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趙王倒是來得不慢,不過一個時辰功夫,便從宮外趙王府趕到了宣政殿。

皇帝原本看趙王很是不順眼,然自打近來經歷了太子的一些列事件後,對着趙王反而越發順眼起來。

這個兒子千不好萬不好,總有一點是好的——聽話,不難伺候。

兩人秉燭夜談一番,沒過幾日功夫,皇帝便把趙王又扶了起來。

趙王得勢,東宮的日子便不會太好過。整個東宮都有些暮氣沉沉,就連趙王的表妹汪良娣也失了以往時候的活潑樣子。

太子走了,沒有帶走東宮任何一個人,而是帶走了林初壹。莊正清在東宮待得越發沒有了滋味,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有時作詩,有時作畫,更多的時候是原地發呆。

這日,皇後身邊的齊嬷嬷來訪,莊正清不敢托大,忙打起十二分精神起身相迎。

那嬷嬷看上去大約四十出頭的年紀,生得很是慈眉善目,行事做派頗有章法,想來是皇後娘娘身邊很是得力的人。

那嬷嬷叫小宮女将幾個錦盒擺開在桌上:“這是娘娘叫奴婢拿來給莊姑娘玩的,幾樣內廷司造的小玩意兒,等姑娘家去了,拿來自己賞玩或是賞人都使得。”

聽到“家去”二字,莊正清心裏頭“咯噔——”一下,卻偏偏還只能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對着齊嬷嬷謝道:“皇後娘娘好意,臣女不勝感激。”

齊嬷嬷點頭:“太子而今去了江南,要等恩科結束後才能回京。把姑娘放在東宮,倒是耽擱了姑娘的前程,不如姑娘先家去罷。”

直到送走了齊嬷嬷,莊正清才回過神來。

有時候話不需要說得太清楚,點到即止,大家心裏有數就行。

不管怎麽說,她現在都不是皇後娘娘心中最理想的太子妃選擇了,所以才會先叫她離了這邊。說起來,太子不在,她留在這兒,本就是沒什麽意思的。

東宮就這麽大的地界,太子離開了,大家相安無事,對于八卦消息格外敏感,莊正清要離開的事情很快便傳開了。

Advertisement

不出意外的,汪良娣任美人等人都并未過來相送。

莊正清失神地笑笑,這是都知道了她做不成太子妃了嗎?

原以為,她和他,是上天注定的緣分,卻怎麽也沒想到,這場緣分虎頭蛇尾,匆匆收場。

不知是不是皇帝有意,即便遠在江南,李琰也知道了京中變天,皇帝重用趙王的消息。

父皇本就是傲嬌之人,這事兒做得也很符合他的性格。

初壹聽李琰說起對父皇的印象,對着太子殿下笑了笑:其實你的傲嬌程度不比皇上低啊,怎麽就只看到別人的問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呢?

李琰倒是也并不着急。除了出席必要的公務活動外,跟初壹一起游山玩水的時間大大超過了看公文的時候。

雖是李琰極力想放松心情,但事情堆到案頭上來,該辦還得辦。

客觀來說,在白天,李琰出門辦正事的時間,要很大于陪初壹在一起的時間。

太子就帶了初壹這麽一個寶貝過來,這邊行宮裏的任何人對着她都極盡奉承、不敢怠慢。初壹在行宮玩得歡快,倒不覺得無聊。今兒賞花,明兒游船,再品嘗一些江南獨到美食,倒也不虛此行。

也有地方官員過來讨好太子,除了送酒送畫送古玩外,餘下的就是送美人了。

江南的官員們并不知道初壹和太子的關系,只聽說林姑娘是犯官林绉庶女,很是得太子寵愛,故而太子奉旨下江南督查恩科,都要帶在身邊,一刻也舍不得離開。

只是即便如此,太子也沒給這林姑娘什麽名分,不了解情況的官員們對待她的态度也有些意味不明起來。

誰知太子對林姑娘極為寵愛,送進來旁的東西都會接着,只是送來的侍女、美人都通通退回,就怕林姑娘看着了多心。

自此,大家心中也都有數,太子對這位林姑娘,當真是上了心。

近些日子,太子要在江南做的事情都難度不小,若是初壹上陣根本應付不來,為着白日裏方面,二人晚上都是同床而眠。

自打“戀愛”以後,李琰越發的肆無忌憚,求親親,求抱抱,還要求做點運動,前兩項初壹答應了,最後一項死活不應。

皇帝得密信,知道李琰初壹兩人越發蜜裏調油,已然“樂不思京”,氣得在宣政殿內又砸了幾個茶盞。

寶象殿內,賢妃被簇擁在諸多嫔妃當中,笑得得意十分。

一個月前,趙王妃産下一子,皇帝大加贊賞,賞賜力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幾位膝下有子皇子。趙王妃的乳母在一旁抱着孩子,與有榮焉,臉上的褶子都笑出花來。

這日在未央宮請安時候,賢妃“無意中”說起,這日趙王府嬷嬷會帶着小公子過來請安,那些素來同賢妃交好的嫔妃便自發結隊,過來看看小公子,你一句我一句,将這孩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哄得賢妃越發高興。

衆人這般追捧賢妃用意十分明顯。

朝代需要傳承,多子多福也不是一句空話。朝廷衆臣對于儲君的要求,除了治國平天下外,後繼有人也同等重要。

太子不得皇帝寵愛,膝下又無子,趙王府上的側妃何氏已經生了一個男孩兒,而今養到了兩歲,身子康健得很,而今趙王妃又給趙王生養了嫡子,具有了壓倒性優勢。

皇帝自然也聽說了寶象殿的這一番動靜。

他心裏面清楚,他現下重用趙王,不過是因着太子性子倔又不讨喜,氣不過,想好好滅滅這熊孩子的氣焰。可若是認真計較起來,盛世明君,還是要太子這樣的。趙王是有些小聰明,下手也有些狠辣,不過小聰明終究是小聰明,上不得臺面。

皇帝也旁敲側擊去東宮打聽過,太子這一年來就沒召過什麽人,只有一次,召了霍美人入夜時候去了移清殿,可不知怎麽的,他自己卻沒在寝殿就寝,反而跑去書房看公文了。

而今趙王又生了兒子,太子膝下連個姑娘都沒有,對于朝堂局勢的穩定的确是十分不利的。萬一李琰這孩子真是腦袋抽風,除了林姑娘之外誰人不碰,這麽拖下去,拖得越久,越是對大局不利。

皇帝磨不過太子,只得給李琰這個不争氣的寫信,道自己答應了親事,請他速速回京完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