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婉拒

婉拒

“麗華——”,耐着性子聽完宮女的話,穆熙不顧身旁衆人的反應,上前欲牽過烏麗華的手,不料卻被一個後退躲開了。

麗華站穩後,欠身端正行了一禮,道:“臣妾參見陛下。”

禮數周到,讓人挑不出錯。但穆熙就是感到心堵。

他當即愣在原地,眉頭緊縮,眼神直勾勾地看着烏麗華。但她始終偏着臉,穆熙看不清她的神情。

但他能猜的出,今日定是受了委屈。

端是見她今日有意躲閃的行為,穆熙心中便覺得八九不離十。

賢妃見二人情況不對,悄悄扯了扯麗華的袖子,讓她別晾着陛下,好歹說兩句話。

麗華之前一低頭,眼淚珠子似的落在了衣服裏,如今在這壽安殿前站得端正筆直,一派恭謹的模樣。

任誰也挑不出錯處。

賢妃見正主來了,太後的經書也被燒了,今日受的氣也出了,便借口忙着回宮處理宮務。

沒想到麗華非要同她一起走,“臣妾跟賢妃娘娘一道。”

賢妃看穆熙點頭應允後,才親自上前将人扶着,慢慢走回去。

穆熙攔不住,且他今日是被太後特意叫來,如今到了門口,自然沒有不入的道理。

穆熙默了又默,看了看壽安殿高高在上的匾額,終是開口:“用朕的禦辇送宜美人回宮。”

話音落下,人已經大步向殿中走去。

Advertisement

福生應聲:“是。”将眼底的驚異之色壓下,迅速吩咐人下去辦。

……

“熙兒?”太後喚了一聲,有些不悅,穆熙一下子回了神。

早先玉榮來報,說經書叫陛下下令燒毀了,太後便想發作。那可是花了重金求來的,自己焚香齋戒才能一看,如今這般被毀,自然是那宜美人挑唆!

礙于今日有鄭妩兒,太後便忍下來,向穆熙介紹:“這是鄭太傅的千金,論起關系來,還是你的表妹。”

“是嗎?”穆熙淡淡一笑,撇着碗裏的茶沫,不置可否。

“那是自然。她可是安音的親表妹,這親表姊有血緣,你瞧,長的多像。”太後說得很高興,忽視了玉榮陡然一變的神色,也沒看到穆熙喝茶的手一頓。

鄭妩兒倒是乖巧,知道此處沒自己說話的份,安安靜靜地在一旁喝茶吃點心,偶爾配合太後的話笑笑。

方才穆熙進門,只朝鄭妩兒掃去一眼,眼中深邃卻波瀾不起。那時鄭妩兒便知道,自己今日絕不可再在穆熙面前賣弄聰明,否則很有可能遭來厭棄。

面對一個來路不明、有長得與故人十分相似的人,誰都會有戒心。

明白這一點,她便沉下心思不說話,只像個木偶般坐着。

穆熙嘴角幾不可察泛起一絲冷笑,順嘴一說:“是啊,長得真像。若是站在一起,朕都分不清誰是姐姐,誰是妹妹了。”

“哀家之前還很遺憾,沒能抱上你和安音的孩子。如今天賜良緣,陛下可一定要把握機會,早日圓了我這個老人的心願。”

太後見穆熙沒反應,以為是聽進去自己的話,高興地繼續道:“若能生個乖巧的皇孫,那便是最好了。”

話一說完,鄭妩兒已經羞得滿臉通紅,太後很滿意,又去看穆熙的臉色。

還好,雖說有些不悅,倒是沒有開口反駁。

太後還欲再言,穆熙搶先開了口。

官窯上等的茶盞“噔”一聲擱在檀木桌上,衆人心中一顫,以為陛下對提及安音不滿,卻聽穆熙道:“母後今日何故開罪宜美人?”

穆熙的眼神看得太後心一虛,反問道:“陛下是在質問哀家?”

“兒臣不敢”,穆熙壓下心中的煩躁,繼續道:“只是朕畢竟才剛登基,諸多事宜還要依靠外臣。隴西那邊若有異動,京城的安危還要系在烏家父子身上。”

“哀家明白”,太後讪讪一笑,很快又抱怨道:“只是她一個小小的美人,獨居一座雲光殿,驕奢浮華,像什麽樣子!”

“便是不成樣子,如今也住進去了。母後今日若是為了此事責罰她,便是怪罪錯了人。您若是還心疼兒子,便不要在這些小事上斤斤計較。”

穆熙的話堵的太後無話可說,心底暗罵烏麗華狐媚,宮裏又來了一只妖精。太後看了一眼安靜本分的鄭妩兒,覺得還是身邊這人單純、懂事。

太後道:“說了大半日話,哀家身上也乏的很。聽姝兒說,園中的海棠花開的不錯,你們年輕人精神好,且去多轉轉吧。”

太後搭着玉榮的手,走去了內殿,剩下鄭妩兒和穆熙。

鄭妩兒主動走上前,離穆熙三步遠的地方停下,提議:“陛下可願與臣妾一道去禦花園?”

不同于安音的活潑張揚,鄭妩兒開口便是一副文靜溫柔的嗓音,讓人如沐春風。

可惜的是,她遇上的是穆熙。

穆熙本想拒絕:“朕……”可看到屏風後探頭探腦張望的宮人時,穆熙卻突然改變了主意,點了點頭。

鄭妩兒抿唇微笑,整個人溫柔極了,穆熙只是涼涼地看了她一眼,一語不發。

二人随後一同離開了壽安殿。

**

“如何,二人可是一同去的?”太後見玉榮一回,便趕緊發問。

玉榮回道:“是,奴婢親眼見到陛下和鄭寶林一道出去。已經偷偷派人跟上了,很快就有消息傳來,太後放心便是。”

“嗯”,太後很滿意自己的這些安排,心下一松卻突然覺得肩頸處有些疼痛,喚了玉榮來給自己按一按松乏。

太後舒适地半眯上眼睛,任由靈活的指尖在自己肩膀上按壓,喟嘆道:“難為鄭家人了,竟然有這份運氣能養到這麽好的一個女兒。”

“雖說是庶女,身份實在不配。但只要鄭妩兒一生下皇子,哀家便許鄭家一個大好前途。等那時,将那皇子挂在煦兒名下,他那脈便後繼有人了。”

穆煦是當今陛下的胞兄,已故的昭和太子。在位時便深得民心,可惜去的實在是早又沒有留下子息,讓不少人扼腕嘆息。

“哀家本來想将徐茵的孩子養在煦兒名下,但可惜了是個公主。”

玉榮不敢說話,心中覺得太後所想實在是不妥。不論皇子還是公主,那都是陛下的長子長女,過繼的事絕無可能。滿朝文武也都不會答應。

“哀家不是不知道煦兒也喜歡安音,可惜當年為了保住太子之位,不得不讓他與徐茵定親。沒想到兜兜轉轉,安音和煦兒沒了,徐茵也便宜了熙兒那孩子。”

玉榮警惕地看了看門口的方向,四下無人才放下心來。不怪陛下與太後不親近,哪個孩子見了母親這番态度,怕是都要寒心。

末了,太後恨恨道:“倒是那宜美人,看陛下今日急匆匆進門問罪哀家那副模樣,像極了他那多情的父皇。哀家日後找到機會,定要好好教教她宮中的規矩。否則,怕是又一個狐媚妖精出世。”

太後口中的狐媚妖精,指的是先帝的代妃。玉榮早先不解太後為何對代妃敵意如此大,後來才慢慢明白。大概是出于女子的嫉妒。

那時太後與貴妃鬥法,落敗之際不得不将陛下托付給代妃扶養。母子親情緣淺,大抵是從時起就種下的因果。

等昭和太子故去,太後再想修複與陛下的感情,也不及代妃與陛下之間的情分。

說句不該的,若是代妃還在,如今宮中說不定就是兩宮太後并立的局面。

偏偏太後還看不清這一局面,更是為了昭和太子一再傷陛下的心。如今更是想要去為難宜美人。

玉榮看得着急,但是沒法明着提醒。太後近來為那道人所迷,一心只念着替昭和太子積德。

看着閉目養神的太後,玉榮的心始終揪着,手上的按跷動作也沒停下。

**

穆熙帶着人,疾步來到金池,入目可見池邊繁花正茂,水中錦鯉三兩成群。碧波幽幽,微風拂面,正好朝陽新出,是賞景的好時候。

穆熙餘光撇到假山後的人,心生煩躁,招了招手,将鄭妩兒喚到自己面前,又随手摘下一朵嬌豔海棠,在手中把玩。

“朕聽太後說,你從小被嫡母養在莊子上。”聲音平淡,聽不出情緒起伏,就好像在随意與人閑話。

鄭妩兒低頭撫弄葉子,答道:“是。我姨娘在我八歲那年上生了病,大夫說須得靜養。正巧莊子上安靜,我便自請和姨娘一同去。”

假山後的人還在這裏張望,穆熙将手中的海棠在鄭妩兒頭上比了比,找了一個合适的角度,插進了鄭妩兒發間。

海棠嬌豔人亦姝秀,穆熙卻無心欣賞,口中随意道:“朕知道了。”

看到假山後的人終于沒了影子,穆熙立即後退了兩步,不着痕跡地拉開了兩人之間的距離:“你如此知書達理,看來鄭大人真是教女有方。”

鄭妩兒摸着發髻上的海棠花淺笑,溫婉動人,好似花中精靈,片刻後她才柔聲道:“臣妾代父親多謝陛下誇贊。臣妾的嫡母也待臣妾很好,特意請了師傅教我,連我的姨娘都有大夫專門照顧。”

穆熙不知想到了什麽,唇邊勾起一絲笑意,神情十分淡漠。

“看來你嫡母倒是很關心你,不似別的嫡母一般,對旁人的兒女只是表面關心。更甚于有的親母子,都不如你們這般關系親厚。”

鄭妩兒若只是鄭妩兒,便聽不明白這話的含義。可她是安音,如何不知這話是在暗指當今太後。

“舐犢情深,人皆有之。臣妾日後若是有了孩子,定當待他們極好。”

鄭妩兒怯生生地看着穆熙,這話說得大膽,也有些出乎穆熙的意料。

穆熙淡漠一笑,拂袖道:“那朕怕是很難如你所願了。”

鄭妩兒微愕,擡眼去看,穆熙已經走了。福生趕緊欠身行禮,轉身跟了上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