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蛇鼠有道

蛇鼠有道

黃曉曉在牢中幾日滿身酸菜味道,頂了張布滿灰塵的大臉,在集市中一路旖旎前行,街道兩旁路人見了紛紛躲避不及,說是乞丐又衣服整齊,可是身上又有說不出的怪味,偏生這貨剛剛放出,眼瞅着什麽都新鮮什麽都好奇,這裏蹭蹭那邊看看,不亦樂乎。

終于晃悠着到家,還未踏入房門,左右兩個人影已經撲将上來,一邊一個臂膀将她抱得牢固,似乎吃奶力氣堪堪用上,正是周大和潘娘子,原來兩人苦候幾日,見到黃小乙終于平安回來,大喜過望。

“小乙,你終于回來了,這幾天我們可擔心壞了。”周大和潘娘子眼淚汪汪的說道,自從上次潘娘子被高衙內調戲,黃曉曉出手相助,兩人就把她當成自家兄弟看待,對她也是發自內心的關懷。

黃曉曉心中感動,“害周大哥和娘子擔心了,其實沒事,主要是開封府公人誤會一場,解釋清楚就沒事了。”

“沒事就好,娘子,我去燒點熱水,再拿點香枝葉,從牢裏出來要好好洗個澡避避晦氣。”周大忙不疊的說道,“小乙,你先去洗個熱水澡,這幾日在牢中苦了你了,哎,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待會我讓娘子燒一大海碗肉絲面,好好給你補補。”

“謝謝周大哥和娘子。”黃曉曉感激的說道。

“一家人客氣啥。”

黃曉曉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套幹淨的衣服,又吃了一大碗肉絲面,整個人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她搬了一張椅子坐在院中打着嗝等待謝淩小衙內,順便消食。

這一等就到了夕陽西下華燈初上,黃曉曉見到謝淩小衙內挺拔的身影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的從路口踱步過來,這家夥已經不是穿着去大牢探視自己的那身衣着,換了一件丁香紫、上面繡着暗團花的長衫,越發顯得面如冠玉清雅絕倫。

黃曉曉暗自腹诽,難怪這麽久,見謝淩走了過來,上前問道:“小衙內,你可有什麽發現?”

謝淩點點頭,從懷裏拿出幾張白色絹紙遞給黃曉曉,黃曉曉接過來,好奇的問道:“這是什麽?”“打開看看便知。”

黃曉曉打開白色絹紙,是幾幅圖案,其中一幅是一個二八年輕娘子,柳葉眉杏核眼,嘴角還有一顆美人痣,寥寥數筆,妩媚風流的神态躍然紙上,黃曉曉吃驚的問道:“這是誰啊?”

她心中暗想,這個小衙內出來查案怎麽還随身帶着女子的畫像?忽然靈機一動,“這是大相國寺被害那位上香的娘子?你怎麽會有她的畫像?是仵作給你的?”

謝淩贊許一笑,“還算聰明,這是我根據仵作的描述,在開封府衙細細畫出來,仵作說比他們衙門的主薄畫的像多了,我還從他那裏了解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仵作告訴我,那日他驗屍的時候,這個娘子的頸部、後背布滿紫紅色的斑痕。”

“你說的可是屍斑?”黃曉曉驚訝的問道。“那是說她是仰卧着死去多時?所以斑痕集中在後背?”

Advertisement

謝淩訝異的看了她一眼,“你居然還懂得這些?說的沒錯,可是公人說發現她的時候,她是趴在慧聰的床旁,看來應該是有人後半夜移屍嫁禍。”

黃曉曉讪讪一笑,勞資混跡各大網站,各類小說看得八九不離十,懸疑偵探類是老紙的最愛,福爾摩斯、波洛探案那是倒背如流好吧,咦,以後倒可以專門來個探案評書,也算是另辟蹊徑,話說中國第一本法醫書不是說南宋宋慈所着的洗冤錄嗎?這個小衙內怎麽會懂這些?

“小衙內,你怎麽會懂這些?”黃曉曉不了解的事情必定會立刻問出,不知為不知嘛。

“那是你讀書少,五代時候的疑獄集就有記載。”謝淩搖頭說道。

勞資連三字經都沒記住,誰還記住五代時候的事情,黃曉曉憤憤不平的吐槽,這個小衙內就仗着多讀幾本書就開啓嘲諷模式,哼,我們走着瞧。

她氣哼哼的打開剩下幾幅圖,是發簪還有镯子的圖案,上面都有同一個精致的花樣。

謝淩有些苦惱,“我猜測這個娘子可能是京城人士,這些首飾應該也是京城某個店鋪所出,只是京城這些鋪子太多,若是能找到,應該可以證明我的猜測,這樣吧,小乙,我們明天就在京城一家家鋪子去問,多花些時間應該會找到。”

黃曉曉嗤之以鼻,“哪裏用得着這麽麻煩?你跟着我,今晚說不定就知道答案了。”

“……”

黃曉曉帶着謝淩大搖大擺的走進聽濤軒的大門,一進門差點閃瞎她的钛合金眼,只見聽濤軒樓梯閣子挂滿橫幅标語,“還我小乙。”“我們要聽段子。”“沒有西游記聽我們就罷聽。”黃曉曉瞬間懵逼,難道自己不在的這幾天,死忠粉們開始鬧事?

掌櫃的眼尖,見到失蹤幾天的黃小乙奇跡般的出現在門口,一聲呼喊,“小乙,你來了。”廳中瞬間一群人回首,見到神采飛揚的黃曉曉,立刻撲了過去,衆星捧月把黃曉曉簇擁在中間,呼嘯着往正中臺上湧過去,只留下謝淩小衙內被孤零零的擠到一邊。

掌櫃殷勤的問道:“小乙,這幾日去哪裏了?怎麽也不見你說一聲。”心中打定主意,每個月月錢再加五兩銀子。

黃曉曉面不改色心不跳,“掌櫃的,我這幾日閉關修煉,文思如泉湧,創造了新的段子,今晚就說給大家聽。”

衆人皆聲聲叫好,謝淩一旁聽了暗自搖頭,這個小無賴,當真天生就是個油嘴滑舌的小滑頭。

受到小衙內的啓發,今晚黃曉曉講了一個烏盆記的故事,包公斷案時有說書人講起,大家聽得也是頗多,卻從來沒有這樣個詭異又充滿天理報應的話本。

黃曉曉也一改往日誇張诙諧幽默的臺風,侃侃而談,她的聲音低沉清澈,緩緩講來,直指人心底深處,待到她一句,“聖人常說,天理循環報應不爽,而今冤冤相報何時了,若無一時貪念,又怎兩家皆是家破人亡。”

她講完之後,臺下寧靜無聲,良久,掌聲雷動,謝淩也點點頭,這個話本講的頗為不錯,想必霍思彥在場也會啧啧稱贊。

黃曉曉将簸箕中的賞金裝了一半放在懷裏,笑眯眯的跳下臺,拿出手裏的白絹紙,招呼一下小衙內,兩人沿着樓梯走到樓上的閣子,一個大腹便便腦滿腸肥的中年人,品着美酒佳肴,正沿着窗戶向樓下臺子看着,連聲叫好。

黃曉曉和謝淩耳語道:“這個也是我的粉絲,京城最大賣米人家,源寶米行的李掌櫃。”

“李大官人請了,好久不見,您看上去越發紅光滿面,想必家和生意火萬事皆如意。”黃曉曉上前一步,嘴裏抹蜜一般寒暄道。

李掌櫃回頭一看,“哎呦,是小乙哥,今個怎麽有空來了,這幾天不見你,我這提心吊膽的,想着你要不在,誰和我說西游記那故事,看到下面橫幅嗎,一大半都是我命人挂的。”

黃曉曉滿頭黑線,只能打着哈哈,“多謝大官人,趕明我一定去您府上,給老太太講些有趣段子,小乙要叨擾您一件事情。”

“有事但說無妨。”

黃曉曉将畫着簪子的那張白絹紙遞給李掌櫃,“大官人,這是我一個朋友,某天看到個小娘子頭上戴的簪子很別致,他也想買一個送給相好的,您知道這是哪家鋪子的?”

李掌櫃接過來随意看了一下,遞給黃曉曉,“這個算你問對人了,別人還真不知道,這是南林街回家鋪子所做的芙蓉簪子,別人家的芙蓉簪子都不如他家做的細致,你看那纏絲,裏面的花蕊繞成一個回字,是他們家特有的标記,我陪着小六十去過他們鋪子好幾次,不過這種芙蓉簪子聽說是專門賣給青樓小姐的。”

黃曉曉謝過李掌櫃後走到樓下後臺,謝淩問道:“小六十?他女兒的小名還真有意思。”

黃曉曉白了他一眼,“什麽女兒,是他第六十房妾室,六十娘。”

謝淩一怔,“六十房?”

黃曉曉嗤之以鼻,“這有什麽驚訝的,這種人仗着有錢,打着納妾生子的旗號,他一共娶了一百零八房妾室。如今還是膝下無子女。趕在我們那個年代,估計要去某某醫院看不孕不育去了。”

謝淩不太明白她的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料想不是好話,他忍了忍,笑笑過去,“想不到你還真有辦法,居然查到簪子的出處。”

黃曉曉得意一笑,“那是,我就說我絕對不會拖你後腿,我給侬講,這種市井之事查探我最拿手,正所謂蛇有蛇道,鼠有鼠路。”

謝淩鳳眸一挑,淡淡笑道:“那你是蛇呢,還是鼠?或者是說蛇鼠一窩?”

黃曉曉尴尬一笑,沒文化真可怕,尼瑪小衙內越來越有出息了,不但學會說粗口,這會子連老子最擅長的明朝暗諷他也會來幾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