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吳雪瑩現在越來越覺得,一個人獨立自強有多可貴了。

像一輩子凄慘度日的小秋,也像之前的她自己。

如果不是宋昱的影響叫醒了她,她這輩子過的日子,估計跟小秋也差不了多少。

唯一一點比小秋好的,大概就是,王青不會找她要錢買酒喝了。

可這樣的人生過着有什麽意義呢?

現在再讓吳雪瑩做選擇,打死她都不願意再回到過去。

她寧願辛苦一點,慢慢地熬出頭,一切靠自己,也不想再回去,每天一醒來,腦子裏想的就是:希望王青今天心情好,多給點買菜錢。

那一段灰暗不見天日的日子,吳雪瑩過夠了。

小秋的人生沒有驚喜沒有意外,就這樣平淡無奇的過完了,在生活和栓子的雙重折騰下,小秋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了二十歲。

栓子比她大了近二十歲,好不容易,小秋把他給熬死了,本以為可以輕松一些,結果女兒沒養好,小秋又心軟,總是見不得女兒過得不好,只要女兒找她哭,就什麽都答應了。

女兒未婚生子,沒有男人負責,女兒養不起,幹脆把孫子丢在福利院門口,小秋舍不得,撿回來放在自己身邊養着。

她沒有退休金,年紀又大了,重活累活都沒有人敢要她,費腦子的事兒小秋也幹不了,年輕時候學的那點知識,早就随風散在了歲月長河裏。

可小孫子嗷嗷待哺,小秋只能舍下一張老臉,拖這個大麻袋,跑出去撿破爛瓶子,和各種能賣錢的垃圾去賣。可惜收入有限,買不起奶粉,只能摳摳搜搜的買點米,熬成米湯給小孫子喝。

在小孫子十歲這一年冬天,小秋冒着大雪跑出去撿紙盒子,下臺階時腳下打滑,順着臺階滾進了結了冰的河裏,整個埋了進去,沒有人看見。

第二天有人發現冰面上凍了個人,報警打撈上來後,鄰居咋咋呼呼的指出,是斷了氣的小秋。

Advertisement

十歲的孫子還是被送去了福利院。

而可憐的小秋,勞累了一輩子,最後連個能給她處理後事的人都沒有。

吳雪瑩不解的問:“她的親朋好友呢?”

宋昱說:“小秋的父母已經去世了,她還有個弟弟,不過弟弟混的好一些,弟妹嫌棄小秋沒能耐還包子,兩家幾十年沒來往了。”

見吳雪瑩情緒低落,宋昱安慰她:“別難過了,這些都是虛構的。”

“我知道,”吳雪瑩說,“但類似于小秋這樣,因為善良和沒主見而渾渾噩噩過完一生的姑娘,世界上太多了。”

吳雪瑩抹了把臉,感慨萬千:“如果我沒有離婚的話,估計不會比小秋好到哪裏去。”

她跟小秋半斤八兩。

相較于小秋的窮困潦倒,長大後的顏夕,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個中産。

她畢業後分配到市裏的民辦學校去當老師了,待遇好,工資不算特別高,但已經比她身邊的任何人都太高了。

工作後的顏夕也沒有忘了學習,還清舅舅當年借給她的學費後,她很快又着手準備考研的事了。

顏母說到做到,從那以後,真的就當沒有生過顏夕這個女兒一樣,別說給錢了,見都不願意見顏夕一面。

碰了幾次壁之後,自尊心強,同時還有點心高氣傲的顏夕也不願意去熱臉貼冷屁股了,她專注學習,舅舅對她負責,真的像個爸爸那樣關心她照顧她,隔三差五的去學校看顏夕,給她帶好吃的,時間久了,顏夕開始不再顧慮母親的想法,跟舅舅的關系漸漸好了起來。

顏夕當然難過于父母的絕情,可她再難過,也會堅定自己的想法,決不妥協。

不用別人教,顏夕比誰都清楚,努力學習有多重要。

怕顏夕一個人照顧不好自己,舅舅在摸清了顏夕的性格後,就主動搬去跟顏夕一塊住了。顏夕不願意再去見父母,舅舅卻開始逢年過節給姐姐家送禮物了。

舅舅沒有說的是,他早就眼饞姐姐家的小顏夕的,長得好,有禮貌,學習好又自律,這樣的好女兒上哪找去?

舅舅不想考慮結婚的事,本來是想去孤兒院領養一個的,結果誰知道,姐姐居然連這麽好的女兒都能不要,還不讓孩子上學,舅舅替顏夕難過。

不過他也有點慶幸姐姐的狠心。如果不是這樣,顏夕怎麽也不可能跟他親的。

出于愧疚,舅舅就隔三差五的,有點好東西就送去姐姐家去了。

雖然姐姐每次都把東西當着他的面丢了,但他還是堅持送。

顏夕對此什麽都沒說。

她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有出息,一定要用實力和結果證明給父母看,他們堅持了那麽多年的想法有多愚昧。

顏夕做到了。

工作後沒多久,顏夕考上了研究生,後來評了教授,還在讀研期間找到了此生摯愛。

她的丈夫是個很有禮貌,情商智商都很高的紳士,溫文爾雅有學問,兩人相知相愛最後結婚,生了一個很可愛的女兒,就沒有再生孩子了。

顏夕其實是想要一兒一女的,她覺得同時擁有兒子女兒挺幸福的。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并沒有給她帶來什麽影響,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顏夕都很愛。

但她剖腹産那天大出血,把丈夫吓得夠嗆,第二天就去做了結紮手術,用行動告訴顏夕,不生了。

顏夕有點遺憾,但也還能接受。

顏夕的女兒教養的很好。她跟丈夫都是有文化有修養的人,智商情商,學習能力,哪一樣都不差,再加上有錢,孩子吃喝穿用都是撿好的用,父母的愛,以及各種用心培養呵護,女兒成長的很優秀很孝順。

父母年輕的時候倔堅決不理顏夕,只顧着兒子,可惜兒子不争氣,混的不好,三四十歲了還啃老,父母背了老大一筆債,賣了自己住的房子,七拼八湊,好不容易給他湊了個首付,結果兒媳婦強勢不講理,連門都不讓二老進。

沒去處的顏父顏母只能去找女兒。

顏夕明明白白的告訴父母,多的沒有,把自己前些年買的一套小房子借給了他們住,每個月給五百生活費,除了這些就沒有了。

她不記仇,但是人都知好賴,別說什麽舅舅過得好,那是舅舅該得的,感情在這,她願意。

丈夫比顏夕先去世,兩年後顏夕也走了,閉眼之前,回顧這一生,顏夕覺得很滿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