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枞陽第一橋,錢家橋

44,枞陽第一橋,錢家橋

44,枞陽第一橋,錢家橋

網載:“錢家橋,位于錢橋鎮麻溪河之上,長28米,跨24米,寬7米(含欄杆),系麻石和青石構築的3孔2垛石拱橋,為明朝弘治年間一錢姓官員出資修建,距今500餘年,仍在承載交通,堪稱枞陽第一橋……”

辛醜年暮春,一天上午,風和日麗,氣候宜人,這正是旅游的好天氣,我獨自一人去枞陽縣錢橋鎮老街游玩,去看一看如雷貫耳的錢家橋。

現如今,交通十分的便捷,枞陽縣城有直達錢橋鎮的公交車,我在錢橋鎮大塘村公交站下車,向錢橋鎮方向走去,大約走十多米的距離,公路右側有一條水泥路通往錢家橋。

徒步走在這條水泥路上,約走一裏多的路程,就到達錢橋鎮大塘村橋西組,莊子裏靜悄悄的,街道上空空蕩蕩,難見到村民,許多村民人家的房屋大門已經上鎖了。

在橋西組的東邊,一座古老的石頭橋,跨過麻溪河,這就是聞名遐迩的錢家橋!

錢家橋,一頭在錢橋鎮大塘村橋東組,一頭在橋西組,錢家橋是麻石和青石構造,架在麻溪河之上,東西走向,橋下三個大拱孔,兩個石頭墩子,石頭墩子是用麻石條砌築的。

橋面兩邊的護欄,都是青石柱子和青石板建造,橋頭和橋尾兩邊的青石柱子,還有橋中間兩邊的青石柱子上,都有一尊石獅子。

青石柱子夾着青石板,有些青石板上雕刻有文字,蟲鳥花卉,雙龍戲珠,地球,五角星等圖案。

在橋頭的東邊,水泥路的南側,立着一塊大理石碑,石碑上雕刻有文字:“銅陵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錢家橋,銅陵市人民政府二0一七年十二月公布,銅陵市人民政府立”。

現如今,錢家橋的橋面和三個孔洞,已經用鋼筋混凝土加固了。

伫立在錢家橋上,雙手扶着青石板護欄,放眼望去,一條蜿蜒曲折的麻溪河水緩緩地流淌,麻溪河兩岸的河堤上,綠草如茵,河岸邊,蒹葭葳蕤,柳樹,桑樹,郁郁蔥蔥,微風拂過,青青的蘆葦随風搖曳,嫩綠的柳枝随風婆娑起舞……

走過錢家橋,站在橋東頭北邊的水岸旁,望着橋下清澈的麻溪河水,自然而然地伸出雙手在河裏掬一把清水,哈哈,無數的小魚游了過來,可以想象,這裏的生态環境相當的優美啊!

我無意中看到河岸邊的泥土上,有破損的陶瓷碗片,随手拾了數塊碗片,居然有一塊碎碗底上有文字,說明錢橋鎮大塘村歷史悠久,村莊裏,很早以前就有村民定居了。

我走上河堤,在橋東頭的水泥路南邊,有一家單位,是錢橋鎮糧庫,大鐵門,大圍牆,院子裏的高樓和倉庫大屋,無不顯示着錢橋糧庫曾經的輝煌!

Advertisement

大鐵門上有四個大字:“老街糧點”。

我跨過大鐵門上的小門,偌大的糧庫院子裏,沒有見到一個人!右邊的辦公樓、大圓倉,左邊糧倉房屋,十分陳舊,門窗支離破碎,房屋外牆壁上,斑駁陸離,破舊不堪!偌大的錢橋鎮糧庫院子裏,已經沒有職工居住了。

我退出糧庫大院子,遇見了一位老人,同他聊天,才知道他叫周友才,今年82歲,他家的房屋就在糧站對門,老人精神矍铄,熱情好客,他對我滔滔不絕地談起錢家橋的民間故事:

從前,錢橋鎮大塘村橋東組和橋西組分別是一個土墩子,酷似兩匹大荷葉,麻溪河水從兩個土墩子中間流過,所以,古代人稱橋東組和橋西組為荷葉地。荷葉地有一個渡口,稱白家渡,有一年,一位孕婦上渡船過河,船老板給木船劃到河中間的時候,晴空萬裏的天,頃刻間,狂風大作,天上黑雲翻滾,暴雨傾盆,麻溪河波濤洶湧,濁浪排空,渡船起伏不定,随時随地都會被大風大浪掀翻,一船人吓得魂飛魄散!這位孕婦跪在船頭,求天拜地,說:“如果我母子逃過這一劫難,肚子裏的寶寶長大成人後,如果有出息,一定在麻溪河上建一座大橋,方便來往的鄉親們……”後來,這位孕婦肚子裏的孩子出世了,取名叫錢柳溪,長大後,果然有出息,官至明朝尚書,錢柳溪出資在家鄉的麻溪河上建造了錢家橋。過去,陸路交通不發達,而麻溪河水流向白蕩湖,通過白蕩湖流到長江,無形中,麻溪河成了北至廬江、東到白湖、西到麒麟和桐城,廣大區域村民們外出的水運交通便道,錢家橋南邊水岸,成了船運碼頭。錢家橋,橋頭的東邊和橋頭的西邊,逐漸建成了街道,這就是錢橋老街。街道都是用一丈多長、一尺多厚的麻石條鋪成,這些麻石條用船運來,上岸後,用滾木移動搬運這些麻石條。老街兩邊房屋都是商鋪,生意興隆,地基值錢,地皮,金不換吶!1954年,錢橋老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許多老屋被洪水沖坍塌了。老街的東北邊是棋盤地,有許多的土墩子,就像象棋的棋子,棋盤地直徑約200米,橫約100米……

我一邊聽着周友才師傅的講解,一邊瞧着橋東組嶄新的房屋,我十分疑惑地問周師傅:“錢家橋附近怎麽沒有老屋呢?”周師傅立馬告訴我說:“在橋西組有!”我辭別了周師傅,一個人從橋東組,走過錢家橋,又來到橋西組,從橋頭南邊一棟房屋前面的水泥路走下去,果然,街道裏面,路的兩旁有數棟老屋。我仔細觀察這些老屋,都是穿枋榫卯立柱構造,小瓦覆蓋,外牆下半部是青石和磚頭砌築,上半部則是用竹條纏繞着稻草,再用河泥粉牆……這些老屋都沒有人居住了,只有新建的房屋有村民居住。

我望着一棟棟老房子,流連忘返,心想:“如果給這些老屋維修好,加上一座古老的錢家橋,大塘村是不是一處風景如畫的旅游勝地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