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九章
蔚王府的大太監竟然被捆住手腳囚禁在一個致仕員外宅中,這事簡直匪夷所思,可它确實發生了。
朱厚炜上前幾步,俯身查看巴圖魯的傷勢,好在他身上似乎只有一些輕傷,并未有被嚴刑拷打的痕跡。
“殿下,”不知是饑餓還是受刑,巴圖魯雖有些微意識,卻有氣無力,聲音幾不可聞,“那裏面還有人?”
“裏面是哪裏?有人又是何人?”朱厚炜劍眉一挑,對祝瀚拱手道,“擅自囚禁、擅用私刑,就算李大人自诩地頭蛇,也未免欺辱太過了吧?還望南昌府給寡人一個交待。”
祝瀚側身避開他的禮,“這是自然,來人,将這李士實給我帶回衙門細細審問!”
“放肆,你們敢!”李士實未想到他們膽子竟這般大,當即尖聲道,“殿下不會放過你們的!”
朱厚炜命人去請郎中,又将巴圖魯安置好,方冷冷道:“那寡人就等着你的殿下來給個說法。”
鬧了這一場,回驿館時已是餘輝遍地。
朱厚炜并不意外地發現內室多了一人,正端着杯茶,賞着桌上扇面。
“若覺得過得去,我就給你裝上。”朱厚炜走到他身旁,也給自己倒了杯茶水,仰頭飲盡,發覺是溫的,忍不住看了崔骥征一眼。
崔骥征将折扇上原先的扇面拆了,雙手遞來,“殿下畫技如今幾可與白石翁媲美,我何德何能。這麽雅致的扇面,我還哪裏舍得拆,若非危如累卵,我決不動它。”
朱厚炜小心翼翼地幫他裝裱上去,“既如此,我倒是希望你永遠用不着它。”
崔骥征看着他雙手靈巧地擺弄,“巴圖魯無事吧?方才在李府殿下應是瞥見我了?”
“他無事,只是兩天水米未進,餓着了。”朱厚炜滿意地看了看折扇,“他為了你做了回幌子,回頭你可得賞他。”
二人繞了半天圈子,崔骥征見他實在沉得住氣,不由得嘆了聲,“殿下的養氣功夫我真是這輩子拍馬難及,不瞞殿下,我與巴圖魯進了李府之後,發現了一間暗室,就在我們還在查探這暗室的玄妙時,李士實突然出現了,巴圖魯主動繞到另一邊引開他,我才得以繼續查探。”
“所以你們在那暗室中還發現了旁人?”朱厚炜蹙眉。
崔骥征緩緩道,“我發現了一些存根,大多都是大通錢莊的,但有些意思的是,不少銀子都用來采買了鐵器、藤甲,還有大量的衣物、米面糧油。”
“看來這個李士實充當的不過是個賬房,也不似良平之屬。”朱厚炜諷刺道。
“這還不算最厲害的,我在其間發現一樣東西,竟是南昌知府的印信,是真是假,又是誰的,還需查閱吏部或州府的存檔方知。”
“大可不必那麽麻煩,”朱厚炜笑笑,“既是此間事,此地人必曉,派幾個不打眼的護衛去打聽打聽便知,須知有時候白紙黑字也不可靠,全看這筆握在誰的手裏。”
朱厚炜不再追問,他是藩王,如斯關心也只能是為了崔骥征,若是插手太過,反而會讓人覺得他心存異心。
崔骥征也未再透露只字片語,只蹙眉道:“此地兇險,如今寧王的幕僚又因殿下而被羁押,我怕還會生出什麽變故……”
“你和巴圖魯不眠不休兩日,別說他有些脫力,我看你面色也不好看。不如明日再修整一日,後日啓程?”
崔骥征搖搖頭,“我無事,夜長夢多,我看不如現下立即便走,避免和寧王打照面,那反而麻煩。”
“他如今膽子還未這麽大,就算他視二王不相見的祖制如無物,他也不敢得罪天子親弟。”朱厚炜篤定道,畢竟他依稀記得史書上曾說過寧王賄賂劉瑾、錢寧甚至楊廷和,這樣一個前期做小伏低的人,斷無可能在此時翻臉。
朱厚炜仔細看他面色,見他雖略有疲态,但精神尚好,便道:“不過你往應天仍有要事,也不宜在此地久留。事不宜遲,咱們即刻啓程。”
蔚王府上下皆訓練有素,雖覺得眼看日頭便要下山,此時出發很有些蹊跷,但都二話不說,各自打理行囊,不出一刻,整個蔚王府的車馬已然齊全,蓄勢待發。
縱然崔骥征打小便識得朱厚炜,到底中間曾隔了幾年,如今見他指顧從容、進退有度,不由得暗自在心中将自己和他對比,禁不住自慚形穢。
“怎麽了?”留意到他目光,朱厚炜抽空回頭挑眉看他。
“當年殿下初就藩之時,娘親還在府中擔憂,覺得殿下小小一個人,卻要跋山涉水,獨自一人在那麽遠的地方撐起偌大一個王府,帶去的長史們也都是北書堂的師父,讀書興許可以,理家怕是不成,卻想不到殿下是個修身齊家的個中好手。”
想起柔美卻不失堅毅、永遠溫婉而笑的姑母,朱厚炜心中一暖,“也不知姑母身子大安與否,正好我近日得了些鄉間土産,譬如紅蓮、首烏一類,雖不是什麽貴重物什,但對女子身子卻是極好,勞你捎帶給姑母,并代我向姑母請安。”
崔骥征點頭應下,又見巴圖魯被扶着出來,趕緊上前作揖致謝,又取了塊銀锞子奉上,“若非公公相助,此番不僅功敗垂成,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崔某謝過,他日必當報還。”
巴圖魯最為憨厚忠心,哪裏敢受他的禮?只是不善言辭,支支吾吾推拒了半天。
朱厚炜看不下去了,“行了,也不是外人,崔二公子打賞你,你就收下。今日你別騎馬了,也坐車吧。”
說罷,他率先登上象辂,衆人也不再多言,上馬的上馬、坐車的坐車。
崔骥征先前為掩行跡,方與他同車,如今差事辦得差不多了,也再無必要,又想起身份尊卑來,不由有些躊躇。
朱厚炜卻回頭,伸手給他,“辦差辛苦,合該飲酒解乏。我已讓人備好了酒菜,正好也讓你嘗嘗我蔚王府的手藝。”
***
白石翁 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