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再見,芽衣
再見,芽衣
夜裏,芽衣躺在床上,房間內只有透過窗簾灑進來的一點點月光。回顧今天這一天,芽衣暗自松了一口氣。歷史似乎在改變,今天,幸村精市并沒有向她提出交往。
她側躺着,把右手枕在頭下,看着床頭櫃上的手機,出神中。
嘀嘀嘀──
突然響起的聲音把她吓了一跳。
她拿過手機,慢慢地坐起來,身體半倚在枕頭上。
『您有新的短信,請查收!』
『發信人:陌生號碼』
芽衣不确定的看着那個陌生號碼,那個號碼,似乎很眼熟啊。
『查看』摁下。
借着手機屏幕發出的微弱的光,芽衣仔細地盯着那幾個字反反複複讀了幾遍,确定無誤後,她咬緊了下唇,臉瞬間變得慘白。
『淺倉桑,晚安。』
記憶慢慢回籠,這個號碼,曾經,她把它刻在了心裏。
幸村精市的號碼。
按下删除鍵,她的手無力地垂下,手機從手心滑落。她似乎忘記了……雖然今天幸村精市确實沒有向她提出交往,但是……兩個人之間的牽扯卻越來越多了。
平躺下來,芽衣把整個人縮在被子裏,眼睛睜得大大的,一動不動的盯着天花板。
Advertisement
睡神來襲,她很快的進入了夢鄉。同時,她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為什麽幸村精市會知道她的手機號碼。
第二天一早,芽衣依然起了個大早。
她幫着母親做好早飯,端到餐桌上依次擺好。聽到樓梯口有聲音,芽衣轉過去,是夏樹正從樓上一蹦一蹦的跳下來。
她笑眯眯地跑過去,随手把那輛輪椅推過去。
“啊,夏樹啊,起得真早,來,坐吧。”
夏樹滿臉黑線的避過那張輪椅,蹦到餐桌旁。
背着夏樹,她聳了聳肩,轉過去随意地說:“夏樹,你真傷姐姐的心。”
夏樹撇了撇嘴,無視掉她。
兩人磨磨蹭蹭得到了學校,芽衣推着輪椅,在衆人驚異的眼光下悠然自得的走到夏樹的班級,而全過程,夏樹同學都是一臉的黑線。
等芽衣走好,夏樹的同桌,某個大腦較常人來說稍微脫線了一點的女生一臉羨慕的對着夏樹說:“淺倉君,那個是你女朋友嗎,好溫柔啊!你受傷了還親自送你來上學,不過,為什麽你要坐輪椅啊,傷的很重嗎,不會是骨折吧?夏樹君,你的這份精神真是太讓人感動了,腳傷的這麽嚴重還依然堅持來……”
夏樹轉過頭看着她,斯文的笑了笑,“麻生同學,我暫時沒有□□這種想法。還有,我只是扭傷。”
于是,夏樹一上午都在無限怨念中度過。
到了中午的時候,芽衣吃完飯,告別了明香,獨自一個人去了學校的圖書館。
她挑了一個靠窗的位置,細細的讀着放在桌子上的那本書。
圖書館窗邊的位置無論出于什麽原因都是最好的位置。至少,幸村是這樣覺得的,所以,他在看到那個人後,和身邊的真田告別後,就往圖書館這邊走來。
芽衣撐着下巴,正專心的看着書,突然,上方傳來少年幹淨清澈的聲音。
幸村看着她,手裏拿着一本剛剛拿來的書,有禮貌的問道:“我能坐在這裏嗎?”
“啊,你随意。”擡起頭的那一瞬間,她晃了晃神。無論多少次,看到他,心底依然還是會有那份悸動,盡管明知道……他很渣。
芽衣不着痕跡的往旁邊坐了坐,眼見兩人已經拉開一段距離了,身邊的人看似随意的那麽一動,這距離,偏又被縮小了。
她繼續往旁邊移,旁邊的少年也無意的靠近。而當她擡起頭看着少年想要說什麽時,卻換來一個溫柔的微笑。
“淺倉桑,有事嗎?”
芽衣咬咬牙,低下頭繼續專心的看着自己面前的書。
兩人之間的氣氛一下子安靜下來。
突然,幸村出聲打破了這個安靜氛圍。
“淺倉桑看過這本書嗎?”少年問道。
芽衣微微擡起頭,迅速地看了一眼。
書名:《倒帶愛情》
“啊,沒有。”她應了一聲,搖搖頭,低下頭繼續看着書。
就在氣氛又變得安靜時,少年再次開口。
“吶,如果淺倉桑有空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啊。”幸村頓了頓,“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暮雅的女性在見到丈夫出軌後,出車禍而死,重新回到了十年前。”他在最後一句話,特意加重了讀音。
芽衣翻頁的手突然停住。
“她重新回到了十年前還未與她丈夫相遇的時候,計劃着,逃離她的丈夫,改變自己的命運,最後……”
砰──
她合起攤在桌子上的書,椅子被她往後一推。
“幸村君,抱歉,我先去還書了。”她從位子上站起來,轉身打算走人。
幸村從後面拉住她,她仿若受驚的兔子,猛然甩開,抱着書轉過去,臉上閃過一絲慌張,“幸村君,你失禮了。作為一個紳士,是不會随意對女性拉拉扯扯的,這……已經是你第三次了。”
幸村看着她垂下來的手,若是沒看錯,那雙手在顫抖。
“淺倉桑,你在怕什麽?”他逼視着她,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是說,你在躲着什麽?你在隐瞞着什麽?”
聽到幸村的話,芽衣身體一震。
她突然轉過頭,眼神緊緊地盯着他,一字一頓的開口說道:“幸村君,上次的話你說對了,我真的真的很讨厭你。”
說完,她轉身離去。
“芽衣。”少年低下頭輕輕低喃了一句,随即擡起頭,看着那抹身影,提高了聲音,說:“淺倉桑,《倒帶愛情》最後一段,暮雅的丈夫對暮雅說了一句話,他說……”
芽衣腳步一頓。
“‘我願終其一生,護你平安,自此畫地為牢,為你所囚’。”少年的聲音淡淡的,卻像是在立誓一般。
芽衣沒有說話,抓着書的右手不自覺地握緊。
“幸村君,這種沒有營養的書還是少看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