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抽嘎嘎和嘎拉哈

雖然小孩子在冬天裏照樣喜歡出去玩,不過明顯頻率和時間都不像天氣暖和的時候了。并且游戲的項目也稍作改變,東北的孩子有得天獨厚的樂趣。往往是清晨推開房門,滿眼都是白色,整個村莊仿佛變成了冰雪的王國,純潔又安詳。各家的煙囪冒着煙,給這冰天雪地添上了一抹生機。

雪是孩子們的玩具,把院子裏的雪滾成一個大雪球,再滾個稍微小點的,兩個摞在一起就成了一個雪人的雛形。找根紅辣椒插在臉上做鼻子,再弄兩顆煤渣做眼睛,頭上倒扣一個小水桶,标配還得有個樹杈子插在身體的側面,一個雪人就完成了。

打雪仗那更是雪後初晴的熱門游戲,常常是幾個大孩子分成兩撥兒,帶着小一點的孩子一起,兩邊互相打。不過如果弄濕了衣服,回家免不了被大人唠叨一頓,可也沒見誰不打雪仗。下回繼續。

前面說到的迷你爬犁,是孩子們的冰上運動,還有一個冰上運動更簡單,那就是抽嘎嘎。嘎嘎是東北話,就是陀螺的意思。二端家這邊的嘎嘎是木頭雕刻的,有的是純原木的,也有染成紅色綠色的,二端把爸爸做的嘎嘎用顏料染成了彩虹色,抽幾下轉起來特別好看。雖然抽嘎嘎在二端看來挺單調的,就是拿個系着細繩的小棍做鞭子,時不時地抽幾下正在旋轉的嘎嘎,不過村裏的孩子都挺喜歡玩的,大概是因為嘎嘎玩起來很方便又經濟吧。

小丫蛋兒們沒有男孩子那麽愛出去瘋,冬天的時候大多選擇呆在家裏,貓冬是東北人的一大特色。當然,呆在家裏很悶啊,大人小孩都悶。所以大人會三五成群地湊在一起打牌什麽的,小丫蛋兒們就在一起玩嘎拉哈。

什麽是嘎拉哈呢,這個名稱是滿語音譯過來的,是羊的後腿膝蓋骨,學名羊拐。羊拐應該是東北的小丫蛋兒們最心儀的冬日玩具了,沒有之一。一副嘎拉哈需要四個羊膝蓋骨,所以湊成一副嘎拉哈起碼得是兩只羊。八十年代的牛羊肉不比後來那麽充足,所以嘎拉哈也就成了挺稀罕的物件了。

一副嘎拉哈還得配合一個沙包才能玩,沙包是用六塊正方形的布縫成一個正方體,裏面可以裝上玉米粒或者豆子。

玩的時候需要手,眼,腦,協調配合,所以笨人還真玩不了這個游戲,反應慢的妥妥兒得當炮灰。

嘎拉哈有四個面是有名字的,面積最大的兩個面,一面凹進去的,叫做坑兒;另外一面是鼓起來的,叫肚兒;側面像耳朵的,叫輪兒;什麽都不像的另一側叫真兒。游戲的過程就是在抛起沙包後在沙包下落的過程中,把四個嘎拉哈依次翻到坑兒,肚兒,輪兒,真兒。翻的過程中,沙包不能落下來,必須及時接住。誰抛沙包的次數越少,完成依次翻嘎拉哈的過程,誰就是勝利。

還有很多各地不一樣的規矩玩法,不過都是圍繞着歘嘎拉哈進行的,得反應快,行動輕巧敏捷,膽大心細。所以大人也很鼓勵孩子欻嘎拉哈,可以鍛煉協調性和反應能力。而且欻嘎拉哈一般就是在炕上進行,也不需要特別的場地,有時候大人也會興致勃勃的和孩子們一起進行這個游戲。二端最喜歡和大姨家的海棠姐一起玩,海棠姐別看平時不言不語的,學習成績也非常一般,但是欻嘎拉哈是絕對的高手,每次都看得二端一愣一愣的。嘆為觀止,佩服至極。

二端還特別喜歡跟着爸爸還有哥哥一起去野地裏扣麻雀,東北叫家雀(發‘巧’音)。特別是剛剛下完雪,是扣麻雀的好時機。在雪地裏掃出一塊空地,弄一個大篩子,用木棍支起一端,木棍上面拴上繩子,再把糧食撒在篩子下面,人就遠遠躲在柴火垛後面等着。雪天找不到吃的,家雀就會饑不擇食啦,跑來吃篩子下面的糧食,瞅準時機拉動繩子,木棍一倒,家雀就被扣在篩子裏了。當然,這種方法也就能扣幾只家雀,爸爸是逮着給兄妹倆玩的。倒不指望吃它們。真想吃就不能用這種方法逮了,得用高度白酒泡過的糧食醉家雀,數量可觀。

冬天裏貓冬是非常惬意的事情,嘴饞了奶奶會拿出秋天曬好的榛子松子核桃毛嗑兒給二端和型子當零嘴兒,不過媽媽不讓多吃,說吃多了上火。二端深以為然,沒看隔壁的嬸子毛嗑嗑多了,嘴角都爛了。

二端最喜歡的是媽媽做完飯,把紅瓤地瓜埋到尚有餘溫的竈灰裏面,等吃完飯,地瓜也焖熟了。拍掉外面的灰,扒開皮,軟糯的地瓜香甜可口,妙不可言吶。奶奶還會在秋天把收地瓜時特意挑出來的小地瓜仔蒸熟之後曬幹,到了冬天可以放在竈臺上烤一烤,吃起來非常的甜又有嚼勁。

冬天最令人期盼的食物,應該是最令孩子們期盼的食物,糖葫蘆應該是第一名了。村子裏會有一個賣糖葫蘆的扛着用玉米杆紮成的靶子,上面插滿了紅彤彤亮晶晶的糖葫蘆,一邊走一邊吆喝:“糖~葫蘆~”糖字要拉長音,小孩子們一聽就會朝大人要三分錢出去買一支糖葫蘆吃。酸酸的山楂裹上因為冷卻變得脆脆甜甜的糖稀,咬一口唾液加速分泌,實在是開胃又甜嘴巴。

八十年代的水果不如後來豐富,冬天就更別提了,除了蘋果就是蘋果,東北還能弄點凍梨凍柿子,再有就是容易儲存的山楂了,所以這個時候糖葫蘆那麽流行也就說得過去了。

一般一入冬的時候,奶奶就開始準備包粘豆包了,一般是用大黃米磨的面,摻一點玉米面,和好的面要發酵,發酵好了才能開始包粘豆包。餡兒是用紅豆或者大芸豆做的豆沙,包成一個個圓滾滾的團子,還要在下面墊一片蘇子葉,這樣上屜一蒸既不會粘在籠屜上還帶有一股蘇子葉的特殊香味。蒸熟的粘豆包蘸白糖吃最好吃,那滋味在冬日裏絕對是給味蕾談了一場甜蜜的熱戀。

不過一次絕對不會只蒸一點點粘豆包,奶奶和媽媽會合力蒸上幾百個,蒸熟之後就拿到外面去凍。冬日的室外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冰箱,不出半日幾百個粘豆包就凍得硬邦邦的了。奶奶會把它們存放在倉房的大缸裏面,吃的時候拿一些在鍋裏一餾,又和剛蒸好的一模一樣啦。這樣一缸豆包不說吃一冬天吧,也差不多,吃的時候配合着吃一點鹹菜,不然有的人會感覺燒心。

這樣的豆包是後世越來越少見了,取而代之是糯米面的,雖然可能更精細,但是味道卻不如大黃米面的。更多的大概是一種記憶的味道吧,能夠再次吃到奶奶親手包的粘豆包,二端內心的小人兒都流下了寬面條淚。

等到出考試成績這一天,二端早早就被哥哥叫醒,她幾乎是閉着眼睛穿完衣服的,因為秋褲沒有塞到襪子裏,穿棉褲的時候秋褲褲腿還被帶上去了,少不得還得麻煩哥哥幫忙拽下來。二端這下可醒了,笑得讨好又尴尬。

早飯媽媽居然包了馄饨,還下了點海米和紫菜,二端喝一口熱乎乎的湯,鮮得直晃腦袋。大早上吃這個,實在是美得很,看來媽媽對自己和哥哥的考試成績很有信心呀,都提前慶祝上了。要知道平時媽媽一個月都不帶包一次馄饨的。

吃完飯倆人裹得嚴嚴實實出門了,踩在雪地裏,腳下咯吱咯吱響,呼出的白氣凝結在二端的眼睫毛和眉毛上,像個小老太太。

到了學校和哥哥分別進了各自班級的教室,二端一進教室就看見翠翠沖她招手呢。

“翠翠你比我來的早哇。”二端摘下帽子和脖套,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翠翠伸手幫二端擦了擦眉毛上面凝結的霜,一進教室都化成水珠了。二端享受地仰着頭任翠翠輕柔的小手拂過自己的眉毛,翠翠這個溫柔的個性,将來長大的必定是一個淑女吶。

“端端,放假咱們還一起寫作業不?”翠翠覺得和端端一起寫作業非常有效率,而且早早寫完也能安心的玩耍整個寒假。

“當然行啊,今天發完作業,明天你就來我家呗,等下栓子來了問問他去不去。”端端也沒有別的朋友,要好的也只有翠翠和栓子,雖說和別的同學關系看起來都蠻友好,但也只是泛泛而已。當然,她還有死對頭毛小竹,只不過自從她當上中隊長之後,毛小竹就蔫兒了,再也沒敢在她面前炸刺兒。二端心說,果然官大一級壓死人呢。

隔着一條過道坐着的小姑娘叫林琳,聽到二端和翠翠說一起寫作業的事兒,也探過頭來問:“你們是準備一放假就先把作業寫完麽?”

“嗯,暑假就是這麽幹的。”二端趴在桌子上,腦袋下面墊着自己的帽子。

林琳似乎猶豫了一下,然後鼓起勇氣說:“端端,我能去你家和你們一起寫麽?”

翠翠有點驚訝,林琳怎麽想着要加入他們的小團體呀?說實話,翠翠有點不樂意呢,但是又覺得自己這樣太小氣了。

二端好笑地看着翠翠臉上一會兒一變的表情,這姑娘心思都寫在臉上了。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們從明天就開始寫,早上九點到我家,中午回家吃完飯,下午繼續,一直寫到晚上五點喲。你要是沒辦法按照這個時間安排,就跟不上我們的進度了。”二端決定把選擇的權利給對方,畢竟她想加入就得遵守他們的時間表。

林琳果然猶豫了,那就等于和上學一樣的。“你們中間都不休息不玩的麽?”

二端和翠翠對視了一眼,翠翠搶先說道:“就是不玩啊,不然還在一起寫作業幹嘛?就是為了互相監督。”

二端笑而不語,心說,我就靜靜看着你胡說八道。明天到我家,我肯定把新得的嘎拉哈藏好,不給你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