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遇
再遇
晏清看着韓昊離開,輕輕皺眉,心想這都是什麽事啊。
想到殇竹給他出的難題,更是煩燥。
不過看來青州是沒有的,他只能去豫州看看。
晏清看着面前的楚寧,癱着臉,心裏滿滿的卧槽,她都跟了一路了要跟到什麽時候啊。
楚寧嬌媚一笑,“晏公子,好巧啊。”
“不巧。”說完晏清就越過她向後方的院子走去,這是一座典型的院落,四四方方,大而空曠,裏面只生活着一位耄耋之年的婦人,她的耳朵已經聽不太清了,眼睛也看不見什麽東西了。
晏清連喚了數聲,老婦人才反應過來,半眯着渾濁的眼睛看着晏清,“小郎君說什麽啊。”
“阿婆,你母親當年可給過你紅頭繩?”
“什麽?老身聽不清楚。”
“紅頭繩,系在手上的。”楚寧随後入內道。
老婦人半響似乎才反應過來,連連點頭,“有,有,聽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有幾百年了呢。”
晏清上前一步,“阿婆,那紅頭繩可以給我看一看嗎?”
老婦人擡頭,一雙渾濁的眼眼看着晏清,似乎在确定什麽半響才慢聲回道“可以。”
老婦人顫顫巍巍的拉起衣袖,她的手不再如少女般白嫩細膩,但松松系在手腕上的紅頭繩依舊鮮豔如初見,與皮膚産生了分明的界限。
晏清确認了這就是書中的紅頭繩,輕輕吐了一口氣,問道:“阿婆,你還記得你母親告訴你關于紅頭繩的事嗎?”
Advertisement
半響阿婆才點頭,開口講述那個故事,聲音顫抖着飄散在空中,這個故事是一代一代從母親的口中傳下來的。
五百年前,我的祖上曾是一個農家姑娘,名喚慧娘,人如其名,慧娘極為聰慧,自從在鎮上學了刺繡後,十裏八鄉都是聞名的,但與刺繡同樣聞名的還有她的容顏,醜陋不堪。
正因此,慧娘二十歲都沒有嫁人,淪為他人飯後茶餘的笑談。她的父母自然對她是極為不喜的,但又舍不得她那一手好刺繡,便在山裏給她建了一座小屋,日夜讓其刺繡,不允許她邁出屋子半步。
後來姑娘無意中救了一名少年,那少年傷了眼,無法下山。慧娘偷偷下山請了大夫,在養傷期間,那少年愛上了心地善良的姑娘,便表明心意,姑娘對他也暗生情愫,卻自卑自己的容顏,忍痛拒絕,少年卻不願放棄,日日表明心意。
等少年傷後好,慧娘避開了他,但少年卻不死心,乃至聽了坊間流言也不聽勸,只道慧娘心地這般善良,自然是極美的。
慧娘聽見了心頭更是悲戚,一日自哀時,卻見屋內出現了一名絕色女子,只見女子面若桃花,柳眉彎彎,眸如秋水,唇紅齒白,笑靥盈盈,美得勾人,一襲紅色的錦衣上繡繁複精美的花紋,在月光下熠熠生輝,蔥白細嫩的手尖攏着半縷鴉發,一雙桃花眼若含淚光,靜靜的看着慧娘,慧娘一時竟看呆了,又生出自卑來。
那絕色女子道:“我聽說你有一手極好的刺繡,我缺一件嫁衣,你如果能讓我滿意,我便滿足你一個願望。”
等慧娘回神時,那女子卻已經不見了,只桌子上留下了兩匹紅布。
那布在月光下也泛着盈盈光澤,極為豔紅,竟像冬日裏白雪上濺的熱血一樣奪目。
慧娘上前輕輕撫摸,生怕稍一用力就傷了布匹。入手間,布匹微涼的觸感傳入指尖,絲滑柔順,波光流轉。
慧娘糾結三日,便着手繡制,那姑娘拜托了她,如果不繡,不是誤了那姑娘的婚禮。
歷經三月,慧娘使出畢生所學,才完美嫁衣。絕色女子出現了,對着嫁衣滿意一笑,“你有什麽願意?”
“我想變漂亮。”慧娘緊張道。慧娘不是愚笨之人,自然猜到這絕色女人不是普通之人。
“如你所願,這嫁衣便送于你了,希望你能尋得一段美滿姻緣。”
慧娘迫不及待的從壓底的箱子裏把銅鏡拿出來,因為自卑,她從不敢照鏡子,但又耐不住喜歡買了銅鏡。
她從沒生得這般美過,慧娘想,鏡子裏的少女雖不是姝色,卻也是極美的。慧娘滿懷心喜的下山去尋少年,心裏如同灌了蜜一樣。
但她卻聽說少年早已訂婚,離婚禮沒有幾天了。而她慧娘又添了新的資談。
那天,少年大婚,慧娘畫着最精致的妝容,穿上火紅的嫁衣,觀看這場不屬于她的婚禮。
“後來呢?”
“後來?”老婦人微微出神,“祖上遠離故土,收養一名女嬰,傳她一身本領,留下了這紅頭繩。”
老婦人摸摸鮮豔的紅頭繩,“聽說這紅頭繩是那位楚姑娘贈于祖上的,那楚姑娘說,如果百年後她和一名男子來找她時,會讨回這紅頭繩。”
老婦人渾濁的眼睛看着楚寧,“幾百年了,楚姑娘要讨回嗎?”
楚寧卻笑盈盈的搖頭,“我雖姓楚,卻不是那位楚姑娘。”
晏清看了一眼楚寧,決定還是不告訴她真相了,“阿婆,這紅頭繩可還與我們嗎?當然,作為報答,阿婆可以提一個要求,我一定盡量滿足。”
老婦人似乎沒有聽見楚寧的說,褪下紅頭繩交于晏清,“老身一只腳邁進了棺材,本不應有所求,但老身早幾年收養了一名女童,名喚不棄,是當初我在死人堆裏找到的,不棄不是被遺棄的,老身希望她能找到家人,還請多費心了。”
因為老身的請求,晏清留了下來,楚寧不知道為什麽也留了下來。
天色漸漸暗了,星月高懸,點綴一方天空。
老婦人給他們準備了飯餐,雖然本不需要,但是晏清還是略略吃了兩口,楚寧卻是一口未動。
等到了晚間,那名喚不棄的少女回來了,對自己家裏多了兩個陌生人很是警惕。
在老婦人的解釋下才稍稍收了敵意。只是不棄卻不願離開。
少女高仰着頭,“無論我是否還有親人在世,我只認母親,我不會離開。”
老婦人見勸不住不棄,只好嘆息。晏清也不在意,對不棄道:“你若有麻煩,可以憑此物找我。”
晏清給了不棄一塊玉就離開了,沒什麽意思,楚寧自然也跟着晏清離開。
老婦人摸摸不棄的頭,“你何必如此呢?我沒多少時間了,有親人陪伴多好啊。”
不棄把頭靠在婦人的腿上,岔開話題,“母親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呢,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
渾濁的眼睛輕輕阖上,邊摸着少女的頭,邊講着後續。
原來少年苦求不得,日漸消瘦,偶遇見一名青年,那青年名喚晏清,是一名道士,身邊卻有一豔色女子,喚作楚寧。
聽完少年的話,楚寧生出了幾分興趣,便道:“你當真喜歡那慧娘,即便她貌若無鹽。”
少年苦笑,“我是見過慧娘的,我眼睛傷得不重,幾日便好了,但為了與慧娘多相處幾日,便撒了謊,後來瞞不住時,慧娘一直躲着我,我自然是喜歡慧娘的。”
“我可以幫你。”
“你如何幫我?”少年苦笑反問,明顯是不信的。
“我自有辦法。”楚寧狡黠一笑,而晏清對她愛玩的性子自然極為了解,只得無奈搖頭,随她去了。
只是楚寧告訴少年後,少年卻極為震驚,直言那不是慧娘,不幾日就傳出少年訂了親。
楚寧也心生悔意,沒想到會這樣。
晏清便贈于心生死志的慧娘一截紅頭繩,可絕情斷愛,不嘗情海之苦,百年後讨回。不曾想轉眼就是幾百年,讓幾代女子絕情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