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章
第 41 章
八月份終于收到趙大哥的來信,來信裏面說的倒是輕巧,只說環境确實有些惡劣,比較窮且總受放牧民族騷擾。但是他選擇外放已經考慮過各種情況了,男子漢大丈夫還是希望有所作為的,針對目前的情況,他也說了他自己的想法,民兵和經濟一起抓,因為放牧民族是信任武力的,只有打服他們才能好好談貿易,邊防貿易無非是他們用牲畜和皮毛,換漢人的日用品、糧食等。專業的軍隊也有,因為軍需供給一般,戰鬥力只能說一般,還算能守住門戶。‘
現在需要紮實的把民兵和貿易調動起來,民兵的訓練他大概已經有思路了,我對軍隊沒有概念,對公司有概念,無非是宣傳、動員、利益相關,這個方面他的土辦法是可以的。關于貿易這個事情我有點兒上心了,首先從描述這個環境接近東三省和內蒙,回憶東三省的情況,東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鹿茸,烏拉草是可以墊在鞋裏保暖的,主要是窮人用,鹿茸和人參則是入藥,可以考慮養殖,藥材類是我不擅長的,東北有堅果榛子、松子、山核桃,糧食則主要是大米、小麥、大豆,這個世界吃食是比較單一的,我決定還是從吃食下手。正好上次堅果嘗試還是可以的,這三樣堅果是大家不常見的,正好可以試試。
關于東三省的情況,如果我直接寫出來,會顯得我妖孽,所以我開始到書店搜索各種旅行記之類的、還有地方志、文學描述、小說描述等等中關于東北的描述。形成了一個關于東北經濟發展的一個建議書。
左大哥又一次懷疑我,但我坦坦蕩蕩,反正在這個世界我确實最遠走到了府城。為了證明我自己不是瞎編的,我開始用做學術的、邏輯分析歸納的方式給他說明,比如關于吃的我将所有搜集到的書裏面、詩詞裏面的關于描寫東北吃的文句摘出來,并按照食物或者原材料出現頻率高低排序,出現的食物和我上面的總結出來是一樣的。而把其他涉及到人文環境描述關于堅果的數目、食用等相關的也摘出來,做了分析和排序,互相佐證,出現的結果是一樣的。
當然我還幹了一件事兒,就是從文句中描述的地方、區域、路線、路程時間等,繪制了一個簡單的東三省的地圖,當然這裏面一定沒有一些小路什麽的,畢竟我沒有去過,大體的輪廓是正确的。
左大哥又打開了一扇新奇的大門,他好奇的自己嘗試只用文句分析,把雲中縣的情況分析了一下,包括也試着做了地圖,居然大致一致。我就告訴他,任何東西都會留下蛛絲馬跡,我其實想說大數據,可惜這個時代沒有,但是所有的文字描述中、哪怕是文學作品也一定會體現地方特色,所以處處留心皆學問。我順便我還調侃他,将來做了人家的丈夫,不要在外面拈花沾草,更不要撒謊,否則通過蛛絲馬跡我也一定能發現,幫助嫂子教訓他。
“那你恐怕沒有機會了。”左大哥摸摸我頭說。
我拍開他手,什麽時候弄的這麽親密了,讨厭。
後面的事情我就不管了,他們兩個男人書信來往開始策劃,而為此左大哥要籌建堅果工坊,因為從京城傳來消息,京城的需求量很大,國公府後來又來了兩次了,其實已經算是有個小工坊了,只是沒有關于我說的那種堅果,而趙大哥也确實找到那種堅果,當地人只是沒有糧食的時候偶爾用來充饑,大多數時候是不要的。趙大哥說他看到了滿地的錢。
左大哥要不是快趕上過年,打算親自過去一趟的,因為快過年就找了個靠譜的小作坊工頭過去了,工頭過去直接在那裏建小工坊,在縣衙裏面先搗鼓的,他們到過年的時候嘗試出來第一批的堅果,快馬着人送過來,嘗到松子、榛子和山核桃這種久違的堅果的時候,真是幸福呀,味道還有點兒偏差,我又寫了改進意見。而左大哥則把那個地圖讓人一并帶過去了,并且把得來的研究方式寫給了趙大哥,只未說明是我做的,畢竟這個世界對女人還是有偏見的。
糧食方面,小麥是有的,這個和雲中縣差不多,如何做趙大哥是知道的,主要是大米,水稻沒有種植,因為我說那個地方也适宜水稻,他決定試試。大米如果從南方調運過來價錢是比較貴的,如果能本地産當然更好,東北不缺土地,可以放心的嘗試,大豆種植挺多的,主要是食用問題,東北食用主要還是作為輔食,就是煮飯的時候放進去、或者做涼菜放進去,我給寫了幾種吃法,豆芽、豆腐、豆花、豆漿,還有榨成大豆油,具體做法我不大記得請了,主要是以前只吃,不會自己動手做,因此又找了很多書,找制作方法,最後一股腦抄給他,連原書一起送過去。
我們和國公府也保持常态的交往了,今年送去的年貨,把從東北弄來的堅果也送去了一些,據說很受歡迎。
而趙大哥除了堅果,過年還送了不少的貂皮,人參和鹿茸也有一些,這玩意我只能先放着,太昂貴了,不能用。貂皮倒是讓給長輩做成了坎肩,主要做全身也不舍得呀。
這個年過的特別開心。小孩子又長大了一歲,我也特別開心,淘淘和發兒讀書都被先生誇了,工坊的事情也蒸蒸日上。
生意那邊都交給左大哥了,将近兩年,我們的店已經開到府城和省城了,京城那邊國公府的堅果、玩具都是我們專供的,經過他們牽線,還專供了另外幾個官員的需要。
新房家具和嫁妝套餐家具,已經做了各種價錢的套餐,出嫁陪嫁一套陶記的嫁妝也是附近的風尚,就連省城也專門有人過來定制。因此今年就把兩個品牌分開了,陶記陶,後面的陶改成小字,是高端産品,原來的陶記,正常營業其他的木工玩具。
把堅果和毛絨玩具的部分,更名為左記,給左大哥了。
“你舍得?“
“我為啥不舍得,本來這兩個部分也是你一手創辦起來的,而且我們家也占了股了呀,你還基本免費給陶記做工呢。“
家裏人也沒有意見,我們家人都莫名的有種樂觀的感覺,會努力掙錢,又看的都挺淡的。
最後左大哥定的是“左記陶“,陶字是小寫,并且他四我六。
趙大哥那邊也風生水起,我也給他回憶了不少民兵的管理辦法,讓左大哥寫給他了,現在他的民兵基本能保證小型的騷擾一定會被打回去,能夠保證邊境貿易的正常開展,而堅果加工和左大哥做的風生水起,另外大豆加工方面也另起爐竈,做的也很不錯。雖然在全國來看,可能并不被注意,但是只有我們可以感受其中的變化,只是需要不斷的量變積累到質變,可能就會被人知道了。
現在縣城治理或者公共管理的東西,我只是憑着記憶給他們回憶各種東西,反正我都沒有實踐,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低估古人的智商。反正不能低估那兩個人的,兩個人根據我說的一些一知半解的方式,居然研究出來很多實用的管理辦法,無論是用在工坊還是用在縣城治理,都頗有成效,兩人就像被打開了任督二脈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