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許建國真買了一輛摩托車?!”

趙美蘭有些不可置信地瞪圓了眼睛,一輛摩托車就算是國産的,少說也要五千多塊錢,許家哪來這麽多的錢,都買得起摩托車了。

她懷疑丈夫看岔了,反複問道:“你是不是看錯了,等下他是借了上他們家吃那什麽砂鍋人的車吧,這開店才多久,滿打滿算都沒有一個整月的時間,就買得起摩托車了?”

“就是他們家的,我一個同事天天上他們家店去,他問了,許建國親口承認的,是他們家的車。”他們家砂鍋在棒冰廠的員工當中人氣很高,搞得張成才也心癢癢,很想去吃吃看。就是怕見面尴尬,他托同事帶回來過一碗,确實味道很是不錯,不過怕老婆生氣,他絕對不會說自己吃過許家店裏的東西的。

以前棒冰廠中午食堂菜色不好的時候,張成才也會出去打打牙祭,現在不僅許家在廠門口開了店,還有個張家本來好好的做夜宵的,跟他上班時間錯峰,現在也湊熱鬧中午就開始開店了。

張成才也不是怕見到這兩家人,就是見面也不好寒暄,只能窩在廠裏,下班了就悶頭騎車走。

“你說這麽短時間就能買一輛摩托車,那他們生意得好成什麽樣啊。”趙美蘭還是有點不敢相信,他丈夫一個廠長的月工資能拿到兩百多塊,已經是這附近了不得的高工資了,就這樣他們家盼了很久,都舍不得買一輛。

畢竟這麽貴的大件,要全家不吃不喝兩年才能買得起啊!

之前如意羨慕同學家有車,軟磨硬泡好久,許媽都沒松口,要是她自己還在百貨商場裏上班,兩個人的工資還有點希望。現在家裏兩個女兒将來要讀大學,更是沒有餘錢來買了。

“你是沒見過他們家砂鍋店,晚飯那個點的陣仗,反正我每次下班出來,就是路邊小桌子上都坐滿了人,旁邊還有一串等着位子的。我随便看一眼,都沒看見過有空位子的時候。”張成才有些感慨地說道,“做生意嘛,財運來了擋也擋不住。”

“哎——對了,我今天還聽說了件事,我不有個同事經常去他們店嗎?怎麽聽他說起,說砂鍋店的女兒打臺球很厲害,周末都在那個臺球場。這說的不會是我們萍萍吧?不然他們哪來的女兒。”

“萍萍去臺球場?她一個學生怎麽能去那種亂七八糟的地方呢!”趙美蘭也顧不上什麽摩托車了,急道,“不行我得問問她。”

“她出門找同學玩去了,你別急別急,等她回來了好好說。”

許萍說出門找同學,當然又是在臺球場裏呆着。縣城裏犄角旮旯都被逛遍了,實在不知道能去哪了,還是這裏呆着舒服,想熱鬧點就在外面看人打球,也能和其他員工聊天,想安靜點就去裏面辦公室看書。學習娛樂兩不誤就是了。

對了,還得加上一個賺錢。

許萍和梁一鳴已經商量好了,把臺球場邊上的倉庫整理出來,重新裝修後,開一家錄像廳!

場地解決好了,投入裝修和買設備的錢,他們還是按原來合作的方式一樣,各出一半。裝修一下花不了幾個錢,就是粉刷下牆面,水泥地重新澆築一下弄平整,現在人工不貴,簡單的活他們自己也能幹,許爸還是老水泥工,有空了就來搭個手幫忙指導幾句。

就是說出去的名頭還是老樣子,只對外說是梁一鳴開的,沒辦法許萍連許爸許媽都打算先瞞着。

這幾天地鋪平了,遮光窗簾裝好了,門頭也大改造了一下,裝上霓虹燈泡,他們還打算定做一塊燈牌,就是錄像廳名字還沒想好。許萍對叫什麽無所謂,甚至滿不在乎地提議直接叫一鳴錄像廳得了,反正臺球場也叫這名字。

但梁老板年前去過深市,見識那裏的歌舞廳洋氣樣子過了,勵志要取一個時髦點的店名。

今天許萍過來,看之前定好的沙發椅和普通木椅子都運過來了。錄像廳的前面兩排她打算放沙發椅,寬敞舒适,當然售票價格也高。

她算過了,前面兩排共十二個沙發位,定價五塊錢一張票,加上後排普通椅子十排,每排八個位子賣兩塊錢一張票,一個片子滿場的話能有兩百多塊錢。

周末一天放個五六場不成問題,平時估計人會少很多,但看平時臺球場裏偶然放個錄像帶電影片子,都聚得人山人海的樣子,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場地準備好了,錄像機現成的就有,就差一臺大彩電了。

許萍原本覺得,他們倆各出了五千塊錢,足足一萬,什麽樣的彩電買不到啊,就挑最大的來就好。

結果這次真的是她想得太天真了。

別說是清溪縣了,就是離得最近的滬市,也沒有大型號的彩電,最大的也只有21寸的。

連馬上就要高考的許叁焱,都幫忙聯系顧翡幾個朋友,打聽哪裏有大一點的電視機了。最繁華的幾個大都市裏,都找了人去市區商場裏問了,最大的只有21寸。

梁一鳴想着算了,這個尺寸也夠看了,平常臺球場放錄像帶時,電視機就是這麽大的,還是他從家裏搬來的舊電視,圖像色彩有點問題,時不時出現點綠屏,看的人也都不嫌棄,每次放都裏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

但許萍不這麽覺得,以前是免費放的,設備差點沒什麽,大家都擠着看,每個人都貼着似的。現在要賣票放椅子的,電視機太小,就要減少座位數量了。

至于到底什麽時候開始有大尺寸彩電了,許萍也不清楚,她對小時候的記憶很模糊,對上小學前的事幾乎沒有印象。不過開錄像廳不能再往後拖延幾年了,最好的時日就在現在這時候,後面發展起來家家戶戶都有了彩電,錄像帶電影的吸引力也就不會這麽大了。

“算了,不行就買臺21寸的吧,這個尺寸市區的百貨商場裏就有,最大就這個尺寸的話,我們就買臺國産的,找人買張電視機票,大概兩三千也夠了。”許萍還是有些遺憾,“座位數量,前面兩排沙發椅不能動,要麽後面減掉幾排。”

梁一鳴沒什麽意見随口答應說道:“行啊,先買臺小的,以後要是出了大的了再換呗,你看前幾年都沒有21寸這麽大的電視機呢。還有個錄像帶,我手頭上的數量也就十幾盤,還是得去一趟深市,不然咱們也不能翻來覆去老放一樣的片子。”

“等你三哥高考完吧,也沒幾天了,就下周是吧,我們再一起去趟深市。”

許萍應了一聲,說道:“最好也進點電視劇的錄像帶,連續劇一兩集看完了,後面的劇情沒看到的話肯定不死心,精彩點的估計會來追看一整部劇的。這樣客人粘性比放電影片子還大,不過這也只是我一個想法,前期我們可以多試試,電影不同的類型的都挑一點,測下客人最喜歡的類型。”

梁一鳴就是佩服許萍鬼點子多,好像随口聊天就能蹦出來幾個,他聽着滿口答應。

許萍想着去深市的事,忽然眼前一亮,提起深市,她立即想到了一個人,顧嘉敏!

嘉敏姐香江人,說不定有別的門路弄到進口的,不知道現在國外最大的電視機是幾寸的。許萍立即找出之前顧嘉敏留給他們的名片,用臺球場的座機打過去,可惜電話一直是忙音,可能她現在人在香江吧。

無奈許萍打電話給深市的影音店老板,托他帶了個口信,讓他要是最近和顧嘉敏有聯絡,務必提一下許萍最近的苦惱問題。

開錄像廳的事,除了電視機其他都商量的差不多了,天色漸晚,許萍回家去,剛在門口要開鎖推自行車,許爸騎着摩托車過來了,說帶她一程。

今天砂鍋店生意特別好,連準備到宵夜時的食材都快用完了,許爸要趕緊回家一趟取貨。兩家離得近,正好捎許萍回去。摩托車就是快,平常許萍騎車要二三十分,天氣熱起來了,她每次騎完這段路都大汗淋漓要虛脫。

坐摩托車十分鐘不到就能到家了,坐在後座,傍晚的風吹在臉上還十分舒适,一點都不熱。

許萍跳下摩托車,正要和許爸揮手告別,正好趙美蘭買菜回來,看見那輛簇新的摩托車時,才信了早上丈夫說的話。

許家,真的很賺錢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