是合适極了。

畢竟三格格才是重要的,她嫁給何人都行,将來四爺同樣會提攜女婿,而且這富察氏有底蘊,不愁提攜不起來,再者,年齡合适且後院還算幹淨的公子哥,也就這一人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貪戀女色。

“就他了吧。”李沐點點頭,就這樣定下三格格未來夫婿了,然後繼續抱起三阿哥逗着玩,安嬷嬷扶額,心裏好笑,看來她即便是想了法子,三阿哥還是沒法躲過‘這劫’。

“是。”宮女連忙去禀告外邊等候的兩位格格。

宋格格得知福晉同意後,松了一口氣,李氏心裏滿意這樁婚事,嘴上卻還在嚷嚷道:“可憐二格格現在只是嫁給一個漢軍旗人,到底不如三格格的婚事好。”

宋氏瞪了她一眼,“你怎知二格格婚事就比三格格的差了,額驸盡管是漢軍旗人,但戰功累累,不比三格格的差,你是她額娘,你就不能盼點好的嗎。”

她實在看不過眼李氏這般矯揉造作,就因為二格格夫君人選不是她心裏想的,可對于當額娘的,最重要的不是女兒過得幸福嗎。

宋氏嘆了一口氣,“我現在唯一覺得可惜的就是三格格不能以福晉嫡女的身份出嫁,只得成了多羅格格,二格格那一回,也只是皇上對爺長女的寬宏罷了。”

這對三格格來說何其不公平,手心手背都是肉,她真心想三格格記在福晉名下,品級能提高一層,只遺憾三格格投生在李氏的肚子裏。

李氏默不作聲,也不知想到哪兒去了。

康熙五十三年年底,雍親王三格格被皇上封為多羅格格,下嫁三等侍衛富察富昌。

随後,朝廷又發生一件大事,八爺黨再次聚集力量在康熙帝面前提起立儲之事,與此同時,朝廷上想讓皇上複立廢太子的風聲動靜也越發厲害,廢太子甚至暗地裏用礬水寫密信給宗室人,只是最終被揭發事實,康熙帝怒不可遏,再三将複立太子的動作鎮壓下。

而八爺黨這次是真的讓康熙帝動真格了,康熙帝徹底追查胤禩黨羽之事,指責胤禩與亂臣賊子等結成黨羽,絕不是他心目中的明君,八爺黨這下子是真的潰散了,主心骨般的人物被皇上驅出争儲的範圍,哪還有即位的可能。

這八爺黨的勢力來的快,散的也快。

如今朝廷上的臣子們皆将目光放在雍親王及其同母兄弟撫遠大将軍十四阿哥身上。

現在有一争之力的皇子阿哥只剩下這兩人,儲君應當是從這兩人中選出來了。

這篇故事就快完結了。

聖旨參考百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