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胤禛此刻的心情算是平靜,除了一開始見到皇阿瑪和朝廷臣子齊聚時會感到驚訝,後來即便是皇阿瑪親自将他冊封為太子,也只是眼皮子跳了跳,皇阿瑪對他們幾個兄弟做過的‘好事’太多了,多到他都不是非常相信皇阿瑪了。
而且他本質上是不相信皇阿瑪會痛快放權、還會在太子初廢的當口立他為太子的,比起從天而降的餡餅,胤禛更相信這是皇阿瑪的另一種圖謀,兩立兩廢之事都能發生,于政權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過一句虛話,皇阿瑪想将他剛立的太子位廢除不過一句話的事。
可他已經沒法退了,處在這個身份上,他除了要穩固儲君的地位,更是不能往身後退一步,他身後還有整個雍王府,福晉弘晖額娘十四弟等等,還有他這些年的野心隐忍,這些都不容他退。
“兒臣定不負皇阿瑪期待,以大清為己任,有兒臣在,皇阿瑪盡可放心。”
康熙在堂上意味深長看着老四,“但願如此吧,老四,這大清江山就交給你了。”老四将他最後一步棋給攔下來了,就讓他試試看老四能否在太子之位上坐穩固吧。
他這身子雖然蒼老,但再撐個十來年不成問題。
就讓他看看老四怎麽把握幾個兄弟,若是老四能在他眼皮子底下穩住江山,他爽快些将皇位交出去又何妨,若是老四也像胤礽那般,就休怪他再一次下狠心了,為了大清,即便要他囚子又如何。
兩父子的交鋒不為人知,外人僅僅知道雍親王成了大清第二個名正言順的太子爺,與此同時,雍王府的主子和奴才都一并雞犬升天,特別是李沐,作為四爺的嫡福晉,同床共寝之人,現在已經被康熙帝的妃子團團圍住了。
許多人圍着她也不過是為了自己未來前途,在妃子們眼中,皇上已經兩廢兩立過太子爺了,廢立太子之事豈能如此輕易,想必皇上不會在把此次的冊封太子當作一場玩弄政權的手段,因此,作為現今太子爺的嫡福晉,李沐在她們眼中已經成了未來的中宮之主。
當然被包圍的同樣還有德妃娘娘,德妃雖然不是皇上正兒八經的妻子,只是皇上四妃之一,可誰叫現在的太子爺是她所出,四福晉會是未來的中宮之主,那德妃肯定就是未來的聖母皇太後了。
自己兒子出息,德妃自然高興,但她對理會低位妃子沒多大興致,她現在只想對上那些比她位份高的妃子,但那些人要不就是早病逝了,要不就是性子寡淡無趣,讓她一點自豪感都沒有,而那四妃之三,又不出現在她面前,特別是她針對了半輩子的宜妃,沒法炫耀,人生就沒了樂趣。
至于那些底下妃子的恭維,她這些年作為四妃之一,受到的恭維還少嗎,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甚至還覺得有些煩人。
德妃将妃子們都強行譴退,親密的握着兒媳婦的手,“好兒媳,你今後遇到這種事可千萬別慣着她們,你将來是太子妃,身份今非昔比。”
她這會兒是越看越覺得自己兒媳婦親切,正如她心裏升起對大兒子濃濃的自豪之情,“對了,兒媳婦,本宮記得你娘家有一幼弟,如今已經成婚了吧。”
“是。”額娘問這個做什麽?李沐心裏升起一個想法,額娘該不會是想跟她娘家弟弟聯姻吧,這感覺可真奇怪,她就一天之內的身份轉變罷了。
Advertisement
德妃笑容更親密了,“你弟弟早些年娶了原配妻子,只是前兩年你弟弟夫人病逝,你弟弟就算再顧及亡妻留下來的子嗣,這兩年過去了,總得要續娶吧。
“額娘啊,娘家剛好有一侄女,年紀正好,溫婉可人,配以你弟弟足夠了!”
“好,既然額娘有心做媒,我回去告知弟弟這事。”李沐真心好笑,額娘跟她這麽客氣就是為了說這事,她還以為什麽,不過她弟弟也是打算在這一兩年裏娶妻,也算是算盤打對了。
德妃心滿意足的拍了拍兒媳,對她來說,或許将侄女許配給自己兒子更有利,但沒必要。
在宮裏活了那麽多年,德妃經歷的事多着去了,她兒媳婦地位穩固,又有三個嫡子傍身,沒必要讓烏雅氏的女兒逞強,得不償失還算小事,最怕她大兒子跟她離了心。
冊封太子一事暫告一段落,李沐來時是被內務府的奴才恭恭敬敬送來的,歸時這待遇起碼上升了三四個檔次,直奔最高,在被殷切的送上馬車後,李沐揉了揉孩子的臉,弘時睡眼惺忪,在額娘懷裏一直蹭着,直到再也沒法抵抗睡意,又沉沉睡去。
李沐歸了府,迎上的又是府上奴才的小心伺候。
她又摸了摸孩子熟睡的臉,看着天邊天色,現在天黑了,不知四爺何時回來。
李沐揣着擔憂睡去,第二天醒來一切都發生變化了,她呼了一口氣,打起精神,內務府的奴才又帶着她進宮,與昨日的閑散不同,李沐開始着手後宮宮權。
而四爺也跟在康熙帝跟前學習帝王心術。
兩夫妻大抵是沒時間想對方了,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康熙帝将四爺冊封為儲君,豈能讓他們閑下來過好日子,太子要有儲君的模樣,未來的中宮之主也得要有處理宮務的能耐。
康熙帝還想着給這對夫妻一個教訓,在兩夫妻處理不了事的時候,教他們莫要一口氣吃成一個大胖子。
只是四爺這些年不知當了多少差,自身作為皇子阿哥更是将皇阿瑪的心思揣摩的不出七八,對帝王心術上手極快,而李沐又不是沒有當皇後的經驗,當皇後時都能處理好的事,哪可能在長了一輩經驗時還敗在不知怎麽處理宮務上。
就算宮裏掌握宮權的四妃不想放權,她都能将其磨淨耐性,自動自主将宮權交出來,這期間花費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在過了一個月以後,李沐身邊提拔用來幫忙管理宮務的人也有了,自身也輕松下來了。
整日除了無所事事就是無所事事,有時候還會想着法子給自己增加難度,像是将後宮妃子都聚在一塊觀花賞景,這對于一個還未被冊封太子妃的福晉而言,着實是件難事,畢竟沒有名正言順的身份,有些妃子可能會顧及李沐的身份,但更多的是不放在心上,只要皇上還在位一天,她們就是正兒八經的妃子,對未來的中宮之主态度稍微過得去就算了。
但李沐偏偏就是很順利完成了,這就跟花了一輩子打通游戲的玩家又開始這種游戲的新手關,不輕易都對不起李沐曾經通過的任務。
于是康熙帝難得久久凝望着屬下呈上來太子夫婦的動靜,有些不解的揉了揉太陽穴,良久才道:“是朕小看他們了。”
一個是天生的帝王之才,另一個也是天生的皇後之姿,他以前怎麽就沒發現老四夫婦這般得趣,都将好本事都給他隐藏起來了吧。
康熙帝是真的挺難得有種郁悶感,這種種跡象表明,即便沒有他這個皇帝坐鎮,老四夫婦遇到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
而兩夫妻在解決差事後,終于得以相聚,不過這會兒還得互相勉勵,皇上還在頂頭上看着,李沐心裏還挺納悶的,難怪歷史上有太上皇的皇帝大多日子都過的不怎麽舒心,這不就相當于頂頭上司一直在盯着自己幹活嗎,也就是有着非一般耐性的人,能一直堅持下來。
想着還得再撐幾年,她心裏更加納悶了。
胤禛倒是挺放心的,在看到福晉适應了宮中諸事後,他終于能放心了,他摸了摸福晉的頭發,溫柔道:“再等幾日就行了,等皇阿瑪正式冊封後,這些事就不歸你管了。”
“爺,不是正式冊封後,這些事便徹底歸妾身管嗎?”李沐不樂道,皇上看起來可不像是能放任他們自由的人。
胤禛笑了,“福晉,你就等着吧,爺也總不能讓皇阿瑪折騰你吧,這些事你以後成了皇後遲早會接觸到的,但現在可不是皇阿瑪胡亂将宮務交給你的時候。”他福晉不歸皇阿瑪管,就算福晉當了皇後,他也不會讓福晉忙得暈頭轉向,誰的媳婦誰疼,皇阿瑪是不明白的,即便皇阿瑪有過三個皇後。
而且就算是廢太子妃住在毓慶宮時,也斷然不會随意插手後宮之事,只要皇阿瑪在位一天,這些事都歸皇阿瑪的妃子管。
胤禛心裏算盤挺多的,特地等到禮部冊封皇太子那天,禮畢,又輪到太子妃的冊封禮,再度禮畢,胤禛便悠悠然帶着福晉回府了,也不管皇上心裏怎麽想的,反正生米已煮成熟飯,福晉已經被冊封為太子妃了,就是留在雍王府又如何,他沒打算占據二哥的毓慶宮,也沒在宮裏另立一處地盤當作東宮的打算。
他打小在皇阿瑪眼皮子底下過日子,對皇阿瑪的監督不覺得有什麽,但福晉肯定是不習慣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好,這話雖然糙,但福晉能在雍王府過着自己的小日子,遠比在皇宮跟那些居心摩擦的妃子們打交道好。
于是,李沐回了雍王府,四爺還在皇宮前線奮鬥,她詭異的察覺到四爺還挺享受這種繁忙的,而皇帝在對自己兒子一心護着太子妃的做法百般不痛快,他還想讓太子妃在宮裏長住管宮務的,現在卻不了了之了。
本來他還想說幾句老四的,但看到老四義正詞嚴的模樣,他突然就覺得沒意思了,當初他的原配夫人啊,好似也是小小年紀便開始操勞宮務,他那時怎麽說的,他說皇後為中宮之主,辛苦是辛苦了點,但看着後宮和樂,心裏不就舒坦了嗎。
可他現在好似有些明白了,即便是再擅于宮務的女子,也并非喜歡極了管理宮務。
日子一天天過去,期間弘昀到了婚配的年紀,不同于自己大哥成婚時的輕易定下婚事,他是作為太子次子成親的,太子是未來的君王,想跟太子結成親家的臣子還真不少。
因此千挑萬選,被選中成為弘昀福晉的貴女确實身份貴重,比起董鄂氏也不差多少,成為弘昀嫡福晉的人是李榮保嫡女富察氏,李榮保這一脈跟二格格所嫁夫君那一脈是堂親關系,有這層關系在,想必富察一族只要不胡作非為,至少可以保得兩朝榮耀。
因此富察氏一進門便第一時間跟額娘和大嫂打好關系,順帶着還和大嫂時不時将三弟弟帶到自己院子裏逗着玩。
出嫁從夫,在她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之前,夫君的同胞兄弟也是她們的兄弟,而三弟弟又這麽小,兩位福晉實在沒辦法不将三弟弟當成小孩兒看待,既有對待小叔子的意味,又有對待小孩子的意思在,總而言之,這兩位福晉是盡職盡責的,甚至曾一度将三弟弟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看待,一切都是那麽的和諧。
而且在額娘冊封太子妃的那一個月前後,弘時就是交給董鄂氏照顧的,有了感情很是正常。
只是平靜總是會讓人打破的,在弘晖後院的白佳格格傳來有身孕的消息後,董鄂氏面露苦澀,還是打起精神跟額娘說這個大好消息,不管怎麽說,爺成婚這麽多年都沒有子嗣,她作為爺的嫡福晉難咎其責,有白佳氏分擔壓力,她壓力不那麽大了,只是跟天底下所有不願分享自己丈夫的妻子一樣,她心裏難受的緊。
李沐按規矩賞下賞賜,便将此事都交給大福晉管了,朝廷上下都看着弘晖何時有子,她沒有主動賜下格格,但對白佳氏懷孕一事并非是不喜的,因此她沒有任何立場理會大福晉跟白佳氏的心思,這些事還不如交給弘晖夫婦自己處理,無論什麽結果都比她胡亂插手要好。
富察氏看着大嫂黯然傷神的模樣,似乎也想象到某天二爺往後院領了一群江南瘦馬回府,她這個嫡福晉是怎麽傷心都打動不了二爺的心,一想到這個畫面,她也跟着難過起來了。
于是兩個阿哥回府以後,頭一眼就看見自己福晉悶在被子裏的畫面,将人勸起來,又聽福晉說起自己的難過,一時間哭笑不得,大阿哥當場應了将白佳氏的孩子養在福晉身邊的承諾,而二阿哥則是說自己納妾只會納額娘阿瑪賞下來的,其他人就不用想了。
介于這兩位阿哥打小看自己阿瑪敬重額娘,盡管對自己福晉不算非常喜愛,也是非一般敬重,這事兒就在一哄一鬧間解決了。
此後白佳氏生下一個小阿哥,養在董鄂氏身下,富察氏也懷孕生下一個小阿哥,雍王府又恢複以往的平靜。
在那之後,富察氏又生下兩個格格,弘昀後院的妾室得了兩個阿哥,而董鄂氏也生下嫡子、嫡女,弘昀有了一嫡子兩嫡女兩庶子,弘晖有了一嫡子一嫡女一庶子,後院子嗣在平步增長中,而皇上在這樣日複一日的時間消逝中,終于不可避免的迎來了駕崩之時。
而這些年戰戰兢兢為國為民辦事的皇太子自然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名正言順的繼承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于暢春園,享年六十九歲。
有此诏令:“朕之皇太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今天第二更時間推移到下午六點,抱歉
下章結束這個世界,明天開新故事
……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康熙遺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