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過渡
過渡
八月十五巳時,浩浩蕩蕩的和親隊伍列于正德門前。
北陽王杜靖風身着龍袍,擁抱住身着紅色喜服的杜靜琳,兄妹兩濕了眼眶,這一別,當真是再見無期。
“琳兒,在南涼要記得想哥哥,記得給哥哥寫信言幸福,如果擎北望對你不好,敢欺負你,一定要告訴哥哥,哥哥絕不繞他。”
杜靜琳聲音哽咽,這世上除了母親,就是哥哥對他最好。
“哥~”
杜靜琳像小時候一樣喚了杜靖風“哥”,這一聲哥,沒有了“皇兄”這個稱呼的恭敬,更多的是淳樸的妹妹對于哥哥的喜愛和依賴。
“琳兒~”
荀軒冷眼看着兄妹兩個依依不舍,出聲打斷了這感人的畫面。
“皇上,公主殿下,時辰到了,別讓百姓們等太久。”
北陽公主出嫁南涼和親,首先要身着喜服,在皇城游行一圈,接受萬民敬仰。全城百姓需跪列主街道兩側,感恩公主殿下為兩國交好做出貢獻,為公主獻上感恩與祝福。
杜靖風放開了杜靜琳,為她擦去了眼淚,強扯笑意:“馬上就要為人妻,怎麽還這麽愛哭,快去吧,去追求屬于你的幸福。”
杜靖風牽着杜靜琳來到銮車前,親自扶她入銮車,為她放下銮車的珠玉簾。
荀軒也上了銮車之後的馬車,杜靖風在一衆朝臣的陪同之下登上正德門城樓,望着城樓下方的護送隊伍,盯着銮車沉默片刻。
“大統二年八月十五,靜漣公主杜靜琳心系北陽百姓,為北陽江山社稷前往南涼和親,永結兩國之好。自正德門始,環城一周,萬民祈福,佑北陽永世安康。”
杜靖風的聲音響徹整個正德門城樓,文武百官,和親衆使,紛紛跪地:“佑北陽永世安康。”
Advertisement
目送着隊伍從正德門出發,杜靖風最後忍不住留下了眼淚,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無能。
身為一國之君,作為一個哥哥,卻需要自己的妹妹去往南涼和親,來換取自己江山的穩固。
一時之間,這個即位兩年的北陽王,突然意識到,自己早已經不是那個不學無術整日可以游手好閑的北陽太子,從父親去世到現在妹妹離開,剩下的,真的只有自己。妹妹幫他穩固了江山,荀軒幫他治理了江山,接下來需要他好好守護這北陽。
……………………………………
齊望與六子坐在茶樓二樓,樓下街上是浩浩蕩蕩的和親隊伍。
齊望眼神緊鎖住荀軒乘坐的那輛馬車,他有一種想要把人截下來的沖動。
六子看着齊望,知道自家王爺是在看夫人,開口問道:“王爺,您為何不告訴夫人您就是宣王?”
齊望沒有看六子,反問道:“你可知道荀軒的真實身份?”
六子頓了一下,搖了搖頭:“屬下不知,難道王爺知道了?”
齊望白了一眼六子,眼神似乎在嫌他蠢:“宣王府和聞道龍閣都查不到,我能知道嗎?”
六子:“……”他還以為夫人跟王爺說了呢……
齊望繼續道:“我還不知道荀軒是敵是友,又怎會輕易暴露?”
六子又問道:“那王爺要如何處理南涼王讓您回去成親一事?”
“成親是擎涼自己答應的,與我何幹?反正我不會回去,他拿我也沒有辦法。”
“那您不擔心南涼王會把您的身份暴露給夫人?”
被六子一問,齊望微微皺眉,他還沒考慮到這個問題。
齊望盯着荀軒的馬車,沉默了許久,直到荀軒的馬車消失在他的視線裏,齊望才回過神來,看向六子。
“六子,我會寫一封信給鄭骁,你明日派一名夜影衛火速前往南涼,把信交給鄭骁。”
“是,王爺。”
齊望看着荀軒馬車消失的街道,緊抿薄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
半月後,和親隊伍終于到了兩國邊境,早在幾日前,南涼的迎親隊伍就已經在邊境等候。
迎親隊伍的使者便是南涼王親封的特政,齊望的好友兼下屬鄭骁。
本來迎親一事是交與鎮國将軍李光耀,但鄭骁收到齊望的來信之後,便同南涼王請命自來。
鄭骁身着黑色織錦官服,率領南涼迎親隊伍立于城門前,望着浩浩蕩蕩的和親隊伍,眼中蕩開笑意。
騎馬走在最前方的是荀軒親自提攜上來的武将,鎮國将軍史昭的兒子史隽,史隽叫停了隊伍前進的腳步,只身前往城下查探,見是南涼迎親隊伍,便立刻回來,禀報荀軒。
“丞相大人,我們已經到了邊境,前方城下是南涼的迎親使者。”
荀軒撩起簾子,被史隽扶下馬車,擡眼望去,只見一面黑色的旗幟随風飄動,上面有一個“涼”字。
荀軒望着那面旗幟,道:“史隽,你帶四人随我前去見迎親使者。”
“是,丞相大人。”
鄭骁騎在馬上,望見一抹白衣瘸着腿走過來,身後跟着五個人。
鄭骁心道:這定然是夫人了。
待到荀軒接近兩國界限,鄭骁下馬,前去迎接。
看清了荀軒的面容,鄭骁心中感嘆:難怪會被擎北望看上,這谪仙氣質和他那妖孽氣質還挺配。
荀軒和鄭骁站在兩國界碑旁邊,鄭骁對荀軒行禮道:“在下南涼特政鄭骁,奉旨前來迎接北陽國和親使團。”
荀軒還禮:“在下北陽丞相荀軒,有勞鄭大人。”
鄭骁聞言先是一愣,只是瞬間便恢複了正常,笑道:“荀相與公主殿下舟車勞頓,且快随鄭某進城,稍作休息,鄭某已在驿館準備宴席,給荀相和公主殿下接風。”
荀軒客氣道:“多謝鄭大人。”
鄭骁:“來者是客,這是我南涼應盡的禮儀。荀相,不必客氣,請吧。”
說着,鄭骁等人為荀軒讓出了一條路,請他們入城。
鄭骁陪同荀軒步行進了城中,在城中,早專門為荀軒備好了馬車。為什麽是專門,因為鄭骁的未來小舅子說了,他家王爺的夫人腿腳不便,騎不了馬,得坐馬車。
和親隊伍進了城,自然是受得城中百姓駐足觀看,都很好奇這北陽公主長什麽樣子,因為說不定,這以後會是他們南涼未來的皇後,瞻仰一下也是可以的。
然而伸着脖子看了半天,連公主的影子都沒見到,只見到了傳言中的北陽丞相。好在這北陽丞相沒讓他們失望,長得好看,跟個神仙下凡似的。
晚上鄭骁為荀軒等接風洗塵,第二日,北陽的和親隊伍多半回了北陽,只剩下史隽帶領三十號将士以及跟随杜靜琳陪嫁到南涼的十來號宮女留了下來。
起初幾日,鄭骁帶領荀軒一行還是連日趕路前往南涼皇城,可是到了山姚郡之後,鄭骁卻刻意拖慢了速度,甚至前日和昨日根本沒有趕路,而今日都已經到了午後,鄭骁還是沒有要趕路前往下一城的跡象。
荀軒最後忍不住,去找了鄭骁。鄭骁正在驿館的房間裏看着崔戬給他寫的信,擰着眉頭。
“咚咚”敲門聲響起,下了鄭骁一跳,他根本沒聽到有人接近。忙收起信件,去開門。
“荀相?”
鄭骁還以為是驿館的下人,結果一開門竟然是荀軒。
荀軒躬身道:“鄭大人。”
鄭骁将荀軒請進房間問道:“荀相來找鄭某有何事?”
荀軒道:“荀某只是想問一問鄭大人,為何都已第三日,還不啓程前往皇城?”
鄭骁尴尬地笑了笑:“前幾日皇上派人來報說,荀相和公主殿下一路上舟車勞頓,到了我南涼便不必急着趕路,盡量多停留休息休息,順便游覽一下南涼景色。”
他信了就有鬼了。
荀軒也扯了個借口道:“南涼王的好意荀某和公主心領了,只是我朝皇上交代過荀某,護送公主殿下到貴國成婚之後,便盡早回到北陽。荀某實在不敢違背我朝聖命,還望鄭大人轉達南涼王。”
夫人還真不好糊弄,還得繼續找借口拖,這任務太難了。
鄭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既如此,鄭某這就派人給皇上送信,替荀相轉達,還請荀相再多等兩日。”
荀軒:“……那就有勞鄭大人。”
荀軒對鄭骁的話語懷疑得很,他最擔心的是南涼王反悔或者毀約,想要趁機扣押他和杜靜琳,如果真是這樣,那對北陽很不利。
入夜,荀軒派人偷偷前往南涼皇城打探消息,并且做了部署,以保證一旦南涼王毀約,他們可以從南涼逃回北陽。
只是荀軒所有的舉動都被鄭骁看在眼裏,鄭骁感嘆:夫人能做到北陽丞相這個位置,當真是厲害得很,只不過遇到了更勝一籌的。
鄭骁對于荀軒做的部署根本不在意,只是不能讓荀軒的人打探到皇城的消息,所以鄭骁便派了夜影衛半路上攔截了荀軒的人,先關起來再說,以後再放了。
又在驿館停留了三日,鄭骁才終于舍得啓程出發前往下一個都城。
在南涼走走停停,居然花費了将近二十天,才到了皇城城郊。荀軒派出去打探皇城消息的人自然沒再回去,前前後後派了九人,竟然沒有一人能夠回來,這讓荀軒心裏緊張得很,不敢再輕舉妄動。
見荀軒不再派人去皇城也不再來問他原因,鄭骁終于松了一口氣,在城郊臨時買了座山莊,專門供荀軒一行休息,然後就不再有任何要進皇城的意思。
雖然荀軒心裏也是忐忑不安,但是目前局勢對于他們來說過于危險,可以說他們現在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他試探過鄭骁,想要從鄭骁嘴裏套出點風聲,可是鄭骁卻好像十分了解他一樣,可以猜透他所有的心思。這讓荀軒不得不懷疑,他派出去的九人是不是被鄭骁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