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晚飯時,許萍說完後,就留下那兩千塊回自己房間了,趙美蘭盯着那刺眼的兩千塊紙鈔,愣神了很久。

手提箱裏原本的十二萬錢,許萍早上上學離開前,藏在了書桌抽屜下。抽開抽屜,裏頭有兩指縫高的空隙,用來藏東西最合适,上一次青春期時,許萍還常會利用自己房間抽屜下這點空隙,來藏小說之類。

把手提箱重新放在床底,許萍現在只想讓三哥快點把錢拿走,這麽大筆錢放在她這,實在夠擔心受怕的。

而她自己,除去剛給出去的兩千塊錢,只剩下一萬三了,之前賺的錢都用來買棒冰廠門口的那排小平房了。現在深圳來的貨銷的越來越差了,許萍和梁一鳴思忖了下估計賣到今年夏天就差不多。過了今年夏天,他們也不打算進貨了,現在城裏賣這些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了。

得盡快想個另外賺錢的法子了,那些平房拆遷沒這麽快的,等明年上大學了,估計物價會漲得很快,只有一萬三的話,她暢享的有錢大學生的生活就要完全泡湯了。

沒有成年就是麻煩,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操作,得和人合夥,幸好許萍現在找的合作夥伴梁一鳴确實人品不錯,沒他打扮的那樣不靠譜,在做生意方面反而很實在。

三哥忙過高考,就要去外地上大學,而她要明年才會離開清溪縣,看來下一筆生意,還是要找梁老板合作啊。

許萍想着新生意的點子,好不容易挨到周六,一早趁沒人注意,就把那箱現金塞給了許叁焱。她自己等到中午才慢慢悠悠地騎着自行車去臺球場那,今天約了周珍珍挑她愛看的錄像帶看。

她們約了先去許家開的砂鍋店吃午飯。

如果做燒烤的話,生意一般只有晚飯後到半夜,清溪縣夜生活一般都結束的早,周末會到十一二點的,平常大概晚上十點開始人就少了。

現在做砂鍋了,許媽為了多掙一點,都是中午開始,一直到晚上。兩個人還要準備食材原料,實在是辛苦,許萍提了很多次再招個人來幫忙,許媽每次都很快否掉了,說兩個人來得及。

許媽在招人這方面“摳搜”,寧可自己多幹一些,但對長遠的事,她反而很大膽,而且早早就做了打算,這是許萍最佩服她的一點。

周珍珍原本看許爸爸熬原湯,一樣樣食材和藥材丢進去,看得目不轉睛地,忽然聽到許媽跟許萍說要買摩托車的事,驚得立即過來,好奇地聽她們聊天。

據她認識的所有人裏,只有一個人有一輛摩托車,摩托車唉,聽說梁老板那輛從滬城買過來,花了一萬多塊錢呢!

許媽算了一筆賬,這些天開店下來,熟客逐漸穩點了,回頭客更不少,每天還會出現不少來買砂鍋的新面孔,她現在延長了開店時間,從中午開始賣,一天就能掙近三百塊的純利潤。

像女兒之前跟她講的那樣,等天氣熱一點了,她就能從對面進些棒冰來賣,到時候配上冰鎮飲料啤酒什麽的,還能再多賺一點。

開店确實瑣事很多,但跟她們在山裏種地,和來回背着貨去鎮上賣比起來,還是輕松太多了。買一輛摩托車,主要是方便從老家進新鮮蔬菜和雞鴨肉這些食材原料。

天氣冷,許爸還能兩三天去一趟,多帶點貨回來在家囤着,可天氣越來越熱,這些東西存着就不新鮮了。他們開這種賣吃食的店,主打就是要一個新鮮好吃,不能從原料上壞了名聲。

“媽,一輛摩托車要不少錢,你真打算買啊?”許萍頗為認真地問,要是許媽真想買,她還想着怎麽補貼點許媽。

“買!我打聽過了,市中心那個百貨商場就有賣的,說是上個月五金櫃臺那新到了一批貨。就是不好買,要摩托車票,之前黃牛賣出來一張票只要四五百,現在縣城裏就能買到摩托車,好多人打聽,摩托車票叫賣到八九百一張,也買不到呢!”

許媽是說做就做的性子,和許萍說着自己打探到的消息,“據說有華僑券也能買,華僑券還不用等,交錢就能騎回家。就是華僑券更不好找,我是想着啊,還是買張摩托車票,我正讓你爸這兩天去找找那個黃牛,我們寧可加價一千塊買一張票來,只要早點能買到摩托車。”

許萍贊同地點點頭說:“爸不是又要去鄉下進貨,又要賣砂鍋的嘛,正好周末我和三哥休息,我們去找黃牛買吧。”

他們倆去買了來,到時候也好再找個理由說降價了。其實這段時間不是最合适買大件東西的時候,物價上漲很快,很多人都急着把錢花出去,買大件電器冰箱電視機之類的,等工廠開始大量投入生産,産能大幅度過剩了,這些生産出來的東西又因為市場飽和沒人買了。

以後這些産品都變成了滞銷貨,那時候買才是最劃算的,但許媽考慮的才是對的,現在不買摩托車,好的食材就沒辦法保持新鮮,畢竟開店了名聲才是最重要。

“不用!小三馬上要高考了,不用叫他跑這一趟。你就更不行了,小姑娘家家的,去和黃牛打什麽交道。等下過了那什麽高峰期,對,他們工廠那些人管中午吃飯時間叫高峰期,下午客人沒幾個,你爸騎車去跑一趟很快!”許媽連連擺手,直接否掉許萍的提議。

沒辦法,許萍一直想不到其他好主意,只能試探着問:“媽——摩托車很貴吧,我這還有點……”

許萍還沒說完,就被許媽打斷了,“不用不用,等買到了黃牛的票,也要登記後一兩個星期後才能開回家,這段時間足夠我們再攢點錢出來了。”

許萍周末在臺球場做兼職的事,許媽知道,離得這麽近也瞞不住的。但她是絕對不會懂女兒的錢的,小姑娘将來讀大學了,要去外面見世面的,用錢的地方多的事。

她怎麽可能動用許萍的錢。

本來剛開始她還挺擔心許萍兼職的事,臺球場裏出來的員工都是染發燙頭,穿得五顏六色奇裝異服的,許萍一個學生樣的混在裏面,怎麽看怎麽奇怪。

但這些日子那邊人光顧砂鍋店的次數多了,接觸下來都是嘴甜好相處的人,許媽本來第一次開店心裏沒底,頭幾天被他們一群人誇得飄飄然,後來漸漸心裏有底了,招呼路人進來吃飯之類的,也變得很大方,一點都不心裏發怵了。

許家這邊生意做得紅火,隔着幾家門店,最西邊的燒烤店,到了晚上,客人也不少。

就是這幾天看砂鍋店白天賣的好,燒烤店有樣學樣,也開始中午就開門做生意了。

但燒烤這東西,本身就吃着容易上火,口味再好,大白天的也鮮少有人來買。

這燒烤店本來是孫峰開的,開始幹了幾天,頭幾天的營業額簡直讓他心髒狂跳,別看一兩毛錢的串便宜,一人買一把一塊兩塊的,他烤得爐子一刻不停,竟然一天能收500塊錢不止!

三天後也不知怎麽地,人忽然少了不少,不過前幾天的火爆讓他把名氣打出去了,不時也有市區那邊的人打聽過來吃燒烤。

那些天孫峰走路都是飄的,還把家裏父母都叫過來一起幹燒烤店了。

不過很快,隔壁開了一家砂鍋店後,生意一下子就差了不少,臺球場那幫人不知道怎麽回事,也不來他這吃燒烤了。

臺球場那邊客人多,點單也大方,失去了這夥人,生意又差了不少。

他現在每天幹得那麽辛苦,也就能掙到100來塊錢吧。雖然跟對面工廠那幫人比,他們起早貪黑地幹一個月,也不一定比他一天掙的多。

但他就是不爽啊,要不是隔壁那家砂鍋店開了,他本來一天能掙500塊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