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章
寸心料得不錯,她返回瑤池的時候,王母已經起身了。通常這時分她尚在梳妝,董雙成執梳,衛承莊捧盒,寸心在一旁看着人煮茶,一待梳洗罷即刻奉上,然後青鸾開道,衆女官随王母擺駕玉清宮,這都是慣熟的規矩。
可今日寸心一入水榭,立刻覺得氣氛不同往常——她剛剛挑簾,就見柳昌容立在廊柱下,面色白得瘆人,受了驚的孩子一般,直愣愣盯着丹樨之下。那裏跪着的,正是董雙成,手內還捏着鑲金白玉梳,一言不發,只低着頭,死死盯着身下的盤金銀線栽絨毯。
王母皺着眉,一手扶額,尚未梳攏的長發散在肩頭,緩緩滑落到她的手臂之上,又被她極不耐煩的撥開。躬身立在王母身後,正低聲禀報什麽的天奴見了,忙從妝臺上撚起一根金簪,十分娴熟的幫她将發绾起盤好。王母微微一轉頭,躲開了天奴的手,起身行至階下董雙成的身側,也不看她,只輕聲問道:“你可還有什麽說的?”
那董雙成擡起頭,望着瑤池之主的雙眼內滿是淚光,須臾卻咬了咬嘴唇,搖搖頭,沒有出聲。王母微不可見的嘆了一口氣道:“一個二個,都是這樣。去了一個七兒,又走一個八兒,我原以為你是最老成的,不想也......”她的聲調忽然高了起來,“你們也不用哄我,都走了最好,一個也別留!” 話音未落,滿殿裏女官連寸心在內,“唿”的一下跪倒一片,卻沒一個人敢接這茬。
寸心是不明所以,柳昌容是戰戰兢兢,衛承莊是幸災樂禍,只有梁菡芝低頭想了想,膝行數步賠笑道:“娘娘,雙成妹妹自掌管蟠桃園以來,一向勤謹,今兒這事兒也是一時糊塗,絕非有心背棄娘娘。再說,那東方朔上天偷桃,妹妹見他是個才子,不忍責罰,私自縱放是有的。” 她瞟了天奴一眼又道:“若說兩情相悅私相授受麽,奴婢敢用性命擔保,那是絕沒有的事兒!”
王母未及答話,只聽天奴冷笑道:“你的性命值幾個錢?你只知道東方朔上天盜蟠桃,卻不知道,你這雙城妹子,還曾經偷着下界去過漢宮吧?” 此言一出滿殿人等皆是瞠目結舌,寸心急忙擡眼看向董雙成,巴望她出聲反駁,卻不料雙成仍舊只緊緊抿着雙唇,一言不發。
王母原也盼雙成辯解,如今一見她這情狀,越發失望,疾走幾步上階落座,目視天奴。那小人得了旨令,朝王母一拱手,得意洋洋招進幾個小黃門來,将董雙成套上枷鎖,拖下殿去不提。
雙成這一去,寸心仿佛失了主心骨似的,好容易強撐着伺候王母用茶畢,便尋個借口遛出去,想看看天奴将董雙成帶往何處,再做打算。不料剛下了金波橋不遠,便見影影綽綽兩個人躲在花陰處竊竊私語,隔着枝葉,寸心也看不清爽,細細聽去,卻像是梁菡芝與衛承莊二人。
“姑姑,你方才出言救那賤人,倒把我吓出一身汗來。” 說話的是衛承莊。
“哼,”梁菡芝輕笑了一聲,“你這小蹄子,心腸忒直。明擺着姓董的死在今日,我那麽說,不過是在娘娘跟前賣個好兒。”
“還是姑姑有心計。” 衛承莊笑道,“姓董的自己作死,明知娘娘最恨女仙思凡,偏偏要勾搭那個什麽東方......什麽來着?”
“東方朔!”梁菡芝一口截斷她道:“這書生我也見過,端的是才思敏捷,人又生的風流倜傥,怨不得董雙成動心。只是她好死不死犯在天奴手裏,那就誰也救不得了。”
“可不是!” 衛承莊接口道,“那腌臜閹人每常因咱們不肯歸附,巴不得有個機會整治一番。不過這次被他抓到姓董的,倒替姑姑除了一根心頭刺。”
梁菡芝“嗯”了一聲道:“倒也巧,你不是眼氣那龍女爬在你頭上麽?如今董雙成鳳閣少使的位子騰出來,得空我在娘娘跟前薦你一薦,也就是了。” 二人說着便向外行來,寸心避無可避,慌亂間一眼瞥見身後池塘,也顧不得多想,忙一頭紮進水中,化身成魚,在荷葉下瞧着二人走過,方才露出頭來。
是夜顯聖真君正在神殿內批閱卷宗,一手執筆,一手向幾上去拿茶盞,剛剛擎在手中往唇邊送去,不留神其中一股水柱激射而起,直奔他面門而來。楊戬一驚,擡手将盞向前一送,正掐了個法訣要打時,只見那水柱轟然墜地,彈起無數顆水晶般剔透的散珠,彙成一個人形落在階下,正是龍女寸心。
西海三公主以手撫胸,氣籲籲透了一口氣上來,方朝上一拜道:“真君恕罪。我不請自來,皆因情勢緊急,萬望海涵。” 楊戬掃她一眼,自行至殿外交代數句,入內閉了殿門,卻不近前,只在數步之外站定。
寸心定了定心,将早前瑤池所見備細講了,又一揖道:“董姑姑有恩于我,又是為天奴這小人逼害,還求真君出手相救。”
楊戬眉棱骨一跳,淡淡道:“這是午前的事,你到此刻才來求我,只怕董雙成已經在雷州斷腸崖受苦了。更何況,你當時既在瑤池,為何不求娘娘法外施仁?”
寸心低了頭,半晌道:“娘娘在氣頭上,我若出言頂撞,難免一同受罰,尚有何人肯為我等求告?” 楊戬面上依舊一絲表情皆無:“我聽聞董雙成臨去前對你頗有怨言,嗔你不肯相助,你倒也不計較。”
“真君,董姑姑是娘娘最心愛的女官,必定還要回來的——就算是回不來,這也是種福田的事兒。” 寸心昂首直視楊戬,“至于別人怎麽說,我不在乎,我只盡我的心罷了。”
“盡心麽?”楊戬笑道,“那十斛珍珠,也算是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