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漂泊者
漂泊者
得知了那筆錢來路正當之後,女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眼神裏的懷疑重新摻雜了自豪、欣賞等一系列情緒,還有一些“我辛苦這麽多年都是值了”的欣慰。
雲初終于有了說話的底氣,也有了說話的機會。
“媽,我想回市裏去讀書。”
“不,不是錢的事情,你們不是早就湊夠我的學費了嗎?我給別人當模特,也掙到了不少錢,留在帝都也是能入學的。”
“只是現在國家政策說不準什麽時候能施行下來,要是等我高考的時候,這些東西還沒有實現,我不就白白浪費了時間嗎?”
“而且初中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嘛,全國各地都差不了多少,高中還要分文理科,不同省份的考試大綱也不一樣,要是到時候再被遣返回原籍,就太不劃算了。”
“嗯,我想好了,回市裏邊的私立中學去,我的成績應該能拿獎學金,就算不能,我們攢的錢也足夠學費了,更保險一些。”
“沒關系啊,那個公司還想讓我繼續和他們合作呢,媽媽你們繼續在帝都,我放假就過來,我們不回鄉下去。”
她口袋裏有了錢,也證明了自己賺錢的本是,所以她的話才不那麽像小孩子的天真旖語,而是像真正的成年人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她已經比父母優秀太多,所以她冷靜說出的邏輯嚴明的聲音,才有了參考的價值。
“媽媽,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這不是敗退,只是另一條康莊大道。
她這麽勸說着,許久才終于讓他們根深蒂固地相信,而後自己也堅信。
高中的時間比初中更緊張,私立中學,很多時候并不受到嚴格的管束,所以連周末都是被安排了的。
按道理說她應該感覺到疲憊,可無論是這打仗一樣的作息時間表,還是周圍的環境,都讓她情不自禁地放松了起來。
她不是真的少年,知道拼命學習才能在未來走得更高,才能更迅速更完美地完成任務,所以并不以此為苦。
她從帝都回來,雖然是鄉下人,卻帶着一線大都市裏的見識,周圍的同學們看着她的目光全是豔羨,絕不是初中同學那樣看着傻子的表情。
市裏最好的中學,比起帝都的學校,這裏的同學們更明白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也更知曉社會底層是何種不堪的模樣,所以學習起來更認真也更拼命。
在這裏,雲初是大家效仿的對象,而不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模特的工作還在繼續,在所有稍有空閑的假期,她會飛到帝都,完成拍攝後,又搭乘深夜的航班回到學校。
這并不只是為了錢,還是在為之後鋪路。
雲初把自己所有的優勢列在紙上沉吟良久,最後提煉出來的東西,單純得讓人連婉約的餘地都沒有。
她最大的優勢是這具身體的先天條件,還有不同尋常的氣質,其他的都只算得上錦上添花,她知道揚長避短的道理,所以也知道,最适合她的是什麽樣的路。
好好學習,并且在這幾年裏盡量累積娛樂圈時尚圈的資源,考上大學的同時高調宣布出道,踏上命運為她準備的星光大道。
這大概是最有可能讓她在帝都站穩的職業。
收入高且持久,讓人向往。
這樣的結論擺在眼前後,她對原主的隐約不屑也消失了,即使她一開始被什麽誘惑了走錯了路,後來不願意離開,也有可能只是看清了這一點而已。
帝都的房價上漲的速度太可怕,對外地人的限制又太森嚴,若沒有一個高收入的職業,她根本無法活下去。
偏偏她沒有天才到能到讀書改變自己命運的程度,自制力和意志也沒有強大到讓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優秀得讓人側目的人,所以選擇這個捷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我本以為一切都是她的自作自受,現在我不得不踏上和她相似的道路,卻不得不承認曾經的判斷是有失偏頗且帶有偏見的。】
她在日記裏寫下這麽一句話,審視自己目前手握的籌碼時,也審視着自己的內心。
高中三年,緊繃的弦從未松開,她往返于帝都與學校之間,幾乎忘記了時間。
時尚圈離普通人,特別是并不發達的城市裏,青春被重重的課業壓榨得毫無色彩的高中生而言,是非常遙遠的。
所以高中三年,雲初不斷有新的作品出現在雜志上,周圍卻無人認出她的真實身份。
在時尚圈的人眼裏,這個新銳模特優秀低調,又格外神秘,在周圍同學的眼裏,這帝都轉回來的學霸非同尋常,成績優異又有自制力,長相氣質又俱佳,讓人心馳神往。
她參加完高考,在公司多待了些時日,笑盈盈面對鏡頭接受訪談的時候,記者握着話筒的手有些不習慣。
她和照片上展示出來的逼人氣勢不一樣,像是真正的少年,氣質随和幹淨,她的聲音和他假想中帶着沙啞的煙嗓也不同,是非常清冽的聲線。
“之前因為一直忙着學習的事情,所以一直沒來得及好好和大家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小初。”
她彎着眉眼對着鏡頭打着招呼的畫面讓端着攝像機的人險些沒反應過來,這和硬照上氣質淩厲又頹廢的模特實在太不相同。
讓人有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在圈子裏混跡良久的記者和攝影師尚且如此,網絡上的人們反應就更加強烈了。
有人剪輯了她接受采訪的畫面,和雜志上的硬照,放在一起比對,幾乎像是兩個人。
話題讨論的熱度節節攀升,她理所當然地名聲大噪,然後紅了。
後來有人扒出她的身世,和她高中三年的日常,好好賣了一波人設,她在網絡上的熱度持續了許久。
紛雜的聲音裏,一半是舔顏的,一半是心疼的。
這第一步,算是就這樣跨出去了。
雲初滿意地看着網絡上的風向,端起書桌一角擺放着的玻璃杯,喝了一口冰涼的檸檬水。
這書房幹淨整潔,已不是當年一家人蝸居的出租屋。
這幾年她的身價節節攀升,在帝都買下一個三居室,一家人總算有了自己的家。
父母不再需要在塵土裏彎着脊梁掙錢,勞累了半輩子的他們卻怎麽也閑不住,在小區門口開了個雜貨鋪。
桶裝水、日用百貨,掙的錢刨除房租,和他們從前打工相比也多不了多少,兩人卻已經對現狀很滿意,臉上總是帶着笑。
“還是讀書好啊,這還沒上大學呢,就讓我們過上好日子了。”
“就是呀,這麽寬敞明亮的樓房,我以前都只在電視上看過。”
“我看我們這房子可比電視裏的好多了,那電視都是黑白的,哪比得上自己的呢。”
這樣內容相似的對話,雲初聽到過不止一次。
她心裏有些茫然,還有些難以道明的情緒。
這些生活,和讀書有什麽關系嗎?
她曾經仔細想過,得出的結論讓人有些心冷。
沒有。
她能這麽快,給家人這麽好的生活,完全是因為上天垂簾,給了她一張好皮相。
若非如此,這一天或許還要更久的時間才能到來。
只是這些東西,她永遠也不必告訴他們。
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生活變好,是因為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總好過讓他們知道這過于殘酷的真相。
努力确實很重要,卻是有前提條件的。
如今的社會,要出頭比他們想象的其實還要艱難一些。
他們察覺不到,是因為她本就與衆不同。
沒有帶着系統的她是什麽樣子,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任務敘述裏已經很清楚了。
與她處境相似,又沒有這般讓人驚豔的相貌,會是什麽樣的人生,她大概也能夠推斷出來。
這事實讓她心理有些冷,從前她并非富裕之家,卻也沒察覺到社會的階級,單方面判定貧窮是因為懶惰和沒有上進心,而不願意承認這可能是一種不幸。
如今她旁觀了那樣多,終于承認了這個事實,卻發現自己什麽也做不了。
她身有系統,帶着數世記憶,人情練達,能夠清晰地分辨哪些是能利用的資源,哪些是該拒絕的誘惑,可即使這樣,最好的結果也不過獨善其身,餘蔭至親。
一個人在面對整個社會的時候,太渺小了,太不值一提了。
這個認知讓她心生荒蕪,無能為力的感覺,實在不怎麽好。
再到開學的時候,她進入了知名電影學院。
她沒有表演經驗,能順利考進那學校,似乎全仰仗着自己的好相貌,和在圈子裏累積下的人脈。
所以她被錄取後,網上質疑者衆。
“她真的出生貧寒,還是這只是她特意給自己生造出的人設?”
第一個人開始陰謀論了,而後輿論迅速開始發酵,很快到了讓人難以忽視的地步。
“小初,你先別發言,我們先讨論一下。”
雲初還沒來得及沖動,先被人制止了。
網絡上的流言來勢洶洶,甚至波及到了她的現實生活。
畢竟在周圍同學看來,無論是她已有的資源,還是舉手投足散發出的氣質,又或是平日裏的着裝習慣,都不像是貧寒人家能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