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
渾濁的積水已淹沒至膝蓋,秦敏蹚水而來,看着被救出出的百姓,沉聲問道:“還有多少人?”
副将面露難色:“數目不定,除了本地百姓,近來前往洛陽的游人商戶比往年更多,我們只能先搜尋百姓居所和驿館客棧一類的地方,将受困有難的百姓先行轉移。”
“将軍,又發現一批受困百姓,可船已不夠用了。”
秦敏:“那就找木板或可承重的浮物,務必将百姓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将軍,”副将為難道:“眼下轉移的百姓太多,安置地已經快滿了,我們的人手也不夠,目下水勢維持在這個程度,并無再發之勢,州鎮之中亦有高樓可避難,接下來是否可以安撫為主,就近轉移?”
“不可!”一道淩厲的女聲傳來,秦敏轉頭看去,只見東方珮頂着一臉泥水肅然走來:“洛州水系複雜,洛水決堤已致使洛城乃至周遭鎮縣已然遭災,一旦水勢沒能控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決不可抱僥幸,應極力轉移!”
副将道:“可安置之地已經快滿了。”
“我便是來說這個的。”東方珮從懷中拿出一個油紙包,打開抽出裏面存放的輿圖,在手上攤開走向秦敏:“秦将軍請過目。”
秦敏走近一看,圖上有一标記,是出洛城西北方的谯州,連路線都已規劃出來。
“這是何意。”
東方珮:“将軍有所不知,谯州乃是下州之所,一年前曾因地方官貪污受賄勾結匪寇搜刮民脂民膏東窗事發而引朝廷震怒讨伐,結果兵馬未至又發地動之災,當地原先就有逃戶流民,災事一發更是泛濫,一年來連官署都沒能修建完成,至今城內人口寥寥,如今正适合用來遷移安置!”
秦敏有些心動:“如此看來谯州的确是個合适的地方,可災民數量不少,谯州再近也還有一段路程,加上要過洛城,沿途還要安排引導護送,人手上……”
“哥哥!”秦萱忽然出現,身邊還跟着何蓮笙和一隊人馬。
秦敏大驚:“你們……”
秦萱和何蓮笙發現東方珮在此,也很驚訝:“東方娘子,你……”
東方珮:“兩位娘子不是已經轉移到城北之外了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秦萱擺擺手:“這個不重要,哥哥,現在情況如何?我聽說你和宣安侯兵分兩路,他治洪你救人,眼下還有多少人受困?”
趁着她交代的功夫,秦敏認出兩人帶的這百來人的隊伍乃是公主府兵,不由心頭一動:“誰帶你們出來的?”
“長寧殿下啊。”
東方珮驚訝轉頭:“公主也來了?”
何蓮笙搖頭:“殿下原本是和我們同行,打聽到宣安侯與秦将軍分頭行動後,分了一撥人給我們來這邊幫忙,就帶着剩下的人去相助宣安侯了。”
秦萱:“哥哥,公主說了,救災為重,我們都來了,現在計較這些也無用,還不如說說可以做些什麽。”
何蓮笙:“是啊秦将軍,趕緊安排吧,救人如救火!”
兩人帶來的人雖不算多,但仍是一份助力,秦敏當機立斷,接受了東方珮的建議,将災民轉移至最近的谯州。
救人分兩路,秦敏和副将帶人留在這裏負責現場搜救,而東方珮和秦萱、何蓮笙則負責沿途的引導安撫,避免遷徙之時再度生亂。
幾個女娘半點不耽誤,很快行動起來。
三人結伴同行,何蓮笙奇道:“記得來時的路上,殿下身邊的姜長史曾講過一些游歷見聞,當中便有荒蕪凋零的鬼城,沒想到今日還真碰上了。”
秦萱:“奇怪,谯州雖為下州,但也不算偏遠之地,還緊鄰洛陽,即便受天災人禍雙重加持,怎麽會近一年都未能修複,近乎荒廢呢?”
東方珮:“其實也不算荒廢,原刺史在朝廷讨伐中喪命後,朝廷原本是要派人來接手的,誰知突發天災……”
她點到即止,秦萱和何蓮笙便了然了,原本就是個下州,還碰上天災,無疑是個天大的苦差事,常人自然避之唯恐不及,雖是情理之中,但也叫人心寒。
“難道就沒有人願意來執事?”
東方珮笑笑:“倒也不是,只是當時情況緊急,沒有時間給朝廷慢慢選人,所以便由鄰近的邰州兼管了谯州事務,朝廷見谯州有人做主,便這樣定下了。”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我聽父親提過,待到東都落定後,興許會将谯州并入洛州界內,屆時谯州就是洛州,自然由洛州掌管。”
秦萱和何蓮笙面露恍然,“原來如此。”
東方珮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當真是殿下帶你們出來的嗎?你們怎麽沒有阻攔呢?水火最無情,若殿下有什麽閃失,咱們誰都擔待不起。”
何蓮笙笑了笑:“東方姑娘,你若是這麽想,就太小看殿下了,你可聽說過之前绛州黑市被剿滅,便是殿下立下的大功?陛下欽賜府邸與府兵,這等榮耀,可不是哪個公主都能擔當得起的。殿下遠比你想象的更厲害,更何況還有宣安侯呢,殿下一定會沒事,咱們也一定能順利度過這次劫難!”
東方珮備受鼓舞,秦萱也摩拳擦掌,三人很快開始幫着轉移災民。
而另一邊,洛河決堤處的百姓已經全數被遷走,魏義渾身濕透,滿臉泥水,和百裏寧一道調動兵馬圍堵堤口。
百裏寧已觀察許久,面色凝重的搖頭:“魏副将,這雨一直沒停,加劇了水勢,不利于圍堵豁口,且更危險,堵不如疏,何不先放棄圍堵,以開鑿疏通為主?一旦分流,水勢自然被控住!”
魏義是剛剛被替換下來暫歇的,他穿着粗氣叉着腰,沒搭理百裏寧,忽而眯起眼,看向雨幕中撐傘歸來的男人。
姜珣走進驿停下,将傘收攏,哪怕下半身同樣濕透,依舊形色從容。
魏義睨他一眼:“姜長史巡視完了?”
姜珣颔首以示回應。
魏義:“可有收獲?”
姜珣在長安時便因精通地理而被太子重用,他此番奉命來查看洛水,百裏寧十分重視,沒等姜珣開口,他先搶白複述了一遍自己剛才的看法,希望得到認同。
姜珣看了眼河道方向,淡淡道:“百裏刺史所言不無道理,大雨影響了圍堵進度,也更危險。”
百裏寧神色一松,正要開口,卻聽姜珣道:“然洛水與伊河相連,貫通洛陽,正因大雨未停,才要避免水勢因雨勢劇增,波及其餘水道,而據下官所知,宣安侯已另帶一批人去分洪開道,請恕下官直言,洛水的情況,雙管齊下會更合适。”
魏義原本都做好準備開噴姜珣,聞言哼笑兩聲:“姜長史不愧是我大哥看中的人才,英雄所見略同。”
然後頗為不滿的看向百裏寧:“刺史大人,你就算不信我大哥的安排,總要相信連太子殿下都刮目相看的姜長史吧?疏通開道已經有人去做了,煩請刺史和我一道,按照大哥的吩咐,趕緊把水堵住,別想其他的!”
百裏寧無言以對,姜珣則沖二人微微一拜:“洛水的情況,下官還要細查幾處才能向殿下回禀,就此告退,二位辛苦。”
姜珣撐傘離開,才走出一段,便有府兵打扮的人跟上來:“東家,有信報。”
姜珣駐足側耳,來人上前低語禀告,忽然,姜珣臉色一變,從驚訝意外到無奈任命,最後苦笑:“不愧是她,罷了。”
……
沿洛水而下,訓練有素的士兵正在拼命開鑿疏通,沒多久,一批力竭的士兵退下暫歇,另一批已恢複氣力的士兵重新上陣頂上,而這個過程中,裴鎮始終不曾下陣,士兵見狀,無不備受鼓舞,越發賣力。
蘭霁站在高處,控制着整個開鑿方向,旁邊士兵為她撐傘,卻不是擋她,而是護着她手中的圖紙。
“将軍……”一個将士小跑而來,蘭霁見到他,忙問:“找到吃的了嗎?”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再厲害的雄獅也不能空腹作戰,奈何今早事發緊急,他們此行也非出征,侯爺收到消息便與秦世子分頭行動,沒能第一時間準備糧食,可治洪是個力氣活,将士們必須吃飽肚子才行。
奈何派出去的人帶回的結果并不樂觀:“周圍百姓都已撤離,臨街店鋪都被淹了,我們找了一圈,即食的食材大多泡了水沒法再吃,只有些生冷鮮蔬,這雨不停,連生火的柴都無。”
蘭霁咬牙,“鮮蔬也好,總比什麽都不吃要強,你馬上帶人分派食物,再……”
剛說到這裏,蘭霁眼神一定,直勾勾看向不遠處——一支隊伍正冒雨奔行徑,為首之人戎裝飒爽,目标明确的向這頭奔來。
“殿……殿下……”
雨幕之中,李星嬈勒馬揚蹄,身後隊伍緊随她停駐,蘭霁看的分明,他們每個人都背了一個大大的油布包袱。
片刻後,裴鎮一身狼狽從河道中趕來,只見臨時搭建起的簡易軍帳中堆滿了幹糧食材,剛剛輪換下來休息的士兵正有條不紊的排隊領取。
一個素胡餅,兩塊肉幹,一個水袋,對于此刻的将士來說簡直是饕餮盛宴。
空中忽然飛來一塊肉幹,裴鎮擡手一抓。
幾步之外,女人一身戎裝,身旁雖站了個士兵為她舉傘,可她一路飛奔而來,頭發早已淋濕。
李星嬈看着比自己狼狽十倍的裴鎮,似笑非笑:“你若早點叫上我,也不至于等到現在才有飯吃。別人可以白吃,你得付錢。”
那一刻,裴鎮眼中只剩這個女人。
他手上全是幹活沾染的污泥,就這麽抓着肉幹,那張兇冷的臉上,原本因天災而僵硬緊繃的肌理微不可察的舒展,沉黑的眼裏,正無聲的醞釀出帶着溫度的笑意。
他擡手張口,就着手裏肉幹,狠狠咬了一大口,肉混着泥,一并入口。
李星嬈“啧”了一聲,嫌惡的別過臉:“糙的很。”
同一時刻,各方都收到了來自公主的饋贈。
魏義啃着肉幹和胡餅,第一次對這個公主有了些改觀:“不錯,這才配得上我大哥!”
另一邊,何蓮笙吃着今日嘗來格外鮮美的胡餅,熱淚盈眶:“我就說嘛,相信公主,沒錯的!殿下,你又救了我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