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觀鶴有感(二)

觀鶴有感(二)

傍晚十分,我們三個人圍坐一團有說有笑的吃了晚飯。

趙政年級還小,估計是因為白天被人欺負了,又折騰了許久,很早就睡下了。

我站與院中,看着月光散在一顆枯樹上,給本就悲涼的枯藤,增添了一份凄苦。

“在想什麽?”趙姬抱着一件外袍,站在我身邊,“穿上吧,別涼着了。”

“謝謝,”我沖她禮貌的一笑,随即嘆了口氣,“今日我去接政兒,看到他被別的孩子欺負。”

許久沒有聽見趙姬的回音,我向她的方向看去,瞧見她低着頭,看不出是悲傷還是難過,但覺得有些沒落的感覺。見她不說話,我輕嘆一口氣,繼續說道:“趙政,本是不願意我同你說這事的,怕您擔心他。但我覺得您作為母親應該知道,這孩子不容易,但是很心疼您,也很想保護你。”

“政兒是個好孩子,”趙姬說,“但我不是個好母親,如果他不是我和那個人的孩子,也許就不會承受這些……”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也許未來他會成為一代明君,流芳千古。”我安慰她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受多大的苦,就會有多大的成就。”

“嗯……”趙姬點點頭。

我們又随便閑聊了幾句,我把和太子丹的約定也告訴了趙姬,她表示很理解,趙政有個能不排斥他的朋友不容易。

第二日清晨,趙姬拿了個非常古樸的食盒放在廚房,背着政哥說,讓我帶上。我也笑着應下。

我和政哥一塊手拉着手去找太子丹。

“阿姊。”政哥開口,“謝謝你陪我……我不想讓母親擔心我。”

“不用謝我,我承蒙你們家照顧,幫你是我的分內事,你當我是一家人就好啦。”

“嗯。”趙政乖巧的點頭。

太子丹手裏拿着一本詩經,搖頭晃腦的背着。古人真是是挺奇怪的,讀書就讀書,腦袋幹嘛撥浪鼓一樣,一直搖呢,這個晃得暈暈乎乎的還怎麽記住啊。

“丹。”趙政走過去,給太子丹行了一禮,“我和阿姊給你帶了些飯食,以表感謝。”

太子丹回禮道,“其實不必客氣。我知道今日有一個訓鶴師在訓鶴,如果二位願意,我們可一同前往。”

“訓鶴是什麽呀?”我好奇的問着。

“訓鶴師吹簫,令仙鶴起舞的一種技法。”太子丹說。

“那好呀,咱們吃着東西,看着表演,好不快哉。”

伴随着腳步,我聽到了一陣笛聲,擡眼去看,一只仙鶴突然從我眼前騰空飛起,在空中打了一個旋兒。又一個短促的笛聲,另一只仙鶴也沖進去,與之前的仙鶴組成一個圓。就這樣此起彼伏的進入了七八只鶴,大圓成陣,那吹笛子的訓鶴師不知道吹了個什麽奇怪的調調,引得這些仙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盤旋着。

這種仙鶴表演在新中國,我都沒聽說過,更別提看過了。不過,我還是記得今天來這裏的目的地,所以還是打量着找了一個适合觀鶴的位置,鋪好席子,擺好菜。

“要是要相機,我可得給錄下來,這景象他們指定沒見過!”

“相機是什麽?”突然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阿姊,你在說什麽?”

诶呀,糟糕了……我忘了這是古代了,怎麽嘴一禿嚕還把相機說出來了呢?“這個……先看表演,看表演。”

“這只是訓練,還不是真的表演。”太子丹說:“你看這些仙鶴,都昂着脖子,遵守規則,團結一心的共同完成一個目标,這裏面必然不會考慮個人利益的得失。若是有哪只失了分寸,過于強壯而突出的表現自己,這場表演便不能成功。”

我吃着餅子,內心肺腑。什麽嘛……還是在這裏說秦國人,不守周天子的規矩,硬要做一只強壯的鶴。

“無論是強壯的鶴,還是弱小的鶴都必須要接受訓鶴師的調教。”我開口說,“那太子丹,我想請教一下,訓鶴師是以何種方式讓鶴能聽從他的笛音呢?”

“這……”太子丹猶豫了一下,不确定的說,“自然是靠合理的制度。”

“那是何種制度呢?”我繼續追問到。

太子丹一時語塞。

“靠的是強大的能力,和遠超仙鶴的力量。”趙政突然開口說道,“若訓鶴師,訓鶴的能力和智慧不夠,就無法合理評估鶴的強弱,用合适的方法對之;如若訓鶴師也是一只鶴,那則沒有強大的力量,将合适的訓鶴方法用于訓鶴。”

厲害啊,我偷偷給政哥點個贊,這才多大啊,就能有這樣的思想,怪不得能統一六國呢。

太子丹沒有繼續朝這個話題争辯下去,而是目光盡落于白鶴身上,說道:“我想成為一只鶴。”

“一只鶴,七年羽翼具全,複七年飛于雲漢,又七年學舞應節,若要實現蛻變,訓鶴師與鶴都要經歷這二十一年的蛻變。”他突然起身,“我就是這只鶴,經歷這二十一載,終将蛻變。”

嬴政也起身,說道:“不,我要成為訓鶴師。”

“好!”太子丹端起席子上的茶碗,遞到趙政面前,“不論是訓鶴師還是鶴都需要二十一年的蛻變,那我們就以這二十一年為約定,都努力成為我們心中的樣子。”

“嗯!”政哥接過碗,堅定的看着太子丹,兩只水碗相碰,趙政将碗中水一飲而盡。

“我請客吃飯,你們倆有約定也不知道帶上我啊?”我緩緩起身,理理衣服。“這可不行,我可是這約定的見證者。”

“那我們一起! ”太子丹把我的那只碗倒滿水,遞給我。

“那兩位太子,可要為你們的目标加油。今朝我們以水代酒,以少年意氣為約定,二十一年之後,我們再聚與一團,到那時希望二位心願得成。”我推杯,看向他們。

而人相視一笑,眼中盡是真意與豪情。陶碗撞擊聲清脆,如果少年萬丈的意氣,見證着他們未來所要行進的步伐。濁酒是成年人的塵世之約,清水是少年人的烈烈真情,我有幸成為了這場歷史的旁觀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