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賜婚
40賜婚
經此一事,顏為因着救皇上有功,再加上揪出了幕後主使,升做了中書令,成為當朝三位宰相之一。
如果說此前升做中書侍郎已然讓他名動京城的話,今次他已成為全京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年紀輕輕,高中榜眼,商人出身,卻在短短的時間內便登上高位,這些都加劇了顏為身上的光環。
加之顏為本人長相俊美,卻為人低調,是以到處有人花錢求取關于顏為的信息,各種關于他真假難辨的傳聞也滿天飛。還有人将他寫到了許多才子佳人的話本裏。
一時,顏為在京城超越所有名門子弟,成為衆多未出閣少女追逐愛慕的對象。
每日送拜帖來的人絡繹不絕,見過的沒見過的都想要結交這位皇帝面前的紅人,要為顏為說媒的媒婆更是比往常多了好幾倍。
然而這些目光集中的中心人物卻依然每日按時上朝,下朝,處理公務,似乎絲毫都沒有受到影響。
*
太常寺是城外一家皇家寺廟,供奉着歷代皇帝的牌位,所以當朝皇帝時不時也會來此參拜祈福。
寺內偏殿中,一婦人正在念經。
她年歲四十上下,身着布衣跪在鋪墊上,頭發梳得一絲不茍,全數盤于腦後,上頭并沒有琯簪。雖然未施脂粉,臉上卻并不顯得衰老灰敗,仍能看出秀麗模樣。
此人便是顧太妃,先帝的妃子,宜思公主楊伊的生母。
殿外,顧太妃的服侍太監李東得了禀報,便入了殿中。
“娘娘,公主來了。”
顧太妃停下轉動佛珠的手,李東走過去彎下腰,動作熟練地伸出手,顧太妃姿态從容地提手撐着李東站了起來。
宜思從外頭翩翩走進來,到了顧太妃身前,乖巧地福身給母親請了個安。
而後向前抱住顧太妃撒嬌地道:“母妃,近來可安好?女兒可想您了。”
顧太妃慈愛地拍了拍宜思的背,笑稱:“我女兒都多大了,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是不是在宮裏受什麽委屈了?”
“沒受什麽委屈,就是太想您了,要是您也在宮裏跟我一起住就好了。”
聽到這,顧太妃的笑容一頓,一股狠戾之色驀然顯現,不過頃刻,又恢複往常模樣,拉着宜思的手往外走。
兩人尋了寝殿外一處涼亭坐下。
“母妃,近日過得怎麽樣?”
顧太妃笑着說:“母妃很好。”
“母妃,五月了,天氣漸熱,您要注意飲食,好好休息啊。有什麽需要一定要跟女兒說,女兒派人給您送來。”
“母妃一切都好,我兒不用擔心。”
“啊,對了。”宜思回頭示意侍女望蘭,望蘭會意,指揮下人将東西搬上來。
除了一些夏季衣裳、涼席、薄被,和一些消暑納涼之物外,還有不少的補品和藥膳。
宜思解釋道:“好些東西都是皇姐囑我帶給您的。皇姐還說要有什麽要求您盡管跟宗人府說。”
顧太妃看着那些東西,眼皮跳了跳,心裏冷哼一聲,這皇上跟她那個娘一樣,虛僞得很,以為施予些小恩小惠就能讓人感恩戴德。也就只有宜思這麽單純的孩子才會看不穿。
然而顧太妃心裏雖不屑,面上卻不顯,口氣如常道:“那替我謝謝皇上了。”
下人把東西都搬進寝殿之後,便退了下去。
顧太妃摸着女兒的手問:“你在宮裏過得可好?沒受氣吧?”
說到這,宜思的表情有些暗淡下來了,“女兒過得很好,就是很想您。京城過幾日有花會,真想帶您去看啊。”
顧太妃憐愛地看着女兒:“你也知道我自來了太常寺,便不方便到外面去走動了。”
聽到這,宜思有淚欲從眼眶中湧出。
“對了,你皇姐可曾為你尋了夫婿?你可也快十七了。”
“皇姐她是為女兒尋過,但......”宜思低下了頭。
顧太妃看着女兒這形狀,便明白了,“但你都不喜歡,是嗎?”
宜思點了點頭。
“為娘倒是有一人選。”
“嗯?”宜思擡頭有些好奇地看着她。
母妃這些年在太常寺中常伴青燈古佛,如何還能對外界的人事物有所了解?
“為娘雖在這閉塞的寺廟中,卻也聽聞朝中有位陳敬映大将軍,年級輕輕便官拜二品飛遠大将軍,手握兵權,前途不可限量。去年還大敗了沙麗國的進攻,為我朝立下汗馬功勞。”
“還聽說此人長相不俗,英姿勃發,是京中不少閨閣少女暗中傾慕的對象。娘以為,這樣的人可配我兒。”
陳敬映,娘竟也知道他,紅暈悄悄爬上了宜思的雙頰。
而且竟如此地巧,娘看上的正是自己鐘意的對象。
宜思搖了搖顧太妃的手臂,整張臉上的表情都明亮生動起來,“娘,您也覺得他好嗎?”
看見女兒這副模樣,顧太妃當下便明白了,原來自己女兒本就喜歡陳敬映。
這樣事情更好辦了。
“是啊,你且去與皇上說說,看她能否賜婚于你。”
聞言,宜思面露難色:“這,我一個女孩子家如何說得出口?”
“有什麽不敢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何況娘的女兒這麽漂亮,這麽可人,娘可不想我的女兒老死在宮中。”
宜思嬌嗔地道:“哎呀,女兒知道啦,母妃!”
顧太妃又叮囑道:“過段時間,定要叫陳敬映一同來看為娘啊。”
想到那個場景,宜思嘴角笑得都快冽到耳邊了。
“你看你,”顧太妃寵溺地刮了刮女兒的鼻子,玩笑道:“就這麽開心,果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
宜思走後,顧太妃撫着手裏的佛珠,悲喜難辨地問身邊跟随自己二十年的太監李東:“小李子,我出宮有多少年了?”
一直彎腰站在一邊侍候的李東垂眸回道:“回娘娘,已有快四年了。”
“快四年了。”顧太妃環伺了一圈這靜如深潭的寺廟,除了松柏,院中供奉的神佛,以及燃燒的香火,一切都是空空蕩蕩,安安靜靜的。
“出宮的時候,伊兒不過十三歲,獨自活在宮中,像沒娘了一般,她的生活大概也如我一般孤寂。”
“娘娘,以後會好的。您不是給她找了個好夫婿嗎?”
顧太妃捏緊手中佛珠:“陳敬映手握兵權,未來前途無量,确實是個好人選。”
*
出了太常寺,望蘭扶着宜思下臺階,“公主,沒想到太妃竟也看中了陳将軍。”
宜思開心地道:“是啊。難道真是母子連心?”
一切都像是命運的安排一般,陳敬映早就得到了母親的認可,這讓她的心裏甜滋滋的,以前她以為皇姐可能也喜歡陳敬映,所以她一直不敢表白自己的心事。但自冰嬉一事之後,她卻察覺大概比起陳敬映,皇姐更喜歡顏為吧。
如今母妃又希望她嫁給陳敬映,覺得陳敬映是她的良人,她是該找個機會與皇姐說一說,為了自己将來的幸福,她應該勇敢一點。
“公主你想怎麽做?”
“過一個月便是我的生辰了,到時再與皇姐說吧。”
“那陳将軍也沒有婚配,上次皇上也說了,只要您有喜歡的人便可同她說,想來她一定會幫您的。”
是啊,皇姐一直都對自己很好。
宜思想了想,又說道:“可是你說,萬一......萬一.......”
“萬一什麽?”
“萬一他不喜歡我呢?”
“哎呀,公主,您怎麽這麽想,您可是大榮國尊貴的公主啊,能娶您是陳将軍的福分呢。他一介武夫,難道還敢嫌棄您不成?”
宜思半信半疑:“是嗎?”
“當然啦,您又美又溫柔娴淑的,陳将軍怎麽會不喜歡呢?”
宜思笑着點了點頭:“希望如此吧。”
*
六月二十是宜思的十七歲生辰,昌寧為她辦了盛大的宴會,京城的名門之後都來了。
宜思是本場宴會的主角,自然打扮得十分隆重,錦繡華服加身,腰間墜着玉制流蘇,頭上配着金光閃閃的步搖,妝容華麗,惹人注目。
賓客攜禮而來,随後入座,席上,韓昭宣讀了祝詞,衆人又一齊對宜思道賀。
開場之後樂人伴奏,舞人助興,其間賓客把酒言歡,其樂融融。
宜思看遍全場,卻不見陳敬映的身影,她本來興奮緊張的心情瞬間跌落到谷底。
費盡心思打扮一番,良人卻無緣相見。
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他了。
她低頭絞着衣袖,暗自嘆氣。
昌寧注意到她這個樣子,便問:“宜思,怎麽了?”
宜思猶豫片刻,想着早晚都是要說的,便下定決心問出了口:“皇姐,怎麽不見陳将軍?”
陳敬映?
宜思誰也不問,單單問他,裏面不可能沒有緣由。
“陳将軍有些軍務要處理,今日不得空前來。”
宜思聽完,喃喃自語:“原是如此......”
就算對感情之事再無知,見此情景,昌寧也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這少女情懷,渴望見到心悅之人,若不得相見,便失魂落魄。
“皇姐,妹妹有一事相求。”
“何事?”
“我.......前幾天去見了母妃......她說想讓我嫁給陳敬映将軍。”
果真如此,但那真的只是顧太妃的意思?
“那你的意思呢?你也想嫁給他嗎?”
宜思點了點頭。
“你喜歡他?想讓我為你倆賜婚?”
宜思又點了點頭。
昌寧有些為難了,為什麽偏偏又是陳敬映呢?他冷得跟塊石頭似的,多少姑娘明裏暗裏想親近他,他都視若無睹,拒人于千裏之外。姑娘們卻像是着了魔一般,個個都想要飛蛾撲火。
賜婚是簡單,然而關于姻緣之事,強扭的瓜也不甜,上次她想給和疏還有顏為指婚,就鬧了個不愉快,兩面不得好,今次她可不想再重蹈覆轍了。
更何況羅之鶴也喜歡陳敬映,這左右總得有人要傷心了。
她沒辦法給他們做主,還是看看陳敬映自己的意思吧。
昌寧思索着開口:“關于姻緣的事,我也不能強做主。”
聽聞這話,宜思擡頭看向昌寧,目露疑惑:“您是皇上,天下還有您不能做主的事嗎?”
“話是這麽說,但婚姻還得看兩方的意願。兩情相悅方能長久。”
宜思本以為皇姐一定會幫她的,但現在皇姐如此說,卻是不肯幫她的意思嗎?不過是賜個婚,有多難?這世上多的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合在一起的夫妻,當子女的,當臣子的,哪有置喙的餘地?
昌寧咳了咳,“這樣,你且等着,待我去問問陳敬映的意思。”
若陳敬映肯同意,她便為宜思做這個主。
宜思站起來,朝昌寧福身行了個禮:“那宜思便在此多謝皇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