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鄭記水餃工廠開業
鄭記水餃工廠開業
鄭豔麗她帶着黃珊和李愛民要去找新鮮蔬菜的供應商。
光是大蔥,鄭豔麗就要對比好幾家。
沒辦法,這是要出口到其他國家的,霍爾曼說除了打開本地市場還要出口到周邊的國家。
大蔥、芹菜,其他九種素菜。
她們要找到長期可供應大量新鮮蔬菜的供應商。
黃母給鄭豔麗她們指了個菜市場,說哪個菜市場的菜新鮮又便宜,尤其是一個老奶奶賣的,平時菜拉的量也大,找她問問興許能行。
鄭豔麗拉上黃珊和李愛民就往市場去,一家一家問。
她對這些蔬菜在一家解決的可能性不抱希望,只一個一個問。
市場上都是自家吃不完的菜拉市場上賣的,大量種植的農家太少了。
家裏種兩畝大蔥的農家都少。
鄭豔麗一個一個挨個問過去,到了也沒找到賣這麽多新鮮蔬菜的,更何況是每天供應。
一個老奶奶推着架車子準備回家,鄭豔麗見狀攔住了她。
老奶奶的蔬菜是這個菜市場最新鮮的蔬菜,來的不早的還買不到。
鄭豔麗聽說她賣的蔥還甜絲絲的辣,就着饅頭吃都香。
“姨,早就聽說你的蔬菜新鮮,今天可算讓我趕上了。”鄭豔麗臉上挂着熱烈的笑,說話也是甜蜜又可心。
Advertisement
李愛民和黃珊也有眼色,見鄭豔麗都如此熱情,她們都上去了。
一個幫老奶奶拉架車子,另一個扶着老奶奶說話。
一句句奉承話跟不要錢一樣說出來。
把老奶奶哄的開心。
“叫我羅奶奶就中了。”羅奶奶說她是鄉下來的,也不是百京本地人。
村裏的地空着太浪費,不如種些菜能賺點錢,還能夠自己吃。
“這個蔬菜啊,俺那個一個莊都種,不稀罕。”
羅奶奶的菜被誇的多了,但又被誇贊她還是羞澀的。
不好意思的說着客套話。
可就是這句客套話,讓鄭豔麗一下子抓到了重點。
“羅奶奶,你是說你們一個莊都種蔬菜?”她雙眼發亮,果然天無絕人之路。
羅奶奶對鄭豔麗反應沒什麽感覺,她眼睛都有些老花,除非眼睛放光是放燈泡那麽亮的光,要不然她也是看不清的。
揮了揮手說:“一個莊的都種,開荒了太多地,不種都荒了,她們還不願意跟着我一起賣菜,說這是投機倒把,要被抓起來,她們怕我可不怕,我都多大歲數了,不怕這個。”
羅奶奶說起不怕的時候還兀地冒出一股豪氣來。
“我們能去你們村看看嗎?”
鄭豔麗都等不及要去羅奶奶莊子裏看了,新鮮的蔬菜就在眼前。
“羅奶奶你放心,我們是正經的工廠要貨,不是投機倒把。”
羅奶奶這才放下心來,領着她們三個去莊子裏。
莊子不小,離百京城裏又遠,也不能怨這莊子裏的人懶。
畢竟鄭豔麗三人騎着自行車都累的夠嗆,也不知道羅奶奶這一天天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羅奶奶剛領着她們進村就找了村長。
“村長,有人來定我們的菜。”羅奶奶剛踏進屋門就開始喊。
五裏屯村不大,但到底是個村,三四百人是有的。
“羅奶奶,我們要看過菜才能定下來。”鄭豔麗出聲提醒道。
羅奶奶則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
“哎呦,這個你們就放心吧,我們的菜只能那麽水靈了,看了保管你滿意。”
五裏屯的村長是個六七十歲的老頭,佝偻着腰,抽着自制的土煙,臉皮都老的皺皺巴巴的,眼裏還有股精光。
五裏屯村長讓鄭豔麗難得的想起了宴家,村長的形象實在是太像宴老頭了。
“是小販子?”老村長謹慎慣了,絕不做投機倒把的事。
鄭豔麗直接把自己的營業執照給他亮了亮,這還是開鄭記的時候辦的,國家支持,她們就不算投機倒把。
老村長和羅奶奶領着她們去菜地裏看。
青綠的大蔥,深紮在地裏。
鄭豔麗蹲下身拔起一顆大蔥,扒開沾着泥土的一層蔥皮,露出裏面白嫩的蔥白。
把根掐斷,就把蔥往嘴巴裏面送,先是微辣,辣過之後就甜絲絲的。
是新鮮,味道也好。
“村長,這個蔥不中。”鄭豔麗狀似失望把蔥展示給五裏屯的村長看。
“那個不中?”村長和羅奶奶異口同聲。
“個頭太小,我們工廠現在都是機器化,個頭不夠的大蔥機器不好切。”
大蔥的味道雖然好,但也不是沒有缺點,個頭不大。
機器化也是鄭豔麗為了講價說的,霍爾曼的設備還沒到,連她也不知道霍爾曼會給發來什麽樣的機器。
這個蔥也不值當用機器切,手工的速度比機器還快。
但蔥太小确實影響切的速度,鄭豔麗這點是沒有說謊。
“大蔥好不好,主要看味道,這個個頭我們也沒辦法讓他們長的一般大。”老村長也是經驗老道,他看出來鄭豔麗說大蔥個頭是為了講價,但這個誰也沒辦法。
“價錢咱可以商量,只要別讓我們虧本,幾分利老板你說的算。”
這大蔥要是沒有人要,都能爛在地裏,好不容易遇見一個大客戶,老村長也是有心和鄭豔麗長期打交道。
鄭豔麗也沒打算把價壓的太狠,這個大蔥的運輸還要全靠這村裏的村民,不給利說不過去,但也不能随便讓他們漫天要價。
最後還是以低于市場價一分錢的價格批發下來。
送大蔥也是五裏屯負責。
“你們還要不要韭菜辣椒什麽的?俺這個都有。”老村長吹幹剛立的字據,就開始推銷其他的菜。
“不用了。”
鄭豔麗笑着擺了擺手,九種蔬菜的餃子和素餡的餃子現在都來不及做,只能先把豬肉大蔥的做上。
先試試。
兩輩子的經驗讓鄭豔麗變得謹慎多了,而且霍爾曼他們只出設備,現在建廠和各種花銷都是鄭豔麗自己掏的錢。
不省着不行啊。
廠址是一早就選好的一個廢棄院落,在市區裏,也不算太偏,這幾天鄭豔麗帶着李愛民和黃珊天天去割草,收拾。
總算是收拾幹淨了。
鄭豔麗擡着頭看着這個廢棄院落的大門,門的兩旁貼着紅對聯,左邊是開業大吉,右邊寫的是財源廣進,上頭還挂着一個小木板寫着鄭記水餃工廠。
工廠。
多新鮮,總共沒多大的小院落成了一個工廠,屬于鄭豔麗的工廠。
前幾天早把招工啓事貼鄭記門口了,招工要求低,又不需要啥文化,就是要會包餃子手腳幹淨的。
這個時候國企都難進,人又抹不下臉來去搞這些投機倒把的生意。
她們還是願意當工人。
這些天光來面試的人就來了五六十人,也是因為鄭豔麗工資出的不便宜。
水餃廠規模太小還要不了這麽多人,二十個就夠。
在來面試的人裏選了十九了。
剩下一個名額鄭豔麗早就想好了。
“黃珊,你媽媽在家做什麽呢?得不得閑?”鄭豔麗正收拾院落呢,像突然想起什麽一樣問黃珊。
黃珊這幾天心裏也琢磨這件事,回家還跟她媽說了招工的事。
“媽,豔麗姐開了水餃廠,每天就只要坐着包包餃子切切菜,現在還招工,我想......”
黃珊滿懷期待回家給黃母說,話還沒說完就被黃母急忙的手語打斷了。
“人不能太貪心,你老板已經照顧我們很多了。”
黃母的手語剛打完,黃珊原本閃亮的眼睛也滅了。
她也知道,知道自己和媽受了豔麗姐很多照顧。
但是媽說的也對,人不能太貪心。
被壓下的又重新被鄭豔麗主動提起,柳暗花明。
“得空,我媽只是不能說話,幹活可利落了。”黃珊不好意思把情緒暴露的太明顯,但欣喜早從話語裏流露了出來。
即使水餃廠給的工資不高,黃珊也想讓她媽來上班,她媽天天待在家裏,出來見見人總是好的,不能天天沉溺在壞情緒裏。
鄭豔麗知道黃珊家的情況,對她的心情也能理解,其他話也不多說:“好,那開業第一天把你媽也喊來吧。”
李愛民在門口挂上兩串大紅的鞭炮,點着火,捂着耳朵跑回來。
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在他身後響起。
鄭記水餃廠前只有二十名女工,還有黃珊和李愛民,鄭豔麗。
李愛民終于借到了相機,連攝影師都一塊拉來了。
她們二十三個人站在院落門口,二十三張因快樂而鮮活的臉,旁邊掉落的鞭炮紙,落在一旁,上頭寫着鄭記水餃工廠,攝影師用相機留下了這一刻。
“老板,咱什麽時候開工啊?”一個女工率先來問,這才開業,什麽時候能開工?
“馬上開工。”
鄭豔麗把蓋着紅布的設備給掀開,喊着工人們來看。
“這是什麽機器?”工人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個門道。
來的大多都是沒進過工廠的家庭主婦,要不是中間休息兩個小時,還有雙休,她們也沒辦法從家庭裏抽身出來。
說到雙休,女工們又問:“老板,一個月真休息八天?”
“真休息八天,就是你們得調休不能都擠在一天休。”鄭豔麗特別有耐心給她們解釋,連黃珊和李愛民都一樣,雙休。
人該休息就要讓他休息。
鄭豔麗這一舉動比國家實行雙休日還早了十幾年。
“不擠一天,就是家裏有時候有事,我們自己調着來。”
“老板你人真好。”
“不休息也中,勞動最光榮。”
工人們七嘴八舌的,氣氛熱烈。
李愛民看了設備的使用說明,眉頭就沒松下來過。
他把鄭豔麗和黃珊拉到一堆。
“豔麗姐,這個設備是塑封包裝機。”李愛民看着鄭豔麗,想讓她想個辦法。
這麽些日子鄭豔麗早已經成了她們的主心骨。
塑封包裝機.....
鄭豔麗也愣住了,這代表着餃子的冷凍保鮮技術問題要靠她們自己解決。
雙休我都沒有享受過,讓紙片人享受,星期三申請倒v,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從二十三章開始入v,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看過的章節不需要重複訂閱,我一定會成功的,苦難是偉大的開始,求收藏^_^